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朔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按要求写成语。(12分)

    1)写出四个像无所不知这样含有的成语。

       

    2)写出四个像天外有天这样结构的成语。

    3)写出四个形容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动植物生存的成语。

     

     

  • 2、点击大阅读——《童年》。

    《童年》是作家________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该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_________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他的心,除此之外,还有主人公遇到的许许多多的好人,如:______________,都让他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美好,让他面对苦难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________

    2.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________

    3.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蒙娜丽莎更加美丽动人。________

    4.母亲一反平常对我溺爱娇宠的态度。________

  • 4、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升级____跳班____快点儿____慢点儿____总是要长____

    2.草长____树木长____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____

    3.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____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____还能长云彩吗____

    4.我却放慢了脚步____心想____雨点儿打在头上____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____

  • 5、我会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_______

    2.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________

    3.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________

    4.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________

    5.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________

    6.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是挂满了珍珠玛瑙。 ________

    7.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

    8.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________

    9.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画画,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做游戏。 ________

    10.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小院的夏天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

    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

    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

    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歌唱,

    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1】从这首小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我们感受到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了人来写。

    【2】这首诗应该用(  )的语调和语速朗诵。

    A.激昂、快速

    B.悲伤、缓慢

    C.可怜、缓慢

    D.愉悦、中速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诗通过蜜蜂、牵牛花、阳光、葡萄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

    C.“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和“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两句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的。

    D.作者由窗外写到窗内,读起来很有层次感。

  • 7、补全词句,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画波浪线的词句中,作者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

    3阅读这首词和《宿律德江》,补全下面的对话。

    甲:《宿建德江》和本词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但我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你能给我讲讲吗?

    乙:没问题,《宿建德江》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而本词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把景和人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 8、综合实践练。

    《飞越大渡河》是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歌曲,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指挥下,勇渡大渡河的事迹。请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1】“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写出了红军长征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敌人的凶残。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词中反映了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次战斗。

    【3】用两个成语形容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街头遇到一个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充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者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

    □已赚到不少钱了□他为什么还不快乐?□旅游者望着卖艺人那依旧忧郁的面孔□疑意地问□□也许他需要掌声吧□□她的朋友淡淡地说了一句□

    旅游者的心被触动了,她缓缓地抬起手来,为之鼓掌。果然,卖艺人那张着淡瘦削的检慢慢纹开了,眼睛里还溢出了感激的泪水。不错,卖艺人心底最终期盼的是掌声。钱只不过是别人因可怜他而给予的一种恩赐,而掌声则是对他人生经历的赞许和鼓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无私认可。

    人生旅途往往险峻崎岖,布满荆棘,不幸、灾难随时都可能降在头上,人为了生活不得不与之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难免会坠入危难的境地。此时,最好的帮助就是给予一点掌声,为之喝彩,因为这能给人以生之动力,给人以生之信心。

    这掌声能帮助一个水手在黑暗、广袤的海洋中找到希望之灯;这掌声能使一个求知者在断壁悬崖边找到通幽之径;这掌声能使一个绝望者的“冰心”解冻,重整生活之旗鼓。

    这拿声能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得到了赞许。他们因为有了掌声而倍感欣慰,他们也因为有了掌声而信心百倍。

    你的举手之劳或许正是别人的真正需要,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慷慨赋予吧,它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或许是一切

    1给文章加一个标题:___________

    2唱反调。(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黑暗--______崎岖--______无私--______疑惑--______给予---______

    3下面各组词,字形、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黯淡(àn dàn   鼓励(gǔ lì   给予(gěi yǔ

    B. 荆棘(jīng jí   赞许(zàn xǚ   瘦削(shòu xuē

    C. 绽开(zhàn kāi   吝啬(1ìn sè   慷慨(kāng kǎi

    4当人为了生活而奋斗坠入危难的境地时,最好的帮助是[  ]

    A. 给他一些钱。 B. 给他最需要的物品。 C. 给予掌声。

    5发挥想象,说一说最后一段画线的“一切”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空白处加标点。

  • 10、课内阅读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1把选文中描写地震的词句用横线①画出来。当时的情形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

    2把选文中描写谭老师最后动作的句子用横线②画出来,这个句子体现出谭老师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读选文,在下面的“________”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地震,突如其来!在这________之际,谭千秋老师________,组织学生冲出教室;楼房________,即将坍塌,还有几个孩子冲不出去,说时迟,那时快,谭老师________,将他们拉到桌下,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学生……

  • 11、课外阅读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席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鼎鼎有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绪如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内加上合适的标点。

    3文中描写哭的词语很多,请找出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再试着写两个: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鼎鼎有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心绪麻: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选自古典名著《____》,另外三部古典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有许多成语都出自于这本书,请写出三个: _________。再写两个出自于这本书的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故事中的几个人物,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的做法,有人觉得兵不厌诈,可取,有人认为不择手段。你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不服输的老人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了,一条鱼也没(děi  dǎi)住。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霉”,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孩子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chā chà),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起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qīn qǐn)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1.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侵蚀(   ) 憔悴(   )

    反义词:消瘦(   ) 古老(   )

    3.你从这两段话中,体会到这位老人是怎样的人?

    4.你知道这位老人是哪部名著中的人物吗?

     

  • 13、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亭亭亭

    ①西湖,能看到许多玲瑰别致的亭子,且每个亭子都有一个可人的名字。

    ②沿着湖中的石径迤逦行走,迎面又是一个妩媚小亭,举目寻其苦名,竟唤作“亭亭亭”!心中好生诧异——三字相叠,哪颗灵慧之心竟生出这等奇思想!再看那三个汉字,居然一字一体,清秀伴着狂放沉稳携着张扬。不由让人看得发起痴来。心中自问:“亭亭亭”底作何释呢?

    ③试着作答:大概前两字为形客词,意为姿态美好:后一字为名词,即“亭子”。合起来应该是“好一个亭亭玉立的小亭子”!

    ④沉送在自己的解释中,忽听导游小姐说:“我们面前的这个亭子叫“亭亭亭。您也许会问,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呢?那就社我来告诉您——大家看,第一个“亭”字,笔墨沉静舒缓,意思是,请你不要再步履匆匆,暂时“停”下来,第二个“亭”字清雅不俗,仿佛“娉婷”的女子,亭亭王立,是一个神的东方女孩:第三个“亭”字凌空欲飞,充分展示这小亭的神韵。——喏、现在您明白了,这“亭亭亭”的前两个原来是通假字,第三个字才是本字。它们合起来的意思是:停下脚步好好看看这座娉婷美丽的亭子吧。”

    ⑤话音甫落,我和众多的游客便一道欢畅地笑起来,尽管我们知道那巧舌如簧的导游小姐的话中有着明显的演义和夸饰,但我们在情感上似乎甘愿被一个佳妙的阐释捉弄,在水光潋滟的西湖,做一回谬解的幸福的俘虏……

    【1】短文提到哪两种关于“亭亭亭”的解读?用“ ”划出来。

    【2】下列说法,与导游小姐的介绍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前两个“亭”字是形容词,姿态美好

    B.第一个“亭”痛“停”字,沉静舒缓

    C.第二个“亭”通“婷”字,亭亭玉立

    D.第三个“亭”展示了这座小亭的神韵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锥的打“×”

    (1)导游小姐关于“亭亭亭”的介绍,代表着建亭者和官方的解读。_____

    (2)“亭亭亭”的建造者没有明确指出亭子名称的具体含义,反而留给了游客更大的想象与解读空间,增添了亭子的独特魅力。_____

    【4】短文第四段导小用“第……第二……第三……”的句式来介绍“亭亭亭”名字的来历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文中的两种解读,你还能怎样理解“亭亭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展开想象,写写第②段中游客“看得发起痴来”的情景。(3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风头________。

    “嫦娥四号”由着陆器、巡视器和中继星组成。中继星、着巡组合体分别发射,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利用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中继星“鹊桥”完成地对月的中继通信。同时,“嫦娥四号”有望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并将为深空探测领域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积累重要经验,意义重大,________。

    “嫦娥”计划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名称。在2006年2月由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第一次明确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列入了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按照工程规划,“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和“回”三步走。“绕”就是发射围绕月球的轨道器,“落”就是实现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回”就是要把一部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带回地球做研究。

    这个计划执行得怎么样了?很多人可能________,但说不清楚。实际上,我们已经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发射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这两颗都是月球轨道器,实现了“绕”的第一个步骤;2013年,“嫦娥三号”在虹湾降落成功,并释放月球车,实现我们第二步的“落”;未来,我们将通过“嫦娥五号”进一步实现“回”,即月面无人取样返回的目标。

    探月工程各项任务的连续成功,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的时代。

    【1】在横线上选择正确的词语(写上字母即可),使句子通顺连贯,意思表达准确。

    A.略有耳闻  B.一时无两  C.不言而喻  D.闻所未闻

    【2】“嫦娥工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步走。“嫦娥四号”属于“________”,它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项世界纪录。

    【3】“‘回’就是要把一部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带回地球做研究。”这句话中的“一部分”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年飞天梦,梦圆在今朝。关于月亮,人们有很多的遐想:有______________的神话,有乞巧日______________的传说,有“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5】“嫦娥四号”实现了月背软着陆,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字数在8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劳,她的头发还有不白的么?(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大变身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仙境怎能离得开浩瀚的云海呢?(改为感叹句)

       

    (2)这些松石也有挺拔之感,这些松石总显得有些朦胧。(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3)经过努力,我的学习目的提高了。(改病句)

       

    (4)几缕朝霞染红了东方。(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 19、按要求做。(8分)

    (1)我们班将近40人左右。(修改病句)

     

    (2)小狐狸用它那粗糙的粉红色的舌头柔和地舔着他的手。(缩句)

       

    (3)我们欣赏了一幅草原风景画册。(修改病句)

       

    (4)树叶飘落在地上。(改为拟人句)

     

     

  • 20、青山是不会老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读书,真好

    写作提纲

    ①点明题目:

    ②简单陈述理由:

    ③列举具体事例

    A___

    B

    ④全文总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