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rì kòu(______)向我方根据地进攻。此时,jù lí(_____)此地不远的地方,zhènɡ wěi(______)正在组织战士们全力抵抗。随着一声声的bào zhà(______)声,敌人被我们逼到了xuán yá(______)边上。大家lūn qǐ(______)shǒu liú dàn(______),像扔bīnɡ báo(______)似的毫不留情地向敌人砸去。终于,敌人被消灭了,大家站在shān jiàn(______)边,举着qí zhì(______)欢呼着。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浪淘风簸自天涯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村山郭酒旗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biǎo zhì tuì jìn zhū shā hóng tóng tó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4、根据句子的意思,用“欲”字组成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写在句子里。
1.(________)的雷声,犹如炮弹般在天上炸开,吓得孩子直往妈妈的怀里躲。
2.春天悄悄地来了,你行那(________)的花骨朵,不就像春天的使者,在向你报告春天的消息吗?
3.为了能够把这次班级运动会搞好,请大家不要受什么拘束,有想法尽量都讲出来.每个人都可以(________)。
5、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_____绣上了_____。
2._______,_______。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______,青山郭外斜。
4. 捐躯赴国难,______。
5.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
6.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
7.向同学推荐一本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_______
6、课外阅读。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1)凉月如眉挂柳湾。(_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2)越中山色镜中看。(_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3)兰溪三日桃花雨。(_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_)
【4】我们还学过很多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请你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理解下列字词。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石》的作者是________朝被称为“________”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把第一句诗中的“咬”换成“站”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填空。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 (朝代)诗人 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小儿子子聿。这首诗深刻地阐述了 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人们: 。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 ,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诗题中“示”的意思是 ,“子聿”是他的 。
(3)由“古人学问无遗力”中的“无遗力”一词,你会想到成语: 、
。
9、课外阅读。
___________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材料一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在北京公布。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78.4%。其中,在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有15.9%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有所下降。
材料二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书籍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B.2018年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有所下降
C.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
D.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的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
【2】根据材料二,“阅读”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仙人掌》很平常的植物,烈日的炙烤、恼人的炎热、难耐的干渴、灼目的光晕、灼热的沙漠……这就是仙人掌恶劣的生存环境,由此可见它生存的不容易。但是仙人掌却傲然存活。而且毫无保留的奉献着自己:能防止水土流失,能供人观赏,能作食物、饲料,能做染料、燃料,还能做建筑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有许多这样的英雄吗?边疆的建设者、青藏铁路的建设者,边远地区的支教者、他们无怨无悔的选择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却用自己的爱心、责任感和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那里的人们送去一份文明、一份滋润、一份幸福……
(1)同学们,如果是你也有这样的机会,去祖国最需要的边远地区,奉献自己的青春,你会怎么做?
(2)为了写出仙人掌的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品质,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把仙人掌和乔木、奇花异卉作比较。并不是说乔木、奇花异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而仅仅是外貌的比较。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种事物,突出它的某个特点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野生动物物种正迅速减少,20世纪,已经灭绝了5400种,专家们 调查发现,从1990年到2015年,还可能有包括动物、植物、菌类及其他低等生物 在内的240万种生命消失。
【材料二】自1970年到2000年,地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约35%,陆地、淡 水和海洋的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约40%0
【材料三】19世纪初,北美大陆有6000多万头野牛,到1990年,只剩下不到 1000头;四种犀牛已经灭绝了两种,在20年间,黑犀牛的数量减少97%O
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竹节人(节选)
①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②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③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④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挖空心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叱咤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华在阅读课文《竹节人》时,重点阅读了选文,他的阅读目的可能是了解( )
A.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找到材料制作并演示。
B.竹节人的奇特玩法及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C.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选文中提到的两个竹节人的名字是________ 、________。请你给第③段中拿偃月刀和蛇矛的竹节人起两个响亮的名字:、________ 、________。如果你制作了一个竹节人,会怎样装扮它?取一个怎样的名字呢?仿照文中的表达,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 )着红旗,有的( )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用横线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4】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A. “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 “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5】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
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
A.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B. 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把两句话用关联词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郭枫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5.甲虫振着翅膀。(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改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照样子,写人物说话,不用“说”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带“把”字的句子和带“被” 字的句子。
例:他打碎了花瓶。
他把花瓶打碎了。花瓶被他打碎了。
1.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巍峨的长城犹如一条盘旋在柴山峻岭之间的巨龙。(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人们都夸耀拥有高尚医德和医术的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主楼建筑结构比较简单。主楼十分宽敞,别致美观。(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空的繁星,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成比喻句)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1、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题目一:倡议书
如图:乌云密布,是要下雨了吗?雾霾之下,蓝天去哪儿了?这幅漫画反映出了当下人们的生活环境面临的困境,引人深思。
你关注了哪些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我们该如何改善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你写一份关于环保的倡议书。
要求:内容具体;用字规范,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00字左右。
题目二:20年后的北京
提示:我们的首都北京日新月异。无论是城市绿化、空气质量,还是首都市民的文明程度,都在发生着变化。试想一下,20年后的北京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作文。
要求:想象合情合理有依据,表达通顺连贯有内容;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