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马识途》中,从老马和蚂蚁的行为中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纸盒子 ______的声响
______的天 ______的云彩
______的回答 ______的玻璃
3、回忆课文填空。
①“以子之矛,________ , 何如?”这句话出自《________》。
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
②香港于________年回归祖国,________用超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为香港绘制了回归的航向。
③《赤壁之战》节选自________写的《________》。
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成功______天上掉下来的,______通过拼搏换来的。
2.______这些设想能实现,______是遥远的事。
3.京剧用一根小小的马鞭______彻底解决了这种尴尬,______解决得无比漂亮。
5、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3分)
(1) ,快走踏清秋。
(2) ,早有蜻蜓立上头 。
(3) ,一行白鹭上青天。
(4) 西塞山前白鹭飞, 。
(5) 无可奈何花落去, 。
(6)大漠沙如雪, 。
6、诗文赏析,韵无穷 。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作者)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这是第二首,除了这两首诗,我还知道他写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通过诗人归乡后发现改变的“________”和不变的“_________”之间的对比,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______。
【2】“百丈冰”采用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的精神。
【4】词中的“___”和“__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
【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 )
(2)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 )
(3)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革命者形象。( )
8、阅读。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山村优美的风光。
【3】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__________的生活情景,也写出老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通过写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_________之情。
【4】补全文章中的诗句。
9、课外阅读
①“刷屏”时代,手捧书卷的确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面对这种沉稳优雅的生活选择,我们内心只有由衷地赞叹与景仰,倘若有人还要阐发个人读书方法之类的感悟,就显得过于矫情了。不过,细心查阅古人对经典作品的评点。批注、手札、笔记等读书的相关文字,才发现真正的读书。还是要讲求方法的。
②读书要读经典。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读书,就只认定他心目中的经典,并称其为“六才子书”,即《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晚清名臣曾国藩则认为,除必读的“四书五经”之外,还有一些不得不读,且要认真读、反复读的书,其中以《史记》《汉书》《庄子》与《韩愈全集》最为重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两位老先生所开出的书单,我们未必能够全部接受,但这些名著经典的特质与价值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信息繁杂、资源充裕、时间宝贵的当下,我们的读书就更应该有所取舍,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正是我们选择的标准。
③读书务求走心。阅读,是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经典之作的立意高远、思想厚重,构思布局往往“起承转合”“草蛇灰线”“伏笔万里”,文字用语则是“春秋笔法”“锦心绣口”“微言大义”,我们唯有用心揣摩,细心阅读,诚心体悟,才能领会作品意旨情趣的真正滋味。古人认为,只有经历了作者多年的“布想”“储材”“而后得脱于稿”,才能终成经典之作。然而那些读书时只求观其大略、了解故事,忽视文本细节、作者情意的人,古人将其称之为“泛览者”。可见,读书务求“走心”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读者。
④读书应有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古人讲求读书必有“礼记”。对于我们国人最熟悉的四大名著,就有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古代学者的评点版本:《金圣叹批评水浒传》《毛宗岗批点三国演义》《李卓吾评点西游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翻阅这些书卷,小至正文中双行小字的“夹批”“眉批”,大到每一章回洋洋洒洒的“回前总评”:或讨论文法,或评点爱惜,或批注感悟——古人的读书态度与笔记方法着实令今天的读者汗颜。在阅读中发现真相,在阅读中构建生命,在阅读中重塑自我,也许阅读经典著作的魅力正在于此。古人用自己成功的阅读实践启示我们,圈点勾画、批注点评、心得随笔等形式的阅读笔记,便是通往文本深处,走进作者心灵最便捷、最有效的阅读途径与方法。
⑤“刷屏”时代,读书可贵!读书当学古人,因为读经典才能开阔视野,走心读书方得书之精髓,读中记必定沉淀思想。让我们汲取古人的阅读智慧,一起去做真正的读书人!
【1】要知道古人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应重点阅读第______自然段,阅读后,就知道了做读书笔记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好处是________。
【2】第②段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个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认为,只有经历了作者多年的‘布想’‘储材’‘而后得脱于稿’,才能终成经典之作”,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袁绍叹息着说:“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不在这里。如果他们中有一人在这里,还会怕什么华雄吗?”袁绍话未说完,只听台下有一人大声说:“我愿前去将华雄的头斩下来,献到帐前。”众人一看,只见这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洪钟,站在帐前。袁绍问:“他是什么人哪?”公孙瓒回答:“他是刘玄德的兄弟关羽。”袁绍又问:“他现在担任什么职位?”公孙瓒说:“他跟随着刘备做马弓手。”一听他只是个小小的马弓手,袁术朝关羽大喝道:“你欺诸侯中没有将才么?一个马弓手,竟敢这样乱讲大话,给我拉出去!”曹操急急地制止袁术,说:“公路不要发怒,这个人既然敢说出大话,必然有勇略。且让他出去试试,如果他杀不了华雄,我们再责罚他也不迟。”袁绍也说:“派一个弓手出战,必会被华雄耻笑。”曹操说:“这个人仪表堂堂,华雄怎么会知道他是个弓手呢?”关公在一旁发怒道:“如果我不能胜了华雄,可以割下我的头!”曹操让人倒杯热酒,给关公喝了上马。关公道:“酒可以暂时搁在这里,我去去就回。”说罢提刀出帐,飞身上马。不一会儿,众诸侯听到关外鼓声大作,呐喊声一片,好像天摧地崩,地震山摇一般。大家都觉得吃惊,正欲打听。只听鸾铃声响处,一匹马直入中军,关公已将华雄的头掷在地上,此时,那杯酒还是温热的。后人有诗称赞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1】这段文字所在的回目是《_________》 ,说的 _____斩____ 的故事
【2】死在“华雄”手下的武将都是______人,写这些人被杀的目的是 ___________。写关羽怎么杀华雄是_____描写,写他人反应是 ____描写,这是 ___ 和___相结合的写法。
【3】关羽要应战华雄大家的看法是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这段话在刻画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关羽战胜而归,故事已可到此为止,又写‘其酒尚温'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顾整篇故事,点评一下这段选文中的关羽.再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情节试着对关羽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悲怆人虎情
这故事来源于长白山虎背岭东北虎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事情发生在他进山第一年的冬季。一天,他在做例行巡察时,发现一只幼虎中了偷猎者的陷阱,后腿折断,又被钢夹死死地夹住。他小心为幼虎松了绑,抱回自己的小木屋。
经过精心的护理,幼虎恢复得很快。他给它取名“阿弟”。他在深山里很寂寞,真把幼虎当自己亲人来对待了。“阿弟”虽不会说话,但它懂得什么是友好感情,它也会以驯服、亲热来回报。两“弟兄”真成了相伴相依的好朋友了。
三个月过去,该是放虎归山的时候了。“阿弟”主动依偎在“阿哥”怀里,擦擦蹭蹭,着实亲热了一阵,然后俯伏在地,两眼深情地望着“阿哥”。之后一步一步走出去,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最后望一眼,才向虎背岭深处狂奔而去。
“阿哥”也像掉了魂似的,恍恍惚惚在山里转悠了三天,不知是想再见一下阿弟呢还是在找回自己。而他俩的再次相见,却是在一个极不寻常的境地中--确切地说,是“阿哥”遭到群狼袭击的危急时刻。
也是一个冬天。“阿哥”发现一只老狼在跟踪他。他警惕地做好防卫准备。三天之后的夜晚,从门缝里他瞧见有十三只狼对小屋形成了包围圈,指挥群狼的正是那只跟踪他的老狼。这时他知道交上厄运了,他的枪筒里只有十发子弹。他得尽量节约子弹熬到天亮。狼群终于在老狼指挥下进攻了。第一个来试探袭击小屋房门的是一只独眼狼。他从屋里射出的子弹打中了狼的咽喉。尽管前面的狼倒下了,但后面的狼还是一个接一个往屋里冲。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此时,他的子弹已经打光,人也十分疲劳,情况十分危急。突然,他看见老狼亲自出马了。但它只谨慎地前进了几步,忽然停下来,侧耳聆听到什么,就忽闪一下带着残兵败将飞奔而去。天亮了,屋里的战士走出来,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见到了久别的“阿弟”,在“阿弟”脚下躺着老狼的尸体。好像“阿弟”早就料到“阿哥”有这场灾难,赶紧跑来救援。
三年过去,那位工作人员调离了山里的岗位,只剩下小木屋。次年开春,他忽被大山近处的动物园告知:捕获的一只老虎已绝食7天,这虎是在小木屋旁设陷阱捕获的,要他去一趟。他顿时猜想可能是“阿弟”遭的暗算。到场一看,果然是已经十分虚弱的“阿弟”躺在铁栏里。他呼唤它。“阿弟”张开眼与他的目光相遇,刹那间好像勾起美好的记忆,有些兴奋。但马上换了表情,两眼露出仇恨的凶光,再也不看他一眼。“阿哥”亲手端来食物和饮水,也拒不接受。“阿哥”知道它想重返森林,动物园也别无选择只好照办。
“阿哥”心里明白,打从它与他首次相别返回森林后,它一直保持着暗中探视小木屋的习惯。他离开后仍然如此。动物的感情有时是很执著的。然而正是在这块唤起温馨之情的地方,它落入了人的陷阱。从此它同人的缘分也就断了。据说以后虎背岭连续发生虎伤人的事件。这是谁的过错呢?
(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划“——”。
①刹(chà shà )那间 ②怯怯(què qiè )地
(2)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从屋里射出的子弹打中了狼的咽喉。( )
②他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 ( )
③本文围绕人与虎之间友情的发生到结束,重点写了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
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4)认真读第一至三节,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虎之间的“兄弟”情?用“——”线画出来。
(5)认真读第六七节,说说三年后,人与虎之间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谈谈你的看法。
(7)认真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句中描述的情境,写出四个恰当的四字词语。
12、阅读《战地医院》,完成问题。
战地医院
周海亮
医院只是连成一片的几顶帐篷,卧在近郊的小树林里。城市已被空袭夷为平地。帐篷里满是伤兵。远处枪炮声连成一片,脆弱的防线随时可能被对方撕成碎片。不断有卡车停在帐篷外面,车厢打开,是一个挨一个的伤兵,全是重伤员
又一辆卡车刹住,抬下18个伤兵,只有6个人还有气息。医生和护士马上抢救。6个兵,死掉5个。最后一个兵被抬上手术台,他的髋骨以下,炸得血肉模糊。医生看那张稚气未脱的脸,感觉他还是一个孩子。
手术紧张地进行着。远处传来“嗒嗒嗒”的声音,医生知道,那是我们的防空炮火在吼叫,但是对敌人的高空轰炸机来说,那些炮火形同虚设,它们甚至连恐吓或者警告的作用都起不到。
警卫人员跑进来,要求医生和护士马上躲进狭窄阴暗的防空洞。“飞机就要来了,”他说,“它们会把这儿炸成粉末。”
医生从兵的身体里,取出一枚子弹。子弹夹在骨缝中,已经变了形。
“你救不了他……谁都救不了他……他终究会死……我们需要马上离开……”
医生从兵的身体里,取出一个弹片。弹片扔到搪瓷盘里,兀自跳跃,叮当有声。
“听我的,我们先躲一躲……”
医生停下手里的动作,他抬起头,看着来人。很多人已经撤进防空洞,帐篷里只剩9个人。他,来人,一名护士,手术台上喘息的士兵,5个已经死去的士兵。
一颗炮弹在另一个帐篷里炸开,一把变形的剪刀划破帐篷落到他的面前。医生拾起剪刀,扔开,继续他的手术。
“太危险了!快走啊,这是上级的命令!”警卫大声喊叫,
医生没有走。他坚持把手术做完。护士轻握着战士的手,又替医生擦去额上的汗珠。战士是在手术后死去的。战士在临死前咧开他的嘴巴。他的牙齿很白。他有两颗调皮的虎牙。
没有人能够挽救战士的生命。在战场上,死亡是一种必然,只有活着,才是一种偶然。
后来,医生被长官训斥。长官说:“空袭时必须躲进防空洞,这是命令,你不知道吗?”
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你是前线唯一的医生,你的生命远比十个战士的生命重要百倍,你不知道吗?”
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那个士兵虽然可怜,可是他身负重伤,即将死去。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医生,你不知道他终会死去吗?”
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你什么都知道,可是在那时,你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件毫无意义的事呢?”
他说:“因为他还没有死去……他躺在手术台上,他还在喘息……我得让他知道,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我们,还有他的祖国,也没有将他抛弃。”
(选自《青年博览》2008年第18期,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填空。
【2】从小说第1自然段中概括帐篷外的环境,再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有装满重伤员的卡车停在帐篷外从这些环境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战士在临死前咧开他的嘴巴。”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战士临死前疼得龇牙咧嘴 B.战士临死前想感谢医生
C.战士临死前知道他没有被拋弃,欣慰地笑了 D.战士临死前想给家人留下遗言
【4】长官说:“你什么都知道,可是在那时,你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件毫无意义的事呢?”
(1)“那件毫无意义的事”是指:_______________。
(2)你同意长官的说法吗?简要写写你的理由。
___________
【5】“战争”题材的文章,作者在主题选择、人物刻画和描写方法上是可以多元的。本学期我们学了《狼牙山五壮士》,请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它们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神舟回家三大技术突破
①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行万里,载着“太空出差三人组”凯旋。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②从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到平安着陆,重返地球之旅环节多、风险高,但神舟一路有“神功”,诸多“黑科技”为三位航天员保驾护航,也为后续空间站阶段载人飞行任务做好铺垫。
神舟飞船——“热身”动作属首次,“姿势”有讲究,“外套”很靠谱
③3名航天员关好空间站核心舱舱门,进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后,飞船就开始与核心舱“说再见”了。不过回家前,神舟十二号还做了“热身”动作:完成绕飞和径向交会试验。从前向对接口分离后,神舟十二号飞船沿着设计好的弧线绕飞至后向对接口,稍作停留再次绕飞至径向对接口,一气呵成。
④回家“姿势”也有讲究。返回舱是上窄下宽的钟形设计,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后,返回舱利用自身装配的发动机调整姿态,变成大底朝前的飞行状态。这样一来,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时产生升力,能对飞行轨迹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保证落点准确度较高,对航天员的过载冲击也较小。与此同时,航天员也以几乎与大底平行的角度在座椅中“平躺”,缓解飞船减速造成的冲击。
⑤返回舱从高度约400公里的太空轨道进入大气层后,会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与大气层发生摩擦,形成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如同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冲向地面。为了保证返回舱内部始终保持合适温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结构与机构研制团队持续攻关,研制出了特殊的防热“外套”。
⑥“虽然只有薄薄一层,但却是保护航天员生命的‘防火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机械总体主任设计师刘晓震说,返回舱表面的耐烧蚀材料在熔化、蒸发和分解时带走大量热能,阻隔高温进入舱内,保证舱内空气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
⑦除了耐热,还要减振。返回舱距地面10公里左右时,飞船的速度已降到330米每秒以下,此时返回舱上的静压高度控制器通过测量大气压力自动判定所处高度并开伞减速,将返回舱速度逐步降到7米每秒左右。但是,以这样的速度直接撞击地面还是很危险。
⑧对此,载人飞船研制队伍设计了一套“组合拳”,让返回舱在距离地面1米时悬空急停,返回舱反推发动机反向发力减速,同时通过返回舱底部吸能外壳、减振材料和座椅缓冲机构组成的减振系统来吸收能量,保证航天员安全着陆。
降落伞——逐级开伞,实现从高铁速度到跑步速度的“急刹车”
⑨神舟飞船降落伞装置主要用于降低返回舱速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量身定制了一套三级开伞程序,先打开两个串联的引导伞,再由引导伞拉出一顶减速伞。减速伞工作一段时间后与返回舱分离,同时拉出1200平方米的主伞。这一系列动作,成功将飞船返回舱从高铁的速度降到普通人跑步的速度。
测控技术——返回方式从“定时定点”变为“动态适应”,3颗天链中继卫星在线服务
⑩为了给航天员铺开一条更顺畅、安全的回家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首次采用多项新型测控手段,飞船的返回方式从“定时定点”变为“动态适应”。天链一号03星、04星,天链二号01星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天基测控网络。
——选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年9月18日,有删减
【1】认真阅读文章中相关内容,选出不符合原文的一项( )
A.“太空出差三人组”的成员分别是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B.回家前,神舟十二号还做了“热身”动作:完成绕飞和径向交会试验。
C.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伞舱盖打开,同时拉出引导伞、减速伞、主伞。
D.飞船的返回方式从“定时定点”变为“动态适应”
【2】下面句子中,去掉加点的词后,哪句表达效果好?并说明你的理由。
(1)航天员也以几乎与大底平行的角度在座椅中“平躺”,缓解飞船减速造成的冲击。
(2)航天员也以与大底平行的角度在座椅中“平躺”,缓解飞船减速造成的冲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知道神舟飞船“外套”有多靠谱,我们怎么阅读这篇文章?为什么说它是保护航天员生命的“防火墙”?请把你研究的结果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州回家的“神功”是什么?请把你读文得到的信息整理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舟十二号顺利返航后,许多媒体以“厉害了,我的国”作为标题,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材料一】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和《格林童话》。同学们说,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材料二】影响阅读名著的因素:
选项 | 因素 | 人数 | 所占比例 |
A. | 找不到书 | 70 | 33% |
B. | 没时间 | 105 | 49% |
C. | 不喜欢 | 38 | 18% |
【1】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多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
我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举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因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家里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选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句子。
1.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的夜晚真黑。(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岩缝中的小草,心向着外面的大千世界,乐观顽强地生长;山谷里的小溪,神往着天涯的壮阔海洋,昼夜不歇地流淌;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18、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雨滴落在雨伞上。
(2)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鸟儿在枝头鸣叫。
(3)春风吹在你的脸上。
(4)秋天,树上红红的果子在风中摇晃。
19、句子训练营。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党的改革政策好。(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师家访。(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老师热爱生活,意志坚强,大家非常佩服他。(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任选一题)
1、“唱歌、跳舞、画画、剪纸、做饭、炒菜、玩魔方……”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写下来与同学分享吧。
要求:(1)题目:我的拿手好戏
(2)选一个自己的拿手好戏,写出是怎样练成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按照一定顺序写,分段表述,把重点内容写清楚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3)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450字。
2、“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写一写由这句话想到的“谁”?
要求:(1)题目:有你,真好
(2)注意写好场景,把事情写具体,写出这个“你”真好的原因,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
(3)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