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一望( )( ) ( )( )大吕 笔走( )( )
囫( )吞( ) 恍( )大( ) 悬( )峭( )
①我们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___________。
②上课时,一道数学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点拨,我才___________。
③上面画“ ”的词语都是与艺术有关的,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日暮_____________,轻烟_______________。
2.《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诗人游子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_________;杨柳枯了,_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待着明天,幸运怎会向你招手?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长歌行》中的:“________,何时复西归?”
4.在“快乐读书吧”学习活动中,我读的名著是《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我喜欢这部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黑云翻累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后,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的画面。
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品一品:“暖”和“寒”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一说“不怕”“只等闲”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汉字回答问题。
珊 瑚 窍 猩 赭
(1)这五个字的共同点是 ,请举例说明记忆这类汉字的方法:
(2)它们中形旁和声旁位置相同的是 。
(3)请按音序给这五个字排序:
(4)如果用“全拼”输入法输入“窍”字,请你写出它的输入程序:
6、阅读广场。
(一)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 天净沙是 ,秋是 。
2.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副 图。
3. 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陆游教儿子作诗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他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着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在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你说我算不算找到了做诗的诀窍?”
陆游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你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着,背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参加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种种火热的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我真正学到了李白、杜甫的写作精神。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做诗的高潮。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是不会转变的。这种生活,是书本上看不到的啊!”
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做诗的诀窍。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阿爸,你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
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你果真想学写诗,应该在诗本身以外的生活中多下功夫)
1. 理解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谈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对你今后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引用了陆游的一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平台。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孩子真烂漫。
_________________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批走俏货。
_________________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虽生犹死。
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拟人的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咏梅词写了梅花_____________的特点,赞扬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其中表现了梅花不居功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 。
, 。
, 。
, 。
注:①题目居中写,上下阕之间空两格。②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③书写要正确,养成自我检视习惯。
【1】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西江月”是词牌,“_________”是词题。从“__________”等词句,可以知道,写的是乡村夏夜美景。
【3】词中,“路转溪桥忽见”的“见”同________,读音是________。
【4】如果《宿建德江》所表达的情感用一个“________”字来表示,那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就可以概括为一个“________”字。
9、招聘考试
雅利安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更确切地说,是美国环球广告代理公司中国办事处。因为业务需要,雅利安公司正准备招聘四名中国高级职员,担任业务部、发展部主任助理,待遇自不必言。 竞争是激烈的,凭借良好的资历和优秀的考试成绩,我荣幸地成为10名复试者中的一员。
雅利安公司的人事部主任戴维先生告诉我复试主要是由贝克先生主持。贝克先生是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从一个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并且,他年龄并不很大,据说只有四十岁上下。听到这个消 息,我非常紧张,一连几天,从英语口语、广告业务及穿戴方面都 做了精心准备,以便顺利“推销自己”。
考试是单独面试。我一走进小会客厅,坐在正中沙发上的一 个老外便站起来,我认出来:正是贝克先生。
“是你?你是……”贝克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我的名字, 并且快步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了我的双手。
“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贝克先生一脸的惊喜,激动地转过身对在座的另几位老外嚷道:“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我的心狂跳起来,还没容得我说话,贝克先生把我一把拉到他旁边的沙发上坐下,说道:“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 昆明湖中,要不是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我只顾看女儿了,也没来得及向你道谢。”
我竭力抑制住“跳,抿(mǐn)抿发干的双唇,说道:“很抱歉, 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来没见过您,更没救过您女儿。”
贝克先生又一把拉住我:“你忘记了?4月2日,昆明湖公园……肯定是你!我记得你脸上有块痣 (zhì),年轻人,你骗不了我的。”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
我站起来:“贝克先生,我想您肯定弄错了。我没有救过您女儿。”
我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免试了。”几天后,我幸运地成了雅利安公司职员。有一次,我和戴维先生闲聊,我问戴维:“救贝克先生女儿的那位年轻人找到了吗?”
“贝克先生的女儿?”戴维先生一时没反应过来,接着他大笑起来:“他女儿?有七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没有女儿。”
l.用心品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的意思。
(1)我竭力抑制住心跳,抿抿发干的双唇。
(2)有七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
2.下面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动作 B.语占 C.心理 D.神态
(1)贝克先生说:“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 要不是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 ( )
(2)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 ( )
(3)我的心狂跳起来。 ( )
(4)贝克先生快步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我的双手。 ( )
3.读文中画“____”线句子,说说为什么? ( )
A.“我”感到激动,贝克先生会因为感激而录用我。
B.“我”面对“错认”和将带来的优越条件不知怎么办。
4.贝克先生认错人了吗?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5.“我”被录用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10、课内阅读
长江之歌(节选)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穷”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缺乏财物,跟“富”相对;②到尽头,没有出路;③达到极点;④推究到极限。
选出“穷”字在下列词语中的正确解释。(只填序号)
无穷( ) 贫穷( ) 穷凶极恶(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远古—(______) 赞美—(______)
【3】用“ ”画出与“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相对应的句子。
【4】这段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友情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1)通过认真朗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注音了!(我还能总结一下识字方法)
②我想和教科书对照或请教同桌,以上注音都正确吗?正确( )错误( )
我来总结一下,我的识字方法是: 。
我能自己检查写的对错 正确( )个 错误( )个
③在预习课文时我理解的生词有:
(2)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山中访友》,通过预习我知道实际上作者拜访的对象是
。
这篇课文我读了( )遍就读熟了。读这篇课文,我喜欢:◇大声地朗读。( )◇默读。( )◇和同学一起读。( ),我能正确流利的读一遍。
(3)初读课文后我有几点收获,我想写在下面:
(4)初读课文后我有几点疑惑想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
疑问二:
疑问三:
12、中国的牛
①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
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③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生,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正在踟蹰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
从我们身边经过。
④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⑤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的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⑥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
⑦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斗牛,全身精力,都尽付暴力斗争中。
⑧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田垄 ( ) 踟蹰 ( )
2.“中国的牛”,你从文章中读出了“牛”怎样的品质? 象征什么?
3.本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用“∥”画在下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4.文中能与结尾⑧段遥相呼应的是哪一句?用“ ”在原文画出。
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13、阅读理解。
长大的姿势
那还是彼得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天晚上,巴菲特听到儿子彼得房间里好像传出一阵不规则的乐器声。他好奇地推开虚掩的门,看到儿子书桌上摆着一排玻璃杯,彼得两只手上拿着餐桌上用的刀和叉,在玻璃杯上敲敲打打,刀和叉叩击在玻璃杯上,发出一阵悦耳的响声。听着打击发出的声音,彼得摇头晃脑,似乎很陶醉。
巴菲特笑着问:“你在干什么呀?怎么这么高兴?”彼得赶紧站起身子,有些腼腆地说:“爸爸,我发现用刀和叉在玻璃杯打击,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就像是乐器弹奏发出的声音。”巴菲特频频点头,笑道:“你很聪明,我听出来了,像乐器弹奏发出的声音。”彼得走到爸爸跟前,凝视着巴菲特,好像有什么心事要对他讲。爸爸笑道:“孩子,你好像有什么心事?说出来,看爸爸能不能帮助你。”彼得听了,鼓起勇气说:“我也许要让您失望了。我今后也许不能和您一样成为‘股神’了,我只想学音乐,音乐才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快乐。”巴菲特听了,仿佛被什么东西击打了一下。他看着儿子,有几秒钟没说话。那几秒钟对彼得来说,仿佛经历了几个世纪,他心中溢满了忐忑。
巴菲特看着儿子,①他的眼睛很清澈,仿佛像一潭深蓝色的湖水。终于,巴菲特伸出双手,将手搭在儿子的肩膀上,深情地说:“你已经长大了,你有你的追求,你想学音乐,爸爸不阻拦,②你有权选择一种长大的姿势。”巴菲特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在彼得心中燃烧起火一样的激情,音乐的世界,在他眼前变得那么宽广,充满着魅力。
许多年以后,彼得在他出版《生活由你创造》一书的发布会上,深情地说:“当年,父亲得知我不想走他那条路,而是希望学音乐的时候,他说了‘你有权选择一种长大的姿势’。这句话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信心和力量。大学毕业后,虽然很辛苦,但我感到很幸福。”
【1】文中“陶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一词语可以看出彼得_________________。
【2】彼得的心事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文中画线句①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彼得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句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彼得选择了音乐作为自己长大的姿势,获得了幸福。
B.自己的事情自己担当,即使错了也是快乐的。
C.一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5】你觉得彼得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彼得爸爸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①天空晴朗,有几朵棉花糖似的白云聚散不定。青年小伞就坐在人行道里侧的休闲椅上读一本小说,读到精彩处不由咧起嘴角。
②突然,一个老人走至离小伞半米的地方,一个超想摔倒,小伞急忙扔下书本,躬身查看老人情况,但见老人口歪眼斜,嘴里直吐白沫,八成是中风了。紧急情况下,小伞迅速拨打120电话,然后迅速脱下自己的风衣盖在老人身上,同时用纸巾给老人擦掉呕吐物,焦急地等待着救护车。周围慢慢聚集了一些探看发生了什么的路人。救护车几分钟就到了。小伞与护士一起将老人扶上担架,临了,医护人员问小伞是不是家属,小伞摇头,不过还是跟着上了救护车。
③目睹刚才发生的一切,路人们表情复杂地慢慢散去。其中一位温文尔雅的女人没走,她走到休闲椅前,拿起小伞落下的那本书看了看,不禁惊愣了一下。
④她决定留下等待这个年轻人,等他回来取落下的书。天色已晚,华灯初上。行色匆匆的人们一拨一拨地从她身边走过,年轻人一直没有回来。黑夜来临。人群、高楼、立交桥、树丛、汽车组成的暗黑河流以及远方的山,都笼罩进黑暗里,众多星星像金色的米粒镶满天空,仍没有书主人的影子。
⑤第二天,这个女人又来到长椅前坐下,手拿那本书静等。人们不断从她身边走过,她以注目礼回敬,宛如一尊雕塑。第三天一大早,她又来到这里,怕自己吃饭错过年轻人来寻书,所以,还自己带了干粮。
⑥如此,她日日来到这里……
⑦已经在长椅上等候了足足半个月,她仍没见到那位施救老者的青年,人行道方砖上落花随风起落,椅子背后悄悄袭来淡淡的香,牵引她的思路朝身后墙角寻去。当她再转回头,发现有个青年正立在她眼前,正是书的主人。
⑧小伞也看见他落下的那本书正捧在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手里。女人站起身微笑着说,我始终预感你会回来的。小伞也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这么长时间了,自己还能与这本书重逢。
⑨小伞感激地说:“谢谢您,没想到这么久,您还替我留着这本书。”“我应该谢你才对。”女人望着小伞说,“我从你身上看到了文学的意义。”那女人询问小伞的名字,然后打开这本名叫《晴朗的天空》的书的扉页,郑重写下:献给这本书的第一读者——小伞。
⑩小伞接过书一看,睁大了眼睛,我的天!自己崇拜喜爱的作家就在眼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说主要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开故事情节的。
【2】文中第①段和第⑦段画线句,这样写对文章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谈谈那位温文尔雅的女人为什么说“我从你身上看到了文学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第⑩段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应该删去,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文章最后一段空白处补写几句话,使之符合人物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把王鼎钧先生的这段金言送给每个学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她写字的时候,我们( )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②( )坚持梦想,( )能最终实现梦想。
③( )小明知道那样做是错的,他( )不会去做了。
16、句子乐园。
(1)“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还有日晷(guǐ)、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读名著时,我们都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请你评价一下鲁滨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样子,补写句子)小学的时光如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选择一个,写一两句话。
坐在教室里 上学路上 跑步 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下了决心,非要登上山顶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众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六一”联欢会上,小红演唱了优美的歌曲和精彩的相声。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一定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1)海鸟 动物 海鸥 生物
(2) 尽情游赏 慕名而来 怅然而返 恋恋不舍
(3)一道红霞 晨曦初露 万道霞光 红日薄发
21、习作。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我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起来很有趣味。
请你发挥想象,把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事物,以《 的自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补充完整标题。语句通顺,写下变化的经历,重点部分详写。做到书写工整,标点符号运用正确,字数在45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