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齐齐哈尔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词语填写完整。

    高山_____水 轻歌_____舞 画龙点_____ _____走龙蛇

    _____天工 ______笔生花 惟妙惟_____ 栩栩如_____

  • 2、填空,使组成的词语都含有“看”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览 凝_______________

  • 3、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主要是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的。

  • 4、按要求填表。

    诗句

    事物

    诗人的品格、志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

    ___

  • 5、照样子,写词语。

    1.例: 怒气冲冲(ABC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例:指手画脚(含有身体部位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例:不紧不慢(不x不x)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4.例:清清楚楚(AABB式)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理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_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___,表现了石灰的___

    【3】此诗使用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的高尚情操。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

  • 7、古诗鉴赏

    江南春

    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所著。他与李商隐并称为______,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你还曾学过他的《_______》。

    3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中,你如何理解四百八十这个数量词,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江南春》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你说一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

    【3】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4】词中的“见”读_____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______”相同。

    【5】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 _____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你做过问卷调查吗?下面是小明做的一项小调查,用数据说明了一些问题。请你认真看一看,帮小明做个简要的调查分析吧。

    某市小学六年级100名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1】从上述调查表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六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你认为应该给该市教育部门提出怎样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最后一头战象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嘎羧开始上路。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摊、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踩、踏)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昂、仰)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蹦)出水面。

    “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原来嘎羧是要回到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

    1选段出自课文《 》,作者   。主要写了一头战象语段中还出现了两个人物,分别是我和波农丁,这段文字可以用小标题概括

    2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凝望   摩挲  

    久久   曾经  

    (2)反义词:膨胀   炯炯有神  

    3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震耳欲聋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

    A. 罢不能   B. 求知   C. 摇摇   D. 盖弥彰   E. 山雨

    4第一自然段中,我们不仅从 送食物,可以感受到寨子的人们对战象难以割舍的情感;还从从  

        两个细节,感受到战象对寨子及寨中的人们的依依不舍之情。它没有忘记   。

    5用小标题概括选段所描写的两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段中画线的句子从   三方面对嘎羧进行描写,体现了战象嘎羧   的高尚情怀。

    (1)“久久凝望里,嘎索会想象到怎样的景象?

     

    (2)嘎羧为什么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

     

    (3)从嘎羧震耳欲聋的吼叫中,你听出了嘎羧在说些什么?

     

  • 11、快乐阅读。

    月光曲(节选)

    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照样子,写出海面的变化以及乐曲的旋律。

    例: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柔和徐缓

    月亮升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照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银光”指的是__________“轻纱”指的则是_______________

    【4】皮鞋匠的妹妹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十六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   )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母亲哭了(   )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请在文中(   )处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2】节选部分的第一自然段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中你体会到了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法庭上,面对亲人的呼喊,父亲为什么“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下面选项最合适的是(                    

    A.因为父亲李大钊根本没听见。

    B.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影响家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C.因为李大钊担心亲人们的哭喊声会惹怒敌人,不想连累亲人。

    D.他相信革命必将胜利,敌人一点会投降,放过他和家人的。

  • 13、课外阅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畜牧也一样,渴呀!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能力,迅速冲上公路,军车紧急刹车,嘎然而止。老牛沉默的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着斗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牛背。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凉。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战士说( )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 )我愿意接收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 )正好三斤左右( )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叫唤什么。不远的沙滩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的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境的贫穷困窘,想起了我那至今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给第三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僵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珍贵——_____ 忠实——_____ 慈爱——_____ 挪动——_____

    【4】如果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个小标题,最恰当的是_______

    【5】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用“ ”表示。

    【6】作者为什么流下了滚滚热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我爱阅读。

    假如不保护环境

    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②任意排放“三废”。每年,全世界_________空中的有害废气总量有6亿多吨,_________的废水有4200多亿吨,废渣的________量也十分惊人。1873年以来,西方社会仅死于大气污染的就有一万多人,患病者更不计其数了。水污染就更严重了,世界上主要的水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三废”的污染,甚至南极的企鹅体内都检查出毒性很大的多氯联苯等化学物质。巨大的污染,使得海洋生物大量减少,许多鱼、贝类濒临绝迹。日本的大阪湾曾以盛产鱼虾著名,如今在这里作业的渔民,拖出的渔网中,垃圾比鱼还多!

    ③工业和城市过分集中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重要原因。如日本,70%的工厂挤在2%的国土上,1%的国土生活着25%的人口;美国东部地区12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汇集了全国制造业的70%和近一半的人口,使这些地区成了世界上有名的“公害地区”。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带来的垃圾、污水、废气等环境污染问题也尤为严重。

    ④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严重加速了地理环境的恶化。如美国和俄罗斯出现“黑风暴”,就是因为森林草原被毁以后形成裸地,大风一起,尘沙飞扬,天昏地暗。墨西哥城在80年中下沉了9米,就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

    ⑤破坏环境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但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它有自己的原则,谁违背都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1】第②段横线处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A.排入   排放   排弃

    B.排放   排弃   排入

    C.排放   排入   排弃

    D.排弃   排放   排入

    【2】日本大阪湾拖出的渔网中,垃圾比鱼还多。这说明(       )对海洋的污染严重。

    A.废渣

    B.“三废”

    C.废气

    D.废水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A.举例子、打比方

    B.列数字、作比较

    C.举例子、作比较

    D.列数字、举例子

    【4】美国和俄罗斯出现“黑风暴”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你最想对人类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 16、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仿写。

    例:爱是冬日里的暖阳,爱是沙漠里的清泉,爱是大海里的灯塔。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保护它。(不改变原意,换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①表示不小气: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不拘束: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为反问句:

    (2)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改为转述句:

    (3)花儿开了。

    扩写句子:

    (4)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                                 

    (5)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6)音乐(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针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乱扔垃圾、向江湖倒垃圾污水、乱扔废旧电池等),给单位或个人写一封倡议书,号召单位或个人保护环境。要求语句通顺,重点突出,内容具体,情感真实,并注意倡议书的基本格式。(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