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彩再现。
(1)“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又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文中用这样的比喻,主要是为了赞扬姥姥
________。
(2)《牛郎织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大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都表达劳动人民________。学了《牛郎织女》,我们认识了________的牛郎、________的织女以及________的王母娘娘。《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公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课文为我们描述了________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________来赞美黄土高原人________的性格。课文按________的顺序呈现出________的表演过程。
(4)桂林山水甲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山归来不看岳。
东北有三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经过几个小时的pān dēnɡ( ),我终于登上东白山顶。映入yǎn lián( )的是wǎ lán( )的天,chénɡ bì( )的湖,远处白色风车zhòu yè( )不歇地转着……侧耳qīnɡ tīnɡ( ),唯有风声和着鸟鸣,这一切着实让人táo zuì( )。
3、古诗文默写。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
(3)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江南春》)
(4)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书湖阴先生壁》)
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_____________)
2.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__________)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 (____________)
4.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____________)
5、给下面的加点字加上正确的读音。
灼( )热 绰( )号 怔( )住 拎( )着
6、(1)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
【1】将上面的两首诗补充完整。
【2】第(1)首诗中“快走”的意思是_____,我可以由此推断出“走马观花”中“走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第(1)首诗前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咬”字,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像______紧紧地抓住岩石,像________紧紧地攀附着岩层断面。
【5】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几句表达人生志向的诗句,并且说说你的志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①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②?
【注释】①长缨:革命武装。②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
【2】画横线的词句表现了红军___的革命豪情。后来,人们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示____。
【3】用“﹏﹏﹏”画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词句,并展开合理想象,把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好雨知时节,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_ 锦官城:________ 野径:________
【3】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来写,前两句写了下雨的________,直接赞美了这场雨下得________。
【4】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请找出一个句子加以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拓展阅读。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尖刀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用“_____”画出来。“洒脱”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疾”的意思有:①疾病; ②疼痛; ③痛恨; ④急速,猛烈。
(1)“群马疾驰”中“疾”的意思是(_______);
(2)“疾风吹劲草”中“疾”的意思是(______);
(3)“痛心疾首”中“疾”的意思是(__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_ 比作彩虹。
10、课外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节选)
用真电车作教室,小豆豆感到很特别,其次感到特别的是教室里的座位。在以前那所学校,谁坐哪个位子,旁边是谁,前边是谁,都是按规定排好了的。而这个学校却是坐在哪里都行,可以根据当天的兴致和其它情况,每天换一个自己喜欢坐的地方。
于是小豆豆经过一番考虑,又朝周围看了一圈,最后决定坐在早晨紧随自己之后进入教室的那个女孩子旁边。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女孩子穿的连衣裙上印有长耳朵小白兔的图案。
不过,最特别的还是这个学校的上课方式。
一般的学校里,如果第一节课是语文就上语文,第二节课是算术就上算术,都是按照课程表的顺序上课的,但这个学校却完全不是这样。
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女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作吧!”
所以,不管是语文也好,算术也好,学生们都是按自己的爱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作文的孩子在写作文。坐在后面的孩子爱好物理,就点燃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地往上直冒泡儿,或者又把什么东西引爆了。这种情形在每个教室里都能看到。这种上课的方式,对于老师来说,是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清楚地掌握每个孩子的兴趣、特点、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的个性。
再者,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也可以从自己喜爱的学科做起,这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即使那些不喜欢的学科,只要在放学以前做出来就成,所以他们总是能够想办法完成的。而且,自习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 )确实搞不懂了,( )到老师那里去问,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座位来讲解。一直到完全领会为止。还可以从老师那里领来例题,再继续自习。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因此就等于根本不存在学生呆呆地听老师宣讲这种情况了。
像小豆豆他们这些一年级学生,( )还没有上自习的课程,( )在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学起这一点上,却是同上自习课完全相同的。
【1】填上恰当的拟声词。
例:(咕嘟咕嘟)冒泡儿 (_________)滚下来
鞭炮(_________)响起来 小孩(_________)学说话
【2】在文段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给句中划线部分换成四字词语。
(1)小豆豆的新学校(巴学院)与之前的学校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让小豆豆感到很新奇。(__________)
(2)教室的位置不固定,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心意选择喜欢的座位。(___________)
【4】你喜欢这样的学校吗?为什么?(理由最少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弯路上的风景
⑴刘翔少年时,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的跳高高级教练顾宝刚发现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出众,便将他招入名下练习跳高。刘翔从小就十分好强,练习非常刻苦,所以成绩提高很快。但横杆在快速提高一段时间后,再提高却变得困难起来。刘翔很着急,以为是自己用心不够,就给自己加练,他想用更加刻苦提升自己的成绩。
⑵一段时间后,横杆的提升依旧微乎其微,顾宝刚找到刘翔,无奈地表示:“你的腿如果再长5厘米就好了,以你现在的身高最多也就是个亚洲冠军。你好好考虑一下是否放弃跳高……”刘翔因自身的不足而非常痛苦,但他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在顾宝刚的建议下,他开始改练跨栏。
⑶日复一日,春秋流变。那个不足留下的遗憾沉沉地压在他的心头。
⑷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赛场,刘翔羚羊般跨越一个个横栏,风驰电掣般第一个冲过终点,世界震惊。电视机前的顾宝刚感慨道:“他多亏矮了5厘米。”
⑸没有山的高耸,或许可以追逐涛澜的澎湃,没有山花的娇艳,或许可以追逐小草春风吹又生的繁密。但命运遗忘了某种先机与我们,或许是在暗示我们在另一条路上的当仁不让。
⑹由此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行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目标,并坚持下去,就能跨越艰难险阻,取得成功。
【1】短文中“冠军”的“冠”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在查音节____。在“张冠李戴”中“冠”的意思是_______。
【2】写近、反义词。
近义词:繁密 —— (________) 遗忘 —— (_______)
反义词:出众 —— (_______) 放弃 —— (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微乎其微:________________
风驰电掣: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有两个表示时间流逝得很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再写一个这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
【5】刘翔拼命给自己加练,是因为他想(_________)他改练跨栏的结果是(___________)。
【6】把第二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文中用“﹏﹏﹏ ”划出表达中心,启发人们的句子。
【8】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省略号表示( )作用。
A.用于引文的省略。 B.用于列举的省略。 C.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2、课外阅读。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峰嗡喻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二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和人们___________的情景,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春天形象。
【2】用“ ”画出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
【3】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色。
【4】作者把春天拟人化了,把她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从上到下”的描写顺序,用“|”为第4自然段分层,写出第一层的层意。
13、阅读练习。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哒哒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1】为什么说是雨点儿“逗引”我出去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光饼是用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的饼类食物,直径约7厘米,中有小孔,食之香脆可口,是福州的传统名吃。 光饼还有另一种类型,制作时改盐为糖,形状也比咸饼略大,被被称为“征东饼”,无论“先鲜”还是“征东饼”,都与戚继光人国抗倭的故事有关。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做饭,戚继光下令烤制一种小饼,用麻绳穿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后来,这种小饼流入民间。人们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继光饼”。
光饼深受福州地区人民的喜爱。现在福州人吃光饼有诸多花样:有将海苔菜夹在饼中再加上酸辣佐料的苔菜饼,有将芥菜心夹在饼里的辣菜饼,还有将来粉肉夹在饼里的夹肉饼等等。以前光饼属于街头小吃,难登大雅之堂,如今福州人宴桌上也摆上了光饼。
【1】光饼的名称与下列哪位英雄人物的传说有关( )。
A.戚继光 B.霍去病 C.卫青 D.郑成功
【2】根据阅读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用《福州府志》的相关记载,可以使光饼名称的来历更加充实具体,让传说更具说服力。
B.光饼属于街头小吃,难登大雅之堂。
C.光饼深受福建地区人民的喜爱。
【3】请你为光饼写则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1)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缺点舍不得丢掉。(改成陈述句)
(2)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16、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扩句
①鸟儿唱歌。
②松鼠是动物
18、改为比喻句
(1)嘎羧要走的消息传遍全寨。
(2)会场上乱成了一团。
19、虽然我一直找借口想出去,但是到底也没有得到妈妈的允许。(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十分低微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他是去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改为直接引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材与表达。
从下列三组习作材料中选择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要求:中心明确,故事完整,情节吸引人,能够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题目:寻 场景:冬日黃昏,车来车往的公交车站 人物:一只与主人走失的金毛犬 公交车司机 乘客 | 题目:暖 场景:正在开展大课间的操场 人物:糊涂虫小轩 热心肠小文 温柔的班主任大白 | 题目:助 场景:周末清晨,热闹的菜市场 人物:卖菜大婶张阿姨 帮妈妈买菜的豆,豆独自买菜的八旬老人王大爷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