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网友乘坐地铁时,看到一名男子赤脚躺在座椅上玩手机,霸占了4个座位,该网友看不下去,“默默”地把该男子的鞋踢出车厢,让“脱鞋霸座”男乘客成功实现了“人鞋分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脱鞋霸座”展现了自我独特个性
②“脱鞋霸座”有违社会公德和文明
③踢鞋出车厢是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的表现
④我们需要共同营造出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利用电脑、摄像头等就能实现省级医院专家与偏远地区患者远程连线,患者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近年来,这种“远程医疗平台”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平台的推广( )
①体现了互联网超越时空的独特优势
②能保证所有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③表明偏远地区患者不用在线下求医看病
④有效缓解了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劳动体验和研学旅行使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 )
①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为成就自豪,为挑战分忧
③学习成绩会越来越优秀,能够考上高校继续深造
④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献计献策,增长知识才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马学虎,山东省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张店分局执法监察大队大队长。这个善良的山东汉子赡养着父母、养父母四位亲人,在兄长患病时义无反顾移植骨髓、帮助筹措药费,至善至爱的举动感动了许多人。马学虎孝亲敬长的“双份”责任来自于( )
①职业要求②道德规范③法律规定④对他人的承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小泉迷恋网络游戏,上课无精打采,成绩直线下降,喜欢独处,也不愿意与同学来往。这说明( )
①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②大量的网络信息会干扰人们的选择③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④沉迷于网络会疏离现实的人际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目前,西藏地区仍然存在部分分裂势力,妄图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西藏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由此可见,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核心利益是( )
A.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国家政治制度
C.国家安全
D.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7、2023年9月在山西大同发生了一起校园霸凌事件,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愤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以下维权方式,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等法律服务机构举报
B.通过诉讼这一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来维权
C.勇敢向违法行为说不,请好朋友来帮忙教训
D.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就一定能维护合法权益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我们重视劳动是因为(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定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③生命中的一切辉煌都是劳动创造的④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更值得尊敬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关于责任的说法,你认为最精确的是( )
A.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B.责任是一个人不应该做的事情
C.责任是一个人不应该做却做了的事
D.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
10、在期末复习时,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找出一些关键词,并按照教材单元进行了分类,你认为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与单元对应完成正确的是( )
| 单元题目 | 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 |
A | 走进社会生活 | 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中成长、维护社会秩序 |
B | 遵守社会规则 |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法不可违、预防犯罪 |
C | 勇担社会责任 | 角色与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维护国家安全 |
D | 维护国家利益 | 国家利益至上、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社会 |
A.A
B.B
C.C
D.D
11、2022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网民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网络成瘾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表现在( )
①浪费时间,耗费精力②危害身心发展,不利于健康成长
③能够让人尽情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④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科学立法、____、公正司法、____。( )
①依法治国②以德治国③严格执法④全民守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完全一致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0年12月21日,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陈某、冯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和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和六千元。对上述判决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①陈某和冯某承担的是民事责任②有期徒刑九个月和六个月属于主刑
③罚金二万元和六千元属于行政处分④陈某和冯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5、11月29日,某法院依法宣判一起针对建筑工地实施敲诈勒索的跨区域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判决被告人马某东等8名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至五年不等的刑期。马某东等人的违法行为最本质特征是( )
A.应受刑罚处罚性
B.违反了刑法
C.严重社会危害性
D.民事违法性
16、随着“人人公益”理念深入人心,公益活动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他们尝试通过参与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来反哺、认识社会。他们统被称为“公益少年”。关于做公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开阔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B.可以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C.可以增加生活体验,更多元地认识社会
D.可以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一时的满足感
17、根据以下图示推断,蔡某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
A.期末考试作弊
B.谎报险情、散播谣言,扰乱秩序
C.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
D.违反合同规定,卖方收款后只发放一半货物
18、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告诉我们要( )
A.恰当表达情绪
B.做到尊重他人
C.培养敬业精神
D.正确对待挫折
19、下列这组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提高国际地位
B.增加经济收益
C.维护国家利益
D.增强军事实力
20、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 )
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妄自尊大,固步自封
③对发展有信心④对文化有底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定宇步履蹒跚接受奖章的一幕,让人泪奔他患有渐冻症,却为患者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挡不了自己的病情,却用尽全力把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时刻,他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对此,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辨析
22、情境探究,学以致用
(1)小李交际广泛,经常带一些朋友到家里举行娱乐活动,唱歌跳舞至深夜,弄得四邻不安。邻居好言相劝他却置之不理,还说自己有娱乐的权利。
①判断:
②理由:
(2)李某在微博上编造散布谣言,发表恐怖信息,导致航班延误。
①判断:
②理由:
(3)周末,文文和同学爬山,看到两名外国人躲在树林里,对附近某军用机场拍照。此时……
①文文的正确做法:
②理由:
23、 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小丽认为要让公民享有自由权利的话,就不应该建立规则,规则对社会的发展毫无用处。
请你对小丽的观点加以辨析。
24、(1)当前在青少年身边种种诱惑中,你认为哪些诱惑是最突出的.对身心危害最大的?
(2)漫画《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给我们什么启示?
25、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我国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1)请问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分别有哪些?
(2)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行为?
26、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志愿者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2)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1)“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实干的要求是什么?
(2)谈谈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到实干?
28、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在参加社会生活过程中,我们感受社会的变化,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1)你认为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哪些?
(2)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呢?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