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晋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巧续歇后语

    1大象吃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象逮老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象的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象的屁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鼠给大象指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课文巩固

    1判断正误。

    (1)《十五从军征》和《出塞》都是描写边塞美景的。____

    (2)《十五从军征》通过正面描写,表现出了老兵命运的悲凉、凄惨。____

    2回忆课文《小英雄雨来》的内容,给小标题排序。

    上夜校念书 勇斗鬼子 机智逃生

    宁死不屈 掩护李大叔 游泳本领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 _________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②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_______,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______

    ③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_____________中。

    ④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_______;脑颅膨大,____________

    ⑤《题西林壁》有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

    ⑦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_

    ⑧四面荷花三面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课外积累

    (1)请你根据作者提示,正确写出我国四大名著。

    曹雪芹《________》 罗贯中《________

    施耐庵《________》 吴承恩《________

    (2)《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________。这本书主要介绍了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jǔ sàng fā dá lèi sì pí juà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pāi shè zhòu yè yīn sù dǐ yù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我能读下面的诗歌,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歌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读过他写的另一首诗词:《______》。

    2这首诗歌的结构特点是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

    3读一读,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诗句,我发现“__”字用得精炼形象,因为_____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其一)

    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浪淘沙是词牌名。___

    B.诗的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___

    C.簸的意思是颠簸。___

    D.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是宋代人。___

    【3】这首诗的前两句不仅写出来黄河___________的雄伟气势,也突出了黄河____________的特点。

    【4】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引用了民间传说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同时展开想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 8、课外阅读。

    雨之歌

    ①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②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③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④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⑤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⑥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⑦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⑧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1】写出第⑤段中的韵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为什么“我哭”、“山河乐”,“我掉下来”花草“绽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第六自然段中“吻”和“拥抱”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诗人连用两组排比句,将“雨”同“爱情”进行了类比,请结合课文,谈谈他是怎样“何其酷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这段话中属于写实的句子有______;属于联想的句子有_______。(填序号)

    【2】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舒缓——悠扬——激越

    B.抑郁——悠扬——激越

    C.舒缓——突变——激越

    D.舒缓——激越——突变

    【3】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从“恬静的脸、睁得大大的眼睛”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

    【4】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当举行升旗仪式时,听着国歌,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自然的智慧

    人们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肌体上的一部分已。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万亿多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考,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使人体花朵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创造出这样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的。

    这样看来,人类就只是自然肌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的器官一样,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1】画线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短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应该顺应大自然而不是去违背大自然,因为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B.人类富有智慧是因为人类会思考,能理解想象,有意识,这是大自然所不能企及的。

    C.人类的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的。

    D.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所以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4】短文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航天大事记表

    时间

    事件

    运载火箭/搭载宇航员

    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1984年4月8日

    方红号二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新型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2003年10月15日

    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升空

    杨利伟

    2008年9月25日

    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升空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021年6月17

    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二号升空

    轰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2021年10月16

    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三号升空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材料二:据了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径向交会对接之后,停靠时间将由神舟十二号的3个月延长到6个月,执行180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将首次考核并验证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能力。

    材料三:北京时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课,在水膜张力实验中,王亚平将和女儿在地球上一同制作的花朵折纸放进水膜中,原本小小的折纸在太空中瞬间绽放成一朵美丽的“花朵”。面对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和观看直播的全国中小学生,王亚平说:“同学们,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含苞待放,未来是你们的。希望你们的梦想都能在这广袤的宇宙中绽放。”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介绍的航天大事,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如果让你代表同学们与王亚平阿姨连线,你将对王亚平阿姨说什么?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以“不一样的课堂”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以上三则材料可选用的是材料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图文,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

    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无须佩戴口罩。处于人员密集场所,乘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需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在中低风险地区,随身携带备用口罩,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在高风险地区,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佩戴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内外侧,通过摘取两端线绳脱去口罩。佩戴多个口罩不但没有增加防护的果,反而会增加呼吸阻力。一次性医用口罩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能超过8小时。

    【1】阅读材料一,我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做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明的爷爷到超市购物,为了加强防范,他戴了两个口罩。( )

    (2)因为镇江是新冠肺炎低风险地区,所以乘坐公交汽车不一定要佩戴口罩。( )

    (3)妈妈随身携带口罩,去银行办理业务或去菜场买菜的时候,便戴上口罩。( )

  • 13、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画“ ”的句子中的两个“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_”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__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__”等。

    【3】读选文第一自然段,并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张思德是四川仪陇县人,生前为毛主席警卫班战士。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奉命到南泥湾挖窑烧炭,暴雨中,窑顶掉下几块黄土,炭窑要塌方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思德一把将小白扑了出去,自己却被塌落的炭窑埋住。被救出时,锹把顶着他的胸腹部,鲜血从嘴里流出,他已经牺牲了。毛主席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难过,要求把张思德的遗体运回延安,召开追悼会。

    为什么说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阐明了____________的问题,为此作者举了_____________这个例证。

    【5】第二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前后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我们用“围读会”致敬鲁迅先生,感动万分。你可知道著名作家萧红跟鲁迅先生的那段不解之缘?读读下面的故事,完成练习。

    鲁迅与萧红

    ①1934年10月,一个23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顽皮的女儿,地就是萧红。

    ②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③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突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我找到了自己的家。

    ④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鲁迅先生的儿子小海婴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辩子的东北姐姐。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⑤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⑥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1】根据理解填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的帮助闯进了_______文坛。遇到鲁迅一家之前的萧红_______,遇到鲁迅后她_______,成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短文歌赞的是( )

    (1)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2)萧红才华出众       (3)鲁迅与萧红的友谊

    【3】“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请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 16、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渔夫的额头上刻满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课文是借对家乡小菜的( ),对炒小螺蛳情有独钟,表达深深的(   )之情。(填空)

    (2)课文运用的怎么不是插叙的方法呢?(改成陈述句)

     

    (3)春天( )可以观赏祖国美丽的湖光山色,(   )可以到家乡去扫墓祭祖。(填关联词)

    (4)(   )是家里做的,还是到餐馆吃的,(   )未能吃出当年的味道。(填关联词)

    (5)我对小螺蛳情有独钟。(改感叹句)

     

    (6)小小的螺蛳令人魂牵梦萦。(仿写句子)

      真是令   啊!

    (7)烈火烧着邱少云的棉衣。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  

    (8)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和羽毛球。(改病句)

     

    (9)广场上人很多。(改成夸张句)

     

    (10)老师对班长说:请你把本子发下去。(改成转述句)

     

    (11)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改成反问句)

     

    (12)蟋蟀的住宅难道不是伟大的工程吗?(改成陈述句 )

     

     

  • 19、按要求写句子。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小练笔

    (1)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①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②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饿              盼望       喜欢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用“弹琴”这个情境,就心情好这种状态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我们欣赏美,追求美,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如:环境美、行为美、心灵美……请你以内容,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