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吕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照样子改写句子。(4)

    例: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

    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让我不要急,没带雨具她送我回家。

    1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对我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1灵台:

    (2)神矢:

    (3)故园:

    (4)暗:

    (5)轩辕:

     

  • 3、看拼音写字词

    liǔ(         zǔ zhòù(     )(    zōng(    

    cāng(       灭(          pū pū(     )(    

    duó步(         zì(     )情         wàn(      

    tuí唐(     suō(    )   sǒu(     )   kāi(     )油

  • 4、补充词语。

    悬灯结( )   死得其( )   ( )一息   一视同( )

    ( )于事   ( )欲试   聊以自( )   一声不( )

  • 5、课本再现,体会句子含义,学习表达方法。

    (1)《七律·长征》中,高度概括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总领全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是永不褪色的话题,从古至今有关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言警句,我们积累了很多。诸葛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的作品《____》。

    (4)“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中的“可爱”是指__________,“破碎”是指______________。我还能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读一读,选一选。

    天净沙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

    A.孤村落日残霞 B.轻烟老树寒鸦

    C.一点飞鸿影下 D.白草红叶黄花

  • 8、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一诗紧扣石灰的特点。请选择一句诗具体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面的资料,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石灰吗?为什么?

    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未来发展的“新北京”

    ①随着首都城市的日益发展,北京逐渐患上了“大城市病”,资源禀赋已经到了临界点。2014年初,中央政府要求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经多方论证,很快,国家就提出要在通州建立“北京行政副中心”。

    ②通州是北京的东大门,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进入通州,物资在此转运再进入京城。因此,历史上的通州是京都交通要道和漕(cáo)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仓储重地,曾与北京和天津合称“一京二卫三通州”。进入新时代,通州迎来新机遇。

    ③未来的通州,将成为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城区。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将远超中心城区,如全覆盖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多所大中小学名校进驻,如示范高中将达8至10所;多个区域医疗中心和多所知名医院的分院将落户于此……

    ④“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是指社区居民从居住地出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舒适的社区服务。通州将切实改善民生,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2018年覆盖率达到90%,2019年覆盖率达到95%,2020年12月底基本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

    ⑤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通州大运河旅游品牌”,备受关注。通州的道路,林荫化率为100%。通州未来四大湿地、公园,总占地约533公顷。具体来说,40平方千米范围的大运河流域,将形成色彩斑斓的生态文明带:沿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等水系打造的景观带,让亲水空间15分钟步行可达;在副中心外围,将建造环城游憩大景观。通过凉水河、凤港河、东南郊和马驹桥等湿地和绿道建设,将大片森林与湿地连成一片;另外,广渠路(东延)、通燕高速这两条进出通州的重要通道,将建成绿地面积约为165公顷的景观大道;东六环、京哈、京津、京沪等联系京津冀和进入副中心的重要道路,也会处处增绿添彩。悠久的运河古迹、优美的自然景观、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⑥建设项目一个个纷纷落地,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历史与未来在此接力!一个未来发展的“新北京”正在酝酿之中,也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

    (有删改)

    【1】根据内容判断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1)进入新时代, 国家要在通州建立“北京行政副中心”。____

    (2)历史上的通州,曾与北京、天津合称“一京二卫三通州”。____

    (3)“通州大运河旅游品牌”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____

    (4)未来的通州,这个没有城市病的城区,就是中国的“新未来”。____

    【2】用“﹏﹏﹏”在文章第①自然段中画出为什么要在通州建“北京行政副中心”。

    【3】短文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的“通州未来四大湿地、公园,总占地533公顷”中,去掉带点字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寒露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天气越来越凉,节气来到了寒露。

    寒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气?到了这个节气物候有哪些变化呢?

    在每年公历10月8日或是10月9日,太阳黄经为195°时是寒露。此时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著减少,气温明显下降。全国大部分地区,甚至华南都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这时,许多人开始用“寒冷”表达自己的感受。从字面看,寒露的“寒”就是寒冷,“露”则表示了近地面层水汽凝结成露水的现象。这时的天气常常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季农作物的收获十分有利。

    接下来,说寒露三候。什么叫三候。大家都知道24个节气,其中包括12个月,每个节气15天左右。而我国又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或者说包括“三候”。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现象给三候各起了名字。寒露三候分别为“初候 鸿雁来宾;二候   雀入大水为蛤;三候   菊有黄华”。

    这三候的意思是:从白露到寒露,大雁先后飞向南方过冬。早些到达的大雁已经是那里的主人了,后来的就是宾客。按照古人的说法,先到为主,后到为宾,晚到的大雁被当成“宾客”对待。

    天气寒冷,麻雀都在自己的巢穴里准备过冬,房檐屋后、池塘草地上都看不见它们的身影。它们去哪了呢?古人心中充满疑惑,他们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的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麻雀很相似,误以为是麻雀变的,所以说“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时节,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傲然开放。唐代诗人黄巢在《菊花》中写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指梅兰竹菊)。

    当然,这个时节的红叶也分外美丽,我们可以多多走出户外,去赏菊花、观红叶,尽情领略寒露时节的自然风光。

    寒露期间,还有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个节日在农历的九月初九。《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因为这个日子有两个九,寓意长长久久,所以它被定为老人节。

    按照传统习俗     重阳节这一天有很多事情可做     例如插茱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饮菊花酒     吃重阳糕     登高望远     赏菊花等等   都是重阳这一天应景的活动。

    最后,欣赏一首宋代晏几道关于寒露的蝶恋花词:“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1】阅读文章填空:要了解寒露三候的内容,应该阅读____段落,要知道________,可以直接阅读第十自然段。本文引用的诗词作者有___________,在蝶恋花这首词里的“金菊开时”、“雁字来时”对应着寒露三候里的__________

    【2】给第十自然段加标点。

    【3】“昼暖夜凉”一词里包含两组反义词。照样子,再写两个含反义词的词。

    _________     ___________

    【4】根据“寒露气候变化、寒露三候、寒露风俗”这些提示,给本文列提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在本文你了解到的知识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个。     

    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城市的标识

    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

    假如你在一个傍晚被掳掠到某地,你被关在一所封闭的房间里,仅仅依靠视线所及的建筑物和街道,你根本无法辨别自己的所在之处。你会发现这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它们彼此之间竟然是如此相像。

    那些高耸的大厦和大楼,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尖角或是翅角的屋顶,白色或是灰色的圆柱使你觉得眼前的一切早已似曾相识。那么街道呢,满街的霓虹灯和高架的立交桥,更让你茫然无措。你曾试图辨别街道却只见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像是你所在的那个城市的克隆弟兄,就好像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统锁成了一个连体人。还有街上川流不息的轿车们,也都像是刚刚从你那个城市蜂拥而来。本田、丰田、奔驰、捷达、桑塔纳、夏利……你被熟悉的车牌团团包围。

    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第二天天亮时分,你终于在楼角那儿,从太阳升起来的方向,发现了一棵树。

    那棵树有一种端庄的王者风度,两人合抱粗的树干呈深黑色,树枝如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缀满了繁密的树叶,即使在深冬也依然葱郁。树底下落着紫黑色的小果子,一阵若有若无的香气淡淡袭来。

    你知道那是一棵香樟树,北方没有香樟树,它立于江南,是杭州的标识。

    后来,你看见,街中央有一座绿色的小岛,垂挂着浅褐色的流苏样密密的枝条,构成一片完整的森林。那是榕树,你在福州或是广州。你看见婀娜苗条的椰树,你是在海口。你看见街边重重叠叠挺拔苍劲的油松,那是在长春。

    最后你睁开眼,你看见了秀气而坚韧的国槐,细碎密集的树叶为街道铺就一片浓荫,白中透着淡黄色的小花,飘来久远而古老的京城气息……

    拥挤熙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今,唯有属于那个城市的树,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从迷途的暗处闪现出来,为我们引领通往故乡的交叉小径。

    我们曾经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们,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覆盖,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在冷冰冰的建筑物和街道中,它是最有耐心与人相伴的鲜活生命;在日益趋同的城市形状中,它是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旨是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及表达作者对自然的崇尚。

    B.不要因现代文明而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

    C.要爱护树木,这样我们生活的环境才会更美好。

    D.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现代化的建设,不需要考虑大自然。

    2城市的标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把文章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

    4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士;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

    龙泉驿图书馆、龙泉驿850路公交车信息两则

    成都市龙泉驿图书馆

    读者须知:

    1.我馆将在入馆通道采取必要的实名身份查验、体温检测及相关防疫措施,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内,对于体温异常(≥37.2)、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未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未出示健康码、未佩戴口罩者,请改期进馆阅览。

    2.根据防疫要求,请单桌隔桌就座,务必佩戴口罩,不得中途摘下。

    3.请将阅览完毕的书、报、刊放于阅览桌原位,待工作人员进行消毒上架处理。

    4.工作人员会将所借图书消毒后放置于服务台,还回的书籍也会进行消杀处理后再上架。

    ……

    公交信息:

    乘坐850路、864A路、873路、878路、886路、L006路到公园路一段下车步行73米

    乘坐864路到文明街下车步行153米

    【1】以上关于成都市龙泉驿图书馆的信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本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进入龙泉驿读书馆的读者必须符合四项条件:携带身份证、体温正常、没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示健康码。______

    (2)读者阅览完毕的书刊和报纸等,需要主动放回原来的地方。______

    (3)到龙泉驿图书馆的公交车包括864路和876路。______

    (4)龙泉驿850路公交车的发车时间是上午6点20分,收车时间是晚上7点。______

    【3】赵刚住在中国艺库附近,他想星期六去龙泉驿图书馆看书。如果选择乘坐850路公交汽车,他下车的站点是___________,然后步行___________米就到了。

    【4】赵刚进入图书馆后,一直没有找到自己要读的小说《吹小号的天鹅》。他准备请不远处正在整理图书的阿姨帮忙。赵刚该怎么和阿姨说呢?请帮他想一想。

    赵刚走过去,微笑着对阿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刚决定写一篇日记,来表现图书馆的读者对阅读的热爱。下面哪些材料可以表达日记的中心思想?请帮他选一选:( )(只填序号)

    A.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认真地整理着图书,不时和有请求的读者亲切地交谈着。

    B.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

    C.一位卷发姑娘拿出手机,微笑着对着书架和读者拍照,然后把照片发布到朋友圈。

    D.几个年轻人小声地讨论着一部电影,他们的交流非常深入,每个人的理解都加深了。

    E.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F.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

  • 13、仔细观察漫画,认真阅读漫画左边的文字,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

    【1】漫画左边的文字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A.记叙

    B.议论

    C.说明

    D.抒情

    【2】漫画左边的文字的写作顺序是( )

    A.由主体到局部

    B.由整体到部分

    C.从右到左

    D.从上到下

    【3】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

    A.读书

    B.财富

    C.读好书

    D.好读书

    【4】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信你一定读过许多好书吧,请你选择一本推荐给大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书名: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

    推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 寂静 安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告 宣布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情 热烈 热心)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从选文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选文按顺序写了开国大典的________两个环节。

    3“___”的句子中站起来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______次写到掌声,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掌声?那是什么样的掌声?用下面的句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响起了的掌声。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脂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苍蝇拂拭圆脑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快活地叫起来:爸爸,你看!这是什么?”(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词序颠倒的病句。

    跟我学: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修改方法:找出位置错误的词语,然后调整过来。

    5.它们终于不动了,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通过上述措施,使全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此类事件所带来的后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在“——”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假期,重庆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朝天门广场人头攒动,洪崖洞民俗风貌区__________,磁器口古镇__________,武隆喀斯特旅游区__________

    (2)仿照例句,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一想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围绕下列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冷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爸爸在看报纸。爸爸在烧菜。

    2)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是一个另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3)勃朗特姐妹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勃朗特姐妹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

     

  • 19、修改病句。

    (1全校师生和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2)故宫,天坛,三峡工程都是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

     

    (3)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4)早晨起来,我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六一联欢会上,小红演唱了优美的歌曲和精彩的相声。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表达

    习作要求:本学期,我们阅读了不少成长小说。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成长,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学会了与人分享,懂得了珍惜友情,尝试着宽容他人……请你以“成长”为话题,写一件成长历程中的事情。既要写清事情的经过,也要写出这件事对你成长的影响。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左右。

    友情提醒:1.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2.文章不能超格写,也不能写在草稿纸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