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①红彤彤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②高高兴兴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③又大又红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④观察观察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
(1)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诗人韩翃不由得提笔写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哥本来想一心一意做个手艺人,业余再画一下画,没想到他的插画一鸣惊人,这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柳成荫”啊!
(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
(4) 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循俗”。
3、积累与运用,填一填。
1.读经典,让我们受益匪浅。“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启发人们要下功夫读书:《礼记》中的“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不断革新。
2.在古诗中徜徉,我们感受其景,如李贺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寂寥、冷峻的边境之地,如王建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月夜秋景、微冷秋露和桂花飘香;也体悟了诗人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如于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畏,如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乡。
4、名句欣赏
“以立意为宗,不一能文为本。”这是______________(填作者)的一句名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
5、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
(1)林老师在课堂上总是______,从不对学生乱发脾气。
(2)运动会即将开始,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______。
(3)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青铜面具能够______。
(4)赵家庄今晚有打铁花表演,附近村民______地出来活动。
6、牛刀小试。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鲁迅用这首诗来表达________。
【2】伟大领袖毛泽东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鲁迅是:________。
7、快乐阅读。
泛舟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①巨舰一毛轻。
向来②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③自在行。
[注释]①艨艟(méng chōng):古代战船。②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③中流:水流的中央。
【1】先解释标下划线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枉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观书有感》的第二首,前两句是叙述,后两句是________,启发我们不要去做岸上推船的蠢事,而是应该为艨艟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仔细读诗,根据注释理解诗,回答问题。
雪 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降:服输。②骚人:诗人。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和雪的高下。
【1】“梅须逊雪三分白”中的“逊”的意思是( )
A.比得上
B.比不上
C.差不多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3】诗人对“雪”和“梅”的评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梅》中最后两句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
A.乐于助人
B.取长补短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暴风雨
①闷热的夜,令人室息,我辗转难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惊恐。
②一道闪电,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③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推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 。
④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⑤A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⑥B 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仿佛优柔 、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的人们。
⑦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的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 擦洗)得更加明亮。
⑧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伸着懒腰, ;(依靠 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 。
⑨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金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C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⑩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⑪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
【1】用“√”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辗转难眠: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与伦比: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宛如刚从梦中苏醒 ②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③宛如天神听到信号 ④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4】【描写角度】文中画“﹏﹏﹏”的三个句子分别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把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嗅觉:___ 听觉:___ 视觉:___
【5】【理解感悟】本文的题目是“暴风雨”,文章却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雨后的景象,其用意是什么?( )(多选)
A.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雨后的景象,是为了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B.两相对比,更凸显暴风雨的来势汹汹、气势磅礴和雨后美景的平静祥和。
C.这样写,更能凸显大自然的神秘莫测以及整体和谐而变化多端的美。
D.突出主题,升华主题,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饱满。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对280人使用微信情况的调查统计
材料二:什么是低头族
低头族,是指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那些作“低头看屏幕”状的人群。他们看手机或平板电脑里的微信,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低着头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难分难解。低头族主要出现在城市的地铁上、公交车上,甚至大街小巷,他们的行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隐患。
【1】上面两则材料都与一个话题有关,这个话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的调查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看待“低头族”的做法?至少写出两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迷途笛音
那年我六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的采石场,父母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的风景十分迷人。
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母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不由得背靠着一棵树,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你好,小家伙,”卡廷说,“看天气多美,你是出来散步的吧?”
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还未成型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了。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当时,我心中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断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给划线的字补写正确的读音。
①他们……奔________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②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________着什么。
【2】写出近义词其实——________ 领悟——________ 判定——________
【3】造句。纯朴:________
【4】“我”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迷路的?那时“我”有多大?
时间:________
地点:________
“我”的年龄:________
迷路的原因:________
最后的结果:________
【5】把写“我”迷路时神情的句子打上括号;把“我”迷路时时怎么做的句子画上横线;把“我”迷路时怎么想的句子画上“~~~”。
【6】“我”今天为什么尊敬地称卡廷为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
12、“舌尖上的浪费”小调查。
为响应党中央关于“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号召,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了“光盘行动进校园,厉行节约好风尚”的主题活动。六(5)班的李明带领同学们深入社区展开“舌尖上的浪费”小调查,并完成了以下调查表。
表一:居民就餐打包剩菜情况
调查表(调查人数:200人)
选项 | 人数 | 所占比例 |
从不打包 | 148 | 74% |
偶尔打包 | 36 | 18% |
经常打包 | 16 | 8% |
【1】分析以上调查数据,请你帮李明和同学们简要概括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造成“舌尖上的浪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爱面子,讲排场。
B.家里没养宠物,不需要打包。
C.别人请客不花自己钱。
D.没经验,点餐量大。
【3】“光盘行动”是这次主题活动的关键词,它的含义是( )
A.把活动刻录成光盘。
B.吃光盘子里的食物,珍惜粮食。
C.打击盗版光盘。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速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②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 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1】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
__________
【2】第①段中的画线句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
__________
【3】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
14、阅读与欣赏。
爱,竟如此感动天地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新公司面试,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好。”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面试的。”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叫我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起来梳洗好,出门。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茫茫一片。公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听着老先生对老太太说:“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我们要等这么久。”
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终于车来了,我上车。开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地把车开走了。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么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我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这时,手机短信来了,是爸爸发来的短消息:“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忽然想起两句话:
父母给孩子东西的时候,孩子笑了。
孩子给父母东西的时候,父母哭了。
【1】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横线的句子,想象妈妈和“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写出它的作用。
【4】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两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你如何看待父母对孩子的爱,结合你的经历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们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还是我的记性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改为反问句)
(2)蚁穴可以毁坏河堤。)(改为“被”字句)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语句)
(5)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把病句改正过来)
18、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圆月。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希奇的事,让我羡慕。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被动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把”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21、习作。
想一想:你有什么拿手好戏?比如唱歌、跳舞、绘画、书法、手工制作……请用文字把你的拿手好戏写出来。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重点突出,有一定的条理。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可以另编姓名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