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上饶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请同学们先浏览一下试卷的第一题,然后带着问题听录音,再完成下面的问题。

    1.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着中心从哪两个方面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医圣华佗,曾用________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以防治肺结核、吐泻等疾病。古代民间把________放入枕内,用来治头痛,降血压,同时还有消炎止咳的作用。

  • 2、将加点部分改写成四字词语。

    (1)他情绪低落失望懊丧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实在没有办法,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

    (3)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脱离黑暗重见光明的希望。( )

    (4)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但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 3、读拼音,写词语。

    jiànɡ shēnɡ     fǎnɡ     shēn duàn    jiù

             

    kànɡ       fēnɡ       yǎn  mào  jīn  xīnɡ

       

     

  • 4、变字小魔术(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新字并组词)。

    夋______(   )  佥_______(   )

    夋______(   )  佥_______(   )

     

  • 5、补充词语并回答问题。(8分)

    珠圆玉 奕奕  恼羞成

    清心寡 此行  心满意

    (1)上面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的词语是

    (2)看一看画横线词语的结构,仿写两个:

    (3)上面词语中构词结构相近的词语是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延伸阅读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将词语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

    须臾   好像

    海门   极短的时间

      江海汇合之处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的是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前两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两句描写退潮情形。_________

    (2)“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近及远。_________

    (3)作者由开头的静态描写转人对潮去之后的动态描写,更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_________

    3把诗中的比喻句画上横线。

  • 7、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古诗练习。

    示儿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示儿》。

    2解释字词。

    ①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雨知时节 (  )

    A. hǎo   B. hào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锦官城(  )

    A. chóng   B. zhòng

    3解释下列字词。

    乃:   发生:  

    潜:   润物:  

    4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第一句写了   ,后面三句集中写  

    5翻译下列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完成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 ,照着她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 ——月光

    【1】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语段中的横线上补充原文。

  • 10、阅读《追“屁”》。

    追“屁”

    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我认为世界上最好闻的味道就是汽油味,比那种绿颜色的明星牌花露水气味要美妙得多。而汽油味中,我最喜欢闻汽车排出的废气。于是跟大人走在马路上,我总是拼命用鼻子吸气,有汽车开过去,鼻子里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有一次跟哥哥出去,他发现我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哥哥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哥哥和我一起在马路边前俯后仰地大笑了好一阵。

    笑归笑,可我的怪嗜好依旧未变,还是爱闻汽车排出来的气。因为做这件事很方便,走在马路上,你只要用鼻子使劲吸气便可以。后来我觉得空气中那汽油味太淡,而且稍纵即逝,闻起来总不过瘾,于是总想什么时候过瘾一下。终于想出办法来。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我家弄堂口。摩托车尾部有一根粗粗的排气管,机器发动时会喷出又黑又浓的油气,我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

    我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着,过了一会儿,摩托车的主人来了,等他坐到摩托车上,准备发动时,我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摩托车的主人当然没有发现身后有个小孩在地上趴着,只见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出去。而我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

    那一瞬间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随着那机器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我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我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我的脑子,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我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天哪,这难道就是我曾迷恋过的汽油味儿!等我趴在地上缓过一口气来时,只见好几个人围在我身边看着我发笑,好像在看一个逗人发乐的小丑。原来,猛烈喷出的油气把我的脸熏得一片乌黑,我的模样狼狈而又滑稽……

    从此以后,我开始讨厌汽油味,并且逐渐懂得,任何事情,做得过分以后,便会变得荒唐,变得令人难以忍受。

    (选自赵丽宏《追“屁”》)

    【1】文中让“我”感到妙不可言的是(   

    A.闻汽车排出的废气

    B.闻花露水气味

    C.追赶汽车

    D.闻摩托车

    【2】为了让自己闻汽油味闻得过瘾,“我”想出的办法是(   

    A.在马路上用鼻子使劲吸

    B.凑近摩托车排气管闻

    C.追赶汽车放出来的尾气

    D.和哥哥在弄堂口等着

    【3】“从此以后,我开始讨厌汽油味”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感受到汽油味的难闻

    B.汽油味让自己很难受

    C.自己模样狼狈又滑稽

    D.受到父母亲的批评

    【4】文中“我”经历的心情变化的正确顺序是(   

    A.讨厌—喜爱—渴望—期待—痛苦

    B.渴望—喜爱—期待—痛苦—讨厌

    C.喜爱—渴望—期待—痛苦—讨厌

    D.喜爱—渴望—期待—讨厌—痛苦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追‘屁’”为题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等我趴在地上缓过一口气来时,只见好几个人围在我身边看着我发笑,好像在看一个逗人发乐的小丑”。想象围观的人对“我”说些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追“屁”这件事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内《那个星期天》片断,回答问题。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二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薄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完成下面的练习。

    (1)按顺序填上表示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 上午 __________ 黄昏

    (2)写出表示声音的词语:洗衣服:咔嚓咔嚓  燃鞭炮:_______  流水:_________

    【2】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用音序查字法查“消逝”中的“逝”字,先查字母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剩下的笔画数是_________。“逝”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过去;②死。在本文应该选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

    【3】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想母亲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些行动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有过这段话所写的类似感受吗?请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当时的情景或你内心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的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走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是为了______________

    【4】“破绽”在这段话中指__________,老师看出来破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

  • 13、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1】第一句话中的“才”表示烈火燃烧的时间_____,表现了邱少云______

    【2】在第二句话中,作者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请根据两者的共同点来填空。

    石头是无声、不怕火烧的,邱少云_________;石头是不动的,邱少云伏在那儿___;石头的质地是坚硬的,邱少云的意志是________的。这一生动贴切的比喻,高度赞扬了邱少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浓浓乡愁。

    乡愁

    故乡的歌是  

    总在

    故乡的面貌却是  

    仿佛

    离别后 乡愁是  

    永不老去

    这是   的一首现代诗,全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慈样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地叫了。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 我替你担心。(扩句)

     

  • 19、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 2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1)字句:________________

    (2)字句: ________________

    2.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正确的是____

    A.夜晚光线太暗,鲁迅走路不小心,头碰在了墙上

    B.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3.缩写句子。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________________

    4.改成直述句。

    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从下面选出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也可以另选其他汉字拟一个题目。

    甜 悔 迷 变

    要求: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