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妈妈认真地帮我把撕烂的校服缝(_____)好。
2.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_____)隙间照射下来。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_____)量地用力地长。
4.小梅尽(_____)心尽力地为班级服务,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了新任的班长。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使句子通顺连贯(不重复)
拥有洁净的自然环境,是每个人的(_______)望。我们(______)望,当(______)望天空时,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当(______)望远山时,可以看到绿树重重。可是,成堆的垃圾,糟糕的空气却令我们十分(______)望。
3、查字典填空。
“削”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除部首外还有________画。“削”在“削苹果皮”中读________,在“瘦削”中读________。
4、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
1.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
4.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填一填。
(1)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江南春》)
(2)本学期,我们欣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______,知道了竹节人是一种有趣的______,了解到贝多芬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_______》。
(3)毛泽东主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表达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险的豪情;_____完成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后,纵身跳下悬崖。
6、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1】这首诗中能突出表现松树的坚韧、耐寒苍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大自然本不能塑造修饰什么,万物可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本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处求芳草”一句中的“求”的意思是( )
A. 寻找、寻求 B. 祈求、请求 C. 索取
【4】画波浪线的诗句,描写了松树( )的品格。
A. 喜欢漂亮,做事慢条斯理
B. 在寒风中依然郁郁葱葱、坚强挺拔、不屈不挠
7、古诗词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人认为能改变清政府腐朽现状的诗句是:_________。
【3】《己亥杂诗》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词语来展现大中国的磅礴气势
【4】其中对“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气愤
B. 生机勃勃的局面
C. 发怒
8、文学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阅读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望湖楼望的是杭州西湖。
B.本诗描绘了在望湖楼看到的夏季暴雨奇景。
C.“忽”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
D.“望湖楼下水如天”描绘了暴雨时的美丽景色。
(2)第一行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荆赞》,完成练习。
荆赞
①我爱游西山,尤其爱在炎夏游西山。当你刚走进山区,便有一股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这香气来自哪里?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它来自一种并不引人注目的灌木。这灌木一丛丛、一簇簇,到处都是。荆的枝条挺拔,枝叶茂密;它的叶柄长,叶面呈掌状分裂。荆有一股略带辛辣的浓烈香气,闻了使人陶醉,每次游山归来,荆的余香总是缭绕不散。
②荆,不但给人以香,还给人以甜。炎夏,正是荆花盛开的季节。满山荆花满山香,招得蜂来蝶往。这是放蜂的好季节,蜜蜂所采的荆花蜜洁白如乳,香甜可口。荆花蜜的采制当然有蜂的 ,可也不能忘记荆花的 啊!
③荆,可以说它浑身是宝。它的枝条细长而柔韧,可以用来编篓。它的籽可以入药,主治风寒感冒、胃气不和等症。就是它的叶子,也是制造蚊香的一种主要原料呢!
④荆,具有预强的生命力。它见缝插针,悬崖陡坡,山巅谷底,都有它的立足之地。它不怕晒,不畏寒,不惧贫瘠和干旱。它生机勃勃,代代繁衍,在数量上,它也占了山区灌木中的大半。
⑤荆,是很有一点儿精神的。它不用人播种,不用人浇水,不用人施肥,不用人剪枝,却给人以香甜,以枝叶,以自己的一切。荆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礼赞吗?
【1】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第②自然段的横线处。
A.功劳 B.劳累 C.功能 D.辛苦
【2】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短文的过渡句是( )
A.荆,不但给人以香,还给人以甜。
B.荆,可以说它浑身是宝。
C.荆,具有预强的生命力。
D.荆,是很有一点儿精神的。
【3】短文第③自然段和第④自然段分别写了荆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4】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想象画面,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认为荆的精神值得我们礼赞,请谈谈你对这种精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甘共苦
战国时,燕昭王继位之后,想恢复国力,为父报仇。他去请教郭隗应该怎么做。他按郭隗的意见,筑了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才;同时,他关心臣民的疾苦,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用了二十年时间,使燕国国富民强,在讨伐齐国时打了胜仗。
【1】文中的燕昭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
A.是一个懂得忍辱负重的国君,知道想要报仇就要懂得忍耐。
B.是一个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的国君,同时也是个善于招揽人才的明君。
C.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国君,只知道听从郭隗的话,没有自己的想法。
【2】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原因是?( )
A.为了显示燕国的实力。
B.为了祭祀。
C.为了招揽有才能的人。
【3】以下哪个选项和同甘共苦可以组成恰当的歇后语?( )
A.冰糖煮黄莲
B.鸡蛋碰石头
11、阅读理解。
最后一头战象 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嗄羧开始上路。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 ,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探后,它 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 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 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 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嗄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原来嘎羧是要回到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久久凝望”、“亲了又亲”,表现了战象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此刻,嘎羧在你眼里,还仅仅是一头战象吗?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什么力量使嘎羧执著地选择这样的归宿?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用“庄严”“雄伟”形容这宣告和这声音,说明________________。
【2】“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________________。“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表明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同学们,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就要到了。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金牛送福,家和业兴”。中国邮政定于2021年1月5日发行《辛丑年》特种邮票一套2枚,其设计延续了第四轮生肖邮票的“家国”理念。两枚邮票分别展示了国家的期许、家庭的企盼,组合而成浓浓的新春祝福。
【1】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请你写两个关于牛的成语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祝福语,送给最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写了一幅春联,上联是“一曲牧歌传牛背”,下面适合做下联的一项是( )
A.无边柳色绿村头
B.铁牛喘月平畴绿
C.茧手挖来遍地金
D.为民当效黄牛力
【3】浩明和小康想给上面的两枚邮票起个名字,浩明觉得“奋发图强”好,小康觉得“牛年大吉”好,你同意谁的说法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14、 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爱。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此处是语言描写。
B.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C.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在夸自己记性好。
D.这是鲁迅先生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2】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我”听懂了伯父的话,感受到伯父对“我”读书学习的关心。
B.“我”觉得伯父记性好,而“我”的记性差。
C.“我”并不明白伯父说的话的意思。
D.“我”感到伯父是在赞扬他自己。K]
【3】从笑谈读书来看,鲁迅先生是一个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珍惜时间的人。 B.爱书如命的人。
C.关心下一代的人。 D.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的人。
【4】从文章来看,文章内容的特点是分析正确的一项( )
A.以记事为主 B.托物言志 C.借物抒情 D.以写人为主
15、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整个任务顺利完成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被”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把”字句)
18、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写上两句与前后意思连贯的句子。
(1)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鲜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2)金钱能买来书本,但不一定能买来知识;金钱能买来 ,
但不一定能买来 ;金钱能买来 ,但不一定能买来 ;
21、习作天地。
本学期,大家都制作了《成长纪念册》。请选择你收录在《成长纪念册》中的最重要的一张照片,写一写照片中的人与事,运用合适的方法表达你的情感。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字迹工整、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