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济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下面的句子,填空。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茂盛”的近义词是___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_。用四字词语形容丁香花开得“茂盛”的样子:_______

  • 2、把下面的爱国名言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名言填空。

    A.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

    B.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

    C.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___

    D.祖宗疆土,当以___________,不可以_________与人

    (1)敬爱的周总理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他为我们树立了“________________”的光辉榜样,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无限爱戴。

    (2)________________。为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解除国难,许多白衣天使毫不犹豫地在“请战书”上签字。

    (3)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怎能轻易让别人侵占呢?抗战时期,无数战士在奔赴抗日前线前,纷纷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铮铮誓言,令人感动。

    (4)尽管地位低下,但是陆游从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正是他的心声!

  • 3、我会拼写。

    (1)guǒ( )着蓝色“纱衣”的地球,就像一位和ǎi( )的母亲,kāng kǎi( )地为人类gòng( )献着zī( )源。

    (2)dé( )国音乐家贝多芬yuè( )耳的琴声,流tǎng( )在chéng bì( )的lái yīn( )河上,fèi téng( )在máng( )姑娘的心间。

  • 4、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先把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择填空。(只填序号)

    ①无情未必_____,怜子如何_____

    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也便成了路。

    ③惟有民魂是_____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_____

    ④我们自古以来,就有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_____

    (1)体现鲁迅“韧”的战斗精神,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的名言是第_____句。

    (2)鲁迅鼓励国人要自信,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名言是第_____句。

    (3)表现鲁迅对孩子深厚的感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的名言是第_____句。

    (4)鲁迅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名言是第_____句。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题李凝幽居

      (唐)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 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

    2.第一句诗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了李凝居处的   ,暗示出了他隐者的身份。

    3.第二句诗中“僧敲月下门”是   衬。

    4.最后一句诗中的“幽期”指归隐的   ,“不负言”表示   ,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5.“推敲”一词的典故源于诗句:  

  • 7、读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它是一首以______为题材的经典佳作。

    3这首诗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写出其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烘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困惑。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鱼在盘子里想家

    ①父亲已是90多岁的老人了,许多事都已淡忘、模糊,有时跟他说一句话,才过一会儿他就忘了,让人很伤心。听医生说,平时要多和老人交流,这样可以__________【甲】老人大脑衰老。

    ②遵照医嘱,我把父亲接到自己家里,这样交流起来方便多了。每天将父亲安顿好,我就坐在父亲身边,和父亲说话。我惊讶地发现,我找他说话,他反而话更少了,总是躺在躺椅里,微闭着眼,并不搭腔。

    ③我以为父亲嫌我照顾不周,就想方设法地改善他的生活,陪他听广播、看电视,还经常搀扶着他到外面散步。可父亲变得更加沉默,常常说上一句:“你有事去忙,别总在我身边,让我一个人静一会儿好吗?”父亲的语气里,甚至有一种哀求。

    ④我心里嘀咕,老爷子可真难伺候。

    ⑤一天,和父亲吃饭。父亲看到桌上有一盘鱼,眼睛一亮,紧紧盯着那盘鱼,一眨不眨。我伸出筷子,想帮父亲夹一块鱼,父亲突然制止:“别动!”我说:“那您自己夹。”可父亲依然一动不动地望着那盘鱼。那盘鱼在父亲眼里,就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忍动箸。

    ⑥我不知所措地看着父亲,只听到父亲喃喃地说了句:“鱼在盘子里想家啊。”说罢,父亲将那盘鱼端到自己面前,__________【乙】地说:“我陪这条鱼一起想家!”我一下愣住了,拿在手上的筷子悬在半空,久久没放下来……

    ⑦我将父亲送回他自己的家。父亲一回到自己熟悉的屋子,精神好像立刻好多了。他扔掉手上的拐杖,在几个房间里不停地走来走去,好像看不够。和父亲说话,父亲的话好像也一下多了起来,尽管刚说一句话他就忘了,可他兴致很高。

    ⑧一天,我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1993年的一天,诗人顾城给翻译家尚德兰写了一幅字:鱼在盘子里想家。这幅字,尚德兰一直当作珍宝似的珍藏着。

    ⑨看到这里,我心里一惊,那幕情景又在眼前浮现:“我陪这条鱼一起想家!”

    ⑩原来,我把父亲接到身边,他觉得自己就像盘子里的那条鱼,他在想属于自己的河流,那条河流才是他自己的家。

    【1】给文中【甲】、【乙】两处空白选择正确的词语。

    【甲】:延迟   延缓   延续          【乙】:固执   坚定   倔强

    【2】父亲在“我”家和他自己家的生活状态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认真阅读短文,用简练的语句或词语概括填空。

     

    生活状态

    心情

    在“我”家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在父亲家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第⑧段插叙诗人顾城当年赠翻译家尚德兰“鱼在盘子里想家”字画一事,下面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这句话引起“我”对父亲当时说“我陪这条鱼一起想家”的回忆。

    B.诗人这句话恰好表达了父亲当时说“我陪这条鱼一起想家”时的心声。

    C.诗人这句话一下子触动了“我”,“我”非常理解父亲当时的感受。

    D.诗人这句话与父亲的话如出一辙,衬托了父亲有着诗人的禀赋。

    【4】如果将标题“鱼在盘子里想家”换作“乡愁”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句俗语叫作“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是对此最好的解释?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永不凋谢的玫瑰

    ①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要儿的笑脸﹣一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②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③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走过来,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搞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④“妈妈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⑤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

    ⑥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⑦乒年前,我偶然想到,如果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的故事?

    ⑧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几百名高中学生,文章的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写教育家对儿业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作出了处罚………那些竭尽全力地从道德高度教训4岁小女孩的全过程,让我从心底里厌恶。

    ⑨这件事曾强烈地刺激了我,我没想到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虽然他的内心未必会认为这有多么重要,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一在他们的心中,似于所有的花都已经凋谢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尽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两句话试着概括文中苏霍姆林期基的小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请在文章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

    4文中惊讶一词共出现了_____次,请你分别说出惊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火车提速能手”——摆式列车

    (1)一条铁路不可能是笔直的,总会有许多曲线。火车走在曲线上会产生离心力。为了保证安全,列车走在各种半径的曲线上时,速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一些欧洲国家的铁路部门设想在原有非高速铁路的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采取让列车车体倾斜的一系列措施,使列车以较快的速度通过铁路曲线区段,缩短旅行时间,更快、更好、更经济地实现铁路高速化。

    (2)当前,瑞典、意大利等国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新型列车——摆式列车,它是集电脑、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列车。当列车经过曲线时,在电脑控制下,车厢会自动倾斜,抵消离心力的作用。行走在直线上时,车厢又恢复原状,就像玩具不倒翁一样。运行实践表明,摆式列车通过曲线速度可提高20%-40%,最高可达50%。也就是说:常规线路可行驶准高速列车(时速160200公里),准高速线路可行驶高速列车(时速200---350公里)。摆式列车不愧为曲线冲刺能手

    (3)摆式列车的优势在于,它不需重新修筑特别的高速火车轨道,只需对现有线路适当进行改造。因而它的投资远远低于新建高速铁路,所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采用。

    (4)澳大利亚本来拟新建从墨尔本至悉尼的高速铁路,因建新线投资过大,经反复论证,最终在原有线路上,通过了采用摆式列车。美国东北走廊华盛顿至纽约铁路,1993年租用瑞典制造的摆式车体电动车组试运行,时速由200公里提高到250公里,1994年已正式投入运营。日本的山阳新干线,列车时速已达260公里,为了赶上国际水平,也在研制采用摆式车体电动车组,要将时速提高至300公里以上。目前,摆式列车作为尖端技术,已先后引入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芬兰和瑞士等国,发展前景令人瞩目。

    (5)瑞典是最早发展摆式列车的国家。瑞典的摆式列车是摆式列车的杰出代表,自1990年以来。它已运行在哥德堡至斯德哥尔摩之间,全程运行时间由原来的4个半小时缩短至不到3个小时。摆式列车在瑞典已运营7年多,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最近,我国已从瑞典引进第一列摆式列车,它对于我国既有线路提速来说,具有节省投资和投入运营快的优点,不久即将运行在广州-深圳-香港铁路干线上,时速可由目前的16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

    (选自2004年第4期《科学论丛》/曹炳坤)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说明对象具有什么特征?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3】请你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当前,瑞典、意大利等国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新型列车——摆式列车,它是集电脑、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列车。( )

    (2)当列车经过曲线时,在电脑控制下,车厢会自动倾斜,抵消离心力的作用。行走在直线上时,车厢又恢复原状,就像玩具不倒翁一样。( )

    (3)也就是说:常规线路可行驶准高速列车(时速160200公里),准高速线路可行驶高速列车(时速200---350公里)。

    【4】从文中提取我国火车提速的有关信息,请您用笔在原文上划出来。

     

  • 12、阅读漫游。

    美丽的谎言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 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五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五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唯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第自然段中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2.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

     

    3.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个字以内)

     

    4.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能在美国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

     

    5.文中都有谁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

     

    6.母亲为什么说谎?

     

    7.画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8.关于说谎这个问题,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 13、课外阅读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作有性繁殖。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莱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1】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________

    (2)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_____

    【2】选文在开头第1自然段写孙悟空的故事,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解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更多运用,你在阅读时打算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失去亲人令人非常痛苦,如果人也可以克隆,那该多好。”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美文欣赏。(16分)

    敬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精神。千里之(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6分)

    (2)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运用了   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崩溃。它常用来比喻   。这个成语说明了   (3分)

    (3)蚂蚁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请你选择。(2分)

    A.体现了蚂蚁不怕吃苦的精神。  

    B.体现了蚂蚁勇于牺牲,团结共进的精神。(  

    C.体现了蚂蚁助人为乐的精神。  

    4读一读画线句子,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句话实际是说 (3分)

    (5)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2分)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转换和仿写。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实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盛开,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各组中的两句话写成一句话。

    (1)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2)晴天雨天。 老人每天来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 18、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照样子,写人物说话,不用“说”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别乱采摘学校的花草。(请用上礼貌用语,并把句子写得更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俊当上大队长后,就处心积虑地想把工作搞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从内心佩服的人,他(她)就是你的榜样。这个人也许是你的父母、老师,也许是你的同学、伙伴,也许是一位生活中偶然遇到的值得学习的陌生人……请你以“榜样”为题,围绕你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他(她)为什么会成为你的榜样,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