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辽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盒子

    B.思厥祖父(《六国论》)                      原先

    C.与可于陈州(《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去世

    D.不所怙(《祭十二郎文》)                    探望

  • 2、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乃尔是过与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 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北京初冬的一个早晨,戴着蓝色棒球帽的潘老先生,蹬起一辆半旧的电动自行车,“呼呼”地穿行在清华大学校园里。车轮子不时滚过枯黄的落叶,一路把他从北边的宿舍楼,带到机械工程系的焊接馆。这年,潘院士已经年过80了。

      对这位“身陷”焊接领域50多年的专家而言,年龄不是衡量他是否已经“老”了的唯一指标。这位老院士像年轻人一样,玩微信、看微博,家中电脑QQ“噔噔”上线的声音不时响起。尽管已过耄耋之年,他可以不借助眼镜,轻松地翻查手机号码。他自由穿梭在铁块拼接起来的焊接机器人和墙角的缝隙间,俯下身随手拣起一块普通成年人掂得动的钢板。当然,他还能清晰地说出某个发动机焊接转子的转速、直径以及气压值。这位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摊开双手,自信地说:“我现在研究的课题,是焊接领域的前沿,比如‘高超超临界’,仍是没有解决的世界难题。”

      他和年轻的同事吃饭时,时常念叨他的西南联大。2012年11月3日,在“西南联大建校75周年纪念大会”上,潘际銮和一百多位老校友,他们中的很多人双手抚着桌沿,颤颤巍巍地站着,齐声唱着西南联大的校歌。他们唱到“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时,潘际銮的心里“激动不已”。

      1980年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时,“填了一张表”,简单地写下完成的工程成果,而且“当时也没发几篇论文”。“我所获得的荣誉,都不是我追求的结果。”潘际銮说。不少接触过潘际銮的人一致评价他,“对名和利,不敏感”。

        (节选自陈璇《不合时宜的老派院士》,《中国青年报》2013年11月27日)

    材料二:

      高中毕业时,云南省会考,我拿了全省第一,被西南联大录取。我父亲一直怀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受他的影响,我选择了机械系。西南联大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每学期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大概有三分之一,没有一个人能在联大随随便便就混到毕业文凭。当时的教室是土坯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夏天像蒸笼,冬天寒风穿堂入室。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屋顶上叮叮当当作响,老师得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风声和雨声。

      1948年我本科毕业,1950年赴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深造,从此选择了焊接领域作为我的终身职业。当时有人笑话我:“学焊接?焊洋铁壶、修自行车吗?”实际上,焊接是非常重要的。火箭、导弹、军舰、航母都是焊出来的,清华的第一个核反应堆是我负责的,建秦山核电站时,我也是顾问。

      我常说,这辈子我做事有两个驱动力,年轻时候父母很少过问我的学习,靠的是“兴趣”。后来是“成就感”,当自己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绩、为国家建设解决了实际问题时,那才是最快乐的时刻。

        (节选自《潘际銮自述》,《环球人物》2015年第22期)

    材料三:

      潘际銮知道焊接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先进技术,这门发展中的技术一定会在新中国的未来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952年哈工大决定成立焊接专业,潘际銮被任命为焊接教研室代理主任,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创建了第一个焊接专业。1955年夏天,潘际銮返回清华,又在清华大学建立焊接教研组,潘际銮被任命为焊接教研组主任,成为我国第二个焊接专业和焊接教研组的建设者。60年代,他率领一支队伍,承担了由清华大学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的焊接工程任务,历时3年终于成功完成了核反应堆的焊接工程任务。为了解决反应堆中的燃料棒和控制棒焊接问题,他又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

      潘际銮获得了很多荣誉,如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等。谈到这些荣誉,他说:“那只是奋斗的结果,绝不应是奋斗的目标!”他始终认为,只有当自己的创造发明获得成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时,才会享受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节选自《把自己与祖国的发展“焊”在一起》)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潘际銮先生的“年轻”主要表现在:他虽为耄耋老人却骑电动自行车穿行校园,还玩微信、QQ等,并且行动自如、记忆力好。

    B. 西南联大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对学生要求严格。潘际銮先生和他的同学在联大求学期间学业大进,以致几十年后老人们唱起校歌时仍然激动不已。

    C. 潘际銮先生当年选择焊接专业时,有人对这个专业缺乏了解,但潘先生义无反顾地将它作为终身的职业,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不正确的。

    D. 在材料一和材料三中,潘际銮先生谈到荣誉时表述有所不同,但是这都体现了潘先生在奋斗的过程中并没有把荣誉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

    E. 潘际銮先生的事业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驱动力来自于他对焊接科学的兴趣,第二个阶段的驱动力来自于他在焊接科学领域获得的成就感。

    2材料三的原文标题是“把自己与祖国的发展‘焊’在一起”。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这句话的基本含义及其具体表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子》中体现了重视积累、积少成多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陶渊明辞官归来,安守田园,他打算顺应自然生命的造化,走到生命的尽头,此时表现其心境选择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消雨霁,彩彻区明,此时天地间最美丽的风景便是动与静的配合,形与色的协调,一如诗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无论是鲲鹏,还是学鸠,都无法摆脱自然界的依托,无论是冥灵,还是蟪蛄,都无法超越生命的极限,真正的逍遥也许只在于: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中,诗人由自己的不得志联想到历史上古圣先贤不被理解的普遍现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

    (2)在《逍遥游》中,棘运用比喻向汤描述鹏的“背”和“翼”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人神共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国难家恨郁积于心的悲愤之情。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用春花秋月来抒发情思,面对春花、秋月、小楼上的东风,李煜感慨到“__________________”,心忧故国,悲悔万分;面对春江、花朝和秋月,白居易则“____________________”,他落寞孤饮,愁情无限。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动经春”表明时光飞逝,借春燕“两度”衔泥表现诗人羁留时间之长。

    B.颔联说旧时相识的燕子如今在远处看着别人,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

    C.尾联写燕子在桅杆上呢喃数语后“穿花贴水”而去,这让诗人感到寂寥和悲伤。

    D.诗题交代了作诗的起因,结合全诗内容可看出,诗人此时以船为屋、寄身水上。

    【2】“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 )

    A.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石柔《绝句》)

    B.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吴融《华清宫二首·其一》)

    C.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欧阳修《送姜秀才游苏州》)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请结合本诗和下面诗句加以分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国家之任贤而吉,任不肖而,案往世而视己事,其必然也,如合符。此为人君者,不可以不慎也。阖闾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穆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于望夷。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故成王处襁褓而诸侯,周公用事也。赵武灵王五十年而饿死于沙丘,任李兑故也。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由此观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缯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齐桓公使管仲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晋荆战于邓,晋师败绩。荀林父将归请死,景公将许之,士贞伯曰:“不可。今天或者大警晋也。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今杀之,是重荆胜也。”景公曰:“善!”乃使复将。

    (节选自《说苑·尊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B.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C.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D.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不肖而凶”与“河内凶”(《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凶”字含义相同。

    B.“成王处襁褓而朝诸侯”与“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两句中的“朝”字含义相同。

    C.“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与“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尽”字含义不同。

    D.“齐桓公使管仲治国”与“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两句中的“治”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主如果想要在国家治理上有显赫成绩名垂后世,在用人方面就一定要慎重,这都是经过历史事实验证的。

    B.卫国的国君因为德才兼备的贤人没有来卫国辅佐他而感到困惑,田让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所在,即赏罚的标准模糊。

    C.齐桓公任用管仲治理国家,但一开始的效果并不好,对管仲推崇的孔子由此认为没有君主的支持,贤才也难有成就。

    D.荀林父打了败仗,惹得晋景公心中恼怒,要杀他,幸亏士贞伯替他说情,才得以逃脱罪名,恢复了将军职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

    (2)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文发布,一场前所未有的“双减”之战迅即席卷全国。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民众逐渐认识到,“双减”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材料二:

    2021年10月21日晚,著名钢琴家李云迪,因涉嫌嫖娼被北京朝阳警方行拘。这一事件引发舆论震动,并不断发酵,对于他的惩罚正纷至沓来。究其原因,只能说,做人德为先的人生准则被他抛诸脑后。李云迪事件,包括不久前连续爆出的当红明星丑闻给所有艺人敲响了警钟,也给所有立世之人敲响了警钟。颜值不是挡箭牌,才艺也不是护身符。做事先做人,千万别失德。

    材料三:

    疫情,仍在被关注。2021年10月31日,甘肃3名17岁学生确诊,他们的流调轨迹,让全网都红了眼。流调显示,他们均曾参加核酸采样志愿服务至凌晨,有人甚至是通宵。他们还只是孩子,但疫情到来,这群才17岁的学生,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成了灾难前挺身而出的年轻人。他们有担当、有勇气、有热血,挑起了时代的脊梁。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阐释你对“德和才”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