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周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古诗积累卡(默写杜甫的其他的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照样子写词语。

    1.千里迢迢  含情脉脉______________ 2.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_

    3.可言  可当______________ 4.缩颈  晃脑______________

  • 3、《石灰吟》中借石灰来赞颂人的精神品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 4、默写

    1)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李凝幽居》贾岛)

    2)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子吟》孟郊)

    3)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衣巷》刘禹锡)

    4)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枫桥夜泊》张继)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6)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夜书怀》杜甫)  

    7)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句》(其一)杜甫)

    8)亲朋无一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杜甫)

    9)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杜甫)

    10)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庐山瀑布》李白)

    11)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天门山》李白)

    12)今人不见古时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问月》李白)

    13)相看两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坐敬亭山》李白)

    14)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发白帝城》李白)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白居易)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 5、解释古文《哀溺文》中的词。

    ① 永之氓善游 _____ ② 中,船破,皆游 _____

    ③ 有顷,益 _____ ④ 又摇其首。溺死 _____

    ⑤ 乘小船湘水 _____ ⑥ 吾千钱 _____ 

    ⑦ 何不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拓展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 8、七律长征

    毛泽东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造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加点词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C.万米长的水,千米高的山,指困难多,艰险多。

    【4】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颈联,找出一对反义词,并说说你从反义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6】表现出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你一定也积累了很多的毛泽东诗词吧,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全文以空行隔开,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共38段,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三层:去内山书店的原因,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有幸见了鲁迅一面。根据上述概括将第一部分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层次,请指出正确的一种,并说明理由。( )

    A.      

    B.        

    C.           38

    D.           38

    (2)有人认为删去第二部分,文章会更精练、更集中、更符合回忆录的写法。你觉得这种意见对不对?为什么?

     

  • 10、课内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

    【2】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第二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这些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B.为了移居,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

    C.即使能够在其他星球建造移民基地,目前来说,能前去居住的人数也是很少的。

    【4】地球既可爱又易碎,我们应该身体力行保护地球。请写一句话,劝告人们善待地球,保护环境(30个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得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解释词中加点的字。

    狂风怒( ) 入深谷( )

    2.把描写环境恶劣的语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工作作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内心想法的句子。这句话充分表现了(可以多项选择)( )

    A.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B.詹天佑卓越的创造能力。

    C.詹天佑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D.詹天佑对待工作的科学态度。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之歌(节选)

    纪伯伦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1题目花之歌中的指的是(  

    A.大自然的话语

    B.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

    C.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D.以上三项都是

    2对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对偶  排比  拟人 B.比喻  对偶  拟人

    C.比喻  排比  拟人 D.比喻  排比  对偶

    3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花儿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它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

    B.花儿是一个沉思者,它把话语藏在心间,不说出来。

    C.花儿是一个舞蹈家,它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D.花儿是一个劳动者,它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4对本文的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想象奇特。

    B.描写客观真实,准确地说明了花的相关科学知识。

    C.描画了一个和谐美妙的世界。

    D.在对花的描写中融入作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 13、阅读理解

      1271年,蒙古汗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一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在这危急时刻,在江西赣州做地方官的文天祥,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作为军饷,征集义兵组成勤王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元斗争之中。但是,他的起兵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悲观地认为元军来势凶猛,文天祥带的兵都是临时招募来的,这不是赶着羊群去和老虎斗,白白送死吗?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果然,许多军民闻风而起,有的来投奔文天祥,有的则在各地起兵,互为声援,抗击元军的力量一时声势大增。

    1照样子,写词语。

    (1)(含反义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而起()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由画横线①的句子我想到了一个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横线②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①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经好几天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人们都沉浸在她的歌声里。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②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biàn,拍手鼓掌)舞之,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③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余音绕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音绕梁”与音乐有关,下列与音乐相关的一项是(       

    A.天籁之音   黄钟大吕

    B.轻歌曼舞   妙笔生花

    C.巧夺天工   高山流水

    【3】从哪里可以看出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旅店主人为什么只好又把韩娥请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掌握的文言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跃舞之,弗能自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用一段话描述人们都沉浸在她的歌声里的样子。可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照样子,仿写句子。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清香;叶从夏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从秋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从冬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大变身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许多士兵尊称她为提灯女神”。(改为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鲁迅先生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知识渊博。(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缩写与扩充句子。

    1.他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缩写句子)

    2.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缩写句子)

    3.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

    4.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写句子)

    5.《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写句子)

    6.学校开展了活动。(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7.月光照在姑娘的脸上。(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百字练笔。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话,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