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共利益由个人的利益组成,个人利益就是公共利益
B.每个人的利益相加等于公共利益,二者不会产生矛盾
C.公共利益涵盖每一个人的特殊利益,公共利益就是个人利益
D.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2、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举办,近6000名志愿者在现场引导咨询、展会注册管理、嘉宾联络接待、新闻宣传辅助、交易数据统计等九大类134种岗位上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们承担责任( )
①必定获得物质方面的回报 ②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③能够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④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风筝说,自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这说明( )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C.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D.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4、下列言行中属于自觉承担责任的是( )
A.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
B.作为朋友只讲哥们儿义气
C.旅游时在名胜古迹上刻画“某某到此一游”
D.作为学生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5、以下两幅春节期间常见漫画反映的共同道德主题是( )
①平等待人②孝亲敬长③文明礼仪④宽容谅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八年级(1)班召开“做文明有礼的中学生”主题班会。完成下面小题。
【1】班会上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名言,与“礼”相关的是( )
①不学礼,无以立②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③舍身取义,杀身成仁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同学表演了小品:表姐的婚礼。参加婚礼的中学生小美做法不符合礼仪要求的是( )
A.对不熟悉的亲友主动微笑点头问好
B.仪表整洁,衣着得体,举止端庄
C.毫无拘束,大声说笑,旁若无人
D.就餐时对帮忙夹菜的亲友表示感谢诚信
7、下列正确表示概念间包含关系的是( )
A.
B.
C.
D.
8、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引发众多关注。其中,康师傅等企业老坛酸菜供应商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被点名曝光,称内销的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是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引发全网热议。各大超市、电商平台纷纷下架相关产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②赚钱是商人的目的,追求效益理当先
③企业、商家的生产经营要白律,诚信至上是必须
④该企业的做法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违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这说明
A.我们没有自由
B.没有自由就没有规则,规则限制了自由
C.自由来之不易
D.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0、“一盔一戴,安全常在”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公安交警部门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等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这说明( )
①所有人都缺乏遵守交规的习惯 ②自由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交通安全呼唤刑罚的惩戒作用 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必须( )
A.从大事做起
B.从琐碎的小事做起
C.做个人人羡慕的人
D.必须学习成绩优异
12、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段话说明(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投身于社会才能走向成熟
C.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影响甚微
13、近年来,随着网络公益众筹平台的持续火热,个人求助网络募捐信息不时在朋友圈刷屏。很多网友踊跃献爱心,于是相关部门提醒广大网民: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要提高警惕。这启示我们关爱他人需要( )
A.心怀善意,不能有半点虚假
B.毫不顾忌,尽己所能
C.讲究策略,更要明辨是非
D.联合行动,发挥集体的力量
14、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 )
A.守规则,不能违反法律
B.学法、用法、执法
C.感受法律的尊严
D.懂得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唯一准绳
15、中学生小米打算周末都宅在家里不出门,并且说:“我不想融入社会,宅在家里我就不是社会人了。”同学小芳却告诉他:“你虽然宅在家里不出门,但你得用电、喝水、吃饭……这些都来自社会,你还是一个社会人。”这告诉我们( )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要主动了解社会并融入社会
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努力与奉献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网络正能量,你我共传播。下列行为属于传播正能量的有( )
A.小明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B.小刚通过网络软件查找到作业答案,顺利地抄完了作业
C.小雨在微博转发智障儿童表情包,以吸引更多的“铁粉”
D.小强在自媒体呼吁拒买以色列商品以阐明巴以冲突立场
17、承担责任=代价(付出时间、精力、金钱, 受到责备甚至处罚等)+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 同学的信任、老师的赞许、能力的提高等)。这个公式说明( )
A.承担责任的往往只付出代价没有回报
B.承担责任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
C.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D.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总是相等的
18、我市爱心餐馆为困难人士提供免费午餐,为了尊重他们,店里规定:只要困难人士告诉店员点“套餐A”,吃完就可以直接走。该餐馆的做法体现了( )
①关爱他人需要心怀善意,为他人着想②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③要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关爱他人④关爱他人要毫无保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神舟十六号”升空,全球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开启商业载客飞行,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听闻祖国取得的这些重大成就,我们应有的感受是( )
A.作为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B.未能亲临仪式现场,没有感觉
C.我们的社会生活都是绚丽多彩的
D.要关心国家发展,为国家分忧
20、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一个部分进行集中部署。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是因为( )
A.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的共同责任
B.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C.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安全最根本的保障
D.我国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1、保护个人信息依法健康成长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针对个人信息问题,某校八年级(1)班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同学们通过网络、电视等搜集有关资料,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请任意选择小强或小美其中一位同学的看法予以简要评析。
22、小军和小华自从接触网络后,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是一刻也离不了网络: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查网络;想找美图,上网;想查学习资料,上网……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没有网络,我都感觉没有了呼吸。”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网络的一些看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析。
23、请对以下观点或事例进行判断,正确的在相应的括号打“正确”,错误的在相应的括号打“错误”,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作出判断的理由。
(1)小花因为与小鹏闹了点矛盾,便在同学微信群,捏造有关小鹏的虚假信息,进行报复。
判断:
理由:
(2)讲诚信,就应该任何时候都讲真话,不能骗人。
判断:
理由:
24、 2017年某市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5月1日,多校组织中小学生,到新城区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1)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益处?
(2)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我们应怎样做?
25、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则重在保护私权利,《民法典》覆盖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民法典》重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我们在行使权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6、一个美国人从中国回国后,他朋友请他谈谈观感。他说:在中国吃一餐饭,要打架三次。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付账,更会开展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
(1)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2)面对各国文化与习俗的差异,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分)
27、 材料一:2017年10月27日,-则爆炸性的新闻震惊了整个新闻界,那就是央视前名嘴郎永淳近日因醉驾己被北京朝阳派出所拘留,至今仍在看守所里。如果醉驾被认定,他将面临拘役6个月以及处以罚金的处理。
材料二:2017年8月26日,90后晓虎(化名)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给自己游戏里的角色更新装备,竟然半夜三更在一条阴暗的小巷子里抢劫了一名年轻女子。8月26日凌晨4点左右,晓虎在杭州古荡的一所网吧上网结朿,准备回自己租住的宿舍。路过辖区某小区巷子时,刚好遇到了吃完夜宵回来的陈小姐。晓虎个头1米7左右,也不算高大,但是陈小姐个头更小巧。晓虎看到陈小姐一个人走在这巷子里,边上也没有其他人,心生歹念,上前从背后将陈小姐撂倒在地,并用拳脚殴打陈小姐。陈小姐说,当时真的吓坏了,只好用双手抱着头,喊救命。目前,嫌疑人因涉嫌抢劫已被西湖替方刑事拘留。
(1)材料一中的醉驾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3)如果你遇到被他人抢劫的事件,你会如何做?
28、某班班长蔡某因嫉妒同班同学张某,用手机拍了张某在宿舍的许多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嘲笑、挖苦张某,张某感到很痛苦。
(1)蔡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那些权利?
(2)作为同班同学,你认为张某该怎么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