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2.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
3.《少年闰土》的作者是_________,课文选自他的_________,闰土是一个_______的少年。
4.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表现红军不畏艰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
6.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了人民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
7.《伯牙鼓琴》中________是_________的知音,后来人们用成语__________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按原文填空。
(1)任( ),( )不稍亏。
(2)转眼( ),群雁( )。
3、日积月累巧补充。
1.______________,不能动人。
2.______________,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
4.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 (_____________)
(2)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窜出来 (_____________)
(3)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 (_____________)
5、组词。
兼( ) 歉( ) 稚( ) 锥( )
驻( ) 注( ) 牺( ) 栖( )
嫌( ) 蒹( ) 拙( ) 黜( )
障( ) 嶂( ) 堵( ) 赌( )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习题。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从诗的前两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修辞角度,赏析“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与理解。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_____”上补充诗句。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 金沙水/拍/云/崖暖 B. 大渡/桥横/铁索/寒
C. 更喜/岷山/千里/雪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3】这首诗是围绕“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①攀(五岭)②越(___)③渡(____)④夺(____)⑤翻(____)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
8、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把诗句、题目和作者用线连起来。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过故人庄》 陶渊明
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饮酒》 孟浩然
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 《入若耶溪》 王维
蝉噪林逾静,_______________。 《山居秋暝》 王籍
9、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1】《将相和》中的“将”指的是________,“相”指的是________,“和”是________的意思。课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小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相和好的原因是( )。
A. 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
B. 蔺相如比廉颇厉害
【3】文章若以“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为题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的老师(节选)魏巍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②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③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④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⑤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蔡老师不会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赶快溜掉,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⑥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⑦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⑧“找蔡老师……”
⑨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
⑩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⑪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1】短文通过对蔡老师外貌、_______、____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一位______的蔡老师。
【2】列举两件蔡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事,体会师生之情,再填空。
例:老师假意“打”我,我们笑了
老师________,我_______; 老师_____,我_____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和课文《______》相同的______抒情方法。
【3】找出文中首尾照应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
【4】从《春夜喜雨》诗中选取最适合送给老师的诗句写成作品,送给蔡老师。
【5】选择:朗读最后一段话的时候语调要(高亢急促 低缓平和),收声要(干脆利落 微微拉长),这样才能表达出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11、课外阅读。
二泉映月
①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淸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②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③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④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池畔。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⑤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和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细读第④段,说说阿炳从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泉映月》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它的旋律是怎样的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3】本文与我们学过的《月光曲》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听过哪首你喜欢的音乐?请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选做,奖励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来,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暇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书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留下来的呢。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终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镜 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专 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 剪)药,又进行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进行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上进行试针,感觉针刺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给我母亲进行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希 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有改动)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2】给下面汉字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厨____(____) 耆____(____) 尤____(____)
【3】“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秉承”的意思是___________,“父亲的精神”是指_____________。
【4】“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联系全文,想想“书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段的内容。
_________
【2】观察文中画“____”的句子的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句。
_________
【3】下面的词语中最能概括山阴道两旁景物特点的是( )
A.杂乱
B.单调
C.美丽
D.幽深
【4】选段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
14、阅读。
《穷人》节选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在“□”处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2】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句中写时间,为什么不直说钟敲了十一下,而是说钟“敲了十下,十一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 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手法)
2、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最难听。(改为比喻手法)
16、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燕子从湖面掠过。(扩句,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
(2)根据所给内容写一个夸张句。
例:谎言被揭穿,我很羞愧。
谎言被揭穿,我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大家很高兴。
________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稻谷低下沉沉的穗子,那是要教我们谦虚;蜜蜂______,那是要教我们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和“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奔跑在田野间 走在公园里
心情好: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黄河飞旋而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大地之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这情景真让人惊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中处处都有关爱,请你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语句通顺,内容完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