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填关联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织女( )美丽贤惠,( )心灵手巧。
(2)天上( )富丽堂皇,( )织女并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美好生活。
2、看拼音,写词语。
sù jìng liú tǎng zāo gāo kāng kǎi
( ) ( ) ( ) ( )
bāo guǒ tái xiǎn pí juàn shùn jiān
( ) ( ) ( ) ( )
3、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_______)年过半百,(_______)仍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她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出满勤,(_______)遇到什么情况,她(_______)尽量不耽误我们的课。她备课十分认真,讲起课来,(_______)清楚明白,(_______)形象生动。她(_______)有空,(______)和我们谈心,特别是对后进同学,她(______)批评一下了事,(______)耐心地做工作,正(______)这样,(_____)同学们都十分尊敬她,爱戴她。
4、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籁之音 余音绕______ 轻歌______舞 行云流______
______走龙蛇 画龙点______ 妙笔______花 惟妙惟______
5、辨字组词。
雅( ) 综( ) 澄( ) 苹( )
稚( ) 踪( ) 橙( ) 萍( )
馅( ) 消( ) 郑( ) 徒( )
焰( ) 削( ) 掷( ) 陡( )
6、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1】这首诗中能突出表现松树的坚韧、耐寒苍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大自然本不能塑造修饰什么,万物可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本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处求芳草”一句中的“求”的意思是( )
A. 寻找、寻求 B. 祈求、请求 C. 索取
【4】画波浪线的诗句,描写了松树( )的品格。
A. 喜欢漂亮,做事慢条斯理
B. 在寒风中依然郁郁葱葱、坚强挺拔、不屈不挠
7、阅读(一)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解释词语的意思。
胜日:___________ 滨: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 东风: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第一句点明出游的______和_______,下面三句写 “寻芳”所见所得:春回大地,使人耳目一新。诗人由“寻”而“________”,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是“________”字。
【3】“万紫千红总是春”让你产生了哪些联想?请用精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之美各有特色,请你写出两句表现其它季节之美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些小吾曹”指的是( )
A. 郑燮
B. 天下所有的官
C. 既写诗人自己,又指天下所有的小官
【2】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 )
A. 诗人十分喜爱竹子,关心竹子上的每一枝每一叶
B. 这里是夸张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C. 这句诗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
9、阅读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节选
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gěi jǐ)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 “望洋兴(xīng xìng)叹”。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摘抄能够概括这段文字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短文,填空。
海洋的“喜”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的“怒”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4】“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中的引号作用是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工匠精神书写中国梦(节选)
①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举世瞩目,举国振奋。
②港珠澳大桥酝酿数十载,前期筹备多年,施工建设历时九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顼目部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带领建设大军奋战多年,缔造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奇迹。
③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要在松软的海底建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沉埋最深的隧道,并在外海建造两座人工岛,实现桥腿百米落差的过渡衔接,工程难度前所未有,因此该段工程被称为交通业界的“珠穆朗玛峰”。
④“工匠精神”首先要“敢为天下先”。两个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如果按传统抛石填海工法施工,工期少则2年,多则3年。林呜创造性地提出利用大型钢圆筒进行外海快速筑岛的设想,将一组巨型钢圆筒直插入并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再填砂形成人工岛。
⑤而筑岛所需的钢圆筒直径22米,截面积几乎和篮球场一样大,最高达50多米,单体重约550吨,体量和一架A380客机相当。如何进行制作、和振沉这些庞然大物,中国工程师还从未尝试过。林鸣经过深思熟虑,提出解决办法:聚合中国交建系统内的优势资源,把钢结构制造、运输、安装与水工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快速推进人工岛建设。
⑥2011年12月21日,建设团队仅用了21天,就将120个巨型钢圆筒围成了两个海上“小长城”。“当年开工、当年成岛”的新纪录,创造了世界外海筑岛的工程奇迹。
⑦2018年9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以近乎满分通过工程验收,林鸣和他的团队也在岛隧工程中创造了64项新技术创新和四百多项发明专利。他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文章选自2018年10月30日《广东新闻联播》,有删减。)
【1】判断题:下面说法正确的用2B铅笔填涂“√”,错误的填涂“×”。
(1)工匠精神书写的“中国梦”指的是建造港珠澳大桥。____
(2)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最容易的工程。____
(3)建造港珠澳大桥施工建设历时数十载。____
(4)“该段工程被称为交通业界的‘珠穆朗玛峰”说明工程的难度非常大。____
(5)短文赞美了林鸣“敢为天下先”的工匠精神。____
【2】选择题:请你用2B铅笔在所选项的字母上填涂。
(1)“截面积几乎和篮球场一样大。”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
A.作比较 B.打比方 C.举例子 D.列数字
(2)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负责人是_____
A.工匠 B.林鸣 C.林鸣团队 D.所有人
(3)将巨型钢圆筒围成两个海上“小长城”,完成的时间是_____
A.2年 B.1年 C.21天 D.3年
(4)在建造两个人工岛的过程中,林鸣没有采用的做法是_____
A.用抛石填海工法施工
B.用120个巨型钢圆筒围成了两个海上“小长城”
C.插入巨型钢圆,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再填砂形成人工岛
D.把钢结构制造、运输、安装与水工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5)林鸣团队倾尽全力建造港珠澳大桥的“工匠精神”的目的是_____
A.为了证明他们的能力
B.为了成为举世闻名的工程师
C.为了完成任务
D.为了伟大的中国梦,贡献他们的力量
【3】林鸣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哪里?请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会想到什么(或想到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 剧烈)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合 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嗑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到底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白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果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1】划去短文第③段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短文第④段中“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______。
【3】短文第③段中,医生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是因为______,为此,方老师做的决定是____________,她做的准备是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对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短文中“我”对盲道的感情前后发生的变化为:无知——关注——挂念。
B.短文第③段中,父女俩通过方老师表演走盲道才知道了方老师为了不让女儿失明所做的决定和准备,他们被这种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所以留下了眼泪。
C.文章划线句是指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更深切地体会盲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事。
D.短文标题“盲道上的爱”就是指方老师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12、 呵护世界
①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近一座花坛时,一个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请你不要走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请你不要惊吓了它。”在我看来,这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世界。
②在我们面对自己时时触摸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以关爱呢?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______________斥责、______________怒容、______________搪塞,或是______________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③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假若任凭这些情绪到处流泻感染,无疑会使眼里的世界变得灰暗,没有什么美好可言。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这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④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位绅士路过橱窗,叫店员将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我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⑤在接触那些怕压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地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将下边的数词填入第②段的空缺处。
一声 一句 一时 一片
【2】对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对小女孩关爱蝴蝶的看法。
B.该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作者的心理活动。
C.该句揭示了小女孩呵护蝴蝶的意义。
D.该句赞美了小女孩对美好世界的关爱,点明了文章的题旨。
【3】第②段的“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以关爱呢”一句中“呵护”和“关爱”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细致”一词呼应了上文的词语______________。
【5】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本文列举的两个事例。(每句话不超过7个字)
(1) 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成功的境界
①上个世纪初,有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的天fù( )。
②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吧。”少年拉的是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简直破zhàn( )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家。”老人又问:“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
③于是,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对他说:“孩子,你现在非常的快乐,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对不对?你拉小提琴是为了成功,获得快乐,而现在你已经是这样,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人呢?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就足够了。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种大智慧!”
④老人的一番话,让少年恍然大悟。
⑤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少年不再对拉小提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作调节生活获得快乐的一种活动。他做什么事情都变得从容冷静起来,不再刻意追求成功了。
⑥20年后,这个少年成了名zhèn( )天下的物理学家。他就是影响世界进程的伟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填字。
【2】写出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沉吟片刻: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
【3】把“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人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位少年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小提琴师吗?说说文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琴师是怎样使那位少年放弃成为伟大的小提琴师的梦想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6】短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鲁迅写《阿Q正传》
鲁迅先生在写作《阿Q正传》时,写到阿 Q赌钱一段写不下去了,因为他是从不赌钱的。先生废寝忘食,冥思苦想,可始终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场景来。于是他又抽出时间,请一个名叫王鹤照的工人来表演赌钱的情景。王鹤照对绍兴戏的摊牌九极为熟悉,在手舞足蹈的表演中,他还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咳,开啦里格……天门啦,角回啦,人和天宝在在哪里啦……啥人的铜钱拿过来咧……”鲁迅先生一边倾听,一边记录。在此基础上终于写出了生动的赌钱场面。今天,当我们惊叹于《阿 Q正传》的精妙时,你可知道鲁迅曾经为此付出了多少工夫吗?
材料二:鲁迅先生借书与送书
鲁迅先生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上面有了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他会不高兴的。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躏过的原书再转回来”。鲁迅先生时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渴求知识的人,每当把书送出去时,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好。
材料三:鲁迅先生画像
【1】从写《阿Q正传》这件事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先生?
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说说从短文中哪两方面可以看出鲁迅“爱书如命”。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用鲁迅先生自己的一句诗来作先生画像的标题,你会选“____________”。
【4】你如何看待鲁迅先生把受损的书送给“毁坏者”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迅先生为写“赌博”请人 表演,施耐庵为写“打虎”深人深山观察老虎。这表明( )(多选)
A.艺术来源于生活。
B.作者对于生活的观察很重耍。
C.没有亲身经历就写不出好作品。
D.只有亲眼见到的,才能写出来。
15、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仿照例句,写一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
16、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的手表里有蝎子,你不要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起来。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好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滑下去,他得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要求用上夸张手法表现出来。
冷 热 快 讨厌 紧张 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
18、(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你己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改为陈述句)
2.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改为“被”字句)
3.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改为双重否定句)
19、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的“假如”,比如“假如我是老师” “假如我是孙悟空”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请以“假如 ”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想象合理,丰富。
3.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