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晋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微风拂来,门前 chéng chè_________的小池塘的水面 yàng qǐ______了波纹,就像有人 tóu zhì_________了一块石头, fú píng_________和水藻也随之跳起舞来,煞是好看。我 níng wàng_________着水面,久久不愿离开。

  • 2、日积月累。

    五行:_____________ 五谷:_____________

    五音:____________ 五彩:_______________

  • 3、辨字组词。

    寇(______       蓬(______       健(______       爆(______

    冠(______       篷(______       键(______       曝(______

  • 4、填空题

    1.那艘英国大船上叛乱的主要头目是______

    2.汤姆·史密斯、维尔·佛莱、威尔·阿金斯三人,______首先把船长抓起来,对船长的态度十分蛮横。  

    3.为了夺回大船,确保参加行动的人的忠诚,鲁滨逊他们决定留下____人质。

    4.船长冒险带领一些人去收复大船,参加行动的一共是_______

    5.船长带领队员乘小船靠上大船,____首先带枪上了船。

  • 5、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出词语,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横线上的内容。

    读书就是在读风景:赏píng zǎo( )游鱼,xuán yá( )飞瀑。读书就是在读艺术:听弦音流转,yú yīn rào liáng( )。读书就是在读生活,或风平浪静,或bō tāo xiōng yǒng( )。读书就是在读人生态度:有人计较太多,有人kāng kǎi( )无私。我想,读书就是在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鲁迅的《自嘲》,完成练习。

    自 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①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②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这里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

    1根据意思写诗句。

    (1)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华盖,指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这里指好的运气。

    B.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在检讨、回顾、剖析了自己过去的人生观、战斗姿态后表示对目前情况的自剖、自嘲。

    C.诗中这些自嘲中的矛盾、悲哀和伤痛包含着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

    3对待敌人时,我们应该“_________”;对待人民时,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选择诗句填空)

  •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翻身的人儿”指像三黑这样有了自己_______ 的农民。

    【2】“笑嘻嘻”充分表达了三黑_________ 的心情,表达这种心情的ABB式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是为翻身的人儿能过上______________的生活而高兴。

    【4】这节诗抓住了三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描写,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__________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 8、古诗阅读。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解释下列字词。

    朝露:___________。 常恐:___________。 百川:___________。 徒:___________

    【3】《长歌行》出自《____________》,诗中勉励少壮要抓紧时间,及时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表达相同意思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1理解词语。

    暴跳如雷: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织女的身份是________;牛郎的遭遇是________

    3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牛郎织女婚后过着怎样的生活?用“________”画出相关的语句。

    5王母娘娘对牛郎织女的结合持什么态度?她是如何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给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画出老汉制止小伙子过桥时的动词。

    【3】联系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说说老汉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 11、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祖国到处是战士的家

    黄土高原上,有一座七郎山,海(拔 拨)1000多米。山头上,只有20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四周都是悬崖峭壁。这里冬天长达6个月,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多度。狂风刮起来,满山石头乱跑,黄沙铺天盖地。山上没有水,用水要从老远的地方背来。

    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山上却常年(住 驻)守着执勤的解放军战士。有个叫张金明的战士,是天津人,上山时才20岁。他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刚到七郎山,每天除值班外还要爬山挑水做饭,累得两腿发胀,汗流全身。有人劝他:“你有门路,还不想法调到好的地方去呀?”他回答:“七郎山虽苦,也是祖国山河的一部分。谁都不愿意来,这里不就没人驻守了吗?

    战士徐胜国家住湖北,家乡山青水秀。可服役()期满后,他却舍不得离开七郎山,又留了下来。他说:“这里需要我,我就不能离开它!”

    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 利用业余时间搬石头 挖土 垒墙 填坑 在房前屋后栽上树和白菜 使光秃秃的山出现了生机和绿色

    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士们汇集在一起,用(辛 幸)勤的劳动改变着脚下的土地。“我骑马挎枪走天下,祖国到处是我的家。”在他们看来,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可爱的。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照样子写四字词语,要求其中带有一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

    天南海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把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1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七郎山的自然环境,作用是( )。

    A.强调七郎山环境条件恶劣。

    B.说明黄土高原地区还很贫穷落后。

    C.烘托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的英雄形象。

  • 12、课外提优

    科尔沁草原的毁灭

    你知道内蒙古原有的一片科尔沁草原,现在到哪里去了吗?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和辽宁西部,有一片叫科尔沁沙地的沙漠。这里原来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年降雨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是一个很好的天然牧场,牛、马、羊、骆驼数以千万计。在它西北边的山地上还有茂密葱郁的森林,是地沃易耕植,水草便畜牧的好地方。

    19世纪后期,清朝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开垦科尔沁草原,鼓励人们到这里垦殖,打下粮食公私对半分成。从此,科尔沁草原很快变成了良田。

    年均300500毫米的降水量适于牧草生长,但对庄稼生长的需水量来说则远远不够。这里是松散的沙质土,清政府新垦的土地只能种23年,后来就被扔在一边不管了,俗话称为撂荒。撂荒地并不能使已经开垦的土地自然还原成草原。而且由于垦地耕作破坏了草原的植被,松散了的土层,裸露的沙质土遇上风吹,很容易随风而起。流沙首先出现在居民点和耕地周围,开始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小块扩为大块,大块与大块相连,以后逐渐连接成片。成片的沙荒地连接起来,丰美的草原就变成了荒芜的沙漠,不仅不能生产粮食,连牧草也不长了。

    这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草原上的多年生牧草由于密度大,根系发达,因此比新垦农田上的庄稼有更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有人做过试验:在1年内降雨340毫米的相同条件下,每667平方米的农田里有280千克的泥土被流水冲跑,而草原上每667平方米流失的泥土,仅有6千克多一点。所以,草原并不是都能开垦成耕地的。科尔沁草原的演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1) 读拼音,写字词。

      适      科尔草原

    2用自己的话说说科尔沁草原是如何变成沙漠的?

     

    3) 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用问句开头有什么好处。

     

    4) 第5自然段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道理的?这个道理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叙述)

     

     

    5)科尔沁草原毁灭的罪魁祸首是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 13、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有个普遍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见闻广博却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丰富却认识肤浅,反应敏捷却欠缺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坐在屏幕前,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孩子,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大家可能读过《西游记》这本书,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漫画书。两相比较,在读书时所感受到的是细致、神奇的语言文字之美。至于影片和漫画,虽然也会给人们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机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虽然同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虽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希望大家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填空。

    (1)第②自然段中的“这样的孩子”,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不足是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中作者把比喻为_____________细嚼慢咽的宴席,把电视前的观赏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就不同。如果想了解儿童不喜欢阅读书籍的原因,应该重点阅读第________自然段。读后可知,儿童不喜欢阅读书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本文作者的观点是(  )

    A.静下心来读书的孩子愈来愈少了。

    B.希望孩子们走进书里去。

    C.影片和漫画带给人们艺术享受。

    【3】小明沉迷于看电视,不爱读书。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劝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现代文阅读。

    一条鱼

    13年前秋季的一天。我一手夹着教材,一手拿着红薯;妻手操着镰刀,肩扛着冲担,一路出门。

    “今日天气怪好的。”妻说。

    我嚼着红薯,一股焦糊味,满口跑。头就往天上望,头顶的天是蓝的,东边太阳没出来的地方,是红的。“嗯,今日,一定好热的,你挑草头要悠着点。过两天放假,我就有工夫帮你……”我说。

    “过两天要是下雨呢?”妻笑笑说:“你好好教你的书吧。”

    到了岔路口,妻问:“你,中午回家吃不?”

    看看妻焦黄的脸。我说:“要抽得出空闲,我赶到田里,帮你挑几担。”

    “不屑得你帮的……”妻看看我说:“其实……算了,不啰嗦了,上课去吧。”妻转身,往田野走去。

    不等我把妻的半截话理出头绪,学校鱼池边有一个白东西,就打亮了我的眼睛。那是一条浮着的鱼。

    我几脚踏过去,捞起来,沉沉的,怕有两斤多重。鱼嘴里,拖出一根钓鱼线。我脑子里,就冒出昨天在这里钓鱼的几个校建包工头。一定是他们扯掉的。

    这时,校长挑一担草走过来了。

    “你看,这鱼可惜不?”我把鱼向校长递过去。

    校长把鱼掂了下。长叹一口气,说:“可不是吗?到年底,就是一个老师的福利了……”说着,校长又把鱼递给我。

    “送学校食堂去?”我问。

    “连老师带学生,差不多上百人,闻腥都不够……”校长说:“你挨学校近,拿回去炖个汤吧。回头,你把昨天我布置的优质教案,赶出来,明天要上交。”

    我“嗯”着,把鱼送到路边商店里,让卖东西的放冰箱里冻上。再跑到一年级的班上,叫儿子中午回家,带回去。

    为赶写教案,我中午没回家吃饭。下午,直到放学,还没有写完,就让儿子先回去。儿子往回走了几脚,又回头说:“爸爸,妈妈叫你一定要回家吃晚饭。”

    我头也没抬,就笑着说:“你去吧,我知道了。”

    忙完事,已经很晚了。突然记起儿子的话,我便急急地往回赶。进了门,屋里好安静。妻坐在电灯下,折叠一堆洗净的衣服。

    儿子坐在桌子旁,双手撑着下巴,眼睛眯缝着,盯桌上的一大碗鱼汤。

    “你们还没吃?!”我看看表,说:“9点都过了。”

    “妈说,一定要等着你……”儿子蹦起来,手舞足蹈。

    灯光把妻的脸映得发红,“你颜色好多了。”我望妻,有些动情。

    妻起身,朝我走来,轻柔的话也一起飘过来,“这得谢你哦,结婚这些年,你都不记得。今日,你不光是记得,还花钱,买这么贵的鱼。其实,我一个文盲,能嫁你这个知识分子,本来就是福气,我知足,也满足。我的生日,你记得不记得,都不是很重要的。”

    霎时,我心酸起来……

    【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我几脚过踏过去,捞起来,沉沉的,怕有两斤多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光把妻的脸映得发红。”妻的脸发红,除灯光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妻子”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霎时,我心酸起来……”结合全文,说说“我”心酸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保护它。(不改变原意,换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转换和仿写。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海鸥们肃立不动。(改为比喻句)

    2.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句)

    3.嘎羧凝视着江面。(扩句)

    4.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5.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

     

  • 20、仿照例句,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写几句话,写出人物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例: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弟弟摆弄新玩具                    小海在观察蝴蝶                       小珠在图书馆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写一写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也可以描述你看过或听过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要求:1、题目自拟。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有一定条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4、400字左右

    5、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可以用小明、小红、小刚等代替)一旦出现真实校名视为0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