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全词语,每空填一个字。
全神_______注 居高_______下 排山_______海
威风______________ 汹涌澎_______ 自_______自受
2、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诗中表示“秋天”的词语是什么?在括号里打“√”。
九月( ) 初三( ) 半江瑟瑟( )
(2)诗中描写“日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夜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描写了四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并写出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跟我学写一个词语的反义词时,分两步进行:
第一 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第二 第二,根据意思从确定的多个反义词中选取意思最准确的一个。
1.静寂的草原(____)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2.民族团结是众向所趋的大事,任何搞(____)的行为都行不通的。
3.在草原上行车非常(____),一点儿也不感到拘谨。
4、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3)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
(4)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5、请写出下列诗句所描述的节日名称。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
(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_____)
(3)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_____)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_____)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友谊
泥泞中
一只扶持的手
岔道口
一个引导的箭头
挫折时
一句温暖的话
迷惑时
一个肯定的回答
干渴时
一杯清凉的水
倦怠时
一声惊蛰的春雷
纯洁的友谊
高山上的白雪
生命的蜜和盐
森林中的松柏
【1】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_______。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写当我们处于烦躁消沉时,友谊能________。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_______,“生命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_______,“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_______。
【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_____________
7、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 。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
【3】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
【3】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其中“万水”以______和______为代表,“千山”以______和______为代表。
【4】翻译下列诗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__________,这是实际的山;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________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领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7】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大江保卫战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中,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薜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选文一共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选文中画横线句子是对黄晓文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晓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这句话中的“红五星”“迷彩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中的“__________”一词点明了“红五星”“迷彩服”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开国大典》一样,都运用了场面描写,既有对解放军官兵们的整体描写,又有对个人的详细刻画
B.本文中的解放军战士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他们都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C.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铭记”是牢记在心中的意思。文中“铭记”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的不仅是大江,还有人民群众
D.“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与“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两句中的“巨龙”和“长龙”都指的是长江
【4】战争年代,“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抵抗侵略抛头颅,洒热血;和平时期,人民解放军始终冲在地震救灾、抗洪的第一线,保护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你们学校最近要和解放军进行联谊活动,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检阅台
周总理患病的日子里
周总理忘我工作的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1972年5月,周总理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从1975年6月以后,周总理由于癌症的折磨,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剩下了30.5公斤。他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半年”的时间,但他依然顽强地工作着,同病魔进行搏斗。
周总理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只要身体尚能支持,他仍继续坚持工作。这一时期,他除了批阅、处理一些文件外,同中央负责人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55次,会见外宾63批,在会见外宾前后与陪见人谈话17次,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医院开会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谈话7次。
周总理生前一直主管台湾工作,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个问题,一直在他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就是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刻也不例外。
1975年12月20日上午,周总理体温达到38.7℃。这时应约来谈对台工作的罗青长来到周总理的床前。周总理非常吃力地向罗青长询问台湾近况以及在台的一些老朋友的情况,并且嘱咐道,不能忘记那些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们……不到15分钟的谈话,周总理竟两次被病痛折磨得说不出话来,最后进入昏迷状态。
1976年1月7日,周总理病情继续恶化,气息已变得十分微弱,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医疗组成员、护理人员等昼夜守护在病房,随时准备抢救。深夜11时,弥留中的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他微睁双眼,认出守在他身边的吴阶平大夫,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78岁。
1.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微弱( ) 嘱咐( )
清醒( )
2.简述周总理在患病的日子里做了哪些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叙述周总理顽强工作的情形主要运用了一连串的数字,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读了这句话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此文,你一定心潮澎湃,有许多话想对周总理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①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袤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②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③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xīng xìng)奋。
④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⑤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⑥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⑦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zǎi zài)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给选文加上题目,并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联系上下文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广袤无垠:_____________
魂牵梦绕: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破折号的作用有很多:以下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A.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B.表示话题的转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话语的中断。
【4】用横线画出选文中钱学森说的话。仔细揣摩,从这些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选文第⑤自然段不是写钱学森的事情的句段,放在文中多余,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
【6】按照时间顺序,第1自然段应放在最后,可是作者却把它放在了开头。这是一种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 练习。
材料 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曾发布了《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 2017 年提升0.5个百分点。报告数据还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均有所上升。
表1: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统计表
年份 | 网络在线阅读 | 手机阅读 | 电子阅读器阅读 | 平板电脑阅读 |
2017 年 | 59.7% | 71.0% | 14.3% | 12.8% |
2018 年 | 69.3% | 73.7% | 20.8% | 20.8% |
报告发现,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减少,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甚至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
表2: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统计表(单位:分钟/每天)
年份类别 | 纸质媒介 | 数字化媒介 | |||||
图书 | 报纸 | 期刊 | 互联网 | 手机 | 平板电脑 | 电子阅读器 | |
2017 年 | 20.38 | 12.0 | 6.88 | 60.7 | 80.4 | 12.6 | 8.1 |
2018 年 | 19.81 | 9.58 | 5.56 | 65.12 | 84.87 | 11.10 | 10.70 |
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 周岁人群占32.8%,30—39 周岁人群占 25.4%,40—49 周岁人群占 23.5%,50—59 周岁人群占 13.0%。可见,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81.7%是 18—49周岁人群。
材料2:
亚马逊在其网站发表声明说电子书的销量开始首次全面超过纸质书销量,而这一天的到来距离亚马逊推出平板还不超过4年。
其最近取得的一系列的里程碑数字包括:自4月开始以来,亚马逊每销售 100本纸质书,就要销售出 105本电子书。在推出还不到 5周的时间,亚马逊的电子书销量已经增长了超过 3倍。
据悉,亚马逊是在 1995年开始销售书籍的,2007年推出电子书,2010年7月电子书销量超过精装书销量,6个月后又超过平装书销量,直到今天全面超过其所有纸质书的销量。
材料 3:
阅读爱好者正在放弃电子书,回归传统的纸质书。
根据英国发行商协会的数据,2016年,英国市场消费类电子书的销售同比下降17%。与此同时,纸质书和期刊的销售同比增长7%,而儿童纸质书的销售同比增长16%。
美国的情况也很类似。根据美国发行商协会的数据,2016年前9个月,美国市场电子书销售同比下降18.7%。与此同时,平装书销售同比增长7.5%,精装书销售同比增长4.1%。
英国娱乐和媒体部门负责人表示:“纸质书对许多人都很有吸引力。发行商发现,某些类型的图书纸质书的销售比电子书更好,并利用这类图书去驱动纸质书销售。例如儿童书,纸质书的销售一直要好于电子书。”他指出:“彩印书是过去几年的重要趋势。如果拿书作为礼品,那么电子书就没有太大吸引力。”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成年国民整体阅读量逐年减少。
B.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
C.我国成年国民追捧数字化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将替代传统纸媒的阅读。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2018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阅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
B.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C.2018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较 2017年都有所提升。
【3】根据文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A.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的主要媒介。
B.年轻一代已经不再需要传统纸质媒介。
C.数字化的阅读方式不适合50岁以上的人群。
【4】对材料2和材料3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子书一上市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B.儿童类的纸质图书的畅销是打败电子书的关键。
C.纸质书在市场上面对电子书的竞争始终有自己的读者。
【5】老师推荐大家阅读《小王子》的故事书,妈妈推荐了一本精美的纸质书,爸爸手机里有这本书的电子版,并且配了绘声绘色的讲解。你会怎么选择呢?请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钱学森
①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②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③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④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⑤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⑥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⑦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阅读链接:
钱学森,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91年10月钱学森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1)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劈波斩浪:_________
②魂牵梦绕:_________
(2)根据文章和阅读链接,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④自然段中的破折号,作用是解释说明。
B.文中的钱学森让我们想到了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第④自然段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
D.第⑤自然段虽然是写别人,但从侧面反映出钱学森的优秀和他回国的难度。
(3)读文章第①自然段划线句子,你体会到钱学森 ______的内心。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
(4)读文中钱学森说的话,结合阅读链接,写写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
(5)钱学森的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些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选一个写写他最让你敬佩的方面。
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做人之道”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用 、 、 等词语来概括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在这句话中把 比作 。
3.这两段文字,我们应该用 的语速、语调来朗读。
4.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又一次”强调了哈尔威船长曾不止一次地在危难中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B.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高尚品德的赞颂,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C.哈尔威船长想成为英雄,所以动用自己作为船长的权力
15、句子训练营。
1.我和小精灵聊天。(扩句)
2.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小精灵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两句合成一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安门广场站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汉斯接过笛子,说:“亲爱的父亲,请去铁匠铺给大公鸡钉上掌子,我要骑着它出门,不再回来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国王,你答应的事不能反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斯出发了。(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着他的猪。(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提示,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续写几句话。春节快到了,人们比平时更加忙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大舞台。
根据下面提供的开头,发挥你的想象续写文章。
100年后的地球
清晨,我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和煦的春风轻抚面颊,暖暖的春阳懒懒地照在身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美丽的地球100年后会怎样呢?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