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研究时,应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
①提出假设②验证假设③发现问题④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狗辨主人、飞蛾扑火、老马识途
B.惊弓之鸟、谈虎色变、孔雀开屏
C.猫捉老鼠、蜻蜓点水、小狗算数
D.蜜蜂采蜜、蜘蛛织网、大雁南飞
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由小长大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有的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另一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根或无根
B.有种子或无种子
C.水生或陆生
D.有果实或无果实
5、下图是某一豌豆花与其发育成的果实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花的主要结构是①②⑤
B.花中的④将来发育成果实
C.花粉落到①的过程是受精作用
D.花的子房中至少有5个胚珠
6、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右上方 变亮
B.右上方 变暗
C.左下方 变亮
D.左下方 变暗
7、下列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预期结果 |
A | 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酒 | 被染成蓝色的是子叶 |
B |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 可看到叶绿体 |
C |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培养液 | 可看到草履虫的运动 |
D | 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 | 可看到根、茎、叶和孢子 |
A.A
B.B
C.C
D.D
8、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于早晨、中午、傍晚、深夜四个时间段在同一株绿色植物上摘下生长部位、生长期及长势大小相同的四片绿叶,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分别滴加等量的碘液进行染色处理。其中染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段摘取的叶片(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深夜
9、有位科学家给一株黑麦创造了适宜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充分地生长。当它长出麦穗的时候,统计这株黑麦的根系,发现其根部由1400万条根组成,总长600千米。产生这些根的结构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0、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
C.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11、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内有叶绿体
B.对污水有净化作用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12、以下关于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
A.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的细胞被放大50倍
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边缘黑色且较粗、内空白、呈规则圆形,这是气泡
C.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时,看到的物像是“p”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
13、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中,有根、茎、叶和种子,但没有花和果实的是( )
A.松
B.竹
C.梅
D.松、竹
14、“风吹,吹起一河粼粼波光。一群白鹭自芦苇丛中齐齐惊起,扑腾着翅膀,划出的弧线骄傲有力。”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此句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5、关于科学探究设计的说法:①要设计对照实验;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③求平均值,减小误差;④减少实验对象数量,可避免实验偶然性的发生。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被称为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
B.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D.细胞中的物质只有无机物
18、下列植物中均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A.水稻、小麦
B.桃、珙桐
C.大麦、番茄
D.侧柏、百合
19、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向大棚内施加气肥,气肥的主要成分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硫
20、没经过改良的盐碱地通常是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是( )
A.盐碱地含盐分高但种类单一,缺乏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B.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使细胞失水
C.盐碱地水分十分缺乏,干旱环境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D.盐碱地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过强,植物萎蔫死亡
21、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_____、_____、膀胱和尿道组成。
22、黑眼球是眼睛的_________结构,白眼球是眼球的________结构。
23、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此外,_______也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4、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______;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_____和消化道组成的;______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5、人体患急性炎症时,表现出_________增多的现象。
2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实验中有_______个变量,这个变量是______,其他因素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等都相同,像这样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27、群居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冻极地的生物是 。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接近陆地的海洋中的生物是 。生活在海拔3000m 左右的雪线附近的大型草本植物是 。生活在阴暗潮湿处的生物是 。生活在热带森林、草原中的生物是 。(以上选填 :珊瑚虫、鼠妇、雪莲、企鹅、亚洲象)
28、小李爱吃苹果,家里的没有吃完,妈妈又给他买了一些,过了两天,他发现新买的一个苹果腐烂了。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腐烂的苹果果皮有一道裂纹,其它苹果的果皮完好无损。于是,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苹果的果皮是不是有保护作用呢?为了证明这个问题,他做了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苹果的果皮有______作用。
(3)制定计划:
①取大小______(选择“相同”或“不同”)的A、B两个苹果,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用小刀把A苹果去掉一块果皮,B苹果则保持完好,目的是进行______。
③把A、B两个苹果都放到厨房的阳台上。
④过几天后,观察苹果的变化。
(4)记录现象:A苹果_______,B苹果 ______。(选择“完好”或“腐烂”)
(5)小李实验时,小伙伴小刚说,应再将A苹果煮熟,小李并没有采纳小伙伴的建议。小李做的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有时小李会把苹果榨汁喝,苹果汁实际上是细胞里的______,储存在细胞的___里。
29、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其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两部分.
30、自然界中已知的植物约有________ 万种,遍布地球上的各种________环境.
31、
32、所有的生物都能够进行新陈代谢_____。
33、在北美温带地区的林木中,有一种能分泌糖液的糖槭。糖槭一般4月开出黄绿色的花,有的花中只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且雌花与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树上、9月时结出果实,果皮向外伸出,像翅膀一样狭长。产糖的糖槭一般为树龄30年以上的个体,每逢春天人们在树干上打孔,插上管子,让白色的树汁顺着管子流入采集桶内。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信息,可推测糖槭的传粉方式为______(填“自花”或“异花”)传粉,理由是______。
(2)完成传粉受精后,糖槭雌蕊的会发育成向外伸出的翅状果皮。据此可知,糖槭属于______(填“被子”或“裸子”)植物。翅状果皮有利于其内包被的种子传播,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
(3)人们用打孔法收集糖槭汁时,管子应插到树干(茎)中的______(结构名称)。
34、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简图,A、B、C、D代表心脏的腔,E、F、M、N、P、Q代表血管。回答有关问题:
(1)在循环系统中, ______ 被称为“输送血液的泵”(泵:一种动力装置)
(2)血液循环中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有房室瓣、 ______ 和 ______ 。
(3)进入组织细胞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______ 内被利用。
(4)若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则血液由[D] ______ 流出,到达[E] ______ 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红细胞中的 ______ 与氧结合,血液变成颜色鲜红的 ______ ,流回心脏的[ ______ ]左心房,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 ______ 循环。
邮箱: 联系方式: