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的草原,认识了________的蒙古族牧民;我知道因为丁香花的样子___________,所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聆听“花之歌”,体会到花既不顾影自怜,也不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描写月亮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前者表达_____________,后者表达__________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_________”这句诗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
(3)从大诗人孟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我感受到了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融洽。
2、看拼音,写词语。
tóu xián jiǎo bàn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 ) ( ) ( )
dà suàn dǎ jiǎo zhuān xīn zhì zhì
( ) ( ) ( )
3、读句子,根据语境写词语。
我的眼前总是浮现着无数革命志士dǐ yù( )敌人,流血牺牲的那一幕幕英勇壮举:高高的xuán yá( )上,铭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痛击rì kòu( )的豪迈壮举;xiōng yǒng péng pài( )的乌斯浑河畔,回荡着八名女战士壮烈殉国的赞歌;熊熊烈火朽的是邱少云那kāng kǎi( )赴死的钢铁身躯;茫茫的草地上,每一棵野草都回响着老班长那zhǎn dīng jié tiě( )的嘱托……
4、按课文《花脸》的顺序排列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
神气活现 跃跃欲试 垂头丧气 得意忘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沧海一( ) 余音绕( ) 天( )之音 ( )笔生花
黄钟大( ) 巧( )天工 行( )流水 画龙点( )
(1)今天我去听了一场音乐会,那美妙的音乐堪称( )。
(2)地球虽大,但从整个字宙来看却像( )般的渺小。
(3)这篇文章的结尾( ),点明了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4)随着脚步的移动,展览馆里一个个( )的工艺品映人我的眼帘。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展开的。
【3】读画波浪线的诗句,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B.这句话写的是红军翻越五岭、乌蒙等大山的情景。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是诗人伟大的胸怀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第一幅是过五岭,请照样子写出另外四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②蕲水:在今湖北浠水一带。③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浸,泡在水里。④潇潇:这里形容雨声。⑤子规:杜鹃鸟。⑥无在少:不能再回到少年。⑥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老去而悲叹。唱黄鸡,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
⑦《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解释下列词语。
浸:___________。潇潇:_____________。
【2】“谁道人生无再少?”这是一个_________句,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
【3】苏轼写这首词时,正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原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但我们却从“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中感受到了他的一中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4】请你回顾自己学过的和课外积累的诗句,想一想关于感叹时光流逝、珍惜时光的诗句有哪些?然后选一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现代诗,完成练习。
蝴蝶
啊,蝴蝶!
它是一半翻开的小小画册,它是一本花孩子都喜欢阅览的美丽画册。
它一会儿飞到这朵花上,一会儿又飞到那朵花上。
蒲公英、郁金香、矢车菊,都在这本小小的美丽的画册里,发现了自己的色彩。
翠绿的芭蕉叶子说:我也发现了我的色彩呀!它是发现我们整个春天的。
当刮风的时候,一朵花儿说:到我这儿来避避风吧!
当下雨的时候,一朵花儿说:到我这儿来躲躲雨吧!
芭蕉也说:到我这儿来吧,我保护你,大风吹不着你,雨也淋不到你。
于是,它飞到那阔大的叶子下面。
在那儿,它合上了它小小的、美丽的画册。
【1】这首诗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蝴蝶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读这首诗的心情应该是___________的,语调应该是____________的,由此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的情感。
9、阅读大舞台。
台湾的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象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成群的蝴蝶团团围住。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色彩斑斓—( ) 立刻—( ) 景色——( ) 壮丽——( )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台湾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蝴蝶?____
10、课外阅读。
虾趣
齐白石虾图之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我们从各种画册中看到的古代画家的同题材作品,没有比得上他的。据说齐白石画虾数十年,七十岁时达到了古人的最高水平,他不懈努力,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我家的客厅挂着一幅齐白石虾图,那十来只虾,画得生动极了。一次,有个农妇肩上挑着水桶,一进门,看见那幅画,竟着了迷,担子没有卸肩就站着欣赏,还连声啧啧赞叹:“真像呀,活的一样。”作品能够使一个普通农妇忘记把水桶卸下肩来就凝神欣赏,这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家的最高荣誉了。
齐白石深刻观察过虾的生活,所以他虾图里的虾栩栩如生。我曾经养过虾,观察过虾,对齐白石虾图之趣有了更深的认识。
虾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江河里淤泥地带的虾,身上颜色黑些;沙底地带的虾,颜色白些。生命力旺盛的虾,身体透明,生命力减弱的时候,透明度就降低了,逐渐变为奶白色。越是生命力旺盛和食物充足的虾,它的头部那一团黑色的东西越明显,那是它的脏腑和没有消化完的食物。活蹦乱跳的虾,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它的头壳里的器官的搏动。
虾是喜欢嬉戏的,常常两只纠缠在一起,互相用钳足逗弄着玩。虾前进的时候,伸直了两只钳足;当它遇险迅速后退的时候,两只长长的钳足就收起来了。
虾吃食物时很小心,总是先用钳足去试探一下,然后赶紧后退,接着再试、再退,最后它认定完全没有危险了,就放胆大嚼。吃东西的时候,用脚爪辅助,桡(ráo)足快乐地划动着。有时,它仅仅用两只脚支地,其他的脚和整个身体都斜翘起来。
观察了虾的生活,我逐渐明白,齐白石画那十几只虾,是颇费心机的,它们真是多姿多彩!既有来自淤泥地带较黑的虾,也有来自沙底地带较白的虾。它们头壳里那一团黑色都很突出,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们有正在向前游的,也有正在向后退的,更有正在嬉戏和觅食的。画面上没有藻类、沙石、溪涧、水纹,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虾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有了;不知道这位老画家观察了多少虾,才画得这样出神入化!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荣誉——( ) (2)旺盛——( )
(3)赞叹——( ) (4)仿佛——(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栩栩如生:___________
(2)出神入化:_______
【3】作者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自己对虾的了解。
【4】作者写齐白石的画,为什么要写自己对虾的许多了解?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__________
【5】齐白石画虾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
11、阅读《宇宙生命之键》片段,完成练习。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①科学家们还发见: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②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1】对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理由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氧气含量极少。
B.火星非常干燥,它的大气中只有少量的水汽。
C.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D.火星表面温度很高,人类根本无法生存。
【2】第①段中划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列数据
B.举例子 列数据
C.下定义 作比较
D.列数据 作比较
【3】如果你想了解美国“海盗号”探测器到火星探测的情况,不适合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
A.可以浏览全文,然后聚焦到“海盗号”探测器到火星探测的相关段落仔细阅读
B.可以在阅读相关段落的基础上查阅课外资料,更全面地了解“海盗号”探测器到火星探测的情况。
C.可以先了解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生命存在情况,然后再仔细研读火星部分,了解“海盗号”探测器到火星探测的情况。
D.可以找到相关段落,抓住关键词了解“海盗号”探测器到火星的探测情况
【4】“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一句中的加点字是否可以去掉?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因为这样语言更简洁,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B.可以,因为第一自然段中已经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此处只是再次证明这一结果。
C.不可以,因为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语言必须严谨、准确,这样的结论只建立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
D.不可以,因为文章的语言要具体生动,这样才能保持读者的阅读兴趣。
【5】想想文段②中加点字的作用,任选一个话题,也用这样的方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怀念母亲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频”字查音序应查( ),查部首应查( )部。“寝”字查音序应查( ),查部首应查( )部。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 ) 清晰( )特别( )
【3】文中“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______________
【5】母亲弃养,“我”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文中画“ ”句子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真研读语段中摘录的两则日记,写写“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1月16日和11月18日”这两个时间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B)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C)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读画横线的句子,汽车走了( )里,才到达目的地。
A. 四百五十 B. 三百 C. 一百五十
【2】用“ ”画出具体描写“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的句子。
【3】读画浪纹线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____)。
【4】给短文取一个小标题:______。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人33%的休闲时间用在了互联网上,尤其是手机上,17%的休闲时间用在看电视上,10%的休闲时间在进行纸质书阅读。许多中国人自清晨至深夜每天都有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材料二 手机伤害孩子的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的颈椎,这些伤害都是有形的。有专家表示,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同时,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会逐渐丧失求知欲,学习成绩下降产生厌学情绪。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这段时间迷上了玩手机,请你借助材料二的内容,劝劝他,对他讲讲玩手机的坏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悦耳的歌声被王强的思路打断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沙舟故意锯出一个跟老师规定的图形相反的木块。(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们观看演出。(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把”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上课不能没有学习用具。
上课怎能没有学习用具呢?
(1)小学生不应该乱花钱买零食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作文一定是赵强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缩句)
②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改为陈述句)
③手指有姿态。(扩句,最少扩两处)
④圆溜溜的柿子挂满枝头。(改为比喻句)
21、妙笔生花。
时光匆匆,毕业在即。一转眼,美好而快乐的六年小学时光就要结束了。那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那些师生之间的难忘故事,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那些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此刻,一定都如湖水般涌现于脑海了吧!那么,拿起你的妙笔,选择其中的一两件事,自主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让真情自然流滴,写下属于你的真挚文字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