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是__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_____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安塞腰鼓》
2、课文概括。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音乐之都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里 和 已经融为一体。
3、补充句子。
(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3)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
4、辨字组词。
稍(_________) 瀑(_________) 燥(________) 裁(________) 堵(________)
俏(_________) 爆(________) 嗓(_________) 载(________) 睹(________)
5、选字组词。
[俏 峭] 俊( ) 陡( ) [崖 涯] 山( ) 天( )
[栏 拦]( )杆 ( )截 [爆 暴]( )躁 ( )炸
6、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胜日”的意思是(_____)A.胜利的日子。B.天气晴朗的日子。
(2)“等闲”的意思是(_____)A.平常、轻易。B.等到闲时。
【3】诗句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我还可以积累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
[宋]苏轼
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③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 “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
2.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
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白朴
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情绪,“ , ”
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
了烘托人。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9、阅读,完成练习。
扁鹊三兄弟
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魏王大悟。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大多数人只着眼着当下,很少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当下对未来的影响。
【1】用简洁的一、两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三兄弟的医术。
大哥(__________),二哥(__________),扁鹊(__________)
【3】魏王是一个国家的管理者,你觉得他“大悟”,会悟出什么治国大策?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么理解“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的意思?并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举例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同“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观点吗?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的人,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修鞋姑娘
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
就在昨天,当我脱下左脚上那只后跟绽开了的皮鞋,要求她绱(shàng)绱的时候,我还有点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牛皮鞋底。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花钱多一点不要紧。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啪,啪,啪,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我正要付钱,她一边摆手说不忙,一边指着鞋面,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说:“这儿倒是需要绱一绱,你看,线都断了。”说着,刺啦刺啦地绱起来。
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注意了一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胖的身材,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艰辛。我决定不管她要多少钱,我都不还价。
姑娘把鞋绱好递给我,叫我脱下另一只,我抬起脚,叫她看那只没坏。她说:“你是汗脚,线是烂断的。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说着,把我的鞋子脱去绱起来。
忽然间,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莫非她是为了多要钱?
鞋绱好了,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谁知她只要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我掏钱给她,可万万没想到,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极了,想起几年前买布只差几分钱遭人白眼的事,心里更加紧张。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行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并要摘下手表做抵押。谁知,姑娘嫣(yān)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不,可是我没带够钱啊!”我告诉她。
“是的,不过你给了我别的。”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
“别的?我给了你什么?”我纳闷地问。
“诚实和信任啊!”她坦然地回答。
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
我向她保证,第二天一定给她送钱来。她说:“这我相信。不过,手表不用摘,三角钱你也不用再送来。再说,我明天说不定到什么地方,你到哪儿找啊!”
是的,这样大的城市,到哪儿去找她啊!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
修鞋姑娘,你在哪里?
(选自《人物剪影:黑头发飘起来》,有改动)
【1】“我”苦苦寻找修鞋姑娘最直接的原因是( )
A.还钱给她
B.拿回手表
C.说声感谢
D.表达歉意
【2】让“我”“心里更加紧张”的事是( )
A.她修好了“我”的一双鞋
B.“我”想起几年前遭白眼的事
C.“我”承诺多给她一点钱
D.“我”身上只能找到三角钱
【3】“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那种人”指的是( )
A.修鞋技术不好的人
B.修鞋技术高超的人
C.漫天要价的修鞋人
D.价格公道的修鞋人
【4】“我”欠姑娘三角钱本应该要还的,姑娘却不要“我”还,原因是( )
A.担心“我”生活也困难
B.认为“我”给了她诚实和信任
C.认为“我”是说客套话
D.担心“我”说她很小气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鞋姑娘的修鞋技术好?至少举两个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
【6】“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这处细节描写写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写了“我”和修鞋姑娘两个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写你对他(她)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提优
感谢一只流浪猫
①这是一个飘着雪花的黄昏,我站在阳台上向楼下俯瞰,一个人与猫的故事正在街上上演。
②楼下有一个公交车站点,有大约七八个人正在焦躁地等车。而在距离人群不远处,一只流浪猫在寒冷中徘徊着、嘶叫着,无助到了极点。最后,它向等车的人群走去,也许,在它看来,在这冰天雪地的钢筋水泥世界里,只有不远处的人类才是自己最可依赖的吧。
③猫钻进了人群,人群开始骚动。一个年轻女人一声尖叫,她身边的男人开始用力踢那只猫,猫挣扎着再次钻进人群,人们开始不停地躲着它,避着它。猫的希望一个个都破灭了,它只好依旧无奈地趴在离人群不远的雪地上悲伤地哀叫。终于,我看到一个推着垃圾车的清洁工走过来了。这个年过五旬的老妇人发现了那只流浪猫,她俯下身子轻轻地把它抱在怀里。猫不再叫了,乖乖地偎着她,并用舌头舔着她的手。老人用手拭去它凌乱的毛皮上的灰土,然后脱下外面的褂子,把猫严实地裹在里面,放在马路边一个避风的墙角里,然后离开了。人们都看着这一切,肃静无声。
④几十秒后,事情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逆转。一个男人把新买的电饭锅从纸箱中拿出来,他拿着空纸箱,走到那个墙角,把猫放在了纸箱里;接着有两个小学生从人群中走出来,他们从书包里拿出几包小食品,撕开包装,放到了那个纸箱里;还有两个男人走到了纸箱旁边,他们好像在商量着什么,然后一个男人拿出手机开始打电话,公交车开过来了,开始尖叫的那个女人突然焦急地与她身旁的男人耳语着,最后,她跑过去抱走那个纸箱,和男人上车离开了。
⑤就在这时,我看到那个清洁工人神色焦急地回来,她来到原来放猫的地方驻足很久,才推着车离去。
⑥我想如果这只流浪猫通人性,它应该感恩刚才所有救助它的人,但当我换个角度想那些动了恻隐之心的人时,我却觉得,这些人更应该感谢那只流浪猫——因为是它,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结合上下文,解释“骚动”和“恻隐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文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文意通顺,衔接自然。
(3)你从第③自然段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都看着这一切,肃静无声。”此时,人们都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几十秒后,事情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逆转。”是什么让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逆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清洁工人为什么“神色焦急”地回来?她在原来放猫的地方驻足很久,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等一只嶼嵊落到花朵上
①风和日丽,我带着女儿在乡间小路上悠闲散步。路两旁开满野花,五彩缤纷。一朵朵白色蒲公英轻轻摇晃着圆圆的小脑袋,跳着优雅的舞蹈。但除了野花还是野花,我无聊地刷起手机。
③忽然,女儿停下脚步,拉着我的手说:“妈妈,等会儿再走好吗?”我说:“这小路除了野花,有什么可看?”女儿用手指着路边的草丛说:“看,那只蝴蝶多漂亮!我想等它落到花朵上。”女儿单纯美好、细致入微,我有点感动,收起手机。
③女儿张开双手,一路追着那只蝴蝶。那只彩色蝴蝶在低空款款飞翔,四处停驻,有时落在草叶上,有时落在路边石头上。想等它落到花朵上,不是一件易事。等了好久,蝴蝶依然在空中飞舞,丝毫没有落在花朵上的意思。我有点不耐烦,想拉着女儿走。但看到女儿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想:作为母亲,我难道不应该满足女儿的小小心愿吗?我停下脚步,陪她一起等。我们屏住呼吸,不敢惊扰那只自由飞翔的蝴蝶,静静地欣赏它轻快曼妙的舞蹈。
④就在这时,蝴堞忽然缓缓降落,向一朵花靠近。看着它轻盈地落到一朵小花上,女儿瞪大眼睛,想拍手却不敢把手拍响。因为女儿,我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蝴蝶采蜜!小家伙的鳞片艳丽无比,像五彩斑斓的舞衣。这小精灵伸出像弹簧一样细长的口器,插到花心深处,尽情吸食花蜜,轻轻扇了扇翅膀,似乎在说:“真甜!”
⑤可爱的小生命在花上停了大概10秒钟,又轻盈地飞走。女儿兴奋地挥手,冲蝴蝶说:“再见!”她唱着歌谣,蹦蹦跳跳向前走。像误闯秘境却全身而退的外来者,我心满意足。
⑥我的朋友工作忙碌,却精心照料家里的昙花,昙花每年一般只开一次花,通常在晚上9-10点开花、凌晨4-5点凋谢。那天晚上,花要开了,她沏了茉莉花茶,放上轻音乐,静待花开,颇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心境。在皎洁的月光下,昙花轻轻颤动。然后,花筒慢慢翘起,外衣慢慢打开,洁白如雪的花朵惊艳绽放。水莲似的白色花瓣亲密相拥。朋友用视频拍下难得一见的时刻,在淡淡花香中沉沉睡去。美丽的昙花,让她在忙碌的工作中保持好心情。
⑦等一只蝴蝶落到花上,等一朵花深夜开放。如果你愿意停下脚步,静静等待,就能发现 。
【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路两旁风景___________,表现出“我和女儿”散步时_____________的状态和我们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阅读文章第②—④段内容,完成下表。
女儿的表现 | “我”的情感 |
停下脚步,拉着我的手 | ____ |
指着蝴蝶,想等它落到花朵上 | 有点感动 |
张开双手,一路追着那只蝴蝶 | ___ |
充满期待 | ___ |
瞪大眼睛,想拍手却不敢拍响 | ____ |
【3】阅读第①—⑤段,概括第⑤段加点字“我心满意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请在第⑦段横线填入能概括全文的句子。
如果你愿意停下脚步,静静等待,就能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文章的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④段“小家伙”和“小精灵”两个称呼,包含着“我”对蝴蝶的强烈喜爱。
B.第②—⑤段是“我”的经历,故详写,第⑥段是“我朋友”的经历,故略写。
C.第⑥段写朋友“在淡淡花香中沉沉睡去”,主要是为了表现朋友的性格恬静。
D.第⑦段第一句话和第②—⑥段所写的两个事例,形成了写作顺序的一一照应。
13、课内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这段话主要是对人物的( )
A.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B.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C.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
D.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2】为了拖住敌人,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
【3】五位战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宝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葛振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学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德林、胡福才: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是运用了_________的写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讨债
①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钱,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令全家焦虑万分。
②全家人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③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④陈家满目窘迫、凄凉: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那张摇摇欲坠的床上。男人缩了缩身子,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缓一缓行吗?”
⑤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法子,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⑥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⑦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摸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⑧日子一天天滑过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感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⑨一年后的一个今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mái mán】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大【改善 改变】。”
⑩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⑪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zhēng zhèng】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⑫那一瞬间,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⑬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了一颗仁爱的种子。
【1】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在下面画“√”。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嗫嚅: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经地义: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⑩自然段中“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这“疑问”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自然段中的“捏”换成“揣”,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短文中找出描写“我”心情的变化的词语:
怨恨→_________→疑问→________→敬畏
【6】你觉得短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文章最后一段写几句点评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件事一定得他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为反问句:
(2)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改为转述句:
(3)花儿开了。
扩写句子:
(4)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 )
(5)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6)音乐(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17、无风的湖面,没有一丝波纹。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写句子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并写出改后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
19、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
20、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扑向敌人,势不可挡。
这是一个________句,我能换一种喻体,不改变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目:读××有感
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如〈詹天佑〉等,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