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描写战争场面的
(__________)的围歼战 (___________)的炮火
(__________)的时刻 (___________)的爆炸声
(2)描写欢庆场面的
(___________)的红旗 (____________)的掌声
(___________)的宣告 (____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___)的欢呼 (____________)的火花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要_____( ) 号_____( )
要_____( ) 号_____( )
3、请你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______)
2.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______)
3.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______)
4.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______)
5.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______)
6.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
yáo lán jiǎn yuè dàng yàng cāi c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根据读音写汉字
1.容( ) ( ) 思 ( )术
翻( ) ( )力 记( )
2. 犹( ) 富( ) 忧( )
机( ) 教( ) 比( )
3. 朝( ) ( )谷 ( )窄
( )想 闲( ) ( )疵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某人
(印度)泰戈尔
你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
爱之神发现了你
【1】这首诗所赞美的“你”和课文里的“有的人”有哪些相似的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和《有的人》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古诗,完成各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这是一首(填序号)_____
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_____和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______,表现了石灰的_________。
【3】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
【4】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未来一周南平市仍以高温天气为主,大部分县市午后最高气温可达35~37℃,局部超过38℃。外出游玩的市民要做好防暑降温,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出行,注意景区当地气象预警预报,合理安排出行。南平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材料二)夏季高温屡创新高,过了大暑表示盛夏已经来临,户外工作者可能因工作属性而需经常曝晒于烈日下,如果不适时做好防护措施,再加上大量流汗,就可能造成脱水。
夏日户外工作要做好预防热伤害。尽量避免太阳直晒,将工作时间调整于早晨、下午2点以后,并适时利用电风扇或洒水装置降低环境温度;应该及时补充水分,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白开水,少量多次饮用,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饮料;穿着凉爽透气的棉质衣物,搭配宽边帽遮阳,最好不要穿黑色、深蓝色等不透气又吸热的衣服;工作时应随时注意身旁同事身体状况,若有出现热伤害症状时,务必迅速自行或帮助该人员离开高温环境、设法降低体温,提供加少许盐的冷开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料,并以最快的速度就医。
(选自《闽北日报》)
【1】根据以上材料可知,未来一周南平市气温是( )
A.低温
B.高温
C.寒冷
D.大雾
【2】最能概括(材料二)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A.高温户外工作对人的影响
B.造成夏季高温天气的原因
C.高温户外工作的预防措施
D.高温户外工作者就医方式
【3】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日高温,爸爸在户外工作穿白色透气的棉质衣服。
B.夏季时小明到商场购买了大量含糖饮料用来解渴。
C.未来一周南平市所有县市午后最高气温可达35~37℃。
D.为避免太阳直晒,户外工作者将工作时间调整于下午4点以后。
【4】小明的爸爸是一位建筑工人,他的工友在高温天气下中暑晕倒,可以采用什么办法进行急救?请结合以上材料提出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6月3日晚,扬州城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许多市民被熏得睁不开眼。据悉,这是扬城今年首个浓烟雾天气。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城郊农民焚烧秸秆。
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从6月4日凌晨起,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约200艘船舶一度滞留,无法出江,直接影响了运河的畅通。另有消息说,邗江区一老汉在焚烧秸秆时,不慎被大火烧伤,生命危在旦夕。江都市500千伏输电大动脉被团团包围在熊熊烟火之中,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
如何才能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呢?扬州市科研部门已研究出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饲料和肥料。但愿从此再也不要看到扬州城“烽火”弥漫。
1.阅读短文,说说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2.为了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扬州科研部门研究出的方法可以使秸
秆直接发酵成 和 。
3.请根据上述报道中的事例,概括出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1) ;
(2) ;
(3) 。
4.文中有一处引号,它的作用是( )。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和否定
D.表示突出强调
5.针对这种现象,你想对广大农民说些什么呢?
11、课外阅读
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 (tī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和词语
【2】在第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_______________
在第7自然段中,作者把_________ 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________
【5】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______ 、_________。
【6】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鲁迅陪客人
①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②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合一合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③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④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未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⑤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⑥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⑦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⑧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⑨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⑩鲁迅先生的书桌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简要写出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整理鲁迅先生的日程安排。(在空白处填写完整)
时间 | 事项 |
下午两三点钟到夜里十二点 | 陪客人 |
下半夜工作前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太阳高起来 | ________________ |
整理完鲁迅先生的日程,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这个时间段做的主要事是:__________,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自然段写了7个“陪”,有人认为可以改成“鲁迅先生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十二点一直在陪客人”,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⑩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动词运用,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理”“压”表现了鲁迅先生做事一 丝不苟。“站”“停”运用拟人把毛笔和拖鞋写得通情达理,陪伴着主人工作和休息,衬托鲁迅先生用笔奋斗、忘我工作的精神。
B.“理”“压”表现了鲁迅先生平时养成了整理、讲卫生的好习惯。“站”“停”运用拟人把毛笔和拖鞋写得很可爱,似乎等主人随时使用。
C.“理”“压”表现了鲁迅先生喜欢在整洁干净的桌子上写文章。“站”“停”指毛笔和拖鞋很懂事,不打扰先生休息。
【5】第⑤自然段画“ ”的句子点明此时时间已是____________。
【6】从本文的描写,你看出鲁迅先生是___________的人。
【7】读完本文,联系本学期学的课文,请写出你如果站在先生的塑像前要对他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咬舌自尽的狗
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
“是呀!从昨晚就咳个不停。”我说。
司机突然长叹一声:“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
话匣子一打开,司机说了一个养狗的痛苦经验:
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大狼狗,长的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有一天觉的负担太重,不想养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开了一百多公里,放在中部的深山。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
经过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有人用力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形容枯槁,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和寻找。
计程车司机虽然十分惊讶,但是他二话没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把狼狗装在布袋,再次带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
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流溢出来。他把狗嘴拉开,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
原来,狼狗咬舌自尽了。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车里陷入了极深的静默,我从照后镜里看到司机那通红的眼睛。
经过一会儿,他才说:“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尽的狗,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只狗都不如呀!”
听到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的景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对一只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与其再度被无情无义的抛弃,不如自求解脱。
司机说,他把狼狗厚葬,时常去烧香祭拜,也难以消除内心的愧悔,所以他发愿,要常对养狗的人讲这个故事,劝大家要爱家中的狗,希望这可以消去他的一些罪孽……
唉!在人世间有情有义的人受到无情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
【1】计程车司机不想养狗的原因是:( )。
A. 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
B. 他特别的讨厌狗。
【2】计程车司机(________)次放养狗,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
狼狗“号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唉!在人世间有情有义的人受到无情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通过一个“唉”字,可以看出“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童年(节选)
有好几次,我在围墙上面的树上坐着,等待他们叫我和他们一起玩,可是他们没有叫我。我的心已经跟他们一起玩了,有时是那样入神,甚至大叫大笑起来。于是,他们三个一齐看我,悄悄儿谈论着什么,我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就从树上爬下去了。①有一次,他们玩捉迷藏,轮到老二找。他站在仓库拐角地方,诚实地用手蒙着眼,不偷看,他的两个兄弟跑去躲藏。哥哥敏捷地爬进仓库廊檐下面一套宽大的雪橇里面,弟弟手忙脚乱地、可笑地绕着井乱跑,不知道藏到哪儿好。
“一,”哥哥喊道,“二……”
那个小弟弟跳到井栏上,抓住绳子,把脚放进空桶里,那个水桶砰砰地碰着井栏的墙壁,掉下去不见了。
我看见那缠得整整齐齐的井辘轱飞快无声地旋转,惊呆了,但马上就明白了会发生什么事,一个纵身就跳到他们院子里,喊道:
“掉到井里去了!……”
老二和我同时跑到井栏旁边,他抓住了井绳,拼命想往上拉,他的手磨擦得像火烧的一般,但我已经截住了井绳。在这当儿,大哥哥也跑来了,帮助我拉水桶,他说:“请您轻轻地拉!……”
我们很快地把小弟弟拉上来,他也吓坏了。鲜血从他右手指往下滴,腮帮也弄得乌黑,直到腰部都是湿淋淋的,脸白得发青,②但是他微笑着,打着寒噗(jìn),睁圆了眼,一面微笑一面拉着腔说:“我怎——么——掉下——去了……”
“你发红(疯)了,你知道吗,”二哥哥说,他抱着他,用手帕擦他脸上的血,大哥哥皱着眉说:
“咱们回去吧,反正瞒也瞒不住……”
“你们会挨打吗?”我问。他点点头,然后向我伸出手来说:“你跑得真快!”我听他夸奖觉得很高兴,我还没来得及握住他的手,他又对二弟说:
“咱们走吧,他会着凉的!咱们就说他摔倒了,可别提掉井的事!”
“对,别提,”小弟弟打着哆嗦表示同意说,“我摔到水洼里去了,是吧?”他们走了。
这一切做得这样快,我看了看那个我蹬着跳到院子的树枝,它还在摇晃着呢,一片黄叶从那上面落下来。
【1】请从“我”的角度梳理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地点 | 情节 | 心情 |
围墙上面的树上 | 被兄弟三人议论 | ______ |
院子里 | ______ | 惊呆了 |
______ | 大哥哥夸奖我 | ______ |
【2】文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请在正确的选项,并简要说明理由。
从句①可以看出老二______。(A.诚实守信 B.心地善良)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句②可以看出老三______。(A.聪明伶俐 B.滑稽可爱)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结尾处写道:“这一切做得这样快,我看了看那个我蹬着跳到院子的树枝,它还在摇晃着呢,一片黄叶从那上面落下来。
这一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救小弟弟时______;“井辘轳飞快无声地旋转”,从对井辘轳的描写中体会到:______。
15、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会把矿产资源供给人类使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阅读名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根据这句话的特点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不是我们,小海龟们怎么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海龟们以为外面很安全,从巢口鱼贯而出。(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巢里的幼龟出来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跟我学:①在谓语(一般是在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入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不能不”等。②有的需要稍加调整,使句子通顺,句意不变。
4.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死亡在洪水的声音中逼近。(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部分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他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他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题目:那是一次_____的尝试。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有条理。
3.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名称和人物姓名等。
4.字数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