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铁岭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抑耗其实而已 B.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C.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D.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 2、下列诗句不符合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情境的一项是(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D.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人是最擅长以吃来表达纪念的,许多节日都与特定的食物结下不解之缘,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最个人化的节日——过生日,吃一碗长寿面。中国人是最有口福的民族.中国的烹调举世闻名,中国人敢于将饮食上升到文化的境界,并以本民族得天独厚的饮食文化为骄傲。

    A. 因为   比如   /   都要   凡   都

    B. 所以   譬如   甚至   也要   只有   才

    C. 因为   /   另一方面   也要   /   都

    D. 所以   不管是   还是   都要   只要   就

     

  •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7 年是中澳旅游年,澳大利亚与中国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放航空协议,实施了重大的签证革,从而促进了游客数量的显著增长。

    B. 中国人民在一次次奋起反抗并取得伟大胜利的过程中形成了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C. 美国政府封杀中兴只会让中国投入更多资源发展科技,从而进一步减少对美国公司的依赖,最终将发展成为美国最强劲的竞争项目。

    D. 第一、二批19 家改革工作试点企业正有序推进,已有8 家企业基本完成公司治理重构、新公司设立、外部引资、业务链条拓展等试点主体任务。

  • 5、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之一。考古发现 ,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 发祥地证明并存   B. 发源地表明共存

    C. 发源地证明并存   D. 发祥地表明共存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雄安地区,乃古雄州、安州之域。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不仅是华北生态与人文交融的宝地,且是华夏粟作农业肇兴地和古代茶马互市、丝绸之路交汇地。        

    雄安新区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城环绕白洋淀,北有南拒马河(属古代易水干流)、白沟河。从西周到秦汉,易水流经安新、容城和雄县东至于海,留下了易水文化的深厚记忆。容城古八景之一的“易水秋声”,便是指南拒马河。白洋淀是雄安的重要地理标志,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产物。西晋左思在《魏都赋》中有“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掘鲤淀,唐代李善注,“在河间莫县之西”,相当于今白洋淀一部分,从名字可以看出,这里鲤鱼遍地,物产丰饶。河湖水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古易水和白洋淀正是承载雄安文化的地理载体。

    中国历史上第一笔贸易就发生在这里。《竹书纪年》记载,商汤七世祖王亥,前往有易部落进行贸易,是中国商业史的发端。在敦煌61窟大型壁画《五台山图》右下角“河北道镇州”(今正定),题榜字提及“新罗使团”“福建使团”等由此到五台山进香。从朝鲜半岛赶来的“新罗使团”要经镇州到五台山,须经过雄安地区。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北朝时期,中国已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比从云南通往吐蕃的茶马古道要早几百年。河北的幽州、定州、莫州(包括雄安地区)是中原与北方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茶马互市的交通要道。

    雄安之地的人文气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诚信尚义、威武不屈、豪侠正义的传统美德。明代容城名人杨继盛“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名联,彰显了中华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明熹宗时,阉党弄权,容城鸿儒孙奇逢与定兴鹿正、张果三人自卖家产,募集赎金,义薄云天救助忠臣与忠良家属,被誉为“范阳三烈士”。

    中华文明是一部大书,是社会蓬勃发展的根基,雄安文化是这部大书中精彩的一页。正可谓:“易水汤汤,淀泊麟光。远古文明,农耕曙光……燕国故都,临易名扬。”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雄安地区的历史文化,对雄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或能有所助力。

    (选自梁勇《雄安:前世今生》,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肇兴:“肇”读作zhào,书写的第九笔是“

    B. 义薄云天:“薄”读作báo,意思是“接近”

    C. 铮铮铁骨:“铮铮”读作zhēngzhēnɡ,比喻刚正、坚贞

    D. 易水汤汤:“汤汤”读作shāngshānɡ,意思是“煮沸的水”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雄安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雄安新区以北的南拒马河在战国时期属易水河的一部分

    B. 文中提到的有易部落,其生活区域可能包括雄安地区

    C. “新罗使团”“福建使团”马队都要经过雄安到达五台山

    D. 古雄安人具有崇尚诚信、豪侠正义、威武不屈的传统美德

    3易水河畔,历史上曾发生“荆轲刺秦之易水送别”的故事,下列诗句与该典故不相关的一项是

    A.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B. 易州拍案惊涞广,太行龙脉系亲邻

    C.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D. 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一诗中多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溺爱情。

    (2)《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视所结合、俯仰结合描写江边见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3)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神话传说寄寓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 8、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今夜鄜州夜,__________________ [填作者名]《月夜》)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实写的句子是“巴山夜雨涨秋池”,虚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____________,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⑷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⑸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⑹射者中,弈者胜,____________,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⑺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⑻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石相击的自然奇景最震撼人心,如描写蜀道上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惊险场景的“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描写黄州赤壁旁汹涌澎湃水势的“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诗句无不跨越千年的风尘,铭刻在无数国人的心头。

    (2)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忘初心,方能在困境中收获内心的平静。对此,中国的传统经典多有表现,如颜回“在陋巷”却能“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又如面对锦衣玉食的“同舍生”,宋濂“________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接受劝告,悬赏求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给予下等奖赏。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使用夸张,以铁钉数量之多表现阿房宫的庞大与奢华。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汹涌澎湃的江水拍打江岸,展示了赤壁的雄奇壮阔。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裴晋公林亭

    温庭筠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注】①裴晋公:即裴度。裴度曾徙东都留守,后被朝廷重用,东山再起。②池凤:池中凤凰,亦指中书省或宰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点题,写正值夏季,林亭周围的暑气渐渐消散,但裴度已音容不存。

    B.颔联写裴度为天下苍生而东山再起,并夸口说自己年老还要再次回到这里。

    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悠然来到裴晋公林亭,深感即使有纷繁的政务也无妨。

    D.前三联写裴晋公林亭周围环境以及他的人生境遇,尾联抒发情怀,脉络清晰。

    【2】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它的精妙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季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家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致仕。元六年八月,,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粟,五谷之一,即大米,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C.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

    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予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归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5】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行胜于言。任何一个伟大的时代都离不开一群人乃至一个民族的伟大行动。荀子说过:“道虽迩,不行不至。”塞涅卡也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驶向哪个码头,任何风都不是顺风”。《人民日报》上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作为青年,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人生不负韶华,不负山河,当好新时代的掌舵人?请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时代与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