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用标下划线的字组成一个可以代替它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扶不起的阿斗成为人们对______人的戏称。

    2.奶奶上了年纪,眼睛已经深深地______下去了。

  • 2、综合实践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是描写夏雨的。请你回忆平时读过的关于春雨、夏雨、秋雨的诗词,选择其中一首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3、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中“嗤笑”一词指________地笑,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

    (2)请你结合下面的描述,写出与“笑”有关的词语。

    无意义地一个劲儿地笑。____________

    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____________

    含有讽刺、不满意、无可奈何、不屑、不以为然等意味或怒意的笑。

    ____________

  • 4、常见对联我会对。

    千重  九州  四海  万里

    (1) ( )瑞气迎春到,( )祥云降福来。

    (2) 洞庭自有( )浪,世上今逢( )潮。

     

  • 5、附加题:

    1.羊有_______________,鸦有______________。《增广贤文》

    2.子日:“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论语》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______。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几时有》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欲把西湖比西子,妆浓淡抹总相宜。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水光潋滟_________ A.形容水满。 B.形容水波流动

    (2)雨亦_________ A.奇怪。 B.奇妙。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个“跳”字,一个“______”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______。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______”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3】这两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其中诗句中的“湖”是杭州西湖。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之处?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晴方好”想开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能想到其他诗人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七八个”说明了_______,“两三点”说明了_____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2】“忽见”的意思是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

  • 8、阅读理解。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九三二年四月

    [背景资料]《老马》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的名篇之一。作者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

    【1】“它有泪只往心里咽”一句中,“咽”字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却“横竖不说一句话”,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马十分温顺,完全忠于人类。

    B.老马一向是逆来顺受,喜欢这种压力。

    C.老马默默地承受着,是因为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任人宰割。

    【3】对《老马》这首诗,臧克家曾说:“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你认为“老马”的形象代表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论家对诗中“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的理解向来有争议,有人认为表现了“老马”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有人认为表现了“老马”对前途的茫然。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短文阅读

    ①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②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低谷( )                    ②高雅( )

    【2】①②句分别是此部分内容的( )( ),从这儿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采用了( )( )( )的文章结构方式,这部分重点写了灯的( )( )

    【3】将“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

  • 10、阅读拓展。

    一棵老松树死了,动植物们都来悼念它,兔子妹妹发现树枝上有一封遗书,便大声读了起来: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一棵活了九百年的树,大家一定认为我是老死的,其实我的死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

    首先,土壤遭到破坏。一千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草木茂盛的大草原。但是近一二百年来,人类过度垦殖,放牧,使土壤沙化。有些地方还打上农药,肥沃土壤变成有害土壤,草原大片大片地在地球上消失。树啊,花啊,草啊都别想活了,我(    )生命力强,(    )也招架不住土壤的污染。植物朋友们,你们一定要远离有害土壤,不然就要送命了。

    其次,空气遭到污染。人类把废气、浓烟排放到天空,天空没有以前那样蓝了,天上的小鸟、大雁也少了许多。现在人们还用叫什么电冰箱的电器,里面的氟利昂,导致天空中的臭氧层遭受破坏,“臭氧层空洞”日益扩大,强烈的紫外线照到我们身上会使我们得病的,何况你们飞行的鸟类。鸟类朋友们,你们要到臭氧层没有遭到破坏的地方去。

    最后,水质受到污染。人类的工业废水,没经处理就倒进河里,河水变浊、变臭,鱼、虾无法生存。鱼弟弟你要尽快告诉你的同伴,叫它们到河水清澈的地方去吧。

    你们快走吧!人类破坏环境的速度不断加快,你们再不逃,就会没命的。

    动植物们急忙收拾东西准备搬走,但是又有一个难题摆在它们面前——它们应该往哪儿搬呢?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对“它们应该往哪儿搬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搬去的地方太多,它们不知道怎么选择。

    B.可以搬去的地方太远,它们不知道怎么去。

    C.环境污染太严重,它们已经没有可以搬去的地方了。

    【3】这篇文章从老松树的角度出发,展现了__________的严峻问题,请你为它补上一个题目:________

    【4】土壤遭到了什么样的破坏?请根据文意,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松树到底是怎么死的?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节选)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伊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盗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表格。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玩法

    提取选文信息填空

    拓展想象填空

    玩法一

    玩法二

    我的玩法

    起名号

    名号:______

    选自名著《______

    名号:窦尔敦

    选自京剧《盗御马》

    我起的名号:______

    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添兵器

    冰棍儿→金箍棒

    ( )( )

    ( )( )

    创绝招

    绝招1:黑虎掏心       绝招2:泰山压顶

    绝招3:双龙戏珠

    我的绝招:______

    加音效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____________(可以是鼓点、节奏、音乐或是歌曲)

    【2】联系选文内容理解加点词“弄巧成拙”,“弄巧”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成拙”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选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哪,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选文中    ”“    ”“    这三个词动感十足,很好地把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

    2读了这几段的内容,你对安塞腰鼓有怎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就好在有      的舞蹈场面,      的击鼓后生,      的鼓声,      的舞姿。

  • 13、阅读。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

    (材料一)阅读点亮一座城市。北京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北京离不开阅读。近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发布的《2018-2019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状况》中显示:

    北京市综合阅读率为92.73%   北京市纸质阅读率为81.02%

    北京市居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10.97本

    (材料二)北京市居民首选的三个阅读目的

    丰富知识     满足兴趣和爱好   工作或学习需要

    (材料三)北京居民纸质与数字阅读日均阅读时长65.09分钟,高于全国平均值46.2分钟。纸质阅读日均时长为21.07分钟,数字阅读日均时长为44.02分钟,数字阅读日均时长约是纸质阅读日均时长的2倍。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的日均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反映了“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数字阅读日均时长较多,反映了今日头条、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阅读内容,通过手机端的便捷快速传播。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市居民的阅读以满足兴趣和爱好为主。

    B.报告指出北京市居民平均阅读20本以上纸质书籍。

    C.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北京市居民选择阅读纸质书

    D.很多年以来,北京市居民综合阅读率都是92.73%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北京阅读季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阅读吗?请你也为自己定制一份阅读计划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悼念鲁迅先生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都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偏僻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得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A( ),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B( ),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C( ),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样的一句话。然而我们并不想称他做巨星,比他作太阳,因为这样的比喻太抽象了。他并不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然界的壮观。他从不曾高高地坐在中国青年的头上。一个不识者的简单的信函就可以引起他胸怀的吐露;一个在困苦中的青年的呼吁也会得到他同情的帮忙。在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爱护青年的。

    【1】请你按要求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逝世——______ 悲痛——______

    反义词:汇集——______ 渺小——______

    【2】请你把下列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A、B、C三处。

    ①战士 ②朋友 ③导师

    【3】请你按短文内容填空。

    (1)“一个不幸的消息”指的是:_____________

    (2)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还要________

    【4】为什么鲁迅先生的逝世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填补的损失?请你在文中用“﹏﹏﹏”画出。

    【5】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芳草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改为反问句)

    2.人与山的关系密切,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3.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夸我,我很兴奋。(加合适的关联词)

    4.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会了。(改为反问句)

    5.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有这绿树。(加恰当的关联词)

    6.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字句)

     

  • 17、用上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形象。

    八千多个日子转眼就过去了。

     

  •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

    (2)根据所给内容写一个夸张句。

    例:谎言被揭穿,我很羞愧。

    谎言被揭穿,我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大家很高兴。

    ________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稻谷低下沉沉的穗子,那是要教我们谦虚;蜜蜂______,那是要教我们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和“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奔跑在田野间        走在公园里

    心情好: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尽量防止不出现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段有条理的话,用上冒号和分号。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请求他人支持要礼貌诚肯地说明来意。请求他人支持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请求他人支持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我要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筑青藏铁路困难很多。我国成功修筑了青藏铁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狐狸很狡猾。狐狸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想象意境,写下来。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读这句话,把你想象到的情景具体地写出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