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句诗句能直接体现国家利益至上(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全国新编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讲述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危害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行为依然存在
B.国家安全就是指国土安全
C.当代中学生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D.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3、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以下“微行为”、“点评”都正确的是( )
序号 | 微行为 | 点评 |
1 | 小晶对餐饮服务员说:“辛苦您了!" | 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
2 | 小芳见客人来访,未打招呼而避让到书房 | 举止稳重,诚信待人 |
3 | 小军主动担任舞蹈队队长,牺牲休息时间编排舞蹈 | 不言代价,勇担责任 |
4 | 小桑把自己的废书和破旧玩具捐献给贫困因山区孩子 | 心怀善意,关爱他人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进博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推出“全球‘进’货季”“博览世界‘进’享好物”以及“全球‘进’货季”亚非专场三场直播带货活动,总观看量超9500万人次,总销售额近2亿元。这主要体现了( )
A.网络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B.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5、图示法有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关系图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武器是( )
A.刑罚
B.刑法
C.民法典
D.宪法
7、习主席多次强调:“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以下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
①宪法确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②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④社会利益和文化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必须( )
A.从大事做起
B.从琐碎的小事做起
C.做个人人羡慕的人
D.必须学习成绩优异
9、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高铁列车方便人们出行;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各种演出和展览丰富了文化生活;惠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事实印证了(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②国家经济利益是国家最高利益
③国家好,大家才会好④每一个人的利益就是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各项建设蓬勃发展,其主观条件是( )
①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③国家采取的积极措施④一代代人埋头苦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长期献身艰苦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张桂梅……他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是( )
A.科教救国
B.献身国防
C.报效国家
D.消除贫困
10、学校里有老师和同学,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来看,师生同学的社会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11、2022年11月3日晚,广东肇庆怀集小伙子李明林徒手接坠楼儿童的视频火遍全网,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央媒也进行了转发。网民纷纷为其点赞:“骨子里的善良”,“救了小孩也救了一个家庭”,“凡人善举,最暖人心”,李明林的善举告诉我们( )
①关爱能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②关爱他人,能收获幸福,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要心怀善意,无论何人遇到困境都要施以援手
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2、一名建筑工人上公交车后,主动坐在车内合阶上,小李问建筑工人:“有座位,您为什么不坐?”建筑工人回答:“我担心自己的衣服弄脏了座位。”小李说:“人人平等,您跟我们都一样”。对于双方对话,下列评价正确的( )
①遵循伦理,权衡利弊②与人为善,平等待人
③坐下是权利,不坐是修养④为获社会关注,自我标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思想与智慧光芒。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最不合理的是( )
A.“单则易折,众则难摧”——遵守社会规则,正确对待竞争
B.“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4、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自媒体”乱象、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内容、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9方面问题进行整治。开展“清朗”行动( )
A.有助于传播网络正能量
B.能够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
C.违背了发展网络多元文化的宗旨
D.有效地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15、2023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62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0623亿元,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6%。这体现了(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网络促进科技进步
16、图示法是我们表示概念关系常用的直观方法,下列概念之间可用下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 )
A.民事违法与行政违法
B.生产秩序与交通秩序
C.纪律与法律
D.违法与犯罪
17、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以下是小秦搜集的近十年中国的发展就成: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祖国的成就令人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
②祖国的发展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③我们要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④这些发展与我们无关,关注好学习就可以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保护了几代新中国儿童的科学家顾方舟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荣誉。为加快疫苗问世的进度,顾方舟和同事们除在动物身上试药,还自己以身试药。从他的事迹中可以看到( )
①努力拼搏、意志坚强 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③热心公益、关爱他人 ④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把我往哪里搬。”作为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的彭士禄,一直身体力行着这句话。大学毕业时,根据国家需要,他毅然改行学习核动力,从中国潜艇核动力到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与汗水。这启示我们( )
①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②要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③要勇担使命,无私奉献④要不懈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它像指挥棒一样指挥着我们,下列关于社会规则看法正确的是( )
A.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不用遵守规则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生活中只有法律是规则
D.只有公共场所才需要遵守社会规则
21、材料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是“管法的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地位极为重要。看完新闻后,李华对爸爸说:“实际生活中还得靠刑法、民法典等具体法律,宪法不过是个摆设,起不到什么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材料中李华对爸爸说话进行判断与分析。
22、 “网络喷子”主要是指在微博、新闻评论、百度贴吧、直播平台、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中,爱胡乱指责(批评乃至谩骂等)他人而不通情达理的人。他们不去探究事件来龙去脉,就用语言攻击他人,从而让对方产生愤怒、丢脸、压迫的情绪,甚至反过来栽赃受害者,使受害者丧失尊严和信誉。
23、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并讲话。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可以告慰遇难同胞和先烈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奋斗拼搏,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看到这则新闻,班上的同学讨论起来了,
小红说:今天我们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小明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父母辛勤劳动带给我的,和国家关系不大。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4、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3周年纪念日。某中学开展了以“宪法与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采集到的信息。
信息一:我国宪法序言中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载入宪法。
信息二:我国的其他法律在开头特别写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信息三:我国1982年宪法是由1980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拟定的。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三则信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请围绕“宪法与我”这一主题,请你写出能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观点。(至少两点)
(3)针对上述结论和观点,这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5、近年来,网络购物蓬勃发展。它在改变人们消费习惯,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与诚信和安全相关的问题,如:网络诈骗致死、实物与图片不符、假冒名牌、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货到不付款等。为此,2017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建立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制度。
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是人类迄今所拥有的容量。最大、传播速度最快的信息中心,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现在已成为人们创新创业,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
(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以上材料所反映的道理,并简述你对这一道理的认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未成年人应该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27、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人工智能的时代,劳动教育有必要吗?
28、怎样认识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