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4个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D.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4、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5、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7、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8、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10、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1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12、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3、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14、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15、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16、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7、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8、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9、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20、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21、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2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23、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4、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25、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26、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27、KNO3 是制黑火药的重要原料。
①KNO3 属于 ________(填“酸”、“碱”或“盐”)。
②KNO3 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________色。
③下表是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100g 水)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I. 30℃时,KNO3 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 水。
II. 50℃时,KNO3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只列出表达式)。
III. 80℃时,将一定质量的 KNO3 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80℃时的 KNO3 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 n 的数值为________。
28、草木灰可作农家肥,其主成份K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
(1)K2CO3溶液显碱性,其pH__7(填“<”、“>”或“=”);
(2)K2CO3可看成是碱和氧化物反应的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K2CO3作为反应物之一,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____.
29、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铝原子_________;(2)4个铁离子 ;
(3)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
(4)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________ 。
30、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衣”:某品牌男上衣服标签上标着“80%毛、20%氨纶”,氨纶属于_____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2)“食”:食品包装袋中(如薯片)充有氮气,其作用是_____;薯片给我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
(3)“住”:房屋装修后会在室内放置活性炭来吸收装饰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
(4)“行”: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支架表面刷油漆,是为了防止其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1、氢氧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载运工具,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将氢气与氧气通过反应形成电流,并为电动机供电驱动车辆行驶。请回答问题:
(1)一些汽车车体采用铝合金制成,是因为铝合金与铁合金相比,其在物理性质上具有的优点是______(填字母)。
A 抗腐蚀性好
B 密度小
C 硬度大
(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用“→”表示)。
(3)工业上制取铝通常采用电解法,氧化铝在通电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两种单质,请写出电解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不仅节约了________还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5)电动汽车中的导线材质都是铜。某兴趣小组同学想从铁和硫酸铜反应后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下方案,
试回答:
①固体A中一定不含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________(填化学式)
3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 ;
(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33、“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随着《流浪地球》的风靡,安全问题再次强势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抗震救灾中,国家给救援人员配备了活性炭口罩,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作用。
(2)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3)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读数时若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溶液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4、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____(2)导致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___
(3)农业上常用的氮肥是_______(4)两个锌离子__________
35、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填序号)。
(2)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 。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来源:学.科.网Z.X.X.K] | 实 验 方 法 | 现 象 和 结 论 |
1 |
|
|
2 |
|
|
36、铵盐氮肥不能与__________物质混合使用。
37、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于是对此现象进行探究: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③还可能是…………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设计的实验是: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 。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
38、如图是教材探究铁锈蚀条件的实验。
(1)A、B、C 三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只有_____实验中铁钉锈蚀;
(2)A、C 对比分析可得出铁锈蚀需要跟_____接触;
(3)B 中植物油是为了防止____,C 中的无水CaCl2起____作用。
(4)链接:铜锈蚀产物为铜绿[Cu2(OH)2CO ],据此推测铜锈蚀过程有_____种物质参与反应。
39、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请写出温室效应的一点危害。_____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看不见道路”这是对雾霾天气的真实写照,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 一点雾霾的成因。____
(3)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且难降解造成了“白色污染”。请写出防治“白色污染”的一点措施。____
40、图1是由锶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Sr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序号).
A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核电荷数不同
(3)图2表示的某些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物质.该物质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