1、文学常识填空。
1.“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殿”是指佛教中的_____、_____、_____。
2.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是_____。
3.温度计是根据_____的性质制成的。
4.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的,该组的简称是_____。
5.感恩节是_____的节日;《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故事集,又叫作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微弱—(_____) 深奥—(_____) 严肃—(_____)
清楚—(_____) 伟大—(_____)
3、名家名篇回顾
1.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告诉了我们“死”的不同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____,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____,就比鸿毛还轻。今年的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长沙万人空巷送别,他的死____
2.《学弈》一文短小精悍,文中描述学习结果的一句是:____。”孟子通过这个小故事说明了引人深思的道理:____。“使弈秋诲二人弈”中的“诲”的意思是____。
由此可以推想出“诲人不倦”的意思是____
3.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你对他和他的作品有哪些了解?请判断。
(1)鲁迅在《少年闰土》中刻画了一个老实、胆怯、生活经验贫乏的农村少年形象。______
(2)鲁迅在《好的故事》中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美好的梦境。______
(3)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时要注意查阅、结合背景资料,加深理解。______
4、我会形近字组词。
邀________ 俏________ 魅________ 挠________
遨________ 峭________ 魁________ 饶_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如:这幅画构图新颖,用色巧妙,他_____________:“真是太美了!”(填写代替“说”的词)盲姑娘听完曲子,她___________:“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2.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__。月亮_________,穿过一缕一缕_________。忽然,海面上________________,卷起了_________。(《月光曲》)
3.《过故人庄》中“___________, 青山郭外斜 ”描写了山村美丽的景色;《春日》中“ 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则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6、先补充,再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不怕远征难, 。
逶迤腾细浪, 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 桥横铁索寒。
更喜 千里雪, 过后尽开颜。
【1】补充诗句。
【2】首联两句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________的英雄气概,“______”一词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颔联运用______和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蔑视一切困难的豪迈气概;颈联既写了红军巧渡______后的喜悦,又写了飞夺______的惊心动魄,表现了战斗的惊险激烈和红军的神勇无敌;尾联描述了____,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3】本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____,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和_____精神。
7、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笑嘻嘻 笑______ 笑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文第一个小节写的是获得土地的三黑__________。
【3】从“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你体会到了三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土地的三黑,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简要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完成古诗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1】用“________”画出表现诗人“喜欲狂”的诗句,再说说他“喜欲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被人们称为“________”。这首诗主要描绘了_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认真抄写本诗中你最喜爱的两句,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bó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yuānbó,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yuānbó.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yuānbó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1】选文中反复提到先生的yuānbó,请写出这个词语
【2】选文中提到了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请概括其中三件:
① ② ③
【3】文中画线句主要对先生进行了 描写,作用是:写出了先生 的姿态。与前文中对先生进行评价的一句“ ”遥相呼应。
【4】下列各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匾下面……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喻意为“福禄”,这是先生对书塾中弟子们的美好祝愿。
B. 先生不愿解释“怪哉”,因为弟子们拜的是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也因为他希望弟子们专心阅读指定的书籍。
C. 弟子们在书屋的后园中静悄悄地玩耍,表现了孩童们好奇、调皮的天性,也侧面表现了书塾中其实规矩并不森严。
D. 作者用“人声鼎沸”来形容学生们读书的专注、认真,强调了“这是极好的文章”,也为后文写先生读书的姿态作铺垫。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坑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感觉到。
( )小弟弟( )你在干什么呀( )我疑惑地问( )
( )造桥呗( )他连头也不抬( )只将手中的小木头往水窝里排列开去( )
“造啥桥呀?”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地一声,他一脚踩得泥浆水溅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固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坑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雨帘,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在文前的横线上为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小男孩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句子。
【3】在第2、3段的“( )”内加上标点符号。
【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
【5】“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中的“理想之桥”指的是____;“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中的“理想之桥”指的是_____。
【6】你认为怎样将自己的“理想之桥”变为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锡林郭勒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盖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汪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七彩的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出阵阵幽香。
草原不仅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这篇文章是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的作用。
【2】“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这句话采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从哪三个方面写出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来到武侯祠,走进诸葛亮殿,只见丞相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níng shén沉思。huǎng rán间,墙外的车马xuān nào远去了,历史仿佛回到一千七百年前……岁月的烟尘四起,却zhē gài不了他璀璨的光芒。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2】用拼音拼写“诸葛亮”的名字,正确的是________【①zhu ge liang ②zhū gě liàng】
【3】读着“沉思”这个词,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写一段话。
________
13、阅读材料,完成习题。
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展”营造出剧场式的沉浸空间,观众漫步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16米长的数字沙盘将气势盛大的中轴线历史建筑全貌呈现,让观众领略到北京中轴线之壮美。北京中轴线亦如纽带般贯穿古今,juān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选出来。
(1)领略:_____
A.接受 B.了解(意思) C.领取 D.领子
(2)身临其境:_____
A.靠近;对着 B.从高处往下看 C.照着字画模仿 D.来到;到达
【2】下面词语中的“壮”与文中“壮美”的“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壮族
B.壮士
C.壮观
D.壮行
【3】文中画线的部分用下面的词语来替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排山倒海
B.豪迈不屈
C.气势磅礴
D.惊天动地
【4】文中“贯”字的第三笔是( )
A.横
B.竖
C.横折
D.竖折
【5】文中“juān刻”一词中,“juān”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以下四个字,根据意思,应该选择的一项是( )
A.捐:捐助
B.娟:美丽
C.娟:明亮
D.镌:雕刻
【6】下图是同学们为本次展览手册设计的封面,想选择仿唐代柳公权楷书写在空白处,下面作品中符合大家想法的一项是( )
A.
B.
C.
D.
14、阅读。
东莞粤晖园
材料一:东莞粤晖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①粤晖园,又名岭南文化大观园,是中国大型私家园林之一,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它汇集岭南园林艺术精粹、古典珠江水乡风情胜景,岭南诗书画宝库、粤剧曲艺大舞台于一体。岭南园林(粤晖园)与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苏州的江南园林(抽政园、网师园等)并称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体系。
材料二:景点游玩项目。
①粤晖园布局精妙,将岭南园林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情趣融合于一园。园内有耧馆、亭台、水榭、曲廊、石桥、假山等108个园林景点。
②☆百蝠晖春:中国目前最大的砖雕艺术巨作,是粤晖园“福”文化的灵魂。
③☆泛身画中游:2000米的榕荫水道源自东江,轻身过处,碧波荡漾。
④☆篝火狂欢夜:亲朋好友点燃一处篝火,沉浸在无尽的狂欢之夜。
⑤☆东莞美食:粤湖居海鲜酒楼,主营东莞本地菜系,有远近闻名的“道滘(jiào)肉丸”“道滘粽子”等。
材料三:粤晖园游记。
①走进粤晖园正门,你会看到一面巨大的照壁,叫作“百蝠晖春”,上面是巨龙浮雕,很壮观。
②照壁后面,是个较大的荷塘,塘内满是残荷。那天天阴,风有些凉,吹过荷塘,竟有了些瑟瑟秋意。
③沿照壁左边的路走,登上归水桥,桥下是一个大湖,湖外是东江,天光映水,远树疏朗风景还不错。
④从归水桥走过就到了粤晖园的主体建筑群,那里有颇具规模的牌坊群,名为“五元坊”。
【1】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你分别会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上面的材料?
(1)向家人推荐景区,重点阅读_______________。
(2)了解粤晖园的部分游览路线,我要阅读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提到的粤晖园的游览路线是: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小贝说粤晖园又叫岭南文化大观园。( )
(2)粤晖园内都是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没有现代化的东西。( )
(3)我们在粤晖园可以吃到美味的道滘粽子。( )
15、读例句,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并仿写句子。
例: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根据要求改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修改病句)
(5)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改为被动句)
18、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尽量防止不出现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段有条理的话,用上冒号和分号。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请求他人支持要礼貌诚肯地说明来意。请求他人支持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请求他人支持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劳,她的头发还有不白的么?(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练习句子。
1.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用这种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妈妈的眼睛似乎实在是太昏花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关爱
提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的关心与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我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4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