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双鸭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

    1.一(架)钢琴

    ( )曲子                 ( )茅屋

    ( )蜡烛                 ( )轻纱

    2.(浩瀚)的大海

    ( )地散步            ( )的月光

    ( )的浪花            ( )的琴声

    ( )的烛光            ( )地弹奏

  •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掌声  ________的宣告 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的掌声  ________的帽子

    ________的欢呼  ________的火花 ________的灯火 ________的语调  

    ________地前进  ________地挥手 ________地高呼

  • 3、看拼音,写词语。

    huǐ huài pān dēng páo xiào kāng kǎi líng lì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jū shù pí juàn tái xiǎn gē da yì lì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4、下列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______

    2.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______

    3.不劳动连自己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___

    4.海底的小动物们常常在切切私语。___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______

  • 5、【查字典】根据下图“参”字的解释,完成填空。

    参cān ①参加,加入:~军|~战。[参半]占半数:疑信~。[参观]实地观察(事业、设施、名胜等)。[参考]用有关的材料帮助了解、研究某事物。②进见:~谒|~拜。③探究并领会:~不透这句话的意思。④封建时代指弹劾(tán hé):~他一本。 参shēn ①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参商]参和商都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两者不同时在天空出现。②人参。草本植物。根肥大,肉质,略像人形,可入药。

    (1)在“党参”一词中,“参”应读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参透”一词中,“参”应读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参拜”一词中,“参”应读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上面两幅图中的读音,“参”还可以读作___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2】“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中间四句上,其中____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_____是“万水”的代表。

    【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阅读。

    【甲】 【乙】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天街小雨润如酥,

    百般红紫斗芳菲。 草色遥看近却无。

    杨花榆荚无才思, 最是一年春好处,

    惟解漫天作雪飞。 绝胜烟柳满皇( )。

    【注释】 ①杨花:柳絮。 ②才思:才华和能力。 ③天街:京城街道。 ④酥:酥油 ⑤绝胜:远远胜过。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对比

    B.夸张

    C.比喻

    D.拟人

    【2】从 可以看出 可以作为甲诗的题目( )

    A.不久归 晚春

    B.斗芳菲 新春

    C.无才思 早春

    D.作雪飞 立春

    【3】按照押韵规律,乙诗末尾括号里的字和读音应选( )

    A.宫 ɡōnɡ

    B.都 dū

    C.城 chénɡ

    D.京 jīnɡ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中“草树”本属无情物,竟能“知”,能“斗”,想象之奇,实为诗中罕见;乙诗中早春淡淡的草色与晚春的满城烟柳对比,突出了早春景色的可爱。

    B.甲诗中杨花榆荚虽缺少“才思”,但仍为春天增添一景,虽然不算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C.“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乙诗中非常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透过雨丝遥望春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D.乙诗最后一句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想象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晚春景色,肯定比细雨蒙蒙的早春可爱。

    【5】写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思,可适当添加自己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笑嘻嘻 笑______ 笑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文第一个小节写的是获得土地的三黑__________

    【3】从“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你体会到了三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土地的三黑,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简要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平台。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渴又累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般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   了。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一大杯牛奶。

    男孩   地喝完牛奶,嗫(niè)嚅()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

    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zōnɡ zhōnɡ)的感谢吧!”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稀少的重病。当地的医生   ,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住址时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她就是当年送他满满一大杯牛奶的天使。他回到办公室,决定   ,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健康  康复)。②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可是,当账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花去她所有的(储蓄 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chàn zhàn)抖着翻开了这叠厚厚的账单,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画去短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3选择下列合适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处。

    饥不择食   竭尽所能 不知所措 束手无策

    4“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能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有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到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不长,却有许多前后照应的地方,你能找出与短文中画横线的地方相照应的句子吗?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

    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很重视感恩报德。你能写出一个有关的成语(谚语、格言、诗句、故事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美文选粹。

    _______________

    过去,我不曾有过母亲百岁的奢望。但是在母亲过九十岁生日的时候,我萌生出这种浪漫的痴望。太美好的想法总是伴随着隐隐的担虑。我和家人们嘴里全不说,却都分外用心照料她,心照不宣地为她的百岁目标使劲了。我的兄弟姐妹多,大家各尽其心,又都彼此合力,第三代的孙男娣()女也加入进来。特别是母亲患病时,那是我们必须一起迎接的挑战。每逢此时我们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球队,凭着默契的配合和倾力倾情,赢下一场场“赛事”。

    母亲多经磨难,父亲离去后,更加多愁善感,多年来为母亲消解心结已是我们每个人都擅长的事。我无法知道这些年为了母亲的快乐与健康,我们手足之间反反复复通了多少电话。

    然而近年来,每当母亲生日我们笑呵呵聚在一起时,也都是满头花发。小弟已七十,大姐都八十了。可是在母亲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人只有岁数大了,才会知道做孩子的感觉多珍贵多温馨。谁能像我这样,七十五岁了还是儿子,还有身在一棵大树下的感觉,有故乡故土和家的感觉,还能闻到只有母亲身上才有的深挚的气息?

    人生很奇特。你小时候,母亲照料你保护你,每当有外人敲门,母亲便会起身去开门,决不会叫你去。可是等到你成长起来,母亲老了,再有外人敲门时,去开门的一定是你,该轮到你来呵护母亲了。人间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发生转变,这就是美好的人伦与人伦的美好。母亲从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一步步向前走。一种奇异的感觉出现了,我似乎觉得母亲愈来愈像我的女儿,我要把她放在手心里,我要保护她,叫她实现自古以来人间最瑰丽的梦想——长命百岁!

    (作者冯骥才,有删改)

    1请给这篇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浪漫的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很多情深意长的句子,请将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下来,并作批注。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命百岁,这是一种极致的吉祥话语。许多年后,倘若你的母亲也拥有这一份天赐的洪福,在她的百岁生辰宴上,你会对她说些什么?请写一段话给你的母亲,不少于7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帆

    我看过太湖上的归帆,也看过东海上的归帆。

    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彩霞。一会儿,黄昏的纱幕就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就在这当儿,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只帆影,接着又是一只……不多久,整个船队都出现了,它们散散落落地驶回港口,仿佛一队出征的战士,唱着凯歌整队回营,带着满舱的战利品。

    但这只是在岸上看到的远处的景象,等到这些船只快靠近码头,船老大准备向岸上抛缆绳的时候,情形便不一样了。

    有的船上喜笑颜开,热火朝天,小伙子们打闹着,嬉笑着,隔着水同岸上的人大声地打招呼,问村里今天有些什么事,广播里有些什么重要新闻,也故意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这样的船,不用问,就能断定今天的成绩很好,超额完成了生产指标,说不定还网住了几条少见的大鱼。有的船,几乎是垂头丧气,悄悄地溜回来的。船老大一面不停地抽着旱烟,一面望着水面沉思,平时爱打闹的小伙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声不响地蹲在甲板上,岸上的人同他们打招呼,有的不搭理,有的只好苦笑着嚷了一句:“!今天倒霉,别说了!”这样的船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今天没有完成任务。虽说渔家的生产并不在乎一天的得失,但是没有完成自己定的指标,人们总不会有好的情绪。对集体、对生产的责任感,在纠缠着、冲击着他们。

    沉沉夜幕笼罩着每个渔家的笑语和沉思,无论是哪条船上的人们,都休息了,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新的战斗。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即使暂时泄了气,在明天早晨出海的时候,也一定会抖擞精神,重新鼓起劲儿来。

    1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归帆的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时爱打闹的小伙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声不响地蹲在甲板上。这个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小伙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明天的信念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1这篇文章使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用“   ”画出上面这段中描写“点”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让我们既        ,又

    2五位战士是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杰出代表,请写出你知道的一个抗击日寇的英雄人物和他的事迹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所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写一段赞美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

    丰碑

    李本深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群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军长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军长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军长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忽然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人小声告诉军长:“他就是军需处长……”

    军长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军长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对军需处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衣着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这些描写突出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3】“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因为( )

    A.见到军长发怒,战士们害怕,不敢回答,也不敢走开。

    B.战士们不知道冻死的是谁,又没听清军长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C.战士们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他们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此时除了沉默外,还能说什么呢?

    【4】对题目《丰碑》含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高大的碑

    B.赞颂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是军长和战士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C.指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后,看上去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5】文中说“军长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军长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有许多像军需处长一样的人,请你举个例子,并把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国家三级保护动物——黄鼠狼

    ①黄鼠狼又名黄鼬(yòu),属于食肉目鼬科动物。因头小如鼠,毛呈黄褐色,又性野如狼,所以被称为黄鼠狼。

    ②黄鼠狼行踪诡秘。它白天穴居在山区的岩石下、林子的树洞中和城里一些老房子旁边的砖堆或柴堆下,夜晚它迅速出洞,或上树或潜水,凭借灵敏的嗅觉和听觉搜寻食物。

    ③民间有句俗话:“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落下个偷鸡贼的恶名,实在是“冤枉”了它。生物学家曾对全国11个省市的5000只黄鼠狼进行解剖,从胃里剩的残骸鉴定,其中只有2只黄鼠狼吃了鸡;后来,又做了活黄鼠狼的食性试验,结果证明黄鼠狼只在极端缺食的情况下,才叼鸡吃。那它最爱吃的是什么呢?据统计,一只黄鼠狼一年大约能消灭三四百只鼠类。如果它寻到鼠窝,就掘开鼠洞,整窝消灭。以每年每只鼠吃掉1公斤粮食计算,一只黄鼠狼从鼠口里大约能夺回三四百公斤粮食。

    ④黄鼠狼不但能保护庄稼,是人类的“田间卫士”,而且它自卫御敌的方式也很独特。它不会像马来西亚的蚂蚁那样收缩装满毒气的腺体,导致身体爆炸,喷出毒气;不会像海参那样“翻出内脏”后用消化道的毒液毒敌人;也不会像有角蜥蜴那样通过压迫自己的穴腔,使眼里的血管破裂,将鲜血喷向敌人。黄鼠狼能够产生出一种叫丁硫醇的琥珀色液体,并存储在肛门腺。当遇到危险时,它们就前脚倒立,眼睛瞄准对方,尽量使劲地连续喷射出细雾般的臭气。这种臭气可以喷到4米左右,一旦侵入对方的眼睛,就又辣又疼、流泪不止,甚至可以使对方暂时什么也看不见,黄鼠狼便可以逃之夭夭。

    【1】文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方面介绍黄鼠狼的。

    【2】文章两处画线部分都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打比方

    【3】黄鼠狼是人类的“田间卫士”的原因是(  )

    A.黄鼠狼其实并不太喜欢吃鸡,只有在极端缺食的情况下,才叼鸡吃。

    B.黄鼠狼爱吃鼠,一旦寻到鼠窝,就掘开鼠洞,整窝消灭。

    C.据统计,一只黄鼠狼一年大约能消灭三四百只鼠类,从鼠口中夺回许多粮食。

    D.黄鼠狼会喷射臭气,帮助人们保护庄稼。

    【4】“黄鼠狼不但能保护庄稼,是人类的‘田间卫士’,而且它自卫御敌的方式也很独特”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突出主题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引起注意

    【5】第③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 16、用一个词语代替“说”字,改写下面的句子,且意思不变。

    科学家说:“如果人类还不爱护环境,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毁灭!”

    答:__________________

  • 17、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太阳出来,月亮消失了。

    (2月亮一出来,满天的星星就不见了。

    (3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4)今天,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

     

  • 18、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任选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八月,天气极热。鸡套拉着翅膀,狗吐着舌头,蝉热得不停地叫。(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并说说它们的不同。

    1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尔纳的科幻故事能预见未来科学的发展。

    凡尔纳的科幻故事情节曲折,妙趣横生。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改写成肯定句:  

    (2)剧场坐着的每个角落里都是人。

    修改病句:  

    (3)会场上爆发出掌声。

    扩句:  

    (4)太阳早已下落。暑气并没有收敛。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写一则通知

    银星小学决定,于1月2日下午3:00在学校大操场举行元旦文艺汇演活动。请你代学校拟一个通知,让各班同学带上小椅子,提前五分钟有序进场,并在活动过程中遵守纪律,文明观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