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
(2)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脍炙人口的诗文中有许多成语: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只等闲;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总是春;《伯牙鼓琴》里的“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也被后人概括为_____,用来比喻乐曲高妙。
(4)有画面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如读到“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时,脑海里浮现出江南春天的美景;读到“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时,想象到黄河从远方蜿蜒奔腾而来的画面。
(5)“惟有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让我们体会到了只有整个中华民族发展起来,国家才能发展;曹植的名句“_____,视死忽如归”可以体现出狼牙山五壮上的爱国之情;李纲的“祖宗疆土,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告诉我们要维护祖国的统一。
2、看拼音写词语
bō li( ) xuán yá( ) 单bó( )
抽ti( ) lǐn( )冽 diāo( )塑
3、根据语境填写内容。
(1)夜晚,看到乡村月夜的美景,凉风习习,听到蝉鸣蛙叫,你会不由得吟诵起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溪水环绕田野,两边山峰耸立的田园美景,你又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3)悠悠故乡情,淡淡思乡愁。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触景生情:“__________”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表达对故乡的依恋:“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读到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时,我不由想起了曹植的爱国名言“捐躯赴国难,_____”。这样的爱国名言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国尽忠,我还知道_______说过的一句“_______”
(5)我唱歌的时候,妈妈常笑我说“五音不全”,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五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徵、羽。我还知道了“五彩”是指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读这一句时要用________的语气,要表达出对____________
5、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诗中飞将军指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故址在今____________。
3.看见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此刻,我联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君子之修身,内正____ __,外正____ ___。
5.“岁寒三友”是( ),我最欣赏( ),我还能写出赞颂它的精彩诗句或对联:
6、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本诗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人名)。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写了干净、清幽的居家环境,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后两句运用拟人,一“护”一“送”赋予山水情感,从远到近写活了山水。
C.首句中的“净”是室主人“长扫”的结果,可见主人生活悠闲、心境淡泊。
D.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湖阴先生隐居山中的思想境界,也表达出作者的志趣追求。
7、古诗赏析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小院的夏天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
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
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
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歌唱,
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1】从这首小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我们感受到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了人来写。
【2】这首诗应该用( )的语调和语速朗诵。
A.激昂、快速
B.悲伤、缓慢
C.可怜、缓慢
D.愉悦、中速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诗通过蜜蜂、牵牛花、阳光、葡萄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
C.“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和“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两句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的。
D.作者由窗外写到窗内,读起来很有层次感。
9、阅读理解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节选,有删改)
布幕后边,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主宰。后台是他的舞台。他略带沙哑的嗓子又唱又说又喊又叫,两只手把一桌子的皮影折腾得飞来飞去。看他的表情真像站在台上唱戏演戏一般,给我以强烈的感染。但在布幕那一边,却早化成戏中一个个性情各异的灯影子了。
当我回到布幕前边,坐下来细细品赏,便看出他演唱的高超。他不单唱得味儿如醇酒,大西北的苍劲中,兼有黄河滋育的柔和;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一时觉得,这唱不是张进绪唱,分明是灯影子在唱。于是,灯影、乐声和剧情浑然一体。如今的贺兰还有多少人有这种功夫?
……
我忽然想到,这么好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可千万别只叫我们这代人看到。
【1】用“﹏﹏”从文中标出一句反问句,再给它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细读选文部分,思考:在布幕后边,“我”(____);在布幕前边,“我”(____)。(填序号)
A.欣赏灯影的表演 B.感叹灯影的神奇 C.观察张进绪主演灯影
【3】仔细品读画“ ”句子,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选文的最后一段话,你同意作者的想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笔记本
我常常想,人每天都在奔忙,该不该为自己,为生活留下些什么呢?
到一家非常精致,讲究品位的书店买书,顺道绕到文具部去,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这家书店里的书售价都在一两百元之间,可是一本普通的笔记本售价都在两百元以上。由于我平常使用的都是廉价的笔记本,因此我对现今笔记本的售价感到吃惊。一本书的成本通常由印刷、排版、版税等费用组成,理论上成本比笔记本高得多。因此,一本笔记本售价在五百至一千元,我感觉是不太合理的。
我问店员小姐:“为什么这些笔记本这么昂贵呢?比一本书贵太多了!”她给了我一个意料之外的答复:“书都是別人写的,写得再好也是别人的思想。笔记本是给自己写的,自己的思想当然比别人的思想卖得贵。”说得真好!
走出书店,我沿着两边种满松香树的小路散步,想到笔记本卖得贵其实是好现象,说明这个社会的人生活比以前富裕了,大家更讲究生活的品质,而且有能力花更多的金钱来购买进口的文具。
接着我想到,现在很多人都用昂贵的笔记本,但真正拿来写笔记的又有几人呢? 记得我离开书店的时候,店员小姐说:“现在很多人花钱买笔记本不是用来写的,他们只收藏笔记本,他们可能从来不写笔记,但他们不断地买笔记本,使得笔记本的设计日益精美,售价也越来越昂贵。“
一本写满自己的生活、感受与思想的笔记本,虽然样式简单,纸张粗糙, 但总比那些永远空白的昂贵笔记本有价值得多。在这点上,我觉得店员小姐说得好极了。笔记本是为了记录自己思想而存在的,如果我们只是欣赏而不用它,岂 不辜负那棵为做笔记本而牺牲的树了吗?
一个人活在世上,可能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什么都没有留下,因此,我常常鼓励别人写笔记,把生活、感受、思想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时时检视自己的 生命痕迹,也可以日日“三省吾身”,还可以使自己的思想逐渐明晰。
一天写几页笔记不嫌多,一天写一句感言不嫌少,生命、思想就是这样成熟起来的。
如果我们不能在急速流过的每一天,为生活留下一些什么,生活就会如海面上的水泡,一粒粒破灭,终至消失。
(作者:林清玄 内容有删改)
【1】对笔记本售价昂贵的原因,作者最认同的是( )
A. 笔记本设计精美。
B. 人们富裕了,讲究生活品质。
C. 制作笔记本的成本高。
D. 笔记本记录了自己的思想。
【2】下面哪项最符合短文的寓意。( )
A. 记录别人的生活经验、思想,对自己的生活有启发意义。
B. 经常记录自己的生活、思想,让生命更有意义。
C. 批评那些生活奢侈、浪费生命的人。
D. 思想成熟、才不会庸庯碌碌过一辈子。
【3】作者运用了( )的写法,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结构更加紧密。
A. 开门见山 B. 承上启下 C. 首尾呼应 D. 借物喻人
【4】为什么写笔记能让生命、思想成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kuì),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ruì)。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liáo)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choú)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看拼音写汉字。
崩kuì( ) liáo( )绕 养精蓄ruì( ) 报choú( )
【2】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气呵成——_____________
落英缤纷——_____________
【3】仿写比喻句。
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那么父爱犹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父亲睡觉时“鼾声如雷”,“我”是怎么做怎么说的?从中流露出儿子对父亲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有一天,当“我”发现父亲比原来瘦了许多而让他多加强营养时,父亲是怎样回答的?这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当朋友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时,我是怎样回答的?这流露出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7】你的父亲肯定也类似于文中的父亲,平时对你关心、爱护,能举个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件雨天里发生小事,却长久地印我心中,时时撞击着我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三年前夏日,刚才还蓝天,却忽哗哗地下起雨来了。我赶忙去给妈妈送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路上行人被突其来雨淋得直跑。我虽打着伞,风夹着雨点还往脸上扫,雨真不小呢!我慌忙地跑单元门口时,不小心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手推车撞上。我忙抬头,哟,小小单元门边房檐下,竟站着好几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热切眼光看我,我也没顾,从身边擦而过,上了楼。
我感觉身上一阵冷,急忙换下被淋湿的衣服,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一望,突然,我目光惊呆了,我又看了那几个在房檐下避雨人:往日默默扫地老妈妈正来回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蹬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孩子身上,还有……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光的落空。我颓然地向后退,窗户关上了,窗外雨好像冲刷我心灵的污点,我的思绪纷繁。
很小的时候,母亲教育我要学会助人;戴上了红领巾,我意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佩戴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地雨声打断了。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我责问自己.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了自己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
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我转回身,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伞上,砸在我心上……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闪现我眼前.让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1】从文章第一段可以看出是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请你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中说“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这眼光包含着怎样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曾经有过“助人为乐”的事迹吗?请你来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文第2自然段列举出的可再生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这句话中“本来”的意思是______(A.原先、先前 B.理所当然)。这句话突出了__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
14、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 chà shà )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 shì sì )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
客店,花了一夜的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实在的事物。
4.平静的大海表达了贝多芬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波涛汹涌的大海表达
了贝多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15、按要求改句子。
(1)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2)这条干涸的小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断。(修改病句)
(3)这是一条河流。(扩写句子)
(4)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16、老人对我说她的心已经感受到我的琴声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跟我学:陈述句改感叹句,首先要在句中加入“真是、好、真、多么、太”等字词;然后在句尾加“啊、呀”等表感叹的字;最后加上感叹号!
1.安塞腰鼓深深震撼了我。(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用带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
5.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鲁迅先生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知识渊博。(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你会虚构吗?结合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故事,要有一定的环境描写,情节要能吸引人。题目自拟。
环境:冬日早晨 公园 人物:锻炼的老人 路过的小学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