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出句子中的词语,注意书写端正。
dǒu qiào shè jì miǎn lì qīnɡ tīnɡ yōu lǜ
( ) ( ) ( ) ( ) ( )
zī yuán juàn liàn sù liào jiāo zào táo zuì
( ) ( ) ( ) (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的摇篮 ( )的地球
( )的宇宙 ( )的星球
( )的威胁
3、补充诗句。
胜日寻芳酒水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回顾站。
(1)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春日》)
(2)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
(3)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醇书》)
(4)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
5、
《草房子》每章的故事都围绕一个中心人物展开,第四章“艾地”中心人物是____________;第五章“红门(一)”中心人物是____________;第六章中心人物是细马。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透迪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崛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选择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远征”是指( ),“万水千山”是指(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C.千座山,万条河 D.山无数、水无数,隐喻困难多、艰险多
(2)“五岭透拖腾细浪,乌蒙磅碍走泥丸。”这两句诗体现了红军战士( )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B.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C.本领高,没有困难能难住他们。
【2】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红军战士翻过雪山后无比喜悦的心情和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3】这首诗是围绕哪两句来写的?全诗分别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几幅“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拓展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8、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作者词中写的粮食作物是( )
A.高粱
B.小麦
C.水稻
D.青稞
【2】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两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____
暑假里的一天,萨沙乘着爸爸的考察船,在大海上旅行。他来到甲板上观赏景色时,被一个大浪卷进了海里。“救命啊!”萨沙大声呼救。但是风浪太大了,没有人听见他的喊声。绝望的萨沙紧紧抱住一个从船上掉下来的木箱,在大海上漂流着……
不知过了多久,阵阵海风吹醒了萨沙。他睁眼四看,发现自己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岛上除了石头和树木,什么也没有。天渐渐地黑了,不一会儿,又下起了大雨。萨沙哭着跑进灌木丛中,度过了他来到荒岛的第一夜。
第二天清早,萨沙沿着海边走着,搜寻着可以吃的东西。忽然,他发现了一块大帆布和一个破气垫床。萨沙如获至宝,他把帆布搭在树杈上,做成一个帐篷。又用树枝在帐篷下面围起一圈栅栏,那个气垫床就做了褥子。这样,他就有“房子”住了。
吃什么呢?萨沙想起老师讲过,树林里有些蘑菇是可以吃的。于是,他走进树林,采回许多小雨伞状的蘑菇。后来他又用口袋里的别针和一段渔线做了一根钓鱼竿。刚把渔线甩进水里,就发觉有什么东西咬钩了。他猛地一挑渔竿,哈!钓上来一只碗口大的螃蟹。接着,他捡回许多蛤蜊(gé lí)
回到帐篷附近,他又想起原始人钻木取火的故事,就试着干起来。他在一个小石孔里塞满木渣,用一根小木棍不停地在石孔里钻啊钻。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石孔中冒烟了,他连忙吹了几口气,啊,火苗着起来啦!火越烧越旺,萨沙用树枝挑起螃蟹烧着。不一会儿,螃蟹烧熟了,萨沙美美地吃起来。
四十天过去了。这一天,萨沙看到一艘军舰行驶在小岛附近的海面上,他激动极了!为可让军舰上的水兵发现他,于是,萨沙____。最终,萨沙得救了,他很快回到了爸爸的身边。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四字词语写下来。
(1)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
(2)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 )
【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4】短文中的萨沙是一个____的孩子。
【5】请你展开合理想象,说说萨沙是用什么办法让军舰上的水兵发现他的,填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处。
【6】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从鲁滨逊和萨沙在荒岛上生存的经历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
10、仔细看图,根据这张高铁票上提供的信息填空。
【1】G4068次列车从________开往________。
【2】这张高铁票是______等座,票价______元,车厢和座号分别是_____,_____。
【3】如果发车前五分钟停止检票,那么进站口将在__________关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张票可以乘坐12月1日的其他车次列车。
B.这张票仅限乘当日当次车。
C.这张票需要从南阳东站进站乘车。
【5】南阳高铁站于2019年12月1日开通,从南阳搭乘高铁到郑州只需1个多小时,到北京西站只需5个小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短文,做题。
雨还在下
①A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混沌一片……
②男人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男人拉亮灯,推推身边的媳妇。媳妇一骨碌爬起来,睡眼朦胧:“咋?屋里进水了?”
③男人说:“我是担心咱爹咱娘……”
④“说梦话吧?”媳妇缩缩身子,B“爹娘不是住在咱家吗?咱住的可是爹娘的老屋。要塌,也是这里塌,咱那屋,结实着呢!”
⑤“咱那屋结实归结实,可那边地势低,万一进了水,也不是闹着玩的……”
⑥“门前有土埂,屋后有排水……哪能呢?”媳妇拉灭灯,“睡吧,睡吧。”
⑦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混沌一片……
⑧男人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这回,媳妇没用推,也跟着坐起来:“你到底折腾个啥?还让不让人睡觉?”
⑨“我还是不放心……”
⑩“要不,你去看看?”
⑪“嗯,看看。”男人说着,麻利地穿衣,下地。
⑫“把我一个人撇屋里?我也去!”
⑬C男人和媳妇穿好雨衣,摁亮手电。拧开门,一头扎进暴雨里。
⑭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混沌一片……
⑮男人和媳妇跌跌撞撞来到自家门前。一切安好。老大不放心,屋前屋后转了个遍,也没发现一丝隐患。
⑯妇说:“我说没事,你偏不信。这回安心了吧?”
⑰男人和媳妇跌跌撞撞地原路返回。刚到院门口,眼前的一幕就把他们惊呆了——他们住的屋子塌了……
⑱男人和媳妇紧紧地相拥在一起,脸上淌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⑲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雨还在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在文中反复出现,下列对“反复出现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渲染环境,突出雨很大。
B.衬托出男人和媳妇对爹娘的关心。
C.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D.语言更优美,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3】男人和媳妇出门的原因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
A.担心自己住的屋子进水 B.使自己免于被倒塌的房子砸到
C.担心父母住的屋子进水 D.使父母免于被倒塌的房子砸到
【4】“男人和媳妇紧紧地相拥在一起,脸上淌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男人和媳妇的脸上淌着的只是雨水。
B.因为房子倒了,男人和媳妇很伤心,所以哭了。
C.男人和媳妇没有想到会因为出去查看爹娘住的屋子而逃过了一劫,所以感慨万分,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5】文中与⑰段中“他们的屋子塌了”情节相照应的是________段。
【6】⑨段“我还是不放心……”男人不放心什么?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男人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是什么描写方法?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8】如果让你用一句名言赞美文中的这对夫妇,你会选( )(填序号)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泛爱众,而亲仁。
C.百善孝为先。
12、语段阅读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伟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寂静,安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的掌声。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有一阵的掌声中(宣告 宣布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情 热烈 热心)的欢呼。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 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 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D. 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3】《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
13、 ①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漂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
②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③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当代著名_______。她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2】第①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说是雨点儿“逗引”我出去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找出选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分别写出一句填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 A )的待遇,有( B )的生活和( C )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线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将下列三个词分别填到文中A、B、C三处。
①优越 ②富裕 ③优厚
A: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2】运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在______ 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_______驶向上海。一 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______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_______ 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3】细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从美国回到中国北京。 ______
(2)钱学森在美留学期间,师从冯・卡门教授,成为他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______
(3)文中加点的词语“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是指钱学森想早日回到祖国去,出人头地,光宗耀祖。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侧面反映了钱学森的杰出才能和重要作用。 ______
(5)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______
15、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我替你担心。(扩句)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有人都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全部完成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转述句。
1.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数代人的心愿,一百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改为感叹句)
(2)邓小平提出构想。
(扩句)
(3)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缩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20、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被动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同学们要开展一次演讲活动。下面两个题目,你选择哪一个?选好后,写成一个简短的演讲稿。(如果和同学的稿子雷同,是要给低分的哦)
《远离垃圾食品,关注身体健康》 《热爱校园,从小事做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