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社区开展向受洪灾地区献爱心活动,小区居民纷纷捐款捐物,小莉说:“我不认识灾区的人,他们和我有关系吗?”小刚说:“我是学生,这活动是大人的事。”对小莉和小刚的观点,以下回复恰当的是( )
①关爱他人不分年龄大小,贵在有爱心
②社会和谐需要每个人心怀善意
③关爱他人,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尽己所能
④只有帮助他人,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社会中,我们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这说明( )
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身份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我们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在相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表明( )
A.国家安全与公民息息相关
B.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根本,以政治安全为基础
C.维护国家安全只需重视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
D.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4、对下表中小闽“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参加禁毒宣传活动 | 寻求法律救助 |
② | 耐心细致解答同学的学习困惑 | 能够尊重他人 |
③ | 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 勇担历史重任 |
④ | 转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 传播网络正能量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不学礼,无以立。”2023年7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文明参观须知》。须知中提到,“醉酒者、仪容不整者(包含穿着过于暴露、穿着拖鞋等)谢绝入馆。”该须知的发布( )
①能确保博物馆的文物安全②能够维护良好的参观秩序
③是参观者立身处世的前提④提醒我们要注意仪容仪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图示法是我们表示概念关系常用的直观方法,下列概念之间可用下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 )
A.民事违法与行政违法
B.生产秩序与交通秩序
C.纪律与法律
D.违法与犯罪
7、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现阶段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 )
①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②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③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④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这是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的颁奖词。张桂梅事迹的感人之处在于( )
A.她无私奉献,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B.她勇担责任,积极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
C.她师德高尚,确保所有学生能圆梦大学
D.她坚守初心,只是为了能获取最高荣誉
9、肖某某与邓某某建立网络交易平台,供用户进行公民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非法交易。截至案发,注册平台的卖家共200余人,非法买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95万余条。检察机关对肖、邓二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起公诉及民事公益诉讼。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型,可知肖某某、邓某某的行为是( )
①刑事违法②民事违法③行政违法④严重违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据肖某某、邓某某的行为,推断其法律后果是( )
A.受到行政处罚
B.严重社会危害性
C.受到刑罚处罚
D.受到警告和罚款
10、“待物莫如诚,诚真天下行”。以“铸诚信、优环境、惠民生”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于9月8日在广州启动,该活动旨在营造“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浓厚社会氛围。开展这一活动( )
①必定促进国家兴旺,提升国家形象
②有利于打造诚信企业,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③有利于社会营造诚信的良好风尚、增进社会互信
④可以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1、“心扉如同门户,小小的钥匙便可打开它,别忘了钥匙有这样两把——‘谢谢’和‘劳驾’。”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时应该( )
A.着装时髦
B.以礼待人
C.语言幽默
D.表情丰富
12、八(1)班开展“优秀学生”评选活动,大家一致推荐小龙为候选人,以下小龙的生活片段与被推荐的理由一致的是( )
序号 | 生活片段 | 被推荐理由 |
A | 同学们学习有困难,小龙每次都耐心地为他们讲解 | 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
B | 小龙自觉维护校园文明,每次都会主动向老师问好 | 关爱他人,讲究策略 |
C | 小龙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秀 | 体贴他人,换位思考 |
D | 小龙热心公益,主动积极参与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 | 积极担责,奉献社会 |
A.A
B.B
C.C
D.D
13、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
A.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可以忽视问题
B.正视问题,积极行动,对未来充满信心
C.成就远多于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先缓一缓
D.问题难以克服,只能顺其自然、任其发展
14、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是我们为社会做贡献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适合初中生的社会公益活动有( )
①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③参加学校各种学习竞赛 ④抽空探望孤寡老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为了救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珠海木工曾维龙从南屏钢便桥纵身跳下,终因体力不支英勇牺牲。10月31日,这位奋不顾身的英雄被确认为见义勇为人员。他的行为是( )
①见义勇为的正义之举②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③奉献社会的人性之美④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快递员小张送快递到某出租屋时,发现屋里几个人神神秘秘。在签收快递时,小张发现他们正在利用手机、电脑与外脑联系,怀疑他们在实施电信诈骗。此时,小张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①及时拨打电话报警 ②不动声色地离开出租屋 ③记住房号和屋内的情况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17、如今,微博在公共服务、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上得到了较全面的体现。但是微博言论必须接受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这说明( )
①自由是无条件的
②自由是有条件的
③社会生活中, 自由要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 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④自由离不开规则,规则也离不开自由,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2022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简称《体育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修订后的《体育法》除了关注全民健康,对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将体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且体育课不得被占用),这是自1995年《体育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进行修订。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规则可以随意更改
B.规则应该与时俱进
C.规则应该一成不变
D.更改规则不影响生活
19、对于一个公司来说首先是诚实守信,其次才是才能,公司聘用了有才能而不守信的人比公司聘用了能力差的人对公司的危害还大。”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②社会需要有真才实学、诚实守信的人
③诚信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④诚信是一个人能否融人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则,如“禁止乘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严禁酒后驾车”“一米线”规则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因为( )
A.我国法律严谨细致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D.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21、 初中生小伟经常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编造的信息,别人说他,他却振振有词:“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2、
23、 2021年1月4日,运城盐湖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发现,有人在网络上散布某拆迁地砸伤人的现场视频,引起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经与主管部门核实系不实言论视频后,立即对涉案人员孙某等四人依法传唤。
该事件引发同学们对自由与法治的思考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甲:孙某有发表言论的自由,网警不应干涉。
乙:孙某的言论自由超越了法律的边界,可能失去自由。
24、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25、星期天上午,中学生小李与妈妈一起上街,在百货大楼前遇见了老邻居张大妈。张大妈拉着小李的手笑哈哈地说:“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你体重有多少?”“身高多少?”“在班上考第几名?”……小李笑而不答。下午,小李与妈妈去银行取钱,小李提示妈妈应该站在一米线外排队。
从法律角度看,小李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26、【劳动创造 推动发展】
2022年10月16-22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第一个部分便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十年。
(1)结合所学及你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列举过去十年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
关于我国发展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202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2)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认识?
2021年3月12日,指导我国今后5年乃至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同学们畅想到:
(3)“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应怎样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公民,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与义务,我们有权行使它们。但是,我们不能违反法律法规,不然就有可能丧失国家给予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权益。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公民行使哪项权利有助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谁的利益?
(3)为了保卫祖国,我们应尽的义务是什么?为了税收我们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4)作为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要履行什么义务?
(5)怎样理解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
28、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相处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