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济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A.( )( )     ( )( )     ( )( )

    B.汹涌( )( )       ( )( )肉跳        ( )( )

    (1)读了A组词语,我想到了英勇无畏、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战士们在子弹打完的情况下,带头举起大石头砸向敌人的壮士是_______(填人名)。

    (2)读了B组词语,我想到了俄国作家的小说《_______》,想到了故事的主人公________

  • 2、比一比,再组词。

    颖(   ) 洛(   ) 咏(

    疑(   ) 骆(   ) 泳(

    剃(   ) 烛(   ) 腔(

    涕(   ) 独(   ) 控(

  • 3、成语是祖国语言文字的瑰宝。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这学期的语文课上,我们从梅花愈是____,花开得越精神,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许多的有气节的人物;从双眼布满血丝,衣服____,却坚持挖掘的父亲身上看到了深深的父爱;耳边还回响着狼牙山上英雄的中国人民____的声音;认识了____的祁黄羊;县令张乖崖告诉我们____的道理;我还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如:博览群书____________

  • 4、字组成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1.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_____着。

    2.灾区人民_____得到别人的帮助。

    3.他的_____是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4.他尽管没考上理想的学校,但是并没有灰心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yíng( )     hé ǎi( )     kāng kǎi( )    mù dǔ( )  zī yuán( ) 

     jī běn( )         làn yòng( )     gòng xiàn(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欣赏。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见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凉月如眉挂柳湾。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越中山色镜中看。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③兰溪三日桃花雨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①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

    ②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 

    ①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

    ②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

    ③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

    ④“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

  • 8、实验小学将在国庆节开展毛泽东诗词赏析会,请你认真阅读下面两首诗词,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七律·长征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五岭逶迤腾细浪

    雨后复斜阳,

    乌蒙磅礴走泥丸。

    关山阵阵苍。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1】请将《七律·长征》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中“彩练”指______________,“斜阳”指______________

    【3】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哪两个事件?

    事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七律·长征》是律诗,《菩萨蛮·大柏地》是词。( )

    (2)“乌蒙磅礴走泥丸”表现了红军很傲慢,不可一世的态度。( )

    (3)两首诗词都表达了革命者英勇顽强、乐观豪迈的情怀。( )

    (4)两首诗词都描写出了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历程。( )

    【5】从以上两首诗词中,任选一句用“          ”画出来,从文字内容想开去,把从这句诗中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从诗句中我仿佛看到了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小名

      ①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②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③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④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和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致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⑤“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耳根。

      ⑥晚上,临睡觉前,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了。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了一种复杂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拗口。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⑦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⑧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伤感。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⑨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⑩“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解释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①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拗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喊自己的小名,作者会有一种不舒服甚至不被尊重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前两次抗议妈妈喊他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_______,妈妈的表情______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_______,妈妈的表情_______

    【4】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分别体现了妈妈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又脱口喊出“我”的小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车站送别时,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来写妈妈,表现了_____

    【7】妈妈可不可以喊“我”的小名,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给文中□填上合适的标点。

    【2】文中划“﹏﹏﹏”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_句。写出了花灯的_________多,________多。句中的“一律、清一色、都”几个词都表示_______的意思,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个句子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作者把元宵与除夕、初一进行对比,目的是____________

    【4】给选文取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

  • 11、阅读。

    大江保卫战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身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由“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我能想到明朝顾宪成的读书不忘救国的对联:_______________

    【2】这个抗洪的场面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来描写,这些子弟兵可以用________这个词语来刻画。(选用文中恰当的四字词语来填写)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民子弟兵总是出现在最危急的关头,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B.“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洪水的凶猛。

    C.“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这里的“长龙”指的是爆发洪峰的长江。

    D.“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这个排比句连用三个“飞向”,表现了战士们迫不及待地去营救群众的心情。

    【4】本文的写作手法是点面结合,在括号中标出“点”或“面”。

    (1)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________

    (2)四百多名官兵大堤抢险的英雄本色。_________

    (3)四连连长黄晓文的铁汉本色。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

    买米

    那天上午11点多,妻来电话:“快没米了,下班时买点回来,记牢,可别又忘了!”

    哪儿能再忘掉呢?在妻眼里,我快成为一个不诚实不守信的人了。为了不劳烦妻第四次嘱咐我同一件事,也为了证明我的诚信,我用圆珠笔在左掌心写下“买米”两字。

    我觉得冷,紧了紧外衣,走到窗前,不知什么时候,外面下起了毛毛细雨。

    我匆匆下楼,快速走向停车棚。偌大的停车棚里只剩下我那辆破自行车孤零零地停在那里。

    或许是速度太快吧,本来温柔细的毛毛雨竟似长了棱角,扎在我手上、脸上、眼皮子上、颈脖子上,微痛,又极不舒服。

    到商城附近一家米店,我喊一声买米啦。一中年男子应声而至。我说:“给我称三十斤本地米吧!”“好!”店主边说边装好一袋米放在秤上,手持一个大铝勺,将袋里的舀进舀出,反复三四次,才说“三十斤整,九毛四一斤,收您二十块!”末了补一向:“老板,看一下秤,不少您一两。”我递上一张百元大钞:“不看了,快将袋ロ捆好。”店主麻利地将米袋绑在我的自行车上,然后递给我一叠零钱:“老板,数一数,十ニ,不少您一分!”雨渐大,我无暇细数便将零钱塞进衣袋,然后一头扎进风雨之中。

    吃完午饭后,整理物品时,竟发现米店老板找我的钱多了十块。我对妻说:“卖米的多找我十块钱,他上午生意白做了,我看还是还给人家吧!”说着就要往外走。妻说:“急啥?现在雨大,你下午上班时再还也不迟啊!”我想想也是,于是就去午睡。然而,我躺在床上光想着十块钱的事,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后干脆起床,跟妻说一声我去了,便下了楼。

    不久便来到米店,不知何故,我发现米店老板的神情惊讶之中杂着些许紧。我说:“老板,你搞错了!”他有点结巴:“什……什么?”我说:“你找了我十ニ,多了十块,还给你。”我将十块钱递过去,想不到他的脸色忽然变得十分复杂。当我准备离去时,米店老板从口袋里摸出两块钱,轻声说:“给您!”我一愣,推回他的手:“不用谢,我要是要你两块钱,又何必送回十块呢?”可是米店老板固执得很,坚持要我收下,如此推来推去五六次,我终于不住,火了:“我说了不要就不要嘛!”店主涨红了脸,半才憋出一句话来:“不是这个意思,是我——我上午称米时少了您的秤!”说完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原来如此。

    离去的路上,我的心情甚是舒畅。看看雨不大,干脆关了雨伞,任雨飘落在我的手上、脸上、眼皮子上、颈脖子上。

    【1】第⑦段中“辗转反侧”的意思是( )

    A.办事果断,毫不犹豫

    B.事情复杂不能决定

    C.翻来覆去睡不着

    【2】小说中两次写到了雨景,其中第⑤段的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

    A.写出天气不好,为“我”冒雨去退钱作铺垫,衬托人物形象

    B.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老天对“我”撒谎的惩罚

    C.用天气的不好衬托出作者当时愉快的心情

    【3】店主将米舀进舀出这一简单动作,文中强调“反复三四次”说明( )

    A.店主称东西没准儿

    B.店主故意装腔作势,掩饰缺斤短两

    C.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D.体现出店主卖米的动作娴熟

    【4】第⑧段中老板的心理变化是:惊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画“ ”的句子,“我”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文中的“我”和米店老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简单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快递员,你还好吗》,按要求作答。

    快递员,你还好吗?

    ①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快递。一份文件,一本书,一袋山西大枣……都会快递而来。我的快递很多,几乎天天有,家里的门铃经常叮咚作响。

    ②有一天,我在书房看着书睡着了,没听到门铃声,也没听到手机铃声,当时手机设置为静音状态。不过当座机电话打来时,我醒了。“你在家吗?”声音很恼怒。“我在啊。”“你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很恼火的声音在喊。“你是谁啊?”“快递!”他都是喊的。“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我觉得有点歉意。

    ③“你不要说了,快开门!”他还在喊,声音非常响,任何一个收快递的人听见都会生气,我也不例外。顾客是“上帝”,“上帝”就遭受对方这样的待遇吗?

    ④我打开门,他站在门口,把一包书递给我,把签收单扔给我,大声说:“快签字!”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愤怒地把签收单又扔给他:“我不签字!”见我这样,他索性把快递单攥在手里说:“不签就算了。”说完,转过头大步朝小区门口走去。

    ⑤我紧追着他,就像一团火卷过去。到了小区门口,我追上了他。那里停着一辆三轮车,车上有个货物箱。我正要和他理论一番,他打开货物箱拿东西,我一下子愣住了。货物箱李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塞得几乎没有一点儿缝隙。说实话,自己虽然每天都收快递,但是从来没注意过快递员这一车的包裹,我不禁问:“这是你要送的……”“是,65件,上午要送完,下午的比这还多……”啊!想不到快递员这么辛苦,我有些吃惊。

    ⑥这是,我才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的脸被嗮得黑黑的,头发都被汗水打湿了,汗水顺着耳边留下来。我火全消了,心里还有些惭愧。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说:“小伙子,对不起,我没有站在你的角度想,不知道你们快递员工作这么辛苦,刚才都怨我态度不好……”他的火似乎也消了,还没等我说完,就接过来说:“不,不,我也一样,不知道您睡着了,我太着急了,您原谅我……”我心里很温暖,涌满了特别的味道。我们的手握在了一起。

    ⑦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我说:“你骑慢一点。”我的语气里多了些关切。原来多了解别人,多体谅别人,竟然让我们有些像亲人告别。后来,他又来过一次,有点害羞地站在门外。我说:“是你啊,你好吗?”

    ⑧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他。我有些惦念着,很想他再来为我送快递,我还会说:“是你啊,你好吗?”

    【1】请你用文中的词语,把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填写完整。

    【2】“上帝就遭受对方这样的待遇吗?”这句话中的“待遇”指的是什么。(       

    A.“我”迟迟不给快递员开门。

    B.“我”不肯为快递员签字。

    C.快递员对着“我”大喊大叫。

    D.快递员一直不搭理“我”。

    【3】“我紧追着他,就像一团火卷过去。”“我”想追上他干什么?(       

    A.大骂一顿

    B.和他理论

    C.揍他一顿

    D.赶他出去。

    【4】“是你啊,你好吗?”文中出现了两次,朗读里分别要读出怎样的情感?(       

    A.疑问   疑问

    B.关爱   疑问

    C.疑问   怀念

    D.关爱   怀念

    【5】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本文,你能明白是什么让“我们的手握在了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现代文阅读。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

    孩子跪坐在椅子上,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株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然后他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几株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过不了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出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是孩子表现出的坚定和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放学回来后,照例跑到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站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小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了紫罗兰的生长。那些小东西你就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啊,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株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句话: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呀,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

    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

    【1】母亲觉得小瓜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孩子觉得小瓜苗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母亲对孩子想法的“忽略”?用“_____”画出来。

    【3】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短语,说说它们表现了什么。

    (1)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为什么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得满分的?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6】联系全文,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

    1.妈妈对小东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改为第三者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取得好成绩,能不下功夫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虎说:“我要给灾区人民捐款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习题

    1.用关联词把两个分句合并成一个句子。

    海水呈蓝色。海水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落山了,小鸟儿全都不见了踪影。(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 20、改写句子。

    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小小练笔场。

    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这是一种温馨的画面,还是一种……请你说说对这个画面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