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鲁滨逊把衣袋里的葡萄干给了星期五一把,叫他拿给他父亲吃,后来,星期五跑回家取了一只(______)来。
2.星期五他们用(_______)做成了十二块木板,每块约二英尺宽,三十五英尺长,二至四英寸厚。
3.星期五的父亲和那位西班牙人走后的第八天,发现了一艘(____)船。
4.鲁滨逊悄悄地靠近那三个白人,抢先用(____)向他们喊道:“先生们,你们是什么人?”
5.从大船上下来的第二批船员采取了新的措施,留了(____)个人在小船上,其余的人一齐上岸,深入小岛寻找他们的伙伴。
2、按要求答题。
原文,我会填。
“五谷丰登”中“五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菽、稷。“五彩”指:__________、__________、赤、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_____)七八(_____) 哄(_____)(______)笑 无(_____)(_____)及
能(_____)善(______) 两(_____)三(_____) 独出(_____)
一(_____)所(_______) 师传身(_______)
(1)类似画“ ”的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__
(2)画“﹏﹏﹏”的词语含有一对________,我还能再写出一个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
(3)这个建筑设计得__________,十分引人注意。(选词填空)
4、照例写出带有“清”字的词语,所填的词语不重复。例:(清爽)的天气
(_____)的脸庞 (_____)的足迹
(_____)的湖水 (_____)的歌声
5、默写。
1.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诸葛亮
2.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泥丸。
6、品读诗句,体会美丽的江南春景。
,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由此我们不禁想到了另一首描写江南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
②此诗运用了动静结合、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
③有人认为把诗句中的“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因为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 )
【4】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前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其它作品《________》。
【2】请用“﹏﹏﹏”画出本诗的中心句。
【3】画“ ”的诗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
【4】你还知道其他的爱国志士吗?请列举两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表现老马心甘情愿背负沉重的压力。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写出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
C.“眼里飘来一道鞭影”,“飘”字看似很轻,实际上是很重的欺压。
D.“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写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氛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
D.诗人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实,平淡中见深远。
【3】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伟大精神的写照。
9、课外类文阅读。
“海鸥老人”碑文(片断)
海鸥老人在这个被污染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里,已找不到感情的寄托。他在喂海鸥时总是对着飞舞的海鸥喋喋不休,亲切交流。他的感情第一次在人类社会的生存中,得到了抒发和共鸣。他喂海鸥一二十年,旁若无人。海鸥的到来,像老人记忆中的童年故事里的圣灵,带着天使一样的纯真和美丽,在数十年劫难之后又和他重逢了。老人终身未娶,他为一些海鸥起了名字,认作儿女,天长日久,招之即来。他把仅够他维持生存的工资,拿出一半来与它们共享。
海鸥老人的称谓名副其实,为老人塑起这座铜像是民众的真情实意。为海鸥老人写碑文只要用民众的情意,无须重量级的古典文学教授粉墨登场。
他是布衣,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做了权贵和富豪们做不到的事,以出类拔萃的方式体现了人类共同崇尚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开天辟地地以布衣身份,成为游人如织的公园里的一座雕像;以风烛残年的形象,跟英雄一样巍峨于民众心中。
也因为是布衣,愿海鸥老人的事迹能像孟母择邻一类的故事一样,千古流芳。
(1)给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
喋喋不休( ) 出类拔萃( )
劫难( ) 共享( )
称谓( ) 招之即来( )( )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成语。
①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 )
②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
③比喻开创历史,或前所未有。( )
④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
(3)“布衣”在这里指( )。
A.穿布衣服的人 B.布衣服 C.平民百姓
(4)读画线的句子,想一想:这种品格和精神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 )。
A.并列式 B.因果式 C.总分式 D.转折式
10、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夫人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 ,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歧视的“歧”应查音序 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
【2】选段中最后一句是___________句式,请你仿写一个这种句式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正确答案。
“她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是因为 ( )
A.随着年龄增长,她逐渐老去。
B.镭射线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C.人未老,身先衰。
【5】你怎样理解“玛丽•居里夫人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选文有改动)
【1】写出第②段中的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⑤段中句子“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压迫:指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指哪两种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门牙
这是下班前的最后一个病人了。
经过检查,我对这位白发老人说:“你这颗门牙蛀了,得拔掉。”
“过……过几天吧。”他犹豫着说。
想拔牙和不想拔的都有,可想拖些时间再拔的倒不多见。我看了看病历卡,这是一位退休人员。他的坏牙齿已蛀到牙根,还拖什么呢?
怕疼么?过几天拔就不疼了么?也许那时更疼哩。再说病牙会不断地刺激神经,而且殃及“左邻右舍”。
怕缺了门牙不美观?这么大年纪了,还讲究个啥呀!况且,拔了它,不久还可以再镶上的。
“拔吧,拔了好。”我劝老人。
“再过几天吧,几天,好吗?”老人恳求道。
既然这样,我省点事有啥不好。今晚又逢职称英语考试培训上课,这挠头的英语我还真得预先温习一下,那个女教师可厉害了,经常猝不及防地把学生叫起来提问。
……病历卡变成了课本,诊所换成了课堂。当老师迈进教室的时候,我立时傻眼了:挺立在黑板前的,竟是那位患牙病的老人。他把讲义放到讲台上,随即操起一口流利的英语,作为开场白。
他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那意思我们都听懂了:女教师病了,由他代课。
尽管坐在末排,我还是能望见:那颗摇摇欲坠的门牙,正顽强地屹立在牙床的前沿阵地,站它的最后一班岗。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整个词语.
(1)猝不及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摇摇欲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左邻右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文中两个省略号的作用。
(1)“过……过几天吧。”他犹豫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历卡变成了课本,诊所换成了课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我”曾对老人要求暂缓拔牙的原因作了哪些推测?删去这些推测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对“我”这一人物主要运用了( ),对老人主要运用了( )。
A.外貌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动作描写
【6】文末最后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灾难是一所学校
崔铁民
①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难,无情地损毁我们的家园,夺走数万同胞鲜活的生命,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②然而灾难也以暴虐的形式,加深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促使我们反思以往对自然的态度,回顾走过的道路,从中获得启发和教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不仅是大灾难,也是一所大学校。
③灾难教会我们如何有效地应对灾难。虽然改革开放30年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但就总体而言,在现时条件下,我们与自然灾害抗争的经验并不丰富,甚至可以说,在每一次突发灾害面前,还没有多少现成的办法可以遵循,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处置,在大灾面前学习抗灾。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调集全国的资源和力量,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治、灾民安置、设施抢修、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方面全力以赴,科学调配,迅速控制局势,并展开防止次生灾害工作和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抗震救灾工作得以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在紧张复杂的救灾过程中,所有决策措施的拍板实施和各种方法的及时采用,都从灾难现场的具体情况出发,依据救灾的实际需要作出。可以说,是灾难逼迫我们动脑筋,想办法,使我们能够临危不乱,有效应对,保证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并向纵深发展。
④灾难教给我们与大自然打交道的本领。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享受大自然恩惠的同时,也在承受它所带来的伤害。人类在与自然和睦相处、提高规避风险能力方面,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当自然灾害突然袭来时,能否有效防范和应对,取决于我们平时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防灾减灾本领的增强,源于我们一次次与灾害的不期而遇。汶川大地震留给我们的,除了巨大的伤痛,还有丰富的经验教训和抗震救灾知识。尽管这些知识的获得,以我们最不愿意承受的苦难为代价,但其意义却非同寻常。它让我们懂得,人类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面时自然规律、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把握自身定位,建设美好家园,真正做到
。
⑤灾难告诉我们“多难兴邦”的道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锤炼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我们饱经苦难而没有被打垮,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被不断赋予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愈发显现出璀璨夺目的光彩。一旦灾难来临,就会立刻激发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责任感,产生无比强大的力量,激励我们闯过难关,开创新局面。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使伟大的民族精神再一次得到锤炼和升华,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事实雄辩地证明,灾难面前形成的精神力量一旦转化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就不仅可以克服一时的艰难困苦,更会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1】作者认为“灾难是所学校”,请你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观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文章第③段为我们描述了这具体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本次救援过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第④段的“防灾减灾本领的增强,源于我们一次次与灾害的不期而遇”中,“不期而遇”一词用得巧妙。请你作简要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将第④段划横线处补充完整,请把补充的内容填在下面的模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第⑤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上下一心,积极配合政府各项举措,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请你联系文章,并结合本次疫情当中个人的体验与感受写下一个能佐证“灾难是所学校”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潜伏隐蔽
我们全靠身上的伪装掩护自己。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都伏在枯黄的茅草里,身上也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不远处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都几乎找不到他。
【1】把描写“面”的句子画上横线,把描写“点”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2】选段通过点面结合的手法突出了邱少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一想到去世的母亲,我就泪流满面。
改成反问句:
②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流去。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后的六盘山空气清新,漫山遍野的树木一片碧绿,景色真美。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风吹绿了江南大地。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强友谊。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直接引述句。
1.老班长说 ,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的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做。(8分)
(1)我们班将近40人左右。(修改病句)
(2)小狐狸用它那粗糙的粉红色的舌头柔和地舔着他的手。(缩句)
(3)我们欣赏了一幅草原风景画册。(修改病句)
(4)树叶飘落在地上。(改为拟人句)
20、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21、习作。(20分)
对我的成长最重要的人
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人曾经影响过你,教育过你,激励过你……使你渐渐长大。想想,谁对你的影响很深,选一两件事写下来。
提示:要写真人真事;
通过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等多方面来
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