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代表们擎着鲜艳的qí zhì________,从四面八方huì jí________到天安门广场,参加lóng zhòng________的yuè bīng________仪式。大家都热血fèi téng________,掩饰不住内心的xǐ yuè________。
2.洪水páo xiào________而来,狭窄的木桥开始痛苦地shēn yín________。
3.夏天,墙角的fèng xì________里长满了苔藓,田里的稻秧和gān zhe________也随着温度的zēng jiā________一天高过一天……万物都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3、查字典填空
“漫”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画。“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在“漫不经心”一词中,应选(______)种解释。在“漫出”一词中应选(______)种解释。
4、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锦( ) 棉( ) 曳( )拽( )
埃( ) 挨( ) 峭( ) 俏( )
5、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试着写几个。
昂首________ 坚____不屈 全神____注
惊____动____ 斩____截铁 气____山河
我还知道的可以用来赞美革命英雄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词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的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的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从本首词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材料一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把这首诗补写完整。
【2】读这首诗,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⑴“浪淘沙”是唐代曲名。( )
⑵“九曲黄河万里沙”中“曲”应读“qǔ”,在这里表示“歌曲”。( )
⑶这首诗前两句中的“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词语,描绘出了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 )
⑷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站在黄河边,眺望滚滚波涛时有感而作。( )
【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1题中补写的诗句的意思和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她写出不朽的诗篇。请在下面再写出两篇不同作品中描写黄河的诗句。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诗句,完成练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作者以浪漫的想象,并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形象。(_______)
②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_)
③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_)
9、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选文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两个环节?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的“站起来”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几次写到“掌声”?从中可以体会到人民群众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掌声?那是什么样的掌声?请补全下面的句子。
当____________,全场响起了_______________的掌声。
10、阅读理解。
月光曲(节选)
①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②皮鞋匠静静的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lín líng)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liǚ lǚ)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安静 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③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 沉醉)了。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或拼音。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3】听到贝多芬的琴声,皮鞋匠联想到了海上明月升起的三幅奇丽画面,它们依次是: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诗句哪一项与节选语段的意境最吻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海上明月共潮生
C.湖光秋月两相和
D.露似真珠月似弓
11、阅读材料,完成习题。
【材料一】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的两省交界处,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千米,主峰黄冈山海拔2158米。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适宜游玩的时间是6月份至8月份。
【材料二】天游峰海拔408米,相对高度215米。它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涧沿着崖壁流入峰底,形成高差约120米的瀑布。峰上名木古树众多, 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赞道:“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材料三】相传上古尧帝时期,彭祖率领族人移居到闽北一带。当时此地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会狩猎,会种田,聪颖过人。他们带领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洪水。后人为了纪念武、夷两兄弟,就把堆山的山脉叫做“武夷”。
【1】阅读【材料一】可知,最适宜到武夷山游玩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夷山位于江西西北部与福建的交界处
B.天游峰海拔2158米,相对高度215米
C.天游峰上名木古树众多, 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
D.相传上古尧帝时期,彭武率领族人移居到闽北一带
【3】后人纪念彭武和彭夷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
A.会狩猎
B.聪颖过人
C.会种田
D.堆山挖河,疏浚洪水
【4】假如你是武夷山景区的一名导游,你会为游客如何介绍武夷山天游峰?请你用几句话把想说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精彩赏析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决 解除)干渴,(滋润 滋养)我们的心田,(抚养 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行 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1)选择括号里搭配恰当的词语画“____”。
(2)请用“ ”标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围绕中心句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的内容。
(4)文中说“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想象一下,“我们的希望”会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轻放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但谁都没有想起买一个灯泡上来换掉。
②父亲过来,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买了一个灯泡上来安装好,轻轻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扭过身来,正对着我:“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我笑着说:“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父亲一声不吭。
④几日后,我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⑤父亲拿过我的账本,将还款日期一栏勾掉,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⑥我依然心里慜:“可是我觉得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⑦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
⑧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紧不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写了父亲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有多处人物描写,请将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写在下面,并试着品析。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你认同父亲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 的参议员站起来 他,但在听了林肯真诚幽默的讲话后,所有的嘲笑声 。
(2)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因为他再三强调:“一个 是站不住的,我不希望 ”
15、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盛开 狂风暴雨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战士们不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2.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双重否定句)
3.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为转述句)
5.武汉市荣获“全省卫生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修改病句)
6.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为反问句)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跑龙套 | 唱白脸 | 花架子 | 对台戏 |
___________
20、句子大变身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题
题目:忘不了你
在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曾给你鼓励、帮助、关心、照顾……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一件事,把具体的经过写下来。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中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 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