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抱厦(xià) 轴线(zhóu) 对称(chèn) 墁地(màn)
B.瓦当(dāng) 接榫(sǔn) 牌坊(fáng) 帷幕(wéi)
C.折本(shé) 房檩(lìn) 斗拱(gǒng) 画舫(fǎng)
D.门槛(kǎn) 切削(xiāo) 额枋(fāng) 穹窿(qióng)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我国古代有王室祀祖的宗庙,士大夫祀祖的家庙,庙不单祭祖,也可敬神。《过小孤山大孤山》中的“庙祝”指的是寺庙中管香火的人。
B.“丁”可表示顺序第四,也是天干第四位。它的意思还很多,如“人丁兴旺”中“丁”指人口,“壮丁”中“丁”指成年男子,“丁忧”中“丁”是遭逢、碰到的意思等等。“庖丁解牛”中“丁”是厨师的名。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炎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我们所学课文《项羽之死》和《鸿门宴》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D.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中文体,这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________,这是中国女排赢得的第十个世界大赛冠军,也是她们为新中国70华诞送上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勉励大家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不骄不躁,再创佳绩。
作为三大球中唯一一支夺取过世界冠军的运动队,中国女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时代的集体记忆,更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尽管成绩有起伏,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一个个“腊子口”“娄山关”等待我们去战胜。跨越艰难险阻,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________的女排精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激发我们发扬好女排精神,在新的征程中赢得新胜利。发扬女排精神,就要在逆境中决不放弃,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________力量,坚定信心,勇毅笃行,不畏强手,敢打敢拼,以强大的闯关实力奔向中国梦的光明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________就能实现的。”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中国女排为榜样,发扬女排精神,保持昂扬斗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创造不负新时代的更大业绩!
A.卫冕 历久弥新 汲取 敲锣打鼓
B.蝉联 经久不衰 汲取 沸沸扬扬
C.卫冕 经久不衰 吸取 敲锣打鼓
D.蝉联 历久弥新 吸取 沸沸扬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3月19日凌晨结束的2018年伯明翰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比赛上,22岁的石宇奇击败了老大哥林丹,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全英赛冠军收入囊中。
B. 是什么给了一个民族取之不尽的动力,是什么给了一个国家绝处逢生的支柱?是伟大的人民,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发展、继承与培育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C. 《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提高,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使用。
D.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深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5、高考前夕,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留言,相互鼓励增强自信,下列留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诲。
C.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深入空间,去探索那些困惑着我们的重大科学难题,如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等。尤其是,人类起源这一令人迷惑不解的难题一直激励着我们探索的热情。我们总会发问,我们来自何方?是否存在地外文明?
利用空间技术,去探索发生在空间的物理、化学和生命等自然现象,将获得在地面上无法得到的崭新知识,把科学推向新的前沿。利用空间环境中高真空、超洁净和飞行器运行获得的微重力等特殊条件,有利于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金属材料、高纯材料、玻璃金属、薄膜和生物制品等的研究,从而生产出在地面上难以产生的多类产品。特别是,利用运行在地球空间的各类应用卫星,如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和通讯卫星等,为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种社会需求。
(摘编自空间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2020年中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
材料二
2010年,在中国进行月球探测的历程里,“嫦娥二号”发挥了承前启后、持续发展的先导作用,“嫦娥二号”发回的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球地形图,是全世界覆盖最全、精度最高的一张全月图。
2013年,“嫦娥三号”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实施着陆器和月球车软着陆月面,开展“就位”和“巡视”联合探测的国家。
2017年,“嫦娥五号”即将启程,在月面铲取和钻孔取样并带回地球。
2018年,“嫦娥四号”的轨道器、着陆器和月球车将对月球背面开展联合探测。在地球上水远看不到月球背面,人类也没有实施过月球背面的专项科学探测,“嫦娥四号”的探测预计将获得一系列的新成果。
(摘编自欧阳自远《深空探测未来可期》)
材料三:
截至2016年底全球实施的空间探测任务次数
项目 | 美国 | 俄罗斯 | 欧洲航天局 | 日本 | 德国 | 中国 | 印度 | 合计 |
月球 | 42/26 | 64/23 | 1/1 | 2/2 |
| 4/4 | 1/1 | 114 |
火星 | 20/15 | 19/5 | 2/2 | 1/0 |
|
| 1/1 | 43 |
金星 | 6/5 | 33/16 | 1/1 | 1/1 |
|
|
| 41 |
水星 | 2/2 |
|
|
|
|
|
| 2 |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7/7 |
|
|
|
|
|
| 7 |
小行星、彗星 | 8/6 |
|
| 2/2 | 5/3 |
|
| 15 |
注:①发射次数/成功次数。
(摘编自卢波《2016年国外空间探测发展回顾》)
材料四:
近年来,深空探测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推动深空探测发展的原动力则是科学探索与技术进步。技术发展是人类破解科学难题的手段和工具,而距离遥远是实施深空探测任务所面临的首要技术难题。该难题主要表现为:长时间飞行的能源动力问题、远距离飞行的测控通信问题、深空飞行的精确导航与控制问题以及对深空环境的适应性问题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才促进了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为探测器提供能源的空间核电源技术、通过电场力将带电离子加速喷出形成反作用推力的离子推进技术,以及高频段测控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和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利用太阳光压作为动力的太阳帆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出现。
尽管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起步较晚,在诸多方面还是空白,但是相信随着各种高精尖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将不断加快向更远深空迈进的步伐。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深空探测之路,发展经济,集中全国优势力量,支持我国航天强国建设。中国的深空探测活动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摘编自崔平远《深空探测:空间拓展的战略制高点》)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探索那些困惑着人类的重大科学难题,是长久以来人类深空探索的精神动力。
B. 利用空间环境中的特殊条件,我们可以生产出在地面上无法产生的多类产品。
C. “嫦娥二号”提交的那张全月图,体现了我国卫星技术在全世界的先导作用。
D. 随着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目标的实现,我国也开启了对太阳系各行星的探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利用例证法,多方面展现了人类突破地球科学研究局限,利用空间技术在物理、生物、气象等多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B. 材料二以时间为顺序,列举了自2010年起我国发射或即将发射的嫦娥系列卫星及探测器以及它们已经获得或预期获得的探测成果,让读者一目了然。
C. 材料三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了世界7个国家和组织截至2016年空间探测器发射情况,说明了这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把空间探测作为科技立国的重要途径。
D. 材料四作者分析了技术发展与深空探测之间的关系:技术是深空探测的手段,我们在深空探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又促进了技术发展,两者互相促进。
E. 四则材料通过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画图表等方法,既展示了人类空间探测的现状,反映了探测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还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说明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还需要作哪些努力。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边塞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形象地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填空。
(1)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吾尝跂而望矣,______。 (荀况《_____》)
(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营造凄冷氛围,蕴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郯子、苌弘等人虽是贤者,但与孔子相比,“_____________”,而孔子以他们为师,其原因是人们懂得道理有先后,“_____________”,如此罢了。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一句,写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一句,写自己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3)“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它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灵动的水,往往触发或见证着古人的诗情,各有意趣。它有时冷冽清澈,“①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点染着滕王阁周围秋意正浓的晚景;有时清幽宁静,“谢公宿处今尚在,②_____”,陪伴李白开启瑰奇梦境;有时浩荡汹涌,“无边落木萧萧下,③_____”,引起杜甫韶光易逝的悲感;有时惊心动魄,“乱石穿空,④_______,⑤____”,激起苏轼怀想古代英雄人物的豪情。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_________ ,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
(4)_________ , 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________,_________。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阴雨① 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投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本诗即作于赴任途中。②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描写此时此地景象: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偏僻遥远。
B. 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睛的特点。
C. 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写沿途所见美丽而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D. 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效法渊明.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
【2】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可适未冠有勇,驰射不习而能。鄜延郭逵见之,叹曰:“真将种也。”荐试廷中,补殿侍,隶延州。从种谔出塞,遇敌马以少年易之,可适索与斗,斩其首,取马而还,益知名。米脂之役,与夏人战三角岭,得级多。兵久不得食,千人成聚,籍籍于军门,或欲掩杀以为功。可适曰:“此以饥而逃耳,非叛也。”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羌、夏人十万入寇,可适先得其守烽卒姓名,诈为首领行视,呼出尽斩之,烽不传,因卷甲疾趋,大破之于尾丁硙。回次柽杨沟,正午驻营,公骑据西山,曰:“彼若蹑吾后,腹背受敌,必败。”果举军来,可适所部才八千,转战至高岭,乃从间道趣洪德,设伏邀其归路。敌至,伏发冲之,其国母逾山而遁,焚弃辎重,虽帷账首饰之属亦不返,众相蹈藉,赴厓涧死者如积。论前后功,至皇城使、成州团练使、知岷兰州镇戎军。帅钟传行边,为敌所隔,以轻骑拔之,得归。传议取灵武,环庆亦请出师,命可适将万骑往,即薄灵州川。而庆兵不至,乃引还。诏使入觐,帝以传策访焉,对曰:“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帝曰:“卿言是也。”大城萧关,与传议龃龉,会覆师数百于踏口,传劾之,贬郑州观察使。转运使请于平夏、通峡、镇戎、西安四寨分筑场圃,置刍粟五百万,可适以费大难之,又欲借车牛以运,及致十万斛于熙河,皆戾其意,乃中以疑谤,召为佑神观使。数月而卒,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折可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
B. 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
C. 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
D. 单马出诘之曰/尔辈何至是/不为父母妻子/念而甘心为异域鬼耶/皆回面声喏/流涕谢再生/各遣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未冠,尚未加冠之意,循古礼,男子年十八岁加冠,未满十八岁为“未冠”。
B. 夏,指由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因偏居我国西北部,史称“西夏”。
C. 州,是宋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宋代常见的行政区划还有“路”“府”“县”。
D. 观察使,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主管察访地方官政绩,后渐成虚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可适少有勇力,具有武将天赋。他年少时很有勇气,骑马射箭这些武艺不学便会,颇有武将天赋,为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 可适颇有谋略,着力要害用兵。异族入侵,他运用谋略,直击要害,冒充首领巡视烽火台并杀掉了所有的守卫,中断了敌人的信息渠道。
C. 可适解危救难,见解深得帝心。统帅钟传被敌军所阻,他率兵击败敌军,让钟传顺利脱危。同时,他的一些用兵见解,得到皇帝的首肯。
D. 可适仕历丰富,但也遭受弹压。他历任多职,仕宦经历较为丰富,但因与统帅钟传的意见不合,遭受众将弹劾,被贬为郑州观察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兵久不得食,千人成聚,籍籍于军门,或欲掩杀以为功。
②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揉面粉效应:面粉加上水揉一下,然后一捏,很容易散开。但揉的次数多了,就有了韧性,不易散开。人走上社会,就像面粉一样被社会不断地搓揉,刚开始可能会散架,若受得了揉搓,越揉反而越韧。
②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的对象是10个瓶子,如果每次都砸倒9个,得 90分;如果每次都能砸倒10个,能得240分。只要每次优秀一点点,就可能赢得更多机会,实现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距。
③破窗效应:如果一幢建筑的窗子破损,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就可能有更多的窗子被打破。这是说,不良的环境容易滋生不良的行为,人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