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文学常识填空之《水浒传》。

    1.“好人有难皆怜惜,奸恶无灾尽诧憎”这两句诗出自《水浒传》。诗中“好人”是指_____________,被人称为__________

    2.《水浒传》梁山好汉中以《三国演义》关云长面目为模子,所写的是他的后人____________

    3.《水浒传》中“位列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灵心、多见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的是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中唯一以农家子弟身份入伙的好汉是_______________

    5.《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指的是__________,和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积累填空。

    (1)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札扎弄机杼。

    (2)《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________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最后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的表达了思念之情。

    (3)《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是以第______人称来写的长篇小说,梗概部分按鲁滨逊历险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_______________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4)《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

    (5)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6)“ _________________ ,近山识鸟音。”要想对某种事物了解的更详细更具体,就要走近仔细观察。

    (7)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中秋节吃月饼: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重点词语理解。

    喧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很喜欢《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   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的心理比   还要可怕   。”

    (2)那里的天比比处的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 ,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3)本学期我认识了   的巴金,他的作品有      

      的林肯,   的詹天佑,还学习了一个民间故事   ,我还知道其他三大民间故事是      

    (4)我喜欢的一句俗语:  

  •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 轻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可亲

    ____________迈 全神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失措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

    A. 圆圆的月亮。 B. 新月。

    2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越中山色镜中看。(  )

    A. 越过中间。 B. 周代诸侯国名。

    3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兰溪三日桃花雨。(  )

    A. 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 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4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___

  • 7、古诗两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作者)写的。

    【2】从上面两首诗中各找出一处对偶句,用“ ”画出来。

    【3】在建德江,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_的;

    在故人庄,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的。

    【4】在古诗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还来就菊花”中的“菊花”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活动四:朗读古诗,抒发美好情感。

    【1】同学们在朗读古诗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让人心醉的美景,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生态之美。同学们围绕这两首诗开展了学习交流。下面的说法中,你不同意哪个说法。(     

    A.白居易的《鸟》中有一个“子”字,指的是小鸟。

    B.白居易觉得鸟和人是一样的,生命之间是平等的。

    C.杜甫的诗作,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

    D.杜甫的诗作,描绘了他眼中山山水水的美丽景象。

    【2】一位同学想通过朗读《鸟》这首诗,表达诗中蕴含的情感。结合诗句的意思,你觉得他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感激之情

    B.怜爱之情

    C.赞美之情

    D.悲伤之情

    【3】同学们发现“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两行诗句中的词语,有两两相对的特点。一位同学联想到了一副描写自然生态之美的对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可惜他只想起了上联,是“清风明月本无价”,你觉得下联可能是(       

    A.百鸟归来气象新

    B.千山万水入画来

    C.近水遥山皆有情

    D.南北西东万里程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山中小住

    ①远离城的嘈杂,远离市的喧嚣,一头扎进山的怀抱,浸润在绿的海,沐浴着花的香,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悠闲。

    ②躺在软软的草地上,口里衔着草茎,望天上云卷云舒,看花间蜂飞蝶舞,听溪水淙淙低语。

    ③慢慢地觉得自己的双臂羽化了,轻轻一拍,身体竟飞了起来。只见群山像熟睡的婴儿安卧在脚下,翡翠般的林海逶迤向远方,那一盆蔚蓝的水是山溪汇成的湖泊吧,水中定有鱼儿在游,因为水面有白鹭在飞。

    ④让自己飞得低一些会看到什么?一对热恋中的画眉并排坐在红豆杉的枝丫上,它们时而互梳羽衣,时而交颈私语。是哥哥讲了一个风趣的笑话吧,妹妹乐得前仰后合,全不顾皱了裙裾,掉了鬟钗,天真而可爱。

    ⑤有点累了,停在荼蘼花枝上歇歇脚。凝神谛听,听到了蜂儿轻吻花蕊的声音,听到了花儿竞相开放的声音,听到了风儿爱抚绿叶的声音,听到了虫儿在草间起舞的声音,听到了飞瀑在崖壁弹奏的声音,听到了清泉在石缝吟唱的声音,听到了云朵驾着小舟在蓝天上划行的声音……

    ⑥山居的日子,是最惬意的日子,但也是最容易犯迷糊的日子:赏花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小花;观鱼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条游鱼;听风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缕清风……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喧闹——(_____)  倾听——(_____

    【2】短文记叙了作者在山中小住,想象自己变成了(  )看到的情景。

    A.一只鸟儿

    B.一朵小花

    C.一条游鱼

    D.一缕清风

    【3】第⑥自然段说山居的日子“是最容易犯迷糊的日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中的美景令人陶醉,作者沉醉其中,尽情享受着山中的宁静与悠闲。

    B.作者并非单纯地在观赏山中的美景,而是融入其中,自己也变成了山的一部分。

    C.山居的日子宁静、悠闲、惬意,无事可做,所以作者感觉犯困,犯迷糊。

    【4】在山中小住的作者还会想象自己变成什么?请仿照第⑥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写一写。

    ________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 10、阅读。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我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这位同志的____描写,从中我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

    【3】用不同的符号标记这位同志临牺牲时的语言和动作(语言画“﹏﹏﹏”,动作用“○”圈出来),我们能体会到这位同志怎样的品质?

    【4】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完成练习。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国会)园区位于北京的延庆。其中的中国馆,是北京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特别值得一游。

    中国馆选型别具一格。①远看好像一柄如意融于山水之间。数万根金属梁柱拼接而成的金色超大型双曲面钢屋顶覆盖下的主馆,像是如意的柄身;馆外东西两侧、14 万立方米的五彩梯田,仿佛如意的柄端。自古以来,如意就是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中国馆取名为“锦绣如意”,它的文化内涵就是:万事顺利,吉祥如意。

    中国馆不仅外形亮眼,还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五彩梯田的建筑结构具有保湿隔热性能,使得覆盖于梯田之下的大部分展馆冬暖夏凉;地上地下都有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大多用于梯田灌溉,形成了生态微循环:馆顶安装的1056块光伏玻璃,在没有直射光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电,点亮了世园的夜晚。更值得一提的是,展馆利用地道风技术,使地道降温,为展厅换气。这一技术的应用,使整个场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绿色建筑。

    除了绿色、环保、节能,中国馆的展览内容还非常丰富。来到北京展厅,你会步入一个京味儿十足的四合院,春的玉兰、夏的月季、秋的桂花、冬的腊梅在院中同时开放。走进云南展厅,②你会看到展厅正中央一只高度近4米的巨型孔雀,它身上五颜六色的羽毛由十几种不同种类、共计3000 多枝鲜花组合成……除了能饱览祖国各地的园艺精华,你还能看到艺术家用插花、绿植、苔藓等布置,结合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植物画卷。这植物画卷是艺术家从我国两幅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中获得的文化元素和创作灵感。

    【1】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C.总起全文

    D.首尾呼应

    【2】阅读短文,中国馆“特别值得一游”的原因不包括?(       

    A.造型别具一格

    B.科技含量高

    C.是祖国的象征

    D.展览内容丰富

    【3】文中有两处画“ ”的句子,第①处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第②处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

    []米克奥黑尔

    企鹅同其他生活在寒冷地区的鸟类一样,都已经适应了寒冷的气候,能够尽可能少地散失热量,保持自己身体主要部分温度在40左右。但是它们的脚却很难保暖,因为脚上既不长羽毛,也没有鲸脂一类脂肪的防护,而且还有相对较大的面积。

    于是,企鹅通过两种机制来防止脚被冻坏。一种机制,是通过改变向双脚提供血液的动脉血管的直径来调节脚内的血液流量。当寒冷时,减少脚部的血液流量;当比较温暖时,增加血液流量。其实我们人类也有类似的机制,所以我们的手和脚在感到冷时会变得苍白;当觉得暖和时,则变得红润。

    此外,企鹅在其双脚的上层还有一种逆流热交换系统。向脚提供温暖血液的动脉血管分叉为许多的小动脉血管,同时,在脚部变冷的血液又通过与这许多动脉小血管紧挨在一起的数目相同的静脉小血管流回。这样,动脉小血管内温暖血液的热量就传递给了与之紧贴的静脉小血管内的逆流冷血,结果,真正带到脚部的热量其实是很少的。

    在冬季,企鹅脚部的温度仅保持在冰点温度以上1~2,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量散失,同时也防止了脚被冻伤。鸭子和鹅的脚也有类似的结构,但是,若把它们圈在温暖的室内饲养,过几个星期再把它们放回冰天雪地里,那么它们双脚贴地的一面就会被冻坏。这是因为它们的生理活动已经适应了温暖的环境,通向脚部的血流实际上已经被切断,此时再回到寒冷环境,脚部的温度就会下降到冰点以下。

    企鹅的脚不会冻坏之谜,也可以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加以说明,而且很有意思。

    氧与生物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通常是一种强烈的放热反应。一个血红蛋白分子吸收和添加氧原子,要释放出大量的热量(DH)。在相反的逆应中,当血红蛋白分子释放出氧原子时,通常会吸收同等数量的热量。然而,氧化反应如脱氧反应发生在生物体的不同部分,也就是说发生两种反应所在的分子环境不同(比如说酸度不同),整个过程的结果,则是热量的散失或增加。

    具体到南极企鹅的情形,在包括脚在内的外围冷组织中,DH值要比人类小得多。这就带来两个好处。首先,在进行脱氧反应时,企鹅的血红蛋白所吸收的热量大为减少,于是,它的双脚就不容易冻坏。第二个好处来自热力学定律。根据热力学定律,任何一种可逆反应,包括血红蛋白的氧化反应和脱氧反应,较低的温度有利于进行放热反应,而不利于反方向进行的吸热反应。因此,在低温下,对于大多数物种,都是吸收氧的反应进行得比较激烈,而不容易进行释放氧的反应。一个物种所具有的DH值如果相对来说不高不低正合适,那么这就意味着,在冷组织中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不会变高到使氧无法从血红蛋白中脱离出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________   2)红________

    2请说说文章第②自然段是如何让读者明白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本文前四个自然段已经把企鹅的脚不怕冻的原因说明清楚了,所以后面三个自然段可以删去。你赞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自然段中这就带来两个好处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第①自然段的目的是提出说明对象。

    B. 第④自然段介绍企鹅在温暖的室内饲养后便无法适应寒冷环境,这些内容对于解说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完全是画蛇添足。

    C. 第⑤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其作用是承上启下。

    D. 第⑦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是对该段第二个好处的总结。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方有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1)结合本文说说“感恩”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列举哪些理由说明要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感恩的传统吗?从文中或熟语中找找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列举出文中感恩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小雨渐渐沥沥,雨丝无声地      在伞布上,又悄悄地      在石板凳上。——微风过小巷,      来淡淡的香味。 抬头望,谁家的玫瑰花盆忘收了,在墙头上红红地燃着。也许是主人有意和大家共享吧。我在小巷里漫步,欣赏着细雨霏霏,细雨好像也滋润了我的心田。

    “扑通”一声,我猛然扭身一看,是一位戴斗笠的中年汉子掉倒了。细腻的雨雾中,他呆愣了一下,“哎”的叫唤了一声,似乎摔得有些疼了。他小心翼翼地直着身子要站起来,腿却不听使唤地颤抖着,一次又一次,却都伴随着轻微的磕碰声失败了。

    我和行人反应过来,匆勿走上前去。这时我发现,原来他的身旁还有一筐月饼,圆圆的月饼在石板路上滚落了一地。我们急忙围上去捡,月饼很快被拾到了筐中。那中年汉子十分沮丧,几个妇女围上去,关切地询问,才知道原来他是给一家超市送货的。“还好,没碎多少,没关系。”“只是包装纸湿了,干了就好了。”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

    那汉子却还有些难过,不由得轻声叹息几声。这时一位大妈说:“这月饼落在咱小巷,我看那是和我们小巷有缘分。过节了,家家都要买月饼,好月饼,还不是要咬碎下肚?不如大家买两斤。”大妈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热烈响应,硬币的叮当声在小巷里格外优美而和谐。我也买了两斤玫瑰豆沙馅儿的。戴斗笠的汉子十分感动,向人群深深地鞠了一躬,两颗大大的泪珠滴落在石板上,像花瓣一样绽开。他挑起担子,蹒跚地走了。这时大家才发现他的腿有点儿残疾。人群很快散去了,小巷又恢复了平静,我咬了口月饼,甜蜜留在心底,破碎的是月饼,圆满的是人心。

    我抬头一看,墙头的玫瑰宛如一簇燃烧的火焰,越发鲜艳迷人了。小雨,滴滴答答,那份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也仿佛伴着小雨落进我的心底,从此岁月温馨芬芳。

    【1】选择合适的字填在第一自然段中的横线上。(穿      飘)

    【2】找出第二、三自然段中描写中年汉子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_____________的心情。

    【3】阅读文中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觉得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照应开头,渲染主题            B.过渡句,承上启下

    C.为后文大家买月饼作铺垫       D.引出下文玫瑰月饼的味道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瞧您,衣服还不会穿吧,怎么谈得上伟大呢?(改为陈述句)

     

    (2)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用加点词造句)

     

    (3)做客  打算 我 到  你 我那里 请( 连词成句)

     

    (4)小女孩儿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改为字句)

     

     

  • 16、补写句子,使其形成排比句式。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一切黑暗;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如果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整个森林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改为比喻句)

    2.昨天妈妈买了荔枝、苹果、南瓜等好多水果。(修改病句)

     

  • 18、(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2)张华站起来说:我要去做作业了。(改为转述句)

     

    (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4)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不得不认输。(改为肯定句)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6)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修改病句)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党的改革政策好。(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师家访。(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老师热爱生活,意志坚强,大家非常佩服他。(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

    反问句: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与同学们朝夕相处,你一定发现了班级真是个卧虎藏龙之地,同学们各个身怀绝技,真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谁的拿手好戏最吸引你?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发挥想象,写写同学们的拿手好戏。写前先列一个提纲。题目自拟。

    提示:围绕中心意思选材,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