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诗句或俗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知道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寒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静——(   ) 继而——(   )

    立即——(   ) 强制——(   )

     

  • 3、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回想激烈的班级辩论会场景,你可用上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辩手们的表现?(写两个不同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动情吟唱。我们可以从“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朱自清一起感叹时光的易逝;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感受陆游的家国情怀;还可以从“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王安石的思乡之情。

    (3)提醒朋友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我们可以用“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导他们;小明做事拖拉,浪费时间,可以用“少年易学老难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

    (4)《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所写,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鲁滨逊。

    (5)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志愿  (   )的马术师

    (   )的照片  (   )的岁月

    (   )的安慰  (   )的宝藏

    (   )的心灵  (   )的纠纷

     

  • 5、我会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____________

    2.形容勇敢而有气节,气度宽广,洒脱豪放。气魄大,勇往直前。 ____________

    3.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___________

    4.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___________

    5.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1】这首词的作者是毛泽东,主要描写红军长征途中攻打娄山关战斗的情景。词可分为________两阕。上阕主要写战斗的残酷激烈,从词中的“________”可以看出。下阕主要写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大无畏精神和胜利后娄山关的壮美景色,词中“________”写了娄山关的壮美景色。

    【2】写出词中的拟人句: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词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把_______比喻成________。

    【4】你读过的毛泽东的诗词还有:________。

  •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先补充诗句,再用“/”画出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这两句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

    ①攀(五岭)  ②越_____ ③渡_____

    ④夺_____ ⑤翻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之情。

    5你还知道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些故事?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外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中总相宜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 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 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 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非雪天不能读书

    ①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时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火苗。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拨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来吃,吃完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对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mì)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了,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写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顿,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嫌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番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第①段中“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让人想起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

    【2】第⑤段中导致作者“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第⑤段“素嫌灰丝,时蒙卷轴”的含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因为很少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

    B.因为经常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

    C.因为很少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有时沾满了书本。

    【4】综合读全文,文章中的“雪天”既指_________的雪天,也指_________的雪天和_________的雪天。

    【5】题目“非雪天不能读书”中“雪天”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自己下乡时,生活艰苦,只有雪天时才能尽情读书。

    B.读书,是需要生存压力的,在艰难逆境时读书,记忆更深刻,效果更好。

    C.在雪天里读书,更有情趣,所以印象也更深刻。

    【6】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简要写出一位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节选自《桥》

    【1】选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找出两处,用“ ”划出来。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2】语段两次写到老汉的“吼”,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表现了老汉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为了__________,体现了老汉_____________

    【3】对文中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的情节,理解正确的是(       

    A.小伙子惧怕老汉的威严,不敢先走。

    B.老汉的“推”和上文的“揪”一样用力,说明老汉还在责怪小伙子。

    C.此处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塑造了两位相互谦让的党员形象。

    D.为后文揭示两人是父子关系作铺垫。

  • 11、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1从选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对应的词语。

    (1)形容走路不稳。__________

    (2)(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__________

    2用“———”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选文中的拟人句。

    3最后一句改为“水渐渐上升没过了人们的腰”好不好?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__________

    “汤姆·索亚,6月17日大约半夜时分,你在什么地方?”

    看见印江·埃那张冷酷的脸,汤姆舌头僵住了。讲不出话来。听众们屏息敛气静听,可是话还是没有说出来。然而,过了几分钟,这孩子恢复了一点气动,勉强提高了声音,但仍旧只有部分人能听清楚他的话:“在坟地!”

    “请你稍微大声。别害怕。你是在……”“在坟地。”

    印江·乔埃的脸上迅速闪过一丝嘲弄的微笑。“你是在霍斯·威廉斯的坟墓附近的什么地方吗?”

    “是的,先生。”

    “大点声——再稍微大点声。距离有多远?”

    “就像我离您这么远。”

    “你是不是藏起来了?”

    “是藏起来了。”

    “什么地方?”

    “藏在坟边的几棵榆树后面。”印江·乔埃吃了一惊,别人几乎没有察觉到。

    “还有别人吗?”“有,先生。我是和……”

    “别忙——等一下。你不要提及你同伴的名字。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会传问他的。你到那里去,带着什么东西吗?”

    汤姆犹豫着,不知所措。

    “说出来吧,孩子你别害怕。说真话总是让人敬佩的。带了什么去的?”

    “就带了一只————一只死猫。”人们一阵哄笑。法官把他们喝止住了。“我们会把那只死猫的残骸拿来给大家看的。现在,孩子,你把当时发生的事说出来,照实说,什么也别漏掉,别害怕。”

    汤姆开始说了,起初有些吞吞吐吐,可是渐渐地喜欢这个话题了,于是,就越说越流畅自如。没过多久,除了他在说话外别无其他声音,每双眼睛都在盯着他;人们张着嘴,屏住呼吸,兴致盎然地听他讲述着这个传奇般的经历,一点都没注意到时间,都被这个恐怖而又魅力十足的历险吸引住了。

    说到后来,汤姆觉得好像有神的力量相助,他似乎有了无畏的勇气,于是他接着说:“……医生一挥那木牌,莫夫·波特就应声倒在地上,我亲眼看到的,他当时是昏过去了。趁医生没注意的时候,印江·乔埃拿着刀偷偷地过来,狠狠就是一下……”

    “哗啦!”那个野蛮人闪电一般,朝窗口窜去,冲开所有阻挡他的人,印江·乔埃逃跑了!

    【1】请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文章中画横线的语句把______比作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3】“这个恐怖而又魅力十足的历险”指的是(     

    A.重返山洞,寻找宝藏。

    B.在山洞里迷了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C.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

    D.到墓地试胆量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

    【4】文章对汤姆的语言描写生动细腻,汤姆先是感到___________,然后终于开始说了,起初_________,接着越说越____________,最后一吐为快,指出坟场杀人案的凶手就是____________

    【5】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做出合理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故宫博物院门票优惠政策

    (所有优惠政策均不含珍宝馆、钟表馆)

    ①大、中、小学学生(含港、澳、台学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可凭学生

    证购买学生票,每张20元/人。

    ②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门票半价优惠。

    ③离休干部凭离休证免费参观。

    ④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件免费参观。

    ⑤持有本市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门票半价优惠。

    ⑥每年“六一”儿童节,14周岁以下的儿童(含14周岁)可以免费参观。随同

    家长一人可享受半价优惠。

    ⑦每年“三八”妇女节,女性游客可享受门票半价优惠。

    ⑧每年“八一”建军节,现役中国军人可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1判断下面内容,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大、中、小学学生可凭学生证购买学生票参观钟表馆,每张20/人。________

    (2)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入场门票优惠。________

    (3)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件免费参观。________

    (4)每年六一儿童节时小学生可免费参观。随同家长一人可享受半价优惠。________

    (5)每年三八妇女节时,女性游客可享受半价优惠参观。________

  •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好的故事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

    我在蒙眬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桔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进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碎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了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暗的夜……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1】仔细阅读《好的故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2】“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桔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文中写了那么多事物。而且是反复地写,你觉得啰唆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和处的不同表达,你觉得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A.“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B.“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写下他,——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我觉得____________好,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都知道“好的故事”不是真实的,鲁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文字来写一个不真实的“好”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改为转述句.

    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给下面句子中的“说”换两种说法,变成两种表达方式。

    他对没戴口罩的人说:“快把口罩戴上,别到处乱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训练营。

    1.我和小精灵聊天。(扩句)

    2.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小精灵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两句合成一句)

     

  • 18、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①表示不小气: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不拘束:___________________

  • 1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五位壮士利用险要的地形,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热爱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路边的小杨树在风中发出阵阵响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先判断,后习作。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我学炒菜》和《我会炒菜》习作要求相同。          (  )

    ②《我的爸爸》与《我和爸爸》习作要求不同,前者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体现爸爸的特点;后者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体现“我”与爸爸的父子(女)关系。     (  )

    ③《我忘不了他(她)》重点应写清楚“我”为什么忘不了他(她)。(  )

    ④《我学会煮饭》与《我学会上网购物》相比较,后者的写作材料更具时代气息,更新颖。(  )

    ⑤《游×××》应把“途中见闻”“入住酒店”“×××见闻”一五一十地写清楚、写具体。 (  )

    (2)请你从(1)题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记叙文,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