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注意带点的字。
往事如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历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夕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汉字。
zhuì rù miǎo shì yán jùn ní jiāng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dǒu qiào kān cè chà lù yóu yù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______
②看到老班长在吃鱼骨头,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______
③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支歌。______
④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______
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__
4、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1.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道“聊”字,但不会写,用___查字法,应先查字母___,再查音节___。“聊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不认识“诞”字,用____法查___部,再查___画。“诞”是____结构的字,第7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通过最近的学习,你认识了(____________)的谭千秋老师,(____________)的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的夏洛蒂,(_____________)的霍金。其中你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死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长》的作者是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肖邦是______人(国名),华沙起义失败后,他写下了著名的____________。
4.我国有______个民族,你是______族人。你还知道的民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郑成功的伟大功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人们称他为__________。
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其中表达作者激动心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者非常高兴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对生死的态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句回答)
8.《小草和大树》一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她堪称是____________的典范,她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
6、古诗文阅读。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在诗中“____”处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
【3】这首诗表面在写“竹子”,其实不然。想想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方法)?
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透迪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崛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选择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远征”是指( ),“万水千山”是指(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C.千座山,万条河 D.山无数、水无数,隐喻困难多、艰险多
(2)“五岭透拖腾细浪,乌蒙磅碍走泥丸。”这两句诗体现了红军战士( )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B.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C.本领高,没有困难能难住他们。
【2】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红军战士翻过雪山后无比喜悦的心情和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3】这首诗是围绕哪两句来写的?全诗分别为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几幅“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附加题。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复:又、再,关山:群山 , 苍:苍翠 鏖战:大战)
【1】“菩萨蛮”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_,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像,简单描述上阕所写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解释下列词语: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这样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桑娜心理描写的句子。
【4】“非这样不可”是因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材料一】民法典诞生
2020年5月28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
【材料二】“画”说民法典
在租期内突然被通知房子卖了,必须立刻搬家
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民法典合同编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总则编
【1】阅读材料一,写出两条你从中获取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冰租了一套房子,租期到2022年10月。2022年3月的时候房东突然过来说房子已经卖掉了,让小冰赶快搬家。结合材料,小冰( )
A.需要按照房东的要求立即搬家。
B.不可以拒绝房东的一切要求,需搬家。
C.可以根据合同继续居住,不必搬家。
D.不需要搬家,但要支付双倍租金。
【3】阅读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民法典自通过之日起实施。( )
(2)7周岁的轩轩痴迷网络游戏,偷偷用父亲的银行卡充值5万元买游戏装备。他的父亲知晓后很生气,可以要求退款。( )
1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日。
捡到金子之后
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的妈妈。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①,哪怕很小。
这天,牧童又上山了。
望着人迹罕见的山脊,荒凉而贫瘠的土地,颤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可怜的小木屋,他不禁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牧童突然跳了起来。地上隐约有一束金光射来——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袖子,使劲地挖起来。好大的一块!牧童兴奋地抱起金子,飞一般下山去了。
“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着,跑进屋,双手把金子捧到妈妈面前。妈妈注视着牧童的一举一动,没有说一句话,轻轻将牧童拉到身边……牧童不解地望着妈妈。
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
“不,它能使我们富裕。”牧童争辩着。妈妈摇了摇头。牧童感到失望而愤怒,他抱紧金子,说:“我要证明给你看。”然后他跨出了家门。牧童来到一个小镇。他将金子背在背上,手里攥着敲下的一小块,走到一家首饰店。老板将这一块金子举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两眼,说:“你从哪儿弄来的?”
“山上捡的。”牧童随口说了句便赶紧闭了嘴,抢过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铺。他走进酒店,走进衣店,走过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牧童渐渐害怕起来。
傍晚,牧童心惊胆战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把你的包放下。”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牧童猛地一回头。那人伸手抢包。牧童赶紧护住。几个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时,只见一位道士一闪而出,弹指一击,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赶紧屈膝相谢。道士却已渐渐远去。只给他留下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
猛然间,牧童想起妈妈的话,懊悔万分。
当晚,牧童离开了小镇。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金子埋进深深的地下,它不愿再让这金子迷惑他人。
牧童终于又回到了山沟里。他不再乞求金子,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植树种草,开荒种田,放羊养牛,还养花种果树,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去做……
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顶,遥望洒满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啊!生机盎然的山林,处处是鸟语花香;绿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美丽的果林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当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盛开的花圃把山坡装点得格外迷人……一切都变了。
“我的金子②。”牧童自豪地说。
【1】作者围绕"金子"这一线索精心安排了文章的思路,请你在括号中填写相关情节。
希望得到金子--(_____________)---金子带来的厄运--(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开头和结尾两处加点的“金子”的含义。
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饰店老板接到了牧童的金子后,作者运用了"举""狐疑"和"瞟"等词语描写他.这些词语写出了首饰店老板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士留下的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与前文相应,请将前文中与之照应的话摘抄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牧童从开始"抱"这金子到后来将金子深"埋"在地下,他先后不同的举动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我最棒。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四字词语来描写草原的绿?
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他是个不聪明的男孩,对二分之一与三分之一谁大谁小的问题,一见就发晕。
上了中学,老师曾多次给他父母暗示,读书不会在他身上发生奇迹。高考那年,全班落榜三人,其中就有他。
父母决定让他跟一个师傅学裁剪,他学得很认真。师傅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好裁缝,因为10 个学员中,他钉的纽扣最结实。他确实是个不错的裁缝。他不仅纽扣钉得牢靠,而且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他在裙腰的内侧加上小口袋。
让穿裙子的人有地方放手机。他把T恤衫的领子去掉,把童装的口袋移到胸前。总之,学徒期间,他把老板滞销的服装改造后给卖光了。师傅说他是天才。
两年后,真有一个"天才服装店"诞生了,在广场的一角。那个笨男孩跟师傅一样,既剪又卖。顾客起初是亲戚和邻居,由于他的纽扣钉得很结实,后来又发展到亲戚的邻居和邻居的亲戚。
一天,几个退休老人在广场.上扭秧歌,扣子掉了,男孩自告奋勇,义务服务。后来老人的队伍扩大,发展成秧歌队,他成了秧歌队的义务工一免 费钉纽扣,免费做秧歌服。老人为了感谢他,每次晨练,都挂一面"天才服装秩歌队"的旗子。老人秧歌队成为广场.上的一道风景,先是被围观,后是被电视台来访,再后来是作为市里的形象使者到省里、首都象加文化节。随着秩歌队的扬名,天才服装店声明远播。男孩开始雇人,开始成立公司。
现在,天才服装公司已是一个资产过3000万元的私营业企业,他的商标是一枚纽扣。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本文写了男孩成长路上的三件事,请分别写一写。
(1)学生时代: ________________
(2)学徒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店当老板:_________________
【3】男孩人生的转折点是( )
A.老师给父母的暗示
B.师傅的赞美和鼓励
C.“天才服装店”的诞生
【4】男孩的成长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西 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
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融化在月色里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连绵起伏:____________
(2)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
【2】用“ ”从文中画出两个比喻句。
【3】短文第2、3自然段写了___的西湖;第4自然段写了___的西湖。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_________________
【5】从整体上来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行文思路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
【6】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下句子
(1)改成反问句。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转述句。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
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听了老班长的话,小战士不得不咽下鱼汤。
______________
18、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你知道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19、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仿照例句,写一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仿写句子。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清香;叶从夏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从秋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从冬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野草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日日生”,烦恼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请你以“ 的烦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3.书写规范整洁,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