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扩充词语。
(_____)的轰鸣 (_____)的脸 (_____)的海风 (_____)的渔网
2、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该怎么办呢?
(1)可以借助注释理解,古诗词旁一般都有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可以理解得更准确,如《江南春》中的“四百八十寺”,并不是指四百八十座寺院,而是虚指,形容___________。
(2)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理解。
3、读句子,根据语境写词语。
(1)我正要níng shì______他们时,zhòu rán______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líng luàn______,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2)我们bié chū xīn cái__________,把穿着几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fèng xì______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wēi fēng lǐn lǐn__________,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4、形近字组词。
搂________ 嚷________
楼________ 镶________
5、补充词语。
前______尽______ ______高一______ 暴______无______
______一粟 ______如生 巧______天______
别出______ 惟______惟______
6、阅读诗歌鉴赏,完成答题。
浣溪沙
【宋】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选自《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2009年版)
【1】这首词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下列哪一项暗喻自己身处山水之中?( )
A.百亩中庭。
B.门前白道。
C.小院回廊
D.山桃溪杏。
【3】这首词的下阕写出了王安石晩年怎样的境况?( )
A.孤独寂寞。
B.悠闲自在
C.穷困潦倒
D.淡泊宁静。
【4】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浣溪沙”是这首词的题目。
B.“百亩中庭”写出了王安石家的庭院十分宽敞,足足有一百亩。
C.“为谁零落为谁开”写出了王安石心中的困惑,他很想知道当中的答案。
D.“半是苔”说明家里已经很久没有来客,也表明主人心情不好,无心打扫。
7、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本诗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人名)。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写了干净、清幽的居家环境,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后两句运用拟人,一“护”一“送”赋予山水情感,从远到近写活了山水。
C.首句中的“净”是室主人“长扫”的结果,可见主人生活悠闲、心境淡泊。
D.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湖阴先生隐居山中的思想境界,也表达出作者的志趣追求。
8、请从下面的九宫格中识别一句描写黄河的诗句,再完成练习。
【1】我识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2】所识别的诗句与《浪淘沙》(其一)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黄河源远流长、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写得出神入化。
【3】我还积累了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季风雨
我忘不了那个日子,忘不了那个雨天。
那一件往事,使我一生都会内心负疚;那天的情景,使我所有的回忆都低头忏悔。
那天我要去上学,父亲便挑着我的东西送我去二三十里外的学校。我带着自己的书包,跟在父亲的后面。
时值秋收农忙季节。天还未亮,我和父亲便从家里启程。走在田间小路上,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父亲那紧缩的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我懂得父亲那时的心情,但为了送我上学,父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急匆匆地走在我的面前。
看着前面父亲匆忙赶路的背影,我的心中掠过一丝阴影,随即(慌忙 慌乱)起来。
赶到学校,并没有开学。只是为了在校多玩几天,我向父亲撒了谎。许是父亲从我的眼神中看出了什么,但他并未批评我。把一切东西安排好了之后,父亲连坐也没坐一下,抹一把汗水,抄起扁担就走了。
我无言目送父亲,他的背影一点一点地被抹入视野的边缘。我十分理解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在收割庄稼时的心情,也能理解父亲临走时对我的一再(关照、关心)。
送走父亲不多久,天空变得阴暗起来。我的心情也变得更加不安,念起家中母亲独自收割稻谷的紧张情况,更念着还在匆匆赶路的父亲。
几阵风后,便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我面前的视野逐渐模糊起来,不知是由于铺天盖地的雨水还是早已盈眶的热泪,在模糊的视线中始终晃动着一道清晰的身影,父亲,父亲!您走在哪里了?二三十里远的山路,您在哪里避雨呢?在我的记忆中,那场雨是最狂暴无情的一季风雨。它冲去了我少小全部的灰暗和幼稚,冲去了我心中所有的荒唐和无知。
尔后得知,那天父亲并没有寻找避雨的地方,而是冒着滂沱大雨快步赶回家中。他一踏进家门便问母亲:“稻谷全收回没有?”
尔后得知,那天竟是我父亲的四十岁生日!
我小时,父亲的生日少有客人来,加之我从十二岁起便外出念书,不曾关注过父亲的生日,那天我在撒谎时,同样(省略、忽略)了它。当母亲低声告诉我时,我哭了,哭得很伤心,觉得心里阵阵绞痛。望着屋外父亲略显老态的身影,我哽咽无语:父亲,我对不起您,不懂事的儿子对不住您啊……父亲!
这个故事已过去几年了,虽然父亲从没提起过它,这个故事或许就和他曾经经历过的许多往事一样平平淡淡,但我的悔恨与日俱增。
【1】请用“√”选出恰当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铺天盖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哽咽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画出和第二自然段相呼应的句子。
【4】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1)“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父亲那紧缩的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是因为正好是秋收农忙季节,家里的稻谷也要收。 ( )
(2)文题中的“一季风雨”指的就是自然界的狂风暴雨。 ( )
(3)“我”的内心情感复杂多变,对那个雨天发生的事一直愧疚于心。 ( )
【5】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这件事让“我”一生都会内心负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__。
【5】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 :时而 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呢?请你以贝多芬的口气写一写他的心理话: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红日<节选>
一阵(猛烈 强烈)的弹雨,突然在他的左侧山崖边炸响,他转头定眼一看,是一小股敌人在我军战士们的追击之下,向他的面前奔来。在他连忙抓起枪来的时候,有十多个敌人已经窜到他跟前十多米的地方,一面奔窜一面向他射击,子弹纷纷从他的身旁穿过,发着尖锐的啸声。邓海手里的驳壳枪向敌人射出了子弹,同时大声叫着:“团长!赶快下去!”
团长手里的快慢机也开了火,一口气打光了一夹子弹,有几个敌人在他和邓海的凶猛射击之下,倒在他的眼前。在他安装第二夹子弹的时候,敌人的汤姆枪子弹向他飞射过来,邓海连忙跑向他的身边,而他却已经中了枪弹,摔跌在岩石下面。就在这个当儿,这一小股二十来个敌人被追击上来的战士们完全歼灭了。
腹部受了重伤的刘胜,躺在担架上。他的眼睛仍然放射着(激烈 强烈)的晶亮的光辉,仰望着山洞口和山洞右侧敌人背后战斗(激烈 热烈)的地友。他向邓海喃喃地问道:“打得怎么样?”
“听枪声,攻上去了。”邓海扶着担架,大声地回答说。
两颗绿色曳光弹在他仰望着的高空升起,他急促地说:“停下来!”
担架停下来,他定睛凝神地望着高空,高空里又升起两颗鲜红色的曳光弹,和刚才两颗绿色的循着一个线路,奔向一个目标——孟良崮高峰。他点点头,手按着胸口,平静地躺在担架上。他知道,这四颗彩色曳光弹是胜利的信号——两个连的英勇的战士们,夺取了山洞侧后的敌人的阵地,那里的敌人已经被歼灭了。
刘胜躺在团指挥所旁边的一间小屋里,医务人员给他进行了止血、止痛和包扎的急救工作。他的伤势沉重,一颗汤姆枪的子弹进入到他的肚子里。他流血过多,心脏的跳动渐渐地(柔弱 微弱)下来,呼吸缓慢、艰难,温度急速降低,脸色惨白。
潘文藻站在他的身旁,一再地在他的头部和手上探摸着,脸上现出悲伤难禁的神情,连连地向医生用低沉的颤声问道:“要紧吧?”医生轻轻地摇摇头。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第一自然段画“______”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向我们展示了_____________。
【3】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文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情节,请将下面的小标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2)心系战场 (3)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的句子,这句话是对刘胜__________的描写,他眼睛里晶亮的光辉正是他__________之情的体现。
【5】“他点点头,手按着胸口,平静地躺在担架上。”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关心战斗的结果胜过关心自己的伤势,这是置生死于度外的革命品质
B.因为上了担架的缘故,此时刘胜已经缓解了身体的疲劳
C.舍生忘死的刘胜时刻将战斗记挂在心里,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D.战斗的胜利带来的喜悦远远胜过身体上的痛苦
【6】读完这篇文章,你想对团长刘胜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 我说 您怎么会碰壁呢 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 四周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划“___”线句子加上标点。(2分)
(3)“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周黑洞洞的”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是_______描写,划“﹏﹏”的句子提示语在__________。(2分)
(6)这段话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课内阅读自我检测。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仿写词语。
霎时间(表示时间短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
(1)水和天连接在一起。(__________)
(2)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__________)
(3)波浪猛烈地向上涌。(__________)
【3】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了海上明月升起时的哪三幅奇丽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用类阅读。
白鳍豚
①旅客乘船在长江中游旅行,偶尔会看到江面上有个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它或在波涛中翻滚,或以三角形的背鳍(qí)劈(pī)开浪花飞速前进。有人会脱口而出:“好大一条鱼啊!”然而这不是鱼,而是哺(bǔ)乳动物白鳍豚(tún)。
②白鳍豚的确很大,身长近3米,体重250千克左右。它的身体是纺锤形的,皮肤光滑,嘴巴尖长,上腭(è)和下腭都长着一排又尖又细的牙齿。它也有胸鳍、背鳍和尾鳍,乍一看,确实像条大鱼。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与鱼类有着本质的区别。
③鱼类有鳃(sāi),可以在水中呼吸。白鳍豚没有鳃,有肺,靠一个朝天的鼻孔在水面呼吸。白鳍豚的肺容量很大,它头顶露出水面,通过鼻孔吸足一口气,就能在水中潜行半小时左右。所以它可以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长江之中。
④鱼类没有固定的体温,而白鳍豚体温是恒定的。白鳍豚皮下有很厚的一层脂肪,可以防寒。在冬季,脂肪层厚达五六厘米,占体重的三分之一以上。
⑤鱼的脑子很小,白鳍豚的脑子却有500毫升左右,大脑皮层上有非常多的沟回,发达程度甚至超过许多陆地上的哺乳动物。
⑥鱼是卵生的,白鳍豚却跟马牛羊一样,是胎生的。刚生下来的幼豚近1米长。雌豚有一对乳头,幼豚是靠吃奶长大的。
⑦因此,白鳍豚虽然生活在水中,却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是一种小型的鲸。
⑧大约在6000万年以前,鲸类的祖先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祖先一样,也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鲸类的祖先从陆上移居到江河湖海之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逐渐适应水中生活,体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像鱼了。
⑨原始的鲸类移居江河湖海以后,多教从浅海逐渐移居到深海大洋。而生活在淡水中的鲸,却渐渐地走向灭绝。世界上现存的淡水鲸只有少数几种,长江里的白鳍豚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已经证明,白鳍豚和几千万年前地层中的原始鲸类化石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它是原始鲸类的“活化石”。
【1】下列关于白鳍豚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白鳍豚不是鱼,是哺乳动物。
B.白鳍豚是胎生的,是靠吃奶长大的。
C.白鳍豚用肺呼吸,吸一口气就能在水中潜行半小时左右。
D.白鳍豚和几千万年前地层中的原始鱼类化石非常相似。
【2】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自然段介绍了白鳍豚在江水中前进的情形。
B.第3自然段主要写白鳍豚是用鳃呼吸的,而鱼类是用肺呼吸的。
C.第4自然段主要介绍了鱼和白鳍豚在体温上的区别以及白鳍豚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
D.第8-9自然段主要写白鳍豚是如何演化并适应水中生活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中加点的“左右”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下列句子。
(1)她大眼瞪着 很委屈地说 别羞 大姐姐 我也是女孩儿(给句子加上标点)
(2)他的小嘴撅起来。(改为比喻句)
(3)火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仿写排比句)
(4)啊,真是菊花茶,甜甜的,带着一股花的馨香。
(改为感叹句)
(5)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改成第三人称)
(6)把原句改成下面的句子行吗?为什么?
原话: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角 5 分钱。
改后: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角 5 分钱。
16、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芳草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闹着玩的吗?(改成陈述句)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无分文。 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20、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小能手.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习作要求:
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