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4、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5、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6、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8、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10、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11、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12、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
A.A
B.B
C.C
D.D
13、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有两种可能的组成
B.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14、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5、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16、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17、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1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
B.AgNO3、BaSO4、MgCl2
C.AgCl、CaCO3、Al2(SO4)3、
D.ZnSO4、Cu(OH)2、CuSO4
19、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20、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21、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2、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23、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24、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 )
A.+7
B.+6
C.+4
D.-2
25、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26、化学与生活、健康、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B.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用水洗净后再煮饭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D.垃圾分类,有利减少废弃污染,变废为宝
27、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
(如图
所示),进行以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据此现象,写出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________。
(3)常温时,该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②点时,该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③将 点状态的溶液变化到
点状态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
④图中 、
、
三个点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小到大的关系是________。
28、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厨房中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塑料盆 B 橡胶手套 C 棉布围裙 D 不锈钢蒸锅
(2)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我国正加大对 PM2.5 污染物 的监测力度。
①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____(填序号)。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可吸入颗粒物
②防 PM2.5 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作用。
29、盐+盐→_____(_____反应)
30、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1)“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选填“蒸发”或“降温”)结晶;
(2)“烹胆矾则成铜”的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说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
31、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2)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______℃。
(3)t3℃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Y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
(4)我们从该图可知,除去X中混有少量Y,可以用____________方法提纯较多的X物质。
32、溶液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由_____试验。
33、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为______,硫酸铜的构成微粒为______。
34、某奶制品的营养成分见表:
项目 | 每100mL | NRV%(营养参考值) |
能量 | 290kJ | 3% |
蛋白质 | 3.2g | 5% |
脂肪 | 4.0g | 7% |
碳水化合物 | 4.8g | 2% |
钠盐 | 62mg | 3% |
(1)表中未标出的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__。
(2)该奶制品中_______不能提供能量(任写一种)。
(3)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__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35、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2)在过滤、吸附、蒸馏中,能得到纯净的水的是_______;
(3)从微观角度看,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的_______明显变大。
36、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37、化学小组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设计实验测定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已知:①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氨气(NH3)是碱性气体,能与硫酸反应,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测定Cu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过程为:先称量CuO的质量,完全反应后测定生成水的质量,由此计算出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连接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_____。
①ACBDC
②ADBCD
③ADBDC
④ABDC
38、C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实验室制取CO2时,选用B装置比选用A装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实验室还可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等(需体现出该装置的优点)
(2)稀盐酸能挥发出HCl气体,因此需要用饱和 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收集CO2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填对应装置的序号)
(3)已知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次氯酸钠(NaClO)是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它的消毒原理是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消毒杀菌。如果保存不当,NaClO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Na2CO3)和次氯酸,致使消毒剂变质而失效。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次氯酸具有的性质为_____;
(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3)写出NaClO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在运输和贮存NaClO消毒剂时,通常的保存方法为_____。
40、当皮肤上出现小伤口时,可用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消毒。在消毒时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原因是人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能催化分解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