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词。
蓬_______ 榴_______ 稍_______ 慨_______
缝_______ 溜_______ 捎_______ 概_______
2、课文内容我知道。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向我们飞过来。
(2)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在《穷人》一文中认识了__________,《桥》一文中认识了__________的老支书,《__________》中的郝副营长,我们随着作者的如花妙笔,参观了___________的草原,学习了纪伯伦的《__________》。
(3)学习了毛泽东的《_________》,我还学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决心,我知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各句属于何种描写方法。
①光秃秃的柞树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________
②正太郎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狐狸。________
③他想,小狐狸也许在叫妈妈——妈妈——这小狐狸多可怜呀! ________
④两只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黯淡,可能是由于惦记小狐狸,明显地消瘦了。________
⑤两只狐狸从门缝里挤进来,舔正太郎的手,轻松自在地在屋子里慢腾腾地踱来踱去。________
4、判断下列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
②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__________
③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__________
④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积累填空。
(1)《学与问》一文举了_______和_____的例子来说明学与问是________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_____________。
(2)钱学林是从______国归来的爱国科学家,被誉为“_________”。
(3)《简·爱》的作者是___________,她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4)《示儿》一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它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
A.攀(五岭) B.越______ C.渡______ D.夺______ E.翻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B.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C.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下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首诗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列选项中的文人都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
A.曾巩、王维 B.苏轼、柳宗元
C.李白、欧阳修 D.王安石、杜甫
【2】读第一、二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致?下面选项中与你所想的相符的一项是( )
A.冰雪消融、嫩芽点点 B.遮天蔽日、荷花满池
C.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D.金桂飘香、四季常青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满怀着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伤感之情,言辞诚恳,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
B.人言草木无情,而这首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斗”、能“解”,想象奇特。
C.这首诗的第三、四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似雪花般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寄寓着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下列词语。
簸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气概。
【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气势磅礴的特点。
B.“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风浪急猛、浩瀚绵长的特点。
C.“如今直上银河去”一句,通过想象,表现了诗人厌世避世的愿望。
D.“同到牵牛织女家”一句,借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浪漫主义情怀。
9、课外阅读。
鲁迅在我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这样的:须发直立、横眉怒目、呆板、严肃、无趣。可现当代作家夏衍说:“鲁迅幽默得要命。”当代画家陈丹青也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鲁迅的成绩特别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一回老师出对子,上联是:“独角兽”。邻桌同学想得到表扬,偷问鲁迅怎么对。鲁迅说:“四眼狗。”不料此同学竟真以此作答,戴眼镜的老师大怒,抬手就打了他一巴掌。鲁迅以书遮脸,憋不住笑出声来。
鲁迅写信也十分有趣。一般情况下,收信人是教师,他在信的结尾就写“并请教安”;收信人是学生,他就用“即颂学安”。1925年,鲁迅给许广平写了一封信,就北京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封建家长式的管理跟许广平讨论,信尾用的是“顺颂嚷祉”,祝福她在吵嚷中得到幸福快乐。1935年,作家叶紫给鲁迅写信,信中说“我已经饿了”,“借我十元或十五元钱”。鲁迅回了一封信,给了他一些钱,信尾问候语是:“即颂饿安!”
鲁迅不但跟熟人逗乐,还时常跟陌生人开玩笑。在上海做自由撰稿人时,鲁迅喜欢开着窗子伏案写作,那时,经常有人溜到楼下墙角小便。鲁迅就用橡皮筋和纸团做成弹弓,朝着人家屁股“嗖”的就是一下。人家摸着屁股,龇牙咧嘴四处张望,鲁迅却躲在屋内偷笑不已。
还有一次,鲁迅在上海街头溜达,身后总跟着一个小特务盯梢。走着走着,鲁迅突然转身,故意把特务当成乞丐,掏出一块银圆递过去说:“拿去买饭吧。”特务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尴尬至极。鲁迅则哈哈大笑,昂首而去。
【1】选文围绕鲁迅的(______)这一特点,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
【2】读画线的句子,我看到了一个的______、______鲁迅。
【3】“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百年来”说明时间跨度之长,“第一”突出表现了鲁迅的好玩。
B.“百年来”说明这前后百年来没有幽默的人,“第一”写出了鲁迅的好玩排名靠前。
C.“百年来”和“第一”这两个词语写出了鲁迅的幽默好玩,更好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D.鲁迅先生去世时,孙伏园写了一副挽联,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
【4】下列选项中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上联:踏 ,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 ;
下联:痛 ,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 。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5】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相信你对鲁迅有了很多了解,请你写一句鲁迅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
10、认真读短文,根据阅读目的,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
善良的种子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栗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⑩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结合短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______→“女人”的种子被偷→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语境理解文章第⑦自然段中“素昧平生”的意思。
素昧平生: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文中画出和第③自然段画线部分前后呼应的句子。并结合父亲心理的变化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好在哪里。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请你联系短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②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③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1】写出它们的近义词。
欢喜—_____ 次序—_____ 光明—_____ 检阅—_____
【2】文中第①自然段写了检阅,第②、③自然段写了______。
【3】检阅时,最能表现群众激动和欢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第②自然段描写毛主席动作的句子。
【5】“两股红流”指的是______。
【6】“光明充满了北京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这“光明”象征新中国成立,使北京城、全中国永远摆脱黑暗,获得光明。
B.群众的灯笼很亮,照亮了北京城。
12、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完成练习。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2】小明在睡前有吃东西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 )
A.香蕉
B.牛奶
C.牛肉
D.猪油煎鸡蛋
【3】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根据《食物消化时间表》给他提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课外语段《脚比路长》,完成练习。
脚比路长
①古老的阿拉比国位于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侵蚀,使城堡变得破烂不堪,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A 的卡伦。
②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③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④大儿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了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⑤二王子策马穿过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⑥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⑦一个月后,三个王子B 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⑧又过了五天,小王子C 地回来了, 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⑨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的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⑩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⑪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 。”
⑫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去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D 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将下列四个成语分别放在文中A、B、C、D四处的横线上。
风尘仆仆 陆陆续续 美丽富饶 一往无前
【2】联系上下文,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想试试你们的勇气。
B.我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C.你们都需要历练,不要整日待在王宫里无所事事。
D.你们都需要有勇气走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
【3】通过阅读全文,我们知道“脚比路长”中的“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又过了五天……只需十八天的路程。”小王子在行程中经历了那些困难?试着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王的话让我们明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海
①没有见过海,真想不出她是什么样的。
②眼前是如花一般灿烂的浪,时起时伏的波,星星点点的雨,湿湿蒙蒙的雾,一起塞满了这个蓝天覆盖下的写庐。她们笑着、叫着,舔食着天上的云朵,吞没了岸边的沙滩,狂呼疾走,翻腾飞跃。极目望去,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如冲锋陷阵的大军。
③(1)“啪”的一声,一头撞在那些圆溜溜的礁石上,顷刻间便化作了点点水珠和星星飞沫。(2)那些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3)还不等这些水珠从礁石上退下,又是一排水墙,又是一声巨响,一阵赶着一阵,一声接着一声,无休无止,不穷不尽。(4)赶来到脚下时,便成了一道道齐齐的水墙,像一匹匹扬鬓跃蹄的野马,呼啸着扑上岸来。
④A我站在礁石上,任海风鼓满襟袖,任浪花打湿鞋袜。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B我立即被冲洗得没有一丝愁绪,没有一星杂虑。而那隆隆的浪,滚滚的波,那浪波与礁石搏斗的交响乐,又激荡起我浑身的热血。
⑤海啊,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1】这篇短文中心意思明确,是围绕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填写短文内容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作者所见所闻 | 作者联想到的内容 | 我联想到的内容 |
浪涛 | 灿烂的花、_________、_________ | 由___________,我联想到____________(不超过30字) |
浪波与礁石撞击 | 交响乐 |
【3】重新排列第③自然段的句子,正确的是( )
A.(4)→(3)→(1)→(2)
B.(2)→(3)→(4)→(1)
C.(2)→(4)→(1)→(3)
【4】选择第④自然段A处或B处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写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觉得海是怎样的?用简洁的语言赞美它。
海是____________的,海是____________的,海是______________的!
15、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不用“想”来表达。
例:办案的警官陷入了沉思: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
仿照例句写一写你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汉斯接过笛子,说:“亲爱的父亲,请去铁匠铺给大公鸡钉上掌子,我要骑着它出门,不再回来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国王,你答应的事不能反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斯出发了。(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着他的猪。(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用合适的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连在一起。
伯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伯伯得到很多人的爱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
1.我爱雏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忆过去一些有趣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雨时,雨点儿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照样子,仿写句子)
烈日炎炎时,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20、变魔术,改句子。
1.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改为陈述句)
2.用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21、核酸检测是疫情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本学期,我们在校园里经历了多次全员核酸检测,每次核酸检测,你有哪些所见所闻所感?请写出你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