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国食品安全整顿活动自全面展开以来,各部门深入系统地分析典型案例和当前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大了对各类案件的查处力度。
B.泰戈尔不仅是这样告诫人们如何对待人生,而且也通过对一些无名小卒、无名花朵的礼赞,来倡导一种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献身的人生精神。
C.全球100多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在世博会举行期间将围绕“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为主题,就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举办“全球论坛”。
D.国际社会多次表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意愿,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仍不断发生,这些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最终只会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今天是你们喜结良缘的日子,我代表我家人祝贺你们的弄瓦之喜,祝你俩幸福美满,水寿偕老!
B. 王老师,身体好点了么?班级的事情也不用您太留恋,您的课由别的老师代上了,同学们都很听话,都等着您早日回到我们身边。
C. 惊悉令堂仙逝,无比震惊悲痛!析祷安息,敬请节衰顺变!
D.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动,我们应该感谢。
3、把下列句子排列成逻辑合理、语意贯通的一段话,其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②他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
③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④水池就是一切。
⑤我想这些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
A.②④①⑤③ B.④③①⑤② C.①⑤②④③ D.①⑤②③④
4、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B.《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C.《资治通鉴》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北宋名臣司马光负责编撰,历时十九年,成书共 294卷。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吏官左丘明所作。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逮.捕 苔.藓 懈怠. 不共戴.天 责无旁贷.
B. 疙.瘩 胳.膊 搁.笔 忍痛割.爱 枕戈.待旦
C. 干涸. 锄禾. 弹劾. 阖.家欢乐 声势显赫.
D. 栖.身 牺.牲 白皙. 另辟蹊.径 一张一翕.
6、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明亡之后,顾炎武曾走遍大江南北,访求碑刻,对其进行文字考释,详尽著录,以期证经补史,留下了《金石文字记》等重要著作,被誉为清代金石学的开山大师。在顾炎武的访碑之旅中,我们看到的是亡国遗民孤独而凝重的身影。
在真定府龙兴寺访《龙藏寺碑》时,他发现碑石虽为隋开皇六年所立,但立碑人的署名还是“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撰”,齐亡入周,周亡入隋,张公礼虽经两度改朝换代,但犹以前代“齐官”自居,这不正是“君子不降其志”吗?这份孤守深深触动了同为遗民的顾炎武:“兴亡迭代,为之臣者,虽不获一节以终,而心之所主见于称名之际者,固较然不易如此。”因此,他深感“今人不及古者”。
通过访求碑刻,顾炎武在不断反思明亡的原因。在山东邹平,他访得《中书侍郎景范碑》,传主是后周的景范,却被《山东通志》等书误认为晋人景延广。顾炎武不禁慨叹:“近代士人之不学,以本邑之人书本邑之事而犹不可信,以明白易见之碑而不之视。推之天下郡邑之志,如此者多矣。”士人空疏,遗忘历史,千百年后,还有谁能不忘故国、坚守基于种姓的华夷之辨呢?
顾炎武的孤独坚守与他只身访碑的形象默契相映。《金石文字记》中的顾炎武似乎一直在踽踽独行。李光地在《顾宁人小传》中描述顾炎武“骑驴走天下,所至荒山颓阻,有古碑版遗迹,必披榛菅、拭斑藓读之,手录其要以归”,更有一种荒野中吊愁今古的孤独旅者气质。
百年之后,金石学兴盛,乾嘉之世的金石学者们对碑刻广泛搜求,考释缜密,用以证经补史,裨益书学。不仅如此,当时收藏之风大行,金石更是可供赏玩的艺术珍品,金石学也成为当时崇古之风下成名获利的捷径。
(节选自缪吾《“亡国”与“亡天下”的金石学》)
【1】顾炎武作为亡国遗民“孤独而凝重”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分析第二段,说明顾炎武为什么会感叹“今人不及古者”。
【3】顾炎武说,他访求碑刻是期待“君子有取焉”,在他身后的乾嘉之世他的期待是否实现?请简要分析。
7、补写完整下列诗句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3)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4)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磨砺的作用是“____,____”。
(2)《诗经·氓》中“____,____”两句运用了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两句,兼用夸张、比喻及反问的修辞手法,批判了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为。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常给我们以人生启迪:刘禹锡“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③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让我们乐观面对人生波澜曲折;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④___________ ”(《己亥杂诗》)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并且被认为同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⑤_____ , ⑥_________。”
(3)范仲淹 《渔家傲》 中抒发将士们既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诗句是“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
(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⑨__________,⑩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愁思无尽,且对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动作细节描写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心浮气躁的坏处。
(3)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五壮士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写出了蜀道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忆幼子[注]
杜 甫
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
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
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
忆渠愁只睡,炙背俯睛轩。
[注]此诗作于公元757年安史之乱时,杜甫身陷长安。骥子为其幼子宗武小名,当时在鄘州老家。
【1】本诗章法严密,颔联“别离”“_________________”分别与首联“_________________”“莺歌暖正繁”照应。
【2】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幼子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八月,戊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召田兴为步射都知兵马使。十月,甲辰,以兴为魏博节度使。兴感恩流涕,士众无不鼓舞。十一月,辛酉,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如雷。度为兴陈君臣上下之义,兴听之,终夕不倦,待度礼极厚,请度遍至所部州县,宣布朝命。兴行朝廷法令,输赋税。诸军讨淮西久未有功,五月,上遣中丞裴度诣行营宣慰,察用兵形势。度还言淮西必可取之状且曰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上悦丙申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淮西兵晨压其垒而陈,光颜不得出,乃自毁其栅之左右,出骑以击之。光颜自将数骑冲其陈,出入数四,贼皆识之,矢集其身如胃毛。其子揽辔止之,光颜举刃叱去。于是人争致死,淮西兵大溃,杀数千人。上以裴度为知人。二月,丁未,以度为司空、同平章事。度在中书,左右忽白失印。闻者失色,度饮酒自如。顷之,左右白复于故处得印,度不应。或问其故,度曰:“此必吏人盗之以印书券耳,急之则投诸水火,缓之则复还故处。”人服其识量。春,闰正月,己亥,裴度至京师,以疾归第,不能入见。上劳问赐资赉,使者旁午。三月,丙戌,薨,谥曰文忠。上怪度无遗表,问其家,得半稿,以储嗣未定为忧,言不及私。度身貌不逾中人,而威望远达四夷。四夷见唐使,辄问度老少用舍。以身系国家轻重如郭子仪者,二十馀年。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度还/言淮西必可取之状/且曰/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上悦/丙申/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
B.度还/言淮西必可取之状/且曰/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上悦/丙申/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
C.度还言/淮西必可取之状/且曰/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上悦/丙申/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
D.度还言/淮西必可取之状/且曰/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上悦/丙申/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缗,古代钓鱼绳或者穿铜钱用的绳子,也是古代计量单位,文中指的是后者。
B.淮西,唐朝根据山川河流将天下分为十道,设有淮南道;淮西原称淮南西道。
C.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简称,是唐代宰相名目之一,始用于唐太宗。
D.文忠,朝廷封给大臣的一种谥号,谥号又有文武之分,文忠是给武官的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度接受朝廷任命前往魏博,将大笔的钱奖赏给军中的将士,还免除了魏博百姓一年的赋税徭役,将士们备受鼓舞,欢声如雷。
B.淮西军压境,李光颜身先士卒,率领几个骑兵来回冲杀,他身上中了很多箭,却毫不退缩,最终将士们拼死力战,击溃了淮西军。
C.得知中书省的印章丢失的消息,大家惊慌失措,裴度却非常镇定,若无其事地喝酒;最终印章失而复得,人们非常佩服他的胆识。
D.裴度回到京城后,以生病为由待在家里,不接见任何人,唐文宗也不计较,从早到晚,派许多使者到裴度家里慰问并给予赏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子揽辔止之,光颜举刃叱去。
(2)急之则投诸水火,缓之则复还故处。
【5】文末说裴度“以身系国家”“威望远达四夷”,哪些事最能印证作者对他这两个方面的评价?请简要说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某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彻底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班长召开班会讨论此事,同学们纷纷发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