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下列对责任的来源判断正确的是( )
A.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做到——道德规范
B.小刚在学校餐厅就餐时自觉排队——对他人的承诺
C.看到四川省泸定县发生地震,小张积极捐款——法律规定
D.交警在大雨中指挥交通——职业要求
2、《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第一条和第三条分别规定,“为加强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本市对养犬实行严格管理、限管结合的方针,政府部门执法,基层组织参与管理,社会公众监督,养犬人自律”。这表明(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④这一规定侵害了养犬者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精彩纷呈的2023年杭州亚运会完满结束。在这体育盛事的成功离不开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 ②学好知识的重要性
③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④关心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深藏功名64年,在部队,他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在地方,他敬业工作无私奉献。小闽所介绍的以上张富清事迹对我们的启示是( )
A.根据角色变换,推辞各种责任
B.自觉地履行责任,我承担,我无悔
C.变换不同角色,承担相同责任
D.担负自己的责任,赢得他人的赞誉
5、下列是小楠日记里的一页内容。针对小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
2023年9月16日 周六 晴
今天下午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谁知一上网就控制不住自己……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没按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
A.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B.学会“信息节食”
C.遵守各项法律规定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6、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的方式与我们产生联系。( )
A.血缘关系
B.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业缘和地缘关系
7、有了微信、微博后,很多人每天都会在这些社交平台上各种“晒”。有晒吃的,有晒自拍的,也有晒旅行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泄露自己的隐私。下列选项属于“晒”得不恰当的有( )
①小金晒出自己办理的个人身份证
②小军晒出自己购物的快递收货单
③小明晒出自己偶然发现的校园美景
④小丽晒出自己在旅游网上订的机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图示法有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连日来,一张“医生跪着做手术”的照片,刷爆了河南新乡市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感动之余,有人将之称为“最美姿势”。原来,当地一名54岁的医生在操作一台历时两个小时的手术时,以跪姿一直坚持到了结束。对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B.不言代价与回报,我承担、我无悔
C.我们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D.人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10、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看电影时,和同学大声交谈
B.骑车上学,为赶时间,闯红灯
C.在景区游玩时,随手丢弃垃圾
D.乘坐公交车时,主动给孕妇让座
11、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至此,该法已经经过了2次修正。这表明( )
①法律是调节公民行为的唯一规则
②积极改进规则是适应实际生活变化的需要
③新规则一旦实施,便不能修改
④规则的制定或修改应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8月5日,成都大运会上发生了感人一幕:在女子田径5000米决赛中,所有观众为全场最后一名外国选手鼓掌加油。虽然她的速度不快,但是观众的热情却伴随着她的脚步逐渐高涨,在她冲线的一刻,掌声更是达到了高潮。对赛场“掌声”认识正确的是( )
①掌声展现了以礼待人,反映了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掌声体现了尊重他人,表达了欣赏拼搏精神的态度
③掌声反映了法治水平.维护了现场的比赛规则秩序
④掌声彰显了国民素质,展示了文明有礼的形象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同学们的暑期生活丰富多彩,下列选项能概括以下对话内容的是( )
甲同学:这个暑假,我不仅向社区居民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还去博物馆做了志愿者。
乙同学:这个暑假,我通过网络了解国内时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A.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B.了解社会,改变社会旧习俗
C.融入社会,致力于他人认可
D.服务社会,促进决策科学化
14、“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交往中要( )
①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 ②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③学会遵守法律、诚信待人 ④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15、近年来,一些人的“医闹”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其实,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尊重是“良方”。这是因为( )
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尊重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④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进信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这段话启示我们( )
①要认识到国家兴亡,是我的责任
②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③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下列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18、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个人的社交活动则促进了社会的互动和融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的是( )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我们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D.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2023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圆满完成。几代航空人百折不挠、拼搏进取和不断创新,用智慧和汗水扛起了大国重器,终于使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成为现实。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
①源于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和实干精神
②表明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
③有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④说明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只要付出劳动就能梦想成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23年11月15日,在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他指出,美方应该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台湾问题事关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台湾问题涉及到了国家的核心利益
③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启示我们要马上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生活在线】
请联系道德与法治课有关知识,对下面情境中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点评。
课堂上,小强忘记拿作业和学习资料,当老师批评他,他却理直气壮地说,这事不怨我,是我妈妈没有给我收拾好书包,才落在家里的,没啥大不了的。
请你点评。
22、 2019年初,某订餐平台上“该不该跟外卖小哥说谢谢”的帖子引发了560万网友的热议。很多人选择了“不说”,理由是“我掏钱了,我不欠他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3、 2017年9月“中国好人榜”发布,诚实守信模范陈琰榜上有名。陈琰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地方税务局干部。他拾金不昧,面对1万多元的丢失款不动心,几经周折将钱归还失主,当对方想表示感谢时,被他婉言谢绝。个人先后被评为“驻马店文明市民标兵”“驻马店市十大最美地税人”等。
24、 某校八(3)班的同学在学习“诚实守信”这一课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有关诚信问题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有关诚信的问题,在被调查的200人中,98%的人认为当前应加强公民诚信教育;80%的人对身边的诚信状况不满意;70%的人表示曾蒙受过不讲诚信之害。这些都表明诚信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1)请你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列举日常生活中不诚信的现象。
(至少各举一例)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
25、这学期同学们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学习了宪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更深入的了解宪法,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有关宪法的知识竞赛活动。
(1)请你完成表格中的宪法知识问答。
宪法知识知多少 | 宪法知识我来答 |
宪法的基本原则 | ① |
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 ② |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 ③ |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 | ④ |
(2)在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宪法意识,你有哪些做法?请与大家分享。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哪些?
27、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了解了上述资料之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国梦变成现实?
(2)“实干兴邦”,你认为青少年该怎样做?
28、阅读案例,回答问题。(10分)
A同学上课一边说话一边搞小动作,影响了B同学听课,B同学制止他,他说他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1)A同学没有珍视自己的哪项权利?(3分)
(2)A同学侵犯了B同学的哪项权利?(3分)
(3)面对A同学这样的同学,你应该提醒他什么?(4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