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朔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写表示“说”的词语。

    面对美丽的春天,我们不禁________“好美啊!”;老师在班会课上________了他拾金不昧的精神;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邀请,可以婉言________

  • 2、课文内容我知道。

    1.《七律·长征》一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分别是:①攀________;②越________;③渡金沙江;④夺泸定桥;⑤翻_________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中的“红流”指的是东西两个方向的________。“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表面上是指灯笼火把__________,实际上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课文以“穷人”为题,文中桑娜一家的贫穷具体表现在:

    (1)渔夫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家人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活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渔夫和桑娜仍然决定______,表现了他们______的可贵品质。

  • 4、根据课文内容,我会灵活运用。

    1.《桥》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通过写雨大、雨急、洪水的肆虐等__________描写,烘托老汉的光辉形象。

    2.从《京剧趣谈》中,我了解了台上“马鞭”的妙用,“亮相”的高妙之处。生活中,我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很多与戏曲有关的词,让我对中国五大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的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表现了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

  • 5、填写诗句。

    身处恶劣环境时,我们应该像郑燮那样无所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名利诱惑,我们应该像于谦一样坚守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

    A. 娄山关 B. 忆秦娥

    2上阕中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

    3请你用“  ”画出词中暗示战斗开始时间的句子。

    4根据对词的理解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景物,又饱含着感情。____

    (2)通过词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可以知道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是早晨。____

    (3)“真如铁”三个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构思精巧。____

    (4)“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的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准确而精彩。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行动的机敏,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激烈。____

    (5)通过这首词描绘的壮丽图景我们可以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____

  • 7、

    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________”。

    2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照应了开头的“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______ 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说说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诗歌鉴赏。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一种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航空母舰的

    我国首艘航空母舰(简称航母”)——辽宁舰在大海上航行的雄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万分,看着它在海上劈波斩浪,也有人担心起来:航母要是,能回休息一下吗?航母的到底是什么样呢?

    航母的叫航母军港,它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军港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以上,水深超过25,航道宽度在400米以上。军港的防波堤很长,如同母亲的手臂,航母在这巨大的军港里,如同一个婴儿,安静地停泊在母亲的臂弯里。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未起。巨大的航母军港有着良好的抗风避浪性能,可以为航母提供风平浪静的驻泊条件,据说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

    航母军港有许多智能化设备。比如航母军港内设有防袭击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提前预知敌方的各种袭击,给港内航母躲避袭击赢得宝贵时间,减小伤亡与损失。再比如航母军港作为航母重要的后勤补给港,配备了智能化的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航母军港就如有了一个大管家”,能毫无差错地完成复杂的补给工作。

    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它是个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航母在执行任务时,其他类型的各种军舰跟随其左右。航母军港不仅能接纳航母这位大哥前来休息”,还能接纳其他各类军舰小弟前来停泊。航母军港也是个吃不垮大财主。进港的航母,还有其他各类型的军舰可都是大胃口”,燃料要喝饱,弹药要装足,饿了都发挥不出战斗力。航母军港以其充足的粮草”,让各类军舰吃饱喝足。航母军港还是个妙手回春好医生。航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了病情”,就要回”“治疗。航母军港以其高超的医术保障航母随时处于健康状态。

    航母军港,真是航空母舰温暖的!

    【1】题目中的“家”指的是(  )

    A.辽宁舰

    B.航空母舰

    C.航母军港

    D.各类军舰

    【2】“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未起”,这句话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航母军港(  )的特点。

    A.面积大

    B.港口深

    C.防波堤长

    D.抗风避浪

    【3】文章除了介绍航母军港的“规模大”“功能完善”这两个方面,还介绍了(  )

    A.“大管家”

    B.智能化设备

    C.防袭击预警系统

    D.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

    【4】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航母军港完善的功能?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别的美,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郑板桥体”。至今还有不少人模仿他的书法呢。

    他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节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家乡以卖画为生。他卖书画所得到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经常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光了。

    1这篇短文分别介绍了郑板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方面都独树一帜,所以他号称“__________”。

    2郑板桥的字如乱铺的石子给人一种特别的美,自成一家,这就是“__________”;他非常喜欢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当县令被罢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桥》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jiū出一个小饮子,骂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哑了老汉一班,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shēn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握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填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填空。选段出自文章《桥》,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文章的标题虚实相生,既指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暗示着_______才是保护他人生命的真正的桥梁。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从队伍里jiū( )出一个小伙子                 开始痛苦地shēn(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             ②病痛时的低呼声。( )

    【4】《桥》在最后才点出了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对这样写的好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巧设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悲壮。

    B.巧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C.巧设悬念,突出浓浓父子亲情。

    D.巧设悬念,形成强烈的感情冲击,扣人心弦,突出老支书不徇私情的英雄形象。

    【5】“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如果老汉能喊,喊出的是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①忧天,人类才可自教。

    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吃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③“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四种颜色——黄、翠、白、青 ,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激适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形、无秽。

    ④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上,“原天”本身,此外还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雪、原气……

    ⑤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的海底有铅沉积,南极的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的烟雾在加浓变酸。

    ⑥6 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今天呢?

    ⑦今天,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 个亚种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虎的总量就由6万多只锐减为2000余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多只暴减为几百只。

    ⑧人类唯一的生存场所——地球,已经在呻吟,在呼喊,“我好痛……”

    1第②段中画“ ”句子中的“原稿”比喻___________。这一段中最能形象体现“污染”的意思的词语是  _________

    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列举两种,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事?

      _____

    4为了不让地球母亲再次发出呻吟,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向大家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

    5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中横线上。_______

  • 13、读句子,体会点面结合的好处。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这段话描写了激烈的______________场面。在描写时,作者既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战斗情形进行了概括描写,又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详细描写。这种写作手法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场面中的重点人物进行详细描写,“______”是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2】请把具体描写马宝玉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邰丽华的故事

    在邰丽华两岁那年,因高烧而失去了听力,难以想象她当时的寂寞与痛苦。邰丽华小时候刚进聋哑学校时,一堂律动课对她之后从事舞蹈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天,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让孩子们由此知道什么是节奏。

    当同学们为脚下变化无穷的震动兴奋不已时,小丽华已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教师:我喜爱!她发奋地感受不一样的震动,娇小的身体随之摆动。她突然发现,这是一种属于她的语言。

    在婀娜的舞姿背后,对于邰丽华,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好几倍的辛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顽强的毅力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心灵受到猛烈的撞击。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舞蹈事业中,她将自己变成了一只旋转的陀螺,二十四小时中除了基本的吃饭和睡觉时刻,其他一切时刻都是在舞蹈。找不准节拍再练,动作不对再改,一次又一次,爬起,摔到,爬起……以至小腿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伤疤。

    凭着执著的发奋和天赋,邰丽华在15岁时,就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演出了。在很多次舞蹈比赛中,评委们根本没有发现她是一位双耳失聪的残疾人。重新燃起的生命之火让邰丽华重新认识存在的好处,她想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他们一样的体验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她爱上了舞蹈,虽然没有音乐,但是她用自己的心去伴奏。她说过:残疾(          )缺陷,(        )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        )不幸,(        )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愈是残缺,愈要美丽!

    她对世界充满了感恩,她觉得自己已经注定一生都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当你看到那一个个到位的动作时,是否会发出一声惊叹?是否会觉得不可思议?但邰丽华却做到了。也许她并没有到达舞蹈的顶峰,正因学是无止尽的;但她却已经战胜了任何人。

    人生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没有办法去选取的。但是你能够选取看人生的角度。邰丽华用心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她有着一颗坚强、火热的心,她用行动告诉人们,她和正常人一样!

    【1】按原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 )的身体        ( )的舞姿       ( )的撞击

    ( )的残疾人     ( )的伤疤       ( )的价值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用“ ”画出邰丽华是怎样告诉老师她对舞台的喜爱。

    【4】用“            ”画出邰丽华刻苦练功的句子来。

    【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缩写与扩充句子。

    1.他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缩写句子)

    2.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缩写句子)

    3.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

    4.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写句子)

    5.《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写句子)

    6.学校开展了活动。(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7.月光照在姑娘的脸上。(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 18、扩句。(至少扩两处)

    浪花高。

    风吹倒了小屋。

     

  • 19、句子练习。

    1.大家都被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2.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教室里一片欢腾。(改为比喻句)

    3.他在狭小的房间里执著地研究着。   (改为夸张句)

    4.杨利伟自豪地说:“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改为转述句)

     

     

  • 20、照例子,选择一个词语或自定词语,发挥想象,把一种情感写具体。

    例句:(沉重的心情)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欣喜落狂、激动、沮丧、饿、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劳动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你热爱劳动吗?你帮助妈妈做过哪些家务?请选择其中的一项写下来,要写出自己在劳动中付出的艰辛和得到的快乐。

    要求:题目自拟,500 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