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记忆浪花。

    (1)《小草和大树》一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她堪称   的典范。她的代表作是  

    (2)课文《负荆请罪》是根据著名的历史故事《   》改编的,讲的是赵国的大将军   的方式向   请罪的故事。

    (3)   国作家 ,他为我们塑造了一位 的船长形象。

    (4)《牛郎织女》与   并称为四大民间故事。

    (5)《示儿》一诗中写作者的遗愿是:  

    (6)郑成功是一位了不起的   你还知道的民族英雄还有 等。(至少写出两位)

    (7)____________________,早穿皮袄午穿纱,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心(   )肉(   )   一如(   )(   ) 万(   )千(   )

    大(   )一(   )   狂风(   )(   ) 尽(   )尽(   )

    兴(   )采(   )   舍己(   )(   ) (   )(   )割舍

    省(   )俭(  

    表现人物心理或神态的:  

    表现人物品质的:

    表现事物样子的:

     

  • 3、将下列诗句名言补充完整。

    (1)天籁自鸣天趣足,_____________

    (2)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

    (3)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4)无人知所去,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骄泰以失之。

  • 4、数字猜成语:

    12345609(   1256789(   1+2+3(

    333 555(   3.5   5  10(  

    9寸+1寸=1尺(  

     

  • 5、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________

    2.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________

    3.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________

    4.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________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

    【2】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心情。

    【4】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

    【5】小敏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的每一句都看成一幅画,并为它们各拟写了一个标题,请你选一选。

    ①大雨倾盆图     ②乌云密布图     ③水天一色图     ④风起云涌图

    (1)黑云翻墨未遮山( )             (2)白雨跳珠乱入船( )

    (3)卷地风来忽吹散( )             (4)望湖楼下水如天( )

  • 7、把诗歌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高度概括且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展现了一个个威武雄壮的场面,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简单描述你读后眼前所见之景、心中所悟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是应用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朗读。

  • 8、补充诗文,完成练习。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       , 

           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把诗文补充完整

    2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刘邦统一国家后的____和希望有________为国家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k”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开发出抑制Rack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克,农村居民为11.1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盐。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

    1盐能使人体“水化”,“水化”导致的最终结果是( )。

    A. 对水分的需求量相应增加 B. 使过多水分滞留在人体内

    C. 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 D. 摄取盐分过多引发高血压

    2短文第2自然段用到哪些说明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B. 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

    C. 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 D. 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

    3下面不属于减少盐摄入量带来的好处的一项是( )。

    A. 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B. 有利于降低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C. 有利于降低脑血栓患者发病风险

    D. 有利于降低人体出现脱水的风险。

    4根据短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Rack’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个作用是负面的。

    B. 实验证明,每天盐摄入量降低到原来一半左右,起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C. 我国城市居民盐的摄入量比农村居民低,年轻人盐的摄入量比中老年人低。

    D. 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不需要按比例相应地减少盐的用量。

  • 10、阅读感悟。

    吾腰千钱

    永之氓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吾腰千钱:我腰上带着千枚铜钱。□永之氓:永州的百姓。□咸:全、都。□绝:横渡。□中济:渡到江中。□寻常: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意为几尺远。□去:丢掉。□有顷:过了一会儿。□蔽:蒙昧、愚蠢、糊涂。□何以货为:要钱财干什么。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永之氓咸               善:_______________

    (2)中济,船破,        皆:_______________

    (3)有顷,益                  怠:_______________

    (4)又摇其首。溺死        遂: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童年》(节选,略有改动),完成题目。

    ①外祖父家花园左边围墙外的院子里,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三个小男孩在玩耍。他们都是灰衣灰帽灰眼睛,我只能从个子高矮来分辨他们。

    ②我从墙缝里观察他们,他们从未发现我,可是我倒希望他们发觉我。我喜欢他们那么有趣、快乐、和睦地玩我没有见过的各种游戏,喜欢他们相互关心,特别使我喜欢的是两个哥哥对小弟弟——那个长得挺滑稽的、活泼机敏的小不点儿的态度。倘若他跌跤了,两个哥哥就会笑起来,但并不像通常一些对栽跟头的人那样幸灾乐祸地笑,而是马上就去帮助小弟弟爬起来,如果他跌脏了手或膝盖,他们就用牛蒡叶子、手帕擦干净他的手和裤子,二哥还对他说:“瞧你这笨样儿……”

    ③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向他们打了个口哨。他们一听到口哨就都站住了,然后不慌不忙地聚到一起,不时地看看我,开始悄悄地商量。我想,他们一定要用石子扔我,便赶快下树,拾了好多石子,把几个口袋都塞满,停了一会儿又爬到树上,可他们已到离我很远的院子角落里去玩了。很明显,他们已把我忘了。这使我怅然若失。

    我有好多次坐在围墙上面的树权上,期待着他们喊我去跟他们一起玩,可他们从来没喊过,但是,我在心中已经跟他们一起玩了,有时入了神,情不自禁地大声叫着笑了起来。这时,他们便一起看看我,悄悄地在说着什么,我十分难为情,便爬下树了。

    ⑤有一次,他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轮到老二找人,他跑到仓库拐角里,两只手老老实实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儿,一点儿不偷看。哥哥和弟弟跑去藏起来。哥哥跑得很快,机敏地躲进放在仓库遮檐下的一架宽雪橇里,而那个小弟弟慌了神,围着井旁跑来跑去,找不到可以藏自己的地方。

    ⑥“一,”二哥喊道,“二……”小弟弟急了,猛地一下跳到井栏上,抓住井绳,把两只脚伸进空吊桶,只听见吊桶在井栏壁上咚咚响地轻碰了几下,人就不见了。

    ⑦我惊呆了,眼看着井辘轳飞快地旋转着,但是我很快就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纵身便跳进他们的院子,喊道:“掉到井里啦!……”老二和我同时跑到井栏边,他紧紧抓住井绳,猛向上拉,我及时地上去截住了井绳,就在这当口,他们的大哥也跑到井边,帮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说:“请轻一点!”

    ⑧我们很快将小弟弟拉上来了,他也吓坏了:鲜血从右手手指上直往下滴,颈上的皮擦伤了好大一块,从脚到腰都湿透了,脸色苍白得发青,但一面打着寒噤,一面还在笑。他睁大了眼睛笑着,拖长了声音说:“我怎一—怎么掉——掉下……去啦……”

    ⑨“你发疯了,就这回事儿。”他的二哥接着他,用手帕擦他脸上的血。老大愁眉不展地说:“我们回家吧,反正瞒不住了……”“你们会挨打吗?”我问。老大点了点头,然后向我伸出手,说道:“你跑得真快!”听了他的称赞,我很高兴,还没来得及握住他的手,他就对二弟说:“我们走吧,他要感冒了!我们就说他摔倒了,掉下井的事不要说!”“对,不要说。”小弟弟打着寒噤同意说,“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对吧?”三兄弟走了。

    ⑩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我扭回头看了看,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杈还在晃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

    兄弟三人将近一个星期没出来,后来出来玩时,比以前玩得还热闹。老大看见我在树上,亲切地向我喊道:“下来,到我们这儿来吧!”我们钻进仓库遮檐下的那架旧雪橇里互相打量着,交谈了很久。

    【1】若为以上节选内容加一个小标题,最适合的是(       

    A.邻居三兄弟

    B.我和邻居三兄弟

    C.邻居弟弟遇险记

    D.我的邻居

    【2】三兄弟有许多吸引“我”的地方,“我”特别喜欢的是(       

    A.他们都是灰衣灰帽灰衣服。

    B.两位哥哥对“小不点儿”的态度。

    C.他们快乐地玩我没有见过的游戏。

    D.他们活泼机灵,相互关心。

    【3】第③自然段“这使我怅然若失”句子中,“我”怅然若失的主要原因是(       

    A.三兄弟误解了“我”。

    B.三兄弟看不起“我”。

    C.“我”失去与三兄弟玩的机会。

    D.“我”失去与三兄弟打架的机会。

    【4】文章主要对“我”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A.语言、外貌描写

    B.动作、神态描写

    C.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D.外貌、心理活动描写

    【5】注意文中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A.自由自在

    B.悠闲快乐

    C.孤独寂寞

    D.顽皮捣蛋

    【6】如果要讲述文中弟弟掉到井里的故事,应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A.快速阅读全文,重点把握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B.重点阅读⑤—⑨自然段,主要关注人物的语言描写,把握说话的语气。

    C.重点阅读⑤—⑨自然段,主要关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D.重点阅读⑤—⑨自然段,重点关注情节,梳理好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7】文中画“ ”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8】在与三兄弟结为玩伴的过程中,“我”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结合相关描写,具体说说童年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蹦极

    外婆的巫术(节选)

    外婆是很厉害的,能通晓过去,预测将来,因为这些例子太多了,就使人相信她有巫术。

    最先发觉外婆有巫术的是我。

    一天,我正利用床架练平衡木,床架顶上的那半席之地窄窄的,生来就像是给人练技巧。小燕说,要是能在两指宽的地方疾走如飞,下一步就可以练走钢丝做空中飞人。那时,外婆正坐在一边,用布盘一种复杂的琵琶纽,她瞥了我一眼,说:一会你会摔破嘴巴的。

    不出三分钟,我就从那平衡木上栽下来,嘴巴在床角那儿摔出了血;嘴唇肿得像猪嘴,成为世上唯一的一个夏天出门也戴口罩的人。

    第二天,嘴刚消肿,我就忙着当债主。小鸽上门来借钱,让我把零花钱拿出来交给他,我没同意。小鸽就说保证还,还付双倍的利息,借一块钱第二天可以还我两块。我当然动心了。他走后,我正盘算着那高额利息可以奢侈一番。不料,外婆说:他是存心不还你钱。

    后来那小鸽果然当了赖账的,让我破了点小财。可我却在那事之后,开始留意外婆,比方看她预测将来时有没有念一句咒语。

    最神的是,外婆从从容容地在家中坐着,却能知晓我白天去过沙坑,还知道我是用吃早点的钱买了个新发夹,总之,她像是一眼把我从头看透到脚。

    我很想学到外婆的那一手,哪怕学会一句咒语,当着小燕她们一念,等到显灵了,准保她们魂灵出窍。所以从那天起,我尽量不同外婆顶嘴,还很殷勤地把别人送我的白手巾转送给她。秋天时,外婆要回自己家了,她说也想送我一样东西。我脱口而出,说:那就教我一句咒语吧!

    外婆听懂我话后非常生气,可是我最失望的还是那句话:我不是巫婆,是凭经验的。要知道,当时我多盼望家里有巫婆呵!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奢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殷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哪几件事情认定外婆有巫术?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真的有巫术吗?外婆的巫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与思考。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朵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晃,银朵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1、照样子写出四个你课外积累的词语。  

    例:毛茸茸 ( ) ( )   ( )   ( )  

    2、嗬!好大的雪啊!这句话表明了(             )。    

    3、在这段话里,你能领悟到什么表达方法?(至少两处) 

              )(            

     4、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括号里。  

      (1)落光了叶子…… 沉甸甸的雪球。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是(       )。        

    A  喜好     B 喜爱       C  惊异        D 惊奇    

    (2)推开门一看彩虹!这部分的写作顺序是(        )。     

     A  从上到下   B 从整体到部分    C  动静结合    D 由远及近 

     

  • 14、1836年12月,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指点、提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两个妹妹跟她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惴惴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名鼎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选文后,我感觉到诗人骚塞对夏洛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是,夏洛蒂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夏洛蒂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用“________”画出描写夏洛蒂阅读骚塞回信后的感受和举动的句子。假如你是夏洛蒂,读了回信后,你会怎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你想到了哪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整个任务顺利完成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

  • 16、按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到了正午,天安门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仿写一个人物入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写出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式转换。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路边的小杨树在风中发出阵阵响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 20、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根据这一提示改写句子。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相信一定去过许多地方,那里是山清水秀的,是海潮澎湃的,是古色古香的,是神秘莫测的......总之,它一定有吸引你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写一写。

    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