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浪费——(_______) 困难——(_______) 吃力——(_______) 失望——(_______)
2、将下列词语排列成一幅通顺的对联。
且读 千年事 欲知 万本书 今古 中西
____________
3、将下列爱国名言补充完整
1.多少爱国志士为了报效祖国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真是“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
2.边防部队某军营需要一则宣传语来提醒官兵们守土有责,可以采用宋朝爱国将领李纲的名言“________”
3.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这正如陆游所言:“___________”
4.李大钊为了革命事业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这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说的:“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zǔ náo yì rán è liè qǐn bù ān xí
( ) ( ) ( ) ( )
zhēng zhì qī liánɡ miǎn lì xuán yá qiào bì
( ) ( ) ( ) ( )
5、结合语境及拼音,正确、工整地写出词语。
上周六,爸爸带我欣赏了一场钢琴演奏会。那钢琴曲时而舒缓,宛如山间lǚ lǚ______春风;时而浑厚,宛若wēi é_____的高山……随着 qín jiàn_____的跳动,我完全 táo zuì______在那 chún měi______的、用真情pŭ xiě______的乐章中。能听到如此动人的钢琴曲,zú yĭ______!
6、填空。
1.《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 )写的一首( )诗。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 );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 )的品质。
2.《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 ),地点是( ) ,景物是( )和( ),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7、牛刀小试。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鲁迅用这首诗来表达________。
【2】伟大领袖毛泽东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鲁迅是:________。
8、阅读古文。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说法。
这首古诗是一首(田园 写景)诗,描写了作者(春游 秋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2】根据古诗的内容把下面词语恰当地填入横线中。
晴 雨 涧中 涧边
这首古诗按照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空间顺序,分别描写了岸边的________时景色和水上的________时景色。
【3】这首古诗描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系列自然景物,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每句诗描写的景物。
第一句:____________ 第二句:____________
第三句:____________ 第四句:____________
【4】作者对涧边草有怎样的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给善良一次机会
①史蒂芬从小在贫民窟长大,自从十岁那年父母因病去世后,他就开始了流浪的生活。史蒂芬年龄小,又身无一技之长,为了生存下去,他和街头的小混混们混到了一起,渐渐地学会了抽烟、酗酒、打架,甚至包括“顺手牵羊”。
②有一次,饥肠辘辘的史蒂芬来到了比伯的超市,转了一圈准备离开时,被经验丰富的保安约翰看出了异样,在约翰的注视下,史蒂芬无奈地掏出了藏在裤子里的食物。
③就在约翰生气地准备报警的时候,老板比伯走了过来:“等一下,我觉得很有必要再证实一下。”
④比伯和蔼地问史蒂芬:“小伙子,你饿了吗?看你的样子好像很无精打采。”“是的,先生,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史蒂芬有气无力地说。“可怜的孩子!”比伯心疼地拍了拍史蒂芬的肩膀,笑着说:“你愿意来我的超市工作吗?我可以为你提供食宿,每月还能领到一些薪水。”
⑤“你说的是真的吗?”史蒂芬惊喜地叫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别人的认可,“我愿意,先生,我愿意。”“老板,他可是个小偷啊!”约翰小声地提醒比伯,比伯摆摆手,坚定地说:“ ,我相信史蒂芬是善良的,我愿意给善良一次机会。”
⑥就这样,史蒂芬就成了比伯超市里的一名员工。史蒂芬虽然瘦了一点,但干活特别卖力,人也勤快。各种活他都抢着做,而且做得一丝不苟。史蒂芬的表现改变了很多人原本对他的看法,每每此时,比伯都只是欣慰地笑着。
⑦这天傍晚,从外面回来的约翰神色慌张地告诉比伯,史蒂芬正在超市门口的一辆汽车旁偷钱。在约翰的指示下,大家在超市监控室的显示器屏幕上,看到史蒂芬正把手伸进一辆开着窗户的汽车里,虽然距离较远,但明显可以看到车的挡风玻璃那儿散落着几张百元大钞。
⑧看到这一幕,众人议论纷纷,有人摇头,有人惋惜,还有人愤怒不已,只有比伯不动声色,他平静地说:“我相信史蒂芬是善良的,不如我们亲自去看一下,搞明白了再下结论。我们应该再给善良一次机会。”
⑨大家来到了超市外时,史蒂芬也走到了超市门口。“史蒂芬,刚才你在做什么?”比伯一如既往地和蔼。史蒂芬脸上浮现出了害羞的表情,他挠着头说:“刚才那辆汽车的主人忘了关车窗,而他的钱却放在挡风玻璃上。这样真是太不安全了,所以我就帮他把钱放到了车上的储物箱里。”
⑩“我刚听人说是你帮我把钱放好的,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此时,那辆车的主人追了过来,激动地握住了史蒂芬的手,比伯依旧笑着说:“是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只要我们相信善良,愿意给善良一次机会。”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
(1)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动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文,概括故事情节。
史蒂芬偷东西被抓——( )——( )——史蒂芬帮车主人收好钱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人物的__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史蒂芬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善良一次机会”在文中出现______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比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我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这位同志的____描写,从中我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
【3】用不同的符号标记这位同志临牺牲时的语言和动作(语言画“﹏﹏﹏”,动作用“○”圈出来),我们能体会到这位同志怎样的品质?
【4】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11、开心阅读。
燕子的双腿被一个小孩“喀嚓”一声剪断;
奄奄一息的小猫“扑”的一声被抛向疾驶的车轮;
正在河岸上蜕壳的蜻蜓,被一双散步的脚有意识地踩扁;
鲜花被两个谈情说爱的人漫不经心地一瓣瓣撕碎、揉烂、碾成泥……
树上鸟窝里的幼鸟成了人类幼儿的玩物,任凭它们的母亲绕树嘶叫,直至心力交瘁,坠地而死。
顽童们兴奋地往返奔跑,享受踩踏虫尸所发出的脆响。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也许,与浩瀚人世相比,这些只不过是一出出不足挂齿的小小杂乱的悲剧而已,但不知几时开始,人类潜意识里有座冰山,人性就变麻木、冷漠、甚至残忍,以肆虐他族之苦,养已欢颜,并引为闲适雅趣。
生灵何罪之有?
就因为看不见它流泪流血,
就因为听不到它呼痛呼救,
就因为人类比它强大,
我们就可以任意践踏、蹂躏、摧残?
再微末也是生命,是比人类更加脆弱的生命。
人对世界总是不满意,却从不愿反躬自省,自己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
(1)用“‖”将短文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麻木、冷漠、甚至残忍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①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触目惊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心寒”“悲哀”两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这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心目中,父亲一直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胸怀宽阔如大海。
父亲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经笑着问父亲:“你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怎么还穿这么土的鞋子?”父亲微笑了许久,没有说一句话。父亲曾经对我说:“孩子,你别以为现在咱们有钱了,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村人的血,咱的骨子里要有农村人的那份质朴和(忠厚 老实)。”我听着父亲的话,(若有所思 若无其事)地点点头。
父亲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没有好衣服穿,还吃不饱肚子,但是父亲学习很刻苦,肯下功夫,老在班里拿第一名。在贫困的威胁下,许多孩子都辍学回家去放羊,但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一个老实却又坚毅的庄稼人,咬着牙说:“再苦再穷.也要让娃儿把学上出来。”就这样,爷爷用他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完了初中,而家里也因此穷得一无所有了。父亲,以他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憨厚聪明,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却也在爷爷的心头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儿这么争气,可到这县城中学上学的学费从哪里来?”爷爷在炕头(辗转反侧 颠来倒去)愁了一晚上都没愁出个结果。第二天早上,爷爷沉着脸对父亲说:“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麦 。”懂事的父亲眨了眨眼睛,像明白了什么,二话没说拎起镰刀就跟在爷爷身后迈出了院门。
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楞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了的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村祖上风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小名)替咱村争了一回脸,咱村人脸上光彩——大家来送送娃儿——”眼泪顺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滑了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跪下——”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落在泥土地上——
父亲后来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穿着布底鞋吗?那天我走的时候,村里四奶奶塞给我一双布鞋说:‘小三子啊,这年头大伙儿都困难是实情,可人活一辈子,不能老想着自己,还要多替别人着想着想,谁家没有个难处啊?你四奶奶我活到这把老骨头,就盼着子孙后辈能出个人才,将来做个大官,让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孩子们都能念上书。’后来我上了大学,见了世面,可每当我面对城里灯红酒绿的世界时,我就想到当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得活良心,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看着父亲眼角闪光的泪珠,我忽然明白了父亲当年大学毕业(毅然 竟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原因:人不能光活自己。
【1】认真阅读短文,给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括号里用得最为恰当的词语。
【3】“人不能光活自己。”父亲的这句话蕴涵着怎样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为什么总是穿着一双布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永远的绿皮火车
(1)(①______),再次坐上去往井冈山的绿皮火车,这是一趟一路摇晃和杂响的火车。在夜幕降临睡意袭来之余,摇晃似乎要将我推入朦胧,杂响又似乎要将我拉回。(②______),脑子里涌出了无数绿皮车的回忆。
(2)童年,我经常跟着母亲去杭州舅舅家。母亲出行,总是手提肩扛着大包小裹。当拉着响笛的绿皮火车慢悠悠地驶进车站,此时,人们争先恐后地向车门涌去,母亲在前面左突右闪,我则紧紧拉着母亲的衣角不放,好歹挤上了车。那时的火车都是不对号的硬座,上了车各自抢位子。没座位的时候,母亲会搀着我,一节节车厢一个个位子找过去,询问人家在什么站下车,如果恰逢人家在前方车站下车时,母亲万分惊喜,不时与人搭话,等待着火车到站。记得有一次是坐夜车,从上海西站到嘉兴站,沿途没有一个人下车,母亲与我只好在走道上铺几张报纸坐了下来。刚坐了一会儿,卖商品的小推车过来了,“让一让、让一让”,我俩只好起身。如此往来几回,母亲与我索性站了起来。烟味、酒味、汗味、臭味、蒜味充斥着车厢,小孩的哭闹声、大人的喊叫声,睡着的人的鼻鼾声,打牌声也是不绝于耳。
(3)(③______),绿皮火车的窗户是很笨重的框窗,很费力才能打开,我很是喜欢伸出头去看看窗外的风景。江南烟雨朦胧的景色常让我凝神,母亲催促我关窗的“命令”,时常被我当作“耳边风”,直到母亲的“毛栗子”敲上来,我才依依不舍地落下窗来。我最喜欢的是火车经停在站台的那段时间。站台上有卖地方特产的小摊,______。琳琅满目的小吃让我馋得直咽口水。有时,我还会拿着母亲给我的零钱,快步下车去买吃的,一听到铃声则马上返回火车。火车一路行驶,我都盼着站站停靠。
(4)绿皮火车,满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承载着一种抹不去的情怀。(④_____),人们出行都习惯了高铁,但你若有机会,不妨呵,再乘一乘那依然悠悠走在祖国大地上的绿皮火车。
【1】选择合适的时间副词填在文中括号内,填序号。
A.如今 B.那时 C.瞬间 D.傍晚
【2】作者回忆了坐绿皮火车的哪几件事,请联系短文内容,完成填空。
【3】联系上下文,想象站台上的场景,把第(3)自然段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______
【4】网上有个热搜话题是“为什么不取消绿皮火车”,请结合短文内容与下面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先表明观点,后说明理由。)
______
14、课外阅读。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很久以前,德国一家电视台推出高薪征集“10秒惊险镜头”活动。在诸多的参赛作品中,一个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拍摄这10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而其他参赛选手多是一些在圈内很有名气的大家。所以这个10秒钟镜头一时引起轰动。几个星期以后,获奖作品在电视的强档栏目中播出。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视前边观看了这组镜头,10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在那10秒钟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
镜头是这样的:在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进小站。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时,他无意中回过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轰鸣着驶过的铁轨边上,丝毫无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记者摄入镜头中。
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后来,人们才渐渐知道,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许多记者在进一步的采访中了解到,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从没迟到、早退、旷工或误工过一秒钟。
这个消息几乎震住了每一个人,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诫儿子:“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唯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1】根据文章解释下列词语。
不可估量:_______________
千钧一发: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卧倒”的镜头会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
【3】“德国在那10秒钟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一句中“肃静”的意思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扳道工选择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大禹治理了洪水。
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是幅画。(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被乡亲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载入史册的合影 饱经风霜的脸 屏幕前的老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 我替你担心。(扩句)
19、练习句子。
1.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用这种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妈妈的眼睛似乎实在是太昏花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学过《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味。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会发生什么呢?
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一个星球。变形后,你生活的世界将随之发生改变。
要求:内容具体 ,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