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理解]
1.《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先生,他用充满____________的朴实语言,描绘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___和________。
2.《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情,________这一部分写得详细,____这一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鲁滨逊航海途中遭遇大风而________________,克服种种困难,在荒岛生活了_____年后,最终获救回到________。从中我们体会到了鲁滨逊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2、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2)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朗读课文。
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我给每个自然段都标上了序号。
2.读课文三遍。
第一遍:把课文读通,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并查字典解决。
第二遍:把课文读懂,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三遍:把课文读透,想象课文描写的海面情景的变化,感受乐曲的美妙。
4、经典诗文积累。
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是苏轼游览西湖时写下的诗句。我积累了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描写了月夜的乡村景色。这学期我还积累了杜牧《江南春》中含有数字的诗句: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是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我还记住了毛主席的词《菩萨蛮·大柏地》中的词句: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
4.“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联系到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写到了传统节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禁让我想起了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描写山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别出心(____) 汹涌(____)(____) 暴露无(____)
斩钉(____)铁 威风(____)(____) 居高(____)下
全神(____)注 (____)飘带(____) (____)影自怜
A.同学们都在(______)看建校十周年庆典。
B.生活是一片海,时而(______),时而风平浪静。
C.这幅画里面的英雄们各个都显得(_______)。
D.这幅电脑绘画风格独特,设计(______)。
6、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肥:指果肉肥厚。③麦花:荞麦
花。④菜花:油菜花。⑤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⑥惟有:只有。⑦蛱(jiá)蝶: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
【2】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词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的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的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从本首词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 三军:_______________
【3】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军在长征中表现了那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两根蜡烛
一个纸箱子里躺着两根蜡烛,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每天都躺在箱子里聊聊天,说说话。
一天,短的那根对另一根说:“这里太黑了,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另一根沉默了一会儿,对它说:“你的想法是不错,可就算有人打开箱子,我们不会动弹也是不行的呀!”
“可跟我们相似的灯泡呀,手电呀……不都在外面为人们照亮?同时还每天看着千姿百态的世界吗?”短的那根蜡烛说。
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一天早晨,两根蜡烛被脚步声吵醒了,它们仿佛感觉箱子在剧烈地震动,紧接着,它们又感到箱子山崩地裂般上下起伏。又过了一会儿,震动停止了,突然,一道耀眼的光芒从外面射了进来,刺得两根蜡烛都睁不开眼睛了!
一个小男孩把它们拿出来,放在两个支架上。又过了一会儿,两根蜡烛突然感到自己身上非常烫,像是有一团熊熊大火在头上燃烧着,“完了,我们被点燃了。”两支蜡烛想。夜晚,短的那根蜡烛没有睡觉,因为小男孩正坐在他身旁做功课。这是它第二次觉得自己是有用的,心里感到很幸福。
之后两天,小男孩一做功课它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亮一些,好让小男孩更好地写字。
第二天早上,长蜡烛突然发现另一根蜡烛已经烧完了。“唉,”它想,“看来我的生命也很短暂了,可是能帮小男孩那么多,我也心满意足了。”
这时,奇迹发生了,它突然感到自己全身充满力气,一眨眼,它发现自己被挂在天上,成了一盏电灯……
【1】照样子写词语。
千姿百态(带数字):
聊聊天(AAB):
【2】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开始—(____) 苦难—(____) 长久—(____)
【3】两支蜡烛聊天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短的那根蜡烛感到很幸福的原因是( )
A.小男孩正坐在他身旁做功课,觉得自己很有用。
B.蜡烛出来玩自由自在,所以很幸福。
【5】你有什么话想对蜡烛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方有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1)结合本文说说“感恩”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列举哪些理由说明要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感恩的传统吗?从文中或熟语中找找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列举出文中感恩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6年10月,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快递运单约207亿枚、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封套约31.05亿个、包装箱约99.22亿个、胶带约169.85亿米、内部缓冲物约29.77亿个。该报告称我国快递包装年耗材用量十分惊人,仅包装使用的胶带总长,就可以绕地球赤道约425圈。
材料二:2020年5月14日,北京市快逆协会制定发布《北京市快递电商绿色包装》团体标准。标准提出,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使用涤纶等材质的集装袋,实现循环中转袋的全覆盖。循环中转袋使用次数不宜少于50次。鼓励快递与电商企业使用瘦身胶带、低重高强包装箱,推广简约包装,集中整治过度包装,有效降低快递封装胶带、传统塑料袋平均用量。使用环保胶带、包装袋和填充物,落实环保印刷要求,淘汰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
材料三:目前,绿色快递包装袋、可循环周转箱、可循环周转袋等绿色包装已成厦门寄递企业的标配。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20年4月27日,厦门市快递网点已具备100%快递包装废弃物当场回收服务的条件,岛内外934个网点均已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且每天可回收大量的可再利用包装物。
【1】材料一 的主要内容是说明( );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说明( );材料三的主要内容是说明( )
A.《北京市快递电商绿色包装》团体标准发布了。
B.绿色包装已经成为厦门寄递企业的标配。
C.我国快递包装年耗材用量惊人。
【2】材料二和材料三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个重要信息:____
【3】材料一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这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
【4】以下对“绿色包装”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包装制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是环保型的;
B.包装制品可回收,可循环使用;
C.追求简约包装、摒弃过度包装。
【5】我们作为“快递”的消费者,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寄发快递时尽量使用环保型包装制品;
B.优化包装设计,不追求过度包装;
C.尽量使用一次性包装制品寄发快递;
D.快递员可以回收包装,重复使用。
12、阅读与感悟。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②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③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⑤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40万亿千米”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直观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至少”一词强调了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①-③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④-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3】地球既可爱又易碎,你应该怎样倡议人们身体力行地来保护地球?(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1】为什么邱少云能像千斤巨石,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开始称邱少云是个“年轻的战士”,后来称他是个“伟大的战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我”心中,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盼》选段,回答问题。
①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①__________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②“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③“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
④“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嘟囔着,心想,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⑤“那就休息一下。”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薹呢。
⑥“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⑦“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⑧“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⑨“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妈妈焖上米饭,转过身来看了我两眼。
⑩“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⑪“真的吗?”妈妈问。
⑫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里的闹钟,六点二十,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⑬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③____________
【1】围绕“盼”,选文具体写了哪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
【2】下列三句话写的是“盼”的心理活动,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在文中横线处。
A.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B.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C.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3】请给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这句话做批注。
【4】第①自然段中“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面对雨,分别描写路人和“我”的不同反应,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②段“我嚷着奔进厨房”、第④段“我嘟囔着”、第②段“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我”从可以穿雨衣的兴奋到不能出去而失落沮丧的心理过程。
B.第⑥自然段末尾的“啊”字表示“我”在和妈妈商量,在向妈妈请求。
C.第⑥自然段“我”央求妈妈让“我”出去买酱油的原因是不想听英语讲座。
D.第②自然段“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是因为“我”为了想穿上雨衣出门而向妈妈撒了谎。
15、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我多么得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难道这篇课文描绘的不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吗?
(2)这篇课文运用的怎能不是对比的写法呢?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2.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3.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战士们不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换新颜。
(1)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改为比喻句:
(2)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
改为拟人句: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4)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3)用关联词合二为一: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4)给句子治病: 冬冬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和色彩很巧妙。
(5)用上“别具一格、动人心魄”,造一个赞美艺术作品的句子。
(6)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 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 ,……
20、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让你感动或感谢的人。请选择其中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人写一篇作文,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