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___火星的大气层没有臭氧层,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______生命难以生存。
(2)这种境界______使人惊叹,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这火光______微弱,______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
(4)这位老共产党员,______自己冒着生命危险,_____让群众受到伤害。
2、仿照加点词语的形式,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清香;叶从夏走过,留下__________;风从秋走过,留下__________;雪从冬走过,留下__________。啊!朋友,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呢?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死去原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________。
(2)《我们爱你啊,中国》所介绍的风景名胜有________、________等,介绍的特产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明朝末年收复台湾的英雄是________,有“钢琴王子”之称的波兰音乐家是________,他们两个人的共同点是________。
5、填字组成词语。
AABB:
____________低低 ____________短短 粗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张张 ____________胖胖 ____________松松
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杜甫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诗句都出自于杜甫的诗歌。
【2】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押in韵,韵脚有森、音、心、襟。
B.诗中“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它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D.文题“蜀相”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这首诗歌颂了诸葛亮的功业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惋惜。
7、诗歌鉴赏。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一种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列诗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选自刘禹锡的《浪淘沙》)
【材料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选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材料三】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选自杜牧的《江南春》)
【材料四】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补充【材料一、三、四】中空白处的诗句。
【2】中国北国的美,是恢宏庄重的,是大气磅礴的,是直击人心的;中国南方的美,是沁人心脾的,是温婉恬静的,是动人心弦的。请选择4则材料中2则,赏析诗人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了南北风光的不同特色,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
【3】1936年,红军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毛泽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请结合课本第二单元所学,评价一下领袖毛泽东。
__________________
【4】四则材料都用了一种共同的表达方式,即__________,请选择其中一则,具体说说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并说说小学六年来你在学习古诗词中积累的2条经验。
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桥(节选)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句中的“蹿”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对老汉进行了 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在正确选项后画“√”)
(1)表现了老汉内心的不满。( )
(2)表现了老汉的凶狠。( )
(3)表现了老汉内心的焦急与气愤。( )
【3】“老汉吼道”中的“吼”表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描写水势的句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 。
10、读《翻越大雪山》,按要求答题。
翻越大雪山
①1935年,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乘胜向北进发,到达了四川西部边境的宝兴县。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夹金山和岷山同属邛崃山脉的一部分),挡住了红军的去路。
②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那里没有人烟,山上空气稀薄,人走到上面,呼吸十分困难;那里天气变幻莫测:一会儿下大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那呼啸着的狂风,会把人从山顶卷到山脚。
③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八个月了。衣服破了,草鞋烂了,脚底打满了老茧,既没有棉衣、棉鞋,也没有绒帽、手套,碰到这样奇寒的雪山,能走过去吗?
④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上午9点钟,红军指战员每人拿着一根拐棍出发了。一到山脚下,气温骤然降低,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的,木棍戳在地上发出“咯咯”的响声。先头班用刺刀挖成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小心地前进。
⑤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
⑥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的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⑦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⑧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⑨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⑩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
⑪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写战士受冻的样子运用了点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请在文段中用“ ”标出描写点的句子,用“ ”标出描写面的句子。
【3】联系全文,分析第⑩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⑪段,可以用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中的一句诗描述这个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为夹金山长征纪念馆设计一座红军战士的雕像,结合文中语句用语言描述雕像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爱的礼物
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
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地拿起它,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
“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向我。
“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
“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
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拒绝后她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
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你喜欢吗?”
“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岁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
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
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
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稚拙: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沮丧: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她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礼物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表现她遭拒绝而失望、沮丧的一句是:____________;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____________的心理。
【3】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张好看的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说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这一比喻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从内容和结构上看起了①_________;②_________的作用。
【6】全文的标题“爱的礼物”蕴含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刷脸时代
①常见的生物识别方式是指纹识别,但指纹容易留下痕迹被他人复制,而且对手指的清洁度、干燥度要求较高。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数据安全和信息隐私越来越重要,人们需要更安全、有效的身份认证“密码”——人脸识别。
②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并自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合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即通常所说的刷脸技术。
③走在大街上,不经意间闯了红灯,你的姓名、籍贯等就会被曝光。A.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做到,即使你遮住了脸部面积的2/3,人脸识别机器也一样能把你认出来。
④刷脸技术,正在快步走进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刷脸支付;回家或住酒店,刷脸开门;坐动车或飞机,刷脸进站;办社保或取现金,还是刷脸……
⑤就拿刷脸支付来说,刷脸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B.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不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⑥C.刷脸支付就像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各种机构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⑦在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深思。
【1】“刷脸技术”指的是什么?用“ ”在文章画出来。
【2】“刷脸支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3】“指纹识别”技术不够安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的打“√”,错的打“×”。
(1)第③段中提到闯红灯被抓拍的例子,是为了突出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
(2)人脸识别已经完全覆盖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我们要看好自己的“脸”。( )
(3)“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 )
(4)“刷脸支付”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有利有弊,我们要谨慎待之。( )
【5】细读短文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A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B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C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A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人脸识别”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运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与鲁迅先生的对话
我正在时空的(地道 隧道)中寻找一颗能指引我前行的明“星”,隐约间,我看见一位穿黑色长袍的先生正在桌上埋头写作。那像隶书的“一”字胡须让我断定他就是鲁迅先生。于是我和鲁迅先生便有了下面的对话。
“先生,”我说,“我最喜欢看您的书,除了教材中您的文章,我还读过您的《朝花夕拾》《呐喊》……还有您的一些杂文集。”鲁迅先生(亲爱 慈爱)地看着我说:“哦,不错哦,但读书我觉得还是广泛一点儿好,你还应该多读一些其他人写的好书,文学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也可以多读一些,就像蜜蜂采蜜一样,不要光叮一处采,多处采集,酿出的蜜才更香甜呢。”
“先生,”我问,“我虽然喜欢文学,但我要学的功课很多,这矛盾怎么解决呢?我的文学梦可以实现吗?”鲁迅先生微笑着说:“博,然后深;广,然后专。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偏科当然不好啰。你的文学梦嘛,现在说它还太早。梦是什么?梦就是希望吧。这希望就像这地上的路一样,本是无所谓有,也是无所谓无的,只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当我还要再问时,鲁迅先生却从我眼前(消灭 消失)了。虽然他走了,但我明白了今后的路该怎么去走。
【1】结合上下文选择括号中的恰当词语,并在上面画“√”。
【2】仿写:梦是什么?梦就是希望吧。
理想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文中鲁迅先生说的“博,然后深;广,然后专”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文学梦可以实现吗?鲁迅先生的回答告诉了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说:“我明白了今后的路该怎么去走。”你明白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课文,回答问题。
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嗄羧用鼻尖勾住,像丢垃圾似地丢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破篾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没想到,嗄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嗄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地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嗄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嗄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嗄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泣不成声—— 泪光闪闪——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久别重逢
焦躁不安
(3)嗄羧要走了,人们怎么做?战象又是怎么做的?
2.选择合适的词。
鼓励 勉励 激励 奖励
(1)有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 )。
(2)遇到困难时,老师热情地( )我。
(3)连长的话( )我继续前进。
(4)总结会上,辅导员( )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15、句子乐园。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被字句)
变为“被”字句:
2.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缩句:
3.花生具有这么多可贵品质,难道不值得赞美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6、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①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对苹苹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2.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3.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18、句子万花筒。
(1)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19、改为转述句。
奶奶对我说:“我去跳广场舞了,你在家要注意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提示,完成习作。
在生活中,孩子忙于上下学;快递小哥忙于把物品运送;清洁工人忙于把城市变美;农民忙于在田地里种收……在大自然里,蚂蚁忙着搬家;鸟儿忙着归巢;落叶忙于归根……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忙碌事件或者忙碌情景,以《忙》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习作要求:1.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件或一个情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经过或情景写具体;
2.在习作中,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3.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